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国大城》是一本由陆铭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大城》读后感(一):城市的未来

  雾霾、堵车、高房价等等,当我们抱怨大城市弊端的同时,北上广深的优势仍旧无可替代,城市不仅折叠了阶层,也折叠了人心。在大城市严格控人的今天,如何思考中国城市化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逻辑,其实不仅在于经济,更在于整个社会业态剧变,此刻阅读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新著《大国大城》正当其时,他多年来呼吁大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向。全书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数据图表与中外对比简洁明了,可谓中国经济学家对于城市化研究所能做出的最好贡献之一。

  如果说中国最前沿的经济学者不少尚是在用现代经济学研究西方问题,《大国大城》则更多是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该书系统阐述了发展大城市的经济合理性,呼应了当下关注的诸多民生与社会问题,兼备专业素养以及人文关怀,是当下经济学能够触及公共政策灵魂为数不多之作,也为我们揭示了经济学看似冰冷的理性如何真正惠及普通大众。

  《大国大城》读后感(二):相信市场的力量

  越来越觉得其实很多事情背后隐含的都是投资和收益规律,根据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西部地区的工业园确实存在只有厂房没有工人和产业,马路修得很宽,收益很低的局面。再顺手收缩一下城市+招工难,基本上年后珠三角每个地方都找不到工人和服务业人员。结合富士康小米等等都提出再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建厂的想法,状况并不好。不过也有很多向旅游业转型的尝试。

  作者还提到关于软件行业的一些看法,因为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因为不受地理影响,一根网线就可以解决传输问题,但其实我觉得,软件行业除了人力资源密集以外,还有被作者忽略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资本密集和规模效应。他并不了解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于到底哪里不对,看看新闻就知道了。

  不过对于公共政策来说,学者专家调研发现指出问题是一回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执行又是一回事,作者给出了很多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我觉得由于这些方案流程都过于长,比如农民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指标带入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忽视了这样的调整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因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流程,涉及了大量的利益相关方,统筹方面一旦出现问题,执行不到位就两头都很麻烦了。中国政府难题太多,任重道远啊!

  总的来说就是要相信常识,多学习。

  《大国大城》读后感(三):去往城市,去谈乡愁。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这就是一本讲城市化应该是如何样子的书(实际现实是并非如此)。全书的理论逻辑是:劳动分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这也是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大家通过各自的比较优势来实现共赢,所以即使国家之间,也都在设法清除阻挡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欧洲已经在实现了),因为这是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前提。但是,统一的中国,这三个要素却都是分割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在损害全局利益和长期利益,可经济要发展,继续的城市化就是必然,那这种分割就得踢除,从而在积聚中走向均衡。而对我们个人,作者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去往城市,去谈乡愁。

  这是本拨乱反正的书,作者一遍遍的用理论和事实来说服读者,很多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错误。作者是如此苦口婆心,以至于全书真的有点啰嗦。但还是要五星推荐的,身在这个国家的我们,很值得一读。

  《大国大城》读后感(四):这本书能过审,只是因为没查出敏感词吧?

  前些天因为采访需要,终于约到了本科时代复旦经院的“男神”陆铭老师。

  还记得十年前,在和校长的一次对谈中,他言辞犀利,丝毫没有捧着、顺着校长的意思,一副初出茅庐的少年气。

  在印象中,经济学者当如是,逻辑性强、经济学原理张嘴就来,同时有对社会的关怀。可惜后来复旦没能留住他,环视经院的老师,鲜见对社会的关怀,多是对名利的关怀而已,讲课都味同嚼蜡。

  兜兜转转,做财经报道必然会遇到财经领域最好的学者,就像这次终于有机会遇到陆铭。因为时间紧,采访是通过微信完成的,可以看到,为了推最近的研究成果,他非常频繁地与记者打交道,询问采访事宜的时候,他都是在接受其他采访。

  为了更了解他的想法,看了他前段时间出的新书《大国大城》。豆瓣评分8.8,被称作“能把类学术书写到可以在通勤地铁里看得起劲的也是一种能力”。

  它主要是讲区域发展的事儿,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应该在集聚中实现平衡,而不是每个省市平均分。集聚,是经济规律,政府要做的,是让人口自由流动,拆掉户籍和福利政策的藩篱。

  对于中西部地区,不应该投入在那么多的新城、新区上,而应该把财政转移用到人的身上,投入教育和医疗。但是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新区据说已经可以容纳30亿人口了。读到这里我在想,《三体》中人类灭绝前的集合避难所简直可以选择中国新区啊,让“鬼城”发挥历史使命。

  看到豆瓣一位读者写,“政府所做的正是这本书中所说的”。我真的是??!!

  如果通读了这本书,会怀疑它是如何过审的?真是一本没有敏感词的准禁书啊。它提倡的,都是与政府所做日益相悖的。

  比如农民工的”市民化“,提倡打破户籍制度让国内人口自由流动,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门槛甚至比国与国之间的移民门槛还高。

  比如人为规定一个城市的人口上限是非常愚蠢自大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预估人口的增长情况,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加把劲,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全球情况测算,上海所占中国人口的百分比是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龙头城市的,如果放开人口流动,最终聚集的应该是5000万人左右。

  又比如服务业的繁盛,在于街道和小商铺的密集,要多一些小马路、而非大马路。

  他拿出了上海的浦西田子坊社区和浦东联洋社区做比较,前者更适宜生活、日用品价格也更低,而后者这种大马路间的豪华社区生活成本更高,并不宜居。

  读到这里,又不禁为最近北京上海的整治“拆墙打洞”打个问号。

  他认为,人类社会都会朝着港口城市聚集,最终应该做的是在聚集中实现平衡,提高人均GDP。而不是每个省的GDP总量,否则就会人为的地域平均化,希望把人口摁在中西部不要流动。但其实,这样做的根源是我国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的方式。

  这本书可以说从头到尾都在证明,我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方向上是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中国的问题,一向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明白,二是装糊涂。”让我想起电影《大护法》的台词:在这里,一些人坏,另一些人蠢。

  总之,这本书还是值得去看一下,能让你明白自己脚下的城市在发生什么。反正我的感觉是,按照经济规律,一线城市人口会无限集聚下去。

  唯一不认同的地方是觉得,中国人口基数与他国不同,单纯拿百分比来比较是否并不适用。

  在这本书的尾声,陆铭说自己研究的宗旨是“为了公共利益”。我想,这才是学者们应该被尊敬的原因,但在四年采访生涯所见的学者中,持此初心者,已然不多。

  《大国大城》读后感(五):上海户籍限制人口增长的不可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有着很不一样的感情。这次回上海听到了口径一致对上海人口太多的抱怨以及政府达对上海人口要控制在2500万的目标。上海已经有了户籍制度来扼制人口的快速增长。11月份出台的对于购房的限制,一方面希望抑制2016年上海疯狂的房价,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外来人口在上海买房的难度。买不起房,在上海定居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大家似乎都希望只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才留下,教育水平低下的人应该离开上海。陆教授的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户籍政策控制人口不可取之处,真是我至今见过最好的中国社会经济学著作。

  众所周知,上海乃至中国可以在过去十年经济发展迅猛,很大程度上要得力于人口红利。上海希望转型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比例,而低收入和低教育水平者其实承担了上海现在大部分的服务业,红火的小餐馆,商店中的服务员,美容行业,甚至从前只找上海人的出租车行业,都有着大比例外来务工者。他们的撤离即将带来服务业人工的短缺。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人工成本就会变高,尤其这些并不是通过机械化的升级就能免去的各类服务工种,他们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鼓励高人才留在上海,这会进一步加剧人才市场的竞争,尤其现在的工作机会增长远不及之前的水平,几乎每一年的七八月份都会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另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养老。上海的人口老龄化已经达到30%,养老资金都是我们这些正在上班的人每月缴纳。如果控制流入人口,那么上海的养老资金将会出现巨大缺口,要么提升大家每月的养老金,要么就需要政府来填补这个大口,而政府的资金很大程度又来自于大家的纳税。所以人口老龄化最后会成为摊销在每一个工作的人上面的额外成本。

  人口大规模增加的确带来了各种社会成本的增高以及对公共资源的抢夺,但这并不应该通过限制人口流入来解决。政府应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公共设施和资源,比如医院和教育的建设,保证在人口激增的同时成本不会大增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如果政府都没有特别好的模型来预测人口数量,只是设定一个目标来控制人口,这从根本就不是解决现在众多问题的合理措施。

  中国众多城市的城市化只是过了50%,而欧美大城市的城市化可以达到80%。经济三要素,人口,资本和科技进步,东部沿海城镇的人口红利不可能像过去十年释放那么多的增长动力,但人口尤其是青年工作人口对上海依旧至关重要。政府应该更多发挥更多的能力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最后作为曾经的交大安泰尽管学院一员,为咱们学院能有陆教授点赞呐

  《大国大城》读后感(六):对不起,不同意

  陆陆续续花了2个星期把这本社科类读物看完了,作者的一些观点细细读来还是颇感震惊的。我不是什么经济专家而只是一名普通读者,但作者有些观点我还是不敢苟同,比如他强烈建议取消户籍制度,因为作者认为户籍制度不仅维护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导致了城市外来人口难以在大城市安居乐业的现象。如果取消之,一来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口自由流动,二来也同时可以打开作者认为限制了大城市发展的那把枷锁。虽然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户籍准入门槛非常高,可能堪比国与国间的移民政策。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我认为取消户籍制度一定会是一场大灾难!

  我相信作者先生一定没有坐过上班早高峰的上海地铁五号线吧?!即使强壮如我都快被挤压成饼状,这还是在上海目前常驻人口大约在2200万左右的情况下。要是取消户籍制度,按照作者的估计上海人口将达到5000万!这是啥概念?我猜以后我坐五号线得学印度人民扒火车的精神……

  《大国大城》读后感(七):装糊涂的政策制定者

  这是今年读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一本书能够刷新认知就足以称得上是好书中的好书了。作者在文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到底是不明白还是在装糊涂,不明白的话讲道理就好了,但如果是装糊涂那就麻烦了,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事实上,我们的政府之所以装糊涂,就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为了保护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和长远利益,这才是当今许多城市化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户籍制度本身就是当今社会制度化歧视的最大恶政,不仅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同时也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更是维护既得利益者利益的最大武器,这才导致了“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的现象,中国肯定会有一天打破户籍制度的,中国肯定有一天会真正实现“大国大城”,但是这个过程注定会很漫长,可能是五十年,也可能是上百年,就看我们的政府决策者是否有魄力改革了。

  《大国大城》读后感(八):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城市规范与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等各方面,但实践证明,城市的发展都要遵守经济学的一些规律,同时从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历史中都可以抽象出一些共性,因此,想要另辟蹊径不顾教训往往会导致搬石头砸了自己脚。

  改革开放后,大陆从计划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gdp迅猛增长,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商品经济已经较为发达,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同时,我们并没有完全摒弃计划经济的一些制度和思维,重要的领域仍由国企把控,行政干预甚至行政主导经济发展仍是政府的手段。改革开放后,官员政绩与经济发展相挂钩,地方政府对把控经济发展更是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有的地方把招商引资的指标分摊到各下属单位。努力发展经济并没错,可是一旦激进起来,副作用就跃然纸上。一方面,从局部上看,政府一把手往往任职几年后便调往他处或升迁,因此比起厚积薄发当权者更愿意立竿见影,为此,各地政府迅速的拆迁建区,大手笔发债借贷,海量招商引资。也正因此,强拆强征屡见不鲜,烂尾工程随处可见,官商勾结触目惊心,资源浪费和污染司空见惯,多数政府已游走于破产边缘。另一方面,从大局来看,各地经济发展各自为政,缺少统筹配合,缺少因地制宜,市场分割与保护现象仍然存在。正如拍电影一样,总有主角配角,大家挣当主角,这戏就拍不成了,没有吴孟达,就没有今天的周星驰。君不见,多少天生有缺陷的城市非得要发展旅游,今天挖了湖,明天填个海,君又不见,多少西部自然风景好的城市非得大搞开发区,今天拔掉一座土丘,明天埋掉一片农田。这几年东北人口流失,媒体齐齐唱衰东北经济,国家大呼要振兴东北经济,可是我就问一句,人口流入外地,他们的收入是高了还是低了,生活幸福感是升了还是降了,如果生活质量提高了,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再回东北,去哪创造gdp不都是中国的吗?有些地方确实不适合发展经济,老老实实少点人口就搞旅游,多好,大家有空去趟桂林就明白了,有多么不伦不类。

  正如书中所述,但凡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口聚集的城市化进程去创造规模经济,这对经济发展有叠加推动的效果,长期来看,人口流动的效果比资本流动更好。而且人口聚集造成的城市病,可以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规划的合理性来克服,完全可以实现降低通勤时间,减少拥堵,增强生活便利性等目的。但是我们不论是早年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城镇化,还是后来的**,包括当下的**,都与作者的观点相背离。如果说西部大开发是一次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尝试,那么与世界经济接轨多年后历史依旧上演,那就肯定不是“不懂经济”那么简单了。户籍制度的延续极大阻碍了人口自由流动,于是我们有了农民工,有了春运,大城市的发展和维持明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人口老龄化也往往从大城市开始,所以城市的人口是伴随经济一同增长的,但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却极力控制户口,尽管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但门槛还是在收紧,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在限号的情况下交通状况依然恶劣,教育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也就是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很多人,但北京的基础设施却容不下这么多人,这还是地铁在短短十年内由两条变成十几条、买车需要摇号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繁荣恰恰是城市规划失败的一个投影。所以政府控制城市规模既是计划经济的惯性,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现在北京又开始大量疏解人口,上边给指标,基层压力很大,能清理的绝不留,去派出所办事,如果符合迁移标准,那就先给我滚,否则啥也别想办。另外鄙人感觉较深的是,自从楼下买卷饼的大娘被赶走后,生活愈发不便利,而且大娘不在北京买卷饼,能去哪就业呢?我媳妇说,这样挺好,本来这些早餐点都是地沟油不健康,哈,这就是中国特色,还得考虑营养学和健康学,经济学家你还不傻眼。

  西部大开发的成果大家或多或少能有所感受,多少个所为的新区都变成了无人区,我只说一点,缺水的地方人都无法存活,如何发展经济,还有崇山峻岭里的交通和居住成本有多高,丝绸之路和西域繁荣的年代,既没有海运也没有空运,东西交流的通道就是陆路,况且隋唐的都城在长安,到了元代海运刚崛起丝绸之路就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路。

  帝都有个现象,我不知道上海深圳存不存在,就是毕业生找工作都说难,很多人都选择回家了,但是呢,招工单位都说人不好招,除了信息不对称这个因素之外,户口和房价绝对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户口不用说了,至于房价,多少人关注薪水时内心是有个房价的锚的。帝都的私企,既不能保证户口,又只有少数能给高薪,所以对比一下,还是回家划算,家里还有爹娘经营多年的老本。这就造成了就业局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话说,帝都今年的户口名额更少了,多少人走的是先考公务员拿到户口再跳到市场挣钱买房的迂回战线。

  当然,一味墨守成规并不能适应每种情况,这个世界上总有创新和突破,更何况是在一个特殊的体制下,摸着石头过河,摸对了就过了,但也不得不防不小心摸着螃蟹被夹。

  《大国大城》读后感(九):值得拥有的科普读物。

  不负大国大城的书名,作者陆铭用大量的篇幅大胆的说出了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观点偏僻入里,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讲出了各种社会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学因果关系。

  作者毫不避讳的用专业的眼光告诉了我们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在中国不断发展追求全体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追求公共利益是一个长期而又全面的过程,这和大多数短期利益及局部利益形成了矛盾。国家政府忽视经济发展规律,为求“所谓”的平衡,严控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反而转移到不那么需要的西部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各地政府忽视自身产业竞争优势,如西部的旅游业农业。却大力发展工业,高科技产业,导致全国工业园区遍地开花的现象发生。大城市的“原住民”天天发牢骚抱怨农名工的入侵夺走了自己在城里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却忘了他们做出的防奉献。

  全文思路清晰,总结了国外的经验,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告诉大家:拥堵、污染、犯罪等城市病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没有必然联系,反之,人口密度带来的聚集效应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及公共福利摊薄、人力资本外向性、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中作者通过对现状苦口婆心的分析,逻辑清晰的给中国城市化道路之病下了个良方:尽快放开户籍制度的枷锁,加快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有三,劳动力即人、土地、资本,此处重点指人)的自由流动;摒弃定额城市用地审批制度,让用地指标跟随人走;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把重点放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快社会福利完善,而不是所谓的求“平衡”而违背市场经济原理;在大城市找到城市病的病理,不是人口密度的多少而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的提升来做到药到病除。

  总之,一部佳作,一部趣为盎然的经济学读物,值得你我细细品味!

  《大国大城》读后感(十):再正确的观念也需要落地的出口

  “改造世界观,而非改造世界才是经济学所长”。这本书论述大致是有说服力的,只是可惜后半部分重复太多,论据的细致程度也有欠。

  在我看来这本书写的最出色的部分是结语,扼要的总结了所有重点和关键。甚至,我相信作者也已经意识到,本书的最大问题是观念上的宣导多而方案上的论述少,例如作者倡导废除户籍制度,但是没有步骤和方法上的考虑;作者甚至认为超大型城市在短期内对人口流入进行某种程度的约束是可以理解的,乃至是必要的。但是却并没有对这个“必要限度”进行任何讨论。更重要的是,依作者观点,中国城市化应该追求人均意义上的均衡而非地域意义上的均衡。这绝非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乃至政治组织方式的问题,是一个瓦解地方性的全国性政治问题。在一个单一制的top-down 结构的社会,有些可能的利益与观念冲突实在是不可不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及相应的步骤和方法,绝非用绝对正确但言之无物的观念就足以解决。最后,经济学家以现代性的视角解释问题固然无误,但是对城市问题是不是可以有其他视角的更加人本和个体视角的解读?期待在这方面会有更具吸引力的作品出现,例如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想起的《北京折叠》。

  上周今上考察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让我们期待北京和京津冀一体化下一阶段的做法吧。

  总而言之,从观念宣导上来讲,这本书的完成度很高也很出色。然而,我觉得学术研究也应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现实出口。尽管在写下这句话时,我也明知这对作者而言实在是有些苛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