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书五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四书五经读后感10篇

2018-02-03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书五经读后感10篇

  《四书五经》是一本由孟子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9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书五经》读后感(一):问君何能尔,半部治天下

  有些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就将永远成为独一无二作品。因为在历经涅槃之后,哪怕是本人,也再也不会有勇气去航行当年的船。曾经沧海,除却巫山,仅使这些作品成为令人仰止的高峰。从那高峰处,清泉汇聚,源远流长

  《论语》就是这样的一座高峰。作为中华文明核心,《论语》为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精神支柱,无论是引导人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人,还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小至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中至个人的修身养性,大至家国天下的治理。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为了中国人必修课,因为,《论语》是典范。

  《论语》是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汲取的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很久的的文化,在这片厚土上就从来没有缺过一种灵魂性的东西作为指引,渗透到了社会中的种种方面。在治理国家方面,《论语》是有着非常重要指导意义的。《论语》中有很多语句都事关治国,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就提出了应该怎样治国——用道德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就是与法家治国思想有很大差别的。从“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仅仅站在君王的角度评价的,他很强调人民——这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为人服务”、“让人民满意”一类的话是十分切合的,也可见孔子的眼光是放得很远的。《论语》是很讲求科学的,孔子的眼中君王也是人,而不是神,孔子说对待鬼神要敬而远之,这样的态度是相当科学的,以这样的态度来治理国家,是能够让国家风调雨顺的。

  孔夫子一直倡导的是“学而优则仕”,所以孔子让其弟子做官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政治理想,作为记录孔子、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一部典籍,《论语》自然是很好地体现了孔老夫子提倡的治国方针,也能向人们反映出孔夫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北宋时期的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未免有些夸大,但是也道出了《论语》与治天下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坚守了这一点,赞赏“勃然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后世对这种天下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所以,赵普的“治天下说”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

  孔子心中是有一个自己的理想社会的,在他所生活的礼崩乐坏的社会中,他想要回到周王时的那种礼乐繁盛、天下昌明的时代也就是说,在我看来,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张复古的。

  纵看先秦诸子中提出过于政治主张相关的学派,儒墨道法都为当时的社会开出了治病的良方。可以发现在这四家中,儒家与墨家存在着“仁爱”与“兼爱”的争论,儒家与道家存在着“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争论,但尽管差异很大,儒墨道三家都是主张复古的,与之对应的是法家,法家是主张向后发展的,治国方面,向君主献出了一把刀,反而杀死了自己历史证明,在秦朝时期就采用了法家思想,而并不能使天下太平——秦朝短命而亡,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以及用法家治国的李斯、商鞅,最终都没有善终,依法家治国太过严酷,效果不见得非常好。然而儒家是温和的,孔夫子是温和的。在《论语》中有关治国为政的言论中,我们看不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孔子是十分温和的,他的说理是平和的说服,才真正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为典范被后世所推崇。道家讲求“无为而治”,这样的思想与儒家相比,显得消极。乱世之中,想要把天下归还太平,不容易,而退之“独善其身”,我们不能批评道家的无为,但应该为儒家的先驱喝彩——尽管孔子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至少他已经在探索的路上。与墨家相比,儒家显得更亲切——仁爱比兼爱更亲切,也更现实。想要一个人对全天下所有的人分享相等的爱,不符合人性。一个人又亲亲之爱才是正常的。诚然,治理一个国家要是真能够让所有人做到兼爱,国家肯定会非常太平,可是兼爱仅仅是一种理想,永远做不到,倒是儒家的仁爱可行性更大。孟子到了战国时期,将仁爱的范围扩大,上升到了仁政的高度,这些理论都是以《论语》为理论基础的,所以《论语》中提出的治国的思想可亲可近、不消极,正因如此,《论语》才能位列四书之中,并不断的影响着后来的人。

  但我也为《论语》感到惋惜。《论语》的治国理念无疑是先秦诸子中很适合社会发展的,但孔子的政治理想并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儒家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无比推崇。即使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在地位上得到了认可,但毕竟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事情,儒家学术必然只有适应君主专制的部分才能够被留下,有一些言论甚至会因为服从君主专制的需要而曲解,比如孔夫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按照直译,这句话应该被翻译作“君要像个君的样子,臣要像个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尽到儿子的职责。”这句话是说得非常好的,也许地位不同,但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这里是对君王提出了要求的——君要像个君,勤于治理国家、威严、让臣子过上太平生活。然而,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这句话变成了君王权力绝对至高无上工具,即“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这是歪曲了孔老夫子的本意的,这类事情自然很多,仅此为例。

  孔子的一腔救世之心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得到回报,即使在他死后的数千年,也没有真正得到实现。但《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的关于治理天下的道理,至今都还深远的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的人们再次打开《论语》,也许会觉得的遥远,但是作为一种文化,《论语》早已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或许仅仅是潜在心底的,它正是中过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书五经》读后感(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应该是指内心,朱熹解释不偏不倚(都可以翻译作中间,而中间有两个意思:在其中和处中间)——我觉得不是朱熹这样理解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上“中”字没朱熹解释的这个意思,倒是有“内心”这个特指。另外,“发而皆中节,谓和”的“节”我觉得朱熹解释的挺对,是礼节的意思而不是节制的意思,否则“中节”——“中”(“符合”的意思)和“节”都成动词——就不通顺了。既然“发而皆中节”的“中”明显可能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则又证明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也非处中间的意思。

  所以说《中庸》不是人们字面想像的那样,不是讲“中”而是讲“正”的,前者是一种个人说法,是对经书意思的引申,是对原旨的背离:从论语里记载的孔子言行可以鲜明地看出他的正直,这是孔子最显著的品质,所以虽然书上有“过犹不及”之类的言辞,也应该认为“中庸”一词的意思是诚恳,而非后来人的不过又非不及的投机伪善的中庸路线的说法。

  如果或许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中”是孔子提出的一个不逾矩的为人标准,那么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孔子的想法是不应当会这么复杂拘泥的,中仅仅是符合的意思。

  -------------------------------------------------------

  以前有个教员,她一直疑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的“夫子哂之”这句的“哂”字,觉得孔子怎么能笑话弟子。其实“哂”字的意思只是轻微的嘲笑,表示了不同意见。我查了下网上的翻译,这个字有译作“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的,我觉得不译成引申义“讥笑”,还是译成“微笑”就可以了。

  《四书五经》读后感(三):明德至善、格物致知与国学未来

  读罢四书,脑海中浮现起自秦汉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或为求取真义,或为功名利禄,或为家国天下,手执圣贤书,晃脑诵读的情景。四书五经,作为中国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思想流派——儒家的代表作,经千年而不衰,历万世而犹深邃,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陶冶了整整一个民族的精神涵养。而《大学》,以仅仅数千言即告诉我们何为“学”、何为“大学”、何以修身明义、何以治国平天下。然而,在我看来,包括《大学》在内的儒学经典乃至诸子各家经典,对中华民族思想的塑造并非只有积极意义而无消极影响,对比中西方思想差异即可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那么,在如今正处于文化思想混乱阶段的当代中国,国学,又将何去何从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入门篇的《大学》在其“经”部分的开头即以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每一个拜读儒学的心中铭刻下了什么是大学的宗旨、什么是人生正确追求

  儒学是一门探究如何成为君子、贤人乃至圣人的学说。《孟子•告子上》中说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那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圣人,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有的人却一辈子庸碌无为呢?《中庸》说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也就强调了后天教化和自我修养重要性,这在《大学》中即描述为“在明明德,亲民、在止于至善”,即要成为圣人就要弘扬美好的道德、弃旧图新以达到完美境地。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呢?《大学•传》中引用了《诗经•卫风•淇澳》中的一段话阐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恂栗也;赫兮咺兮,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段话具体地描述了在作者心中的君子形象:对待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对待自我修养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庄重开朗仪表堂堂,使人难忘。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该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吗?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在《大学》中我同样找到了答案。首先对于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明确什么才是正确的追求,正如文中所说: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为人君,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而对于追求君子修养的每一个人,《大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汤刻在澡盆上的一句话,本来是说人要坚持洗澡的问题,但是引申到精神品德修养上的锤炼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庄子•知北游》:“汝齐戒,疏沦而心,澡雪而精神。” 《礼记•儒行》:“澡身而浴德。”皆是以精神上的锤炼比之为精神上的洗澡。而曾子说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则同样表达了与《大学》相同的必须时时反省、不断革旧图新,也就是“亲民”的思想。

  总之,谈到中国思想史,没有人会忽略以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开篇的《大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的作用:它如一面警钟,时刻提醒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克己复礼,弘德明义。也正是以《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学经典,将“礼义廉耻,家国天下”八个字刻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和陶冶了中华民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的精神风骨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横渠易学》)的人生理想。

  二、 格物致知与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

  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选录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一篇名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如下一段话: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作为《大学》三纲八目中八目的基本追求,《大学》对“格物致知”有这样一段定义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在这里格物致知被定义为:要获得知识必须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必须接触事物研究它的原理;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道理,人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去彻底了解万事万物的原理。从这里看来,格物致知与几乎同一时代(也就是老师上课时提到的轴心时代)的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是什么为什么”的提问方式颇为相似,但是为什么同样要求刨根问底的近代科学却并没有诞生于中国而是产生在欧洲呢?

  我觉得这与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有关。《大学》中对格物致知进行如上定义之前还有这样一句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大学》中认为的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身成就和家国天下,而不是对自然的认识;格的“物”也指的是人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人文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纵观中国上古思想著作,大多写的都是关于如何成就自己、看待人生和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验之谈,以经验论居多,少有的一些关于自然界现象的认识也通通将其归纳至比喻至人生修养方面的发现,如“上善若水”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等等。相比之下,发源于希腊数学和几何逻辑思维的西方哲学则讲究严格的归纳推理演绎,不像中国哲学仅仅描述一下事物的大致形态,这种从一开始就产生的思想差异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中西方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思考方向和角度。想到这儿,再回到那个王阳明的故事,也就不难理解其可笑之处了,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了。

  从这来看,两千多年来被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一方面由于其在自然科学研究上的忽视和格“物”的偏差,导致中国古代大多数科技成果来自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等,皆是来源生活,并没有深入探究其机理;另一方面,由于其在推理演绎思想上的短板,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在对自然的经验总结不如西方人的“概念、定义、推理”式研究来的深刻和系统。直到清末,由于殖民统治,“格致”成为对物理化学类学科的统称,中国人才认识到面向自然科学、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格物致知”是多么重要!

  三、 国学热与国学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文化战略的重视,加上《百家讲坛》类电视节目的大力宣传,曾经一度被冷落的儒学被热捧,其热度甚至达到了难以理解的程度。而成名于百家讲坛的于丹教授所著的《于丹论语心得》更是卖到一千万册,但是我却要质疑,儒学真的开始深入人心了吗?

  伴随着于丹走红的还有一个词汇:“于丹腔”,指的是那种极具煽动性质却无法从中发现深意的腔调。我在家的时候也曾经看过几集于丹讲论语,而我认为于丹更适合去做一个演说家而不是国学大师,她的讲解不过是以论语当中一些最为平淡的对话为主料,配以演说家的各种腔调和手势,《心灵鸡汤》式的语言和故作高深实则别扭的用词,如:“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深情,是一种由衷的情怀”;“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浪费”;“这是多高的骄傲啊!”等等。在我看来,咋听起来会觉得很有深意,但是反复咀嚼却发现并没有多少给人以深刻启迪的东西。如此国学,不过是学术娱乐化而已,而在这样宣扬国学的基础上盛行起来的国学热,就不得不怀疑其真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思想的启迪还是娱乐享受?我想,应该是后者更多一些。

  被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的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在其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有这样一段话:

  君主制和儒学相伴而生,结为一体,互相利用,现在又互相牵连,双双衰落。当儒学失去了他的体质依附时,它的理论体系也难以为继。伟大的儒学正在衰落,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退出历史意味着要走入历史,放弃了未来的儒学将会成为逝去的记忆。尽管只是零星的保留了下来,但它却为许多人所怀念和眷顾。

  但是,相比列文森儒学已成为记忆的看法,我却更赞同杜维明先生“儒学三期”的看法:只要对西方文化有一个创造性的回应,儒学必将在新世纪重新崛起。但是我觉得,迎接挑战不等于闭门造车,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条件背景下,兼收并蓄、拿来主义才是国学的真正出路。在老套路上反复摸索,带来最多也只是热闹一时的浮躁,并不能带来人类精神文明上的飞跃。

  前阵子看过一个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的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NDg5MDQw.html),视频中主讲人以建立一个实际生活模型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关于生活中如何取舍、孰对孰错的话题,看罢很受启发。而我正觉得,国学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可以向西方的哲学、艺术思想吸收一些方面,如概念定义、建立模型,此外应该更多地去阐述国学的现实意义,用国学去解析现代人生活的种种困境,而不是空谈泛谈。而我,也同杜维明先生一样,对国学未来、对“文化中国”,充满信心!

  《四书五经》读后感(四):成为共同遗产了

  读了孟子,不读不知道,一读才发现,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些词汇原来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比如为富不仁。原书里还有仁者不富。

  比如事半功倍。

  老夫子讲话很有意思,男女授受不亲,可是嫂子掉到水里救不救?不救就是豺狼。这时候救了肯定有身体接触,这是权变。

  比如有人可以让掉王位,有人连一碗饭都不肯让,这是性格问题。

  比如舜吃馒头野菜的时候,好像一辈子都可以这么过下去。

  等到成为王,穿好衣服,有人服侍的时候,又好像一直都是这样似的。

  自己看去吧。

  《四书五经》读后感(五):中华文化的宝典:“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五本经典书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的合称,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孔子的编辑或修改,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五经”长期作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庄子·天下》揭示了“六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旧唐书》简洁允当概括为: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里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

  南宋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汉唐是《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似。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客观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与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云:“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则说:五经如要典重,则学《书》;要婉丽,则学《诗》;要古质,则学《易》;要谨严,则学《春秋》;要通达,则学《戴记》……略得其意,微会其通,自然不同于世俗之为文矣。2000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四书五经》读后感(六):《诗经》《尚书》读后感

  《诗经》《尚书》读后感 2017-02-23 Jacky Jacky的分享空间 由于对先秦时期真实历史的好奇,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大致看了《诗经》和《尚书》。为什么说是大致看了。原因有二:第一是,考虑到阅读的速度,我主要看的是翻译过来的白话文。基本没有去看原著的文言文。说实话,里面的文言文大部分我也看不懂。看到这些古籍后,才知道,原来先秦的文言文对我而言就是天书。第二,我也不是每一篇都自己看过的。《诗经》里大量对帝王歌功颂德的颂和《尚书》里的伪古文我就没有仔细看了。 看了《诗经》后才知道,我们现在汉语里的很多成语和俗语都是来自它里面。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辗转反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生之初,我生之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悠悠我心;百岁之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子同仇等等。这些优美的语音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呢?《诗经》的国风里大量的运用了排比和暗喻。这个对后世文学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后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特别喜欢用排比句型,我想应该就是起源于《诗经》。 《诗经》国风里记录了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普通人民的真实感受。语言表达的真挚而朴实。里面有普通人对家人思恋;对爱情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可奈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能帮助普通大众改善生活的伟人的崇敬和歌颂;对贵族压迫的反抗;对用贵族用活人殉葬的悲痛;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千百年来不管社会,科技,环境怎么变,人的基本感情需求是不会变化的。这个就是阅读《诗经》后给最大的感受。正是由于人类的感情需求的一致,才会让这些带着感情意境的优美语言流程至今。 《尚书》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统治阶级关于对治国的一些言论。每一位统治者或是一个阶层都是以天命来强调自己的合法性。顺应天命就能让四海归附。不顺应天命就理应被其他人能顺应天命的取代。里面对于顺应天命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讲求做人纲纪,采纳众人谏言,明察下情,反省自己,不纵情舞蹈,不沉迷酒乐等。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国社会政治的合法性并不是固定由法律来决定的,而是由人心(民心)来决定的。哪个帝王或是统治者得民心,那他就是顺应天命的。哪个帝王如果不得民心,那他就是违背天命的。这样就可以被其他人推翻。 尚书里的《洪范》记录的就是箕子对周武王讲述的治国方略即治国的九种大法。仔细看里面的要求,全是要求君主做到完人。要求君主做到十全十美。态度应当谦恭,语言应当正确并可以遵从,眼光一定要明亮,听觉一定要灵敏,思想一定要睿智。要中正不邪曲,刚强而能立事,柔和而能治理。可是哪个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了。君主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到十全十美。圣人思想应该是中国古代思想里不好的地方。洪范里还强调了祭祀和占卜。当然这个可以理解。三千年前人们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很朦胧的状态,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给自己做事情的信心。 阅读历史,特别是往细处读历史,可以让人更好里理解当今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然后能让人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慌不忙。 阅读 2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四书五经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