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年夏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年夏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2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年夏天》读后感精选10篇

  《那年夏天》是一本由[美] 比尔·布莱森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元,页数:3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年夏天》读后感(一):《那年夏天》:美国和平接管地球转折点

  《那年夏天》:美国和平接管地球的转折点

  这一标题,来自于《那年夏天》一书。这本书是由曾著有《万物简史》的比尔•布莱森撰写。全书把它的聚焦点,对准了美国1927年这一看似云淡风轻的年份,但作者却透过那些琐碎的人与事,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就是“突然之间,美国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占据了优势:流行文化金融信贷、军事实力、发明和技术。地球的重心转移到了世界的另一半……”(P361)——“美国在近乎偶然、近乎无人意识到的情况下和平地接管了全球。”(P281)

  在历史的进程中生存的人,很难知道自己所伫立的站位,只有时过境迁才能明白自己的存在价值意义。《那年夏天》精准地捕捉到了1927年的夏天这一短促的时间段,抓住了这个夏天里最为轰动一时新闻事件,从中解析出了历史作为转折点的标志性的特征身份。这就是书中首次穿越大西洋到达欧洲的飞行员林德伯格。20年代,在重要技术领域,美国落后于欧洲诸强最多的就是航空业。然而,林德伯格以匪夷所思的只用薄薄一层蒙布就隔开了飞机内外的简陋飞机,开始了他的飞越大西洋之行。没有导航仪,他一个人在飞机里测算方位,而使用的工作台就是自己的膝盖,晚上飞机内的照明用的是手电筒,至于他在飞机上如何解决内急,他的回答是用马桶,而且一天半的路程上,他仅用了两次马桶。比尔•布莱森以不厌其详的细节幽默调侃的文笔,勾画出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的惊心动魄的壮举,在“那年夏天”轰动了欧洲与美国,他也被当成一个美国英雄受到民众狂热吹捧,之后他一直在美国进行巡回表演。他的影响巨大,“激发了对美国航空行业高达1亿美元的投资。……航空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意义就跟收音机对于20世纪20年代一样。”(P365)林德伯格的身上,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美国精神,而他飞行的方向,也耐人寻味。他是从美国飞往欧洲,这一飞行方向,正意味着美国的力道与气场已经足以勃发出强劲的力量,向欧洲展示着美国的后来居上的宣告了。

  而更加富有戏剧性的是,1927年之后林德伯格,更像是美国民集体心理的一个缩影。林德伯格富有热情,“孩子气,人格健全,孤身完成壮举,之后又表现谦虚与沉着”(P361),这一品质,无疑是他讨得人们喜欢原因,但是,他却厌弃人们的追捧,为了寻求安宁生活,迁居欧洲,而正是在这里,他与纳粹德国过从甚密,力主美国置身战争之外,体现了弥漫在战前美国的一种孤立主义的集体意识,自此,他被美国人彻底抛弃,即使后来在美国参战后,他全情投入支持战时活动,也无法改变他早期的不逊言论。我们可以看到,林德伯格身上,曾经代表过美国的一往无前筚路蓝缕挑战精神,但是一旦他丧失应有的正义立场,立刻被时代国家抛弃。更为滑稽的是,在他死后,人们发现,这个曾经笼罩着英雄光环的美国精神的代表人物私生活却极其混乱,到处留情,私生子遍及欧洲各地。而他身上体现的这种放浪形骸的美国人的劣根性,多少年后,不仅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冷目相待(如越南的美国大兵的私生子,日朝抗议美国大兵强奸当地女孩),同时也成为美国人自我反思的一个切入点。可以看出,林德伯格,成是英雄,败是流氓,这一混合品质,便纠结成了今日美国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那种爱恨交加的真实感受

  全书在林德伯格这一脉线基础上,又涉笔成趣地描写了美国包括总统、金融家、企业家、技术发明者以及提出傲慢偏见观点各色人等,囊括了当时各行各业所呈现出的美国正在力压欧洲、后来居上的主潮以及与之相搏击的逆流。在今日被看成是民主范本的美国,政坛丑闻迭出,前任总统哈丁任人唯亲,贪腐成性,作风混乱,其所作所为完全像是今日美国抨击的那此所谓流氓国家,而后任总统柯立芝采取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治理手法,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严格、坚定、机敏地保持无为”,而事实证明,连后来的罗斯福都承认自己的“新政”正得益于柯立芝的这种放水养鱼的治理方策。乱政与不作为构成了美国政坛的主要特征,政府的作为很难称得上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国家。

  而在这种万类霜天竞自由局面之下,作者用他的针砭入里的视镜,扫视了美、英、德、法四个国家的银行家正在暗中密谋,“悄无声息地为股市崩盘和随后而来的大萧条时代打基础。”(P171),而触目惊心地的是,这些银行家倡导的提前消费、股市分享、分期付款计划等等金融理念,在多少年后的次贷危机中再一次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的是,历史不过是在一次次地重演。1927年酝酿的金融风暴,多少年后,又以似曾相识面貌卷土重来

  1927年的科技也在迅猛发展电视正孕育过程中,理论上提出电视设想的法恩斯沃斯申请了第一项电视专利,无声电影正跨入有声电影时代,而美国文化,借助好莱坞电影的声响,传遍世界,并让美国的口音借助电影的声音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发明,从美国诞生,又从美国辐射全球,日益彰显出美国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话语权。而美国能够在科技进步中占得先机,恰恰与它的大力接纳移民的政策密切相关,书中提供的资料显示:“1905—1914年,1000万人(大部分来自南欧和东欧)涌入了最初仅有8300万人的美国。众多的移民彻底改变了美国城市的面貌。到了1910年,移民及其后裔构成了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波士顿总人口的近3/4”。(P238)。我们看到,“电视之父”萨尔诺夫和“电视的发明者”兹沃里金均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他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文明史,如果没有美国的这种接纳天下民众的胸怀,是不可能推动美国的科技发展的。但是,我们看到,20年代的美国,却涌动着至今尚没有止息的逆流,三K党用暴力手段对付外来移民,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大群杰出、博学的美国人陷入了执念:即危险的低劣民族充斥了全美,必须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 (P305),而这种种族偏见政策,其实在一百年后的当代美国,依然没有绝迹,再次沉滓泛起,引发阵阵骚动,对照美国历史,我们发现今日上演的美国社会冲突,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招数。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克服了这种短视偏见,让这种种族主义流毒彻底荡涤出社会的主流意识之外,才保证了美国不断发展壮大。书中还提到荒唐的禁酒令,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结果,这不由使人想到前苏联崩溃前夕,戈尔巴乔夫也发起了禁酒运动,但却引起怨声载道的副作用,可见,一种脑袋发热、信口开河的政策,往往能导致一个政权稳定性的急剧恶化。

  《那年夏天》还对正处在悄然嬗变的美国电影、文学体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全景扫描,这一切远不像政治、科技、民族等观念冲突,能够立竿见影地掀起滔天波澜,但是,文化的缓慢蓄积却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坚实的精神基础,正如书中在分析好莱坞电影跨入有声电影之后,立刻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将美式英语传布全球,一个简简单单地记录在磁带中的声音——“美国口音”,不仅仅是表层的音响那么简单,其实背后还潜伏着“美式语言、美式思维、美式态度、美式幽默感和情感”(P281),当这些美国的软文化要素,配合着美国的科技发展一起涌动的时候,美国超越欧洲的新世纪出现了,在这之前,大多数重要事情发生欧洲,而今天,世界的热点核心总离不开美国,这种悄然的嬗变,追根溯源,有无数个解读方式,但《那年夏天》抓住一个美国飞行员开启的沟通美洲与欧洲的新航线,喻示着美国已经跃上了更为有力、更为强盛舞台中心位置。一个隐而不露的大国,就在这种无数琐碎的事件累加中崛起了它的基座。我们看到,尽管历史中的逆流与沉滓时常会泛起,但人类的精神向度永远是代表着正能量的,是朝着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前路延展的。1927年里曾经的光亮,被后来的人们继承与延续,而其中的黑暗与逆流,却被今日这个世界扫却并且遗忘,1927年的那个夏天,留下给我们的是进步,是人类的信心,是越来越被当成共识的人类的优良品质。

  从《那年夏天》的写作手法来看,全书围绕主要线索,旁及其它,按时间流程,牵连起当时发生的一起起新闻事件,解析新闻背后的人事背景,作者洞穿时间与地域的壁垒,在不相关的事件与人物之间,勾画出相当的时代心理,书中的人物都融入在一个独特的时代氛围体系之下,他们虽然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与时空,但他们却紧密得犹如一张棋盘之上的棋子,牵扯着千丝万缕联系,比如书中在提及其他的人物时,发现这些人物总是因缘际会地能够在地理动机关系网络方面牵连上林德伯格,给人的感觉是“美国很大,美国又很小”,但造成这样的原因,实在是同处于一个天空下的美国人,必定受到同样的风云裹胁,他们之间共享一个同样的时代云团、受制于咫尺千里的提线牵扯,便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者不断把这种联系发掘出现,显现出的是作者对历史资料的通透掌握,而在叙述笔法上,作者用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调侃语调,很有中国王朔的正话反说的叙事技巧,又令全书洋溢着一种幽默的情调,比如书中形容财政部长“做了大量工作,监督落实旨在提高自己个人财富的政策”,其调侃味是一目了然的。

  《那年夏天》读后感(二):《那年夏天》,我们一起穿越到“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浮华时代

  我在这里照录一小段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经典语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在比尔·布莱森的笔下,1927年的夏天凝练了上面所有的“光荣梦想”,也附着了所有的“彷徨与哀叹”。那年夏天,查尔斯·林德伯格单人不间断地飞跃了大西洋,全世界的人都为之疯狂,跟多年以后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一模一样。人们正追逐英雄,狂喜、流泪,其实正是内心自豪感茁壮成长后的难以自持。那年夏天,棒球明星贝比·鲁斯单赛季打出了60记本垒打,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球迷全都为这前无古人的纪录折服、癫狂。如果你不理解大众体育运动的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想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排给国人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就能明白。但也是在那个夏天,步入世界大国舞台的美国人也有着数不清的焦虑和摇摆,做出了很多在今天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看看科学家标举的“优生学理论”和城市乡间为乱不绝的3K党你多少就能明白了。

  这是一部繁复、厚重的生活文化史,作家以“万历十五年”般的叙述手法将各种人物、各种事件和各种现象编织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大网,使读者在阅读自然而然地有一种对历史的立体化的体验。小历史并不“小”,见微知著力度往往是那些大框架和大理论难望项背的。在一天烦累的工作之后,翻阅这本厚重的“轻历史”作品,一种穿越感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大作家之所为为“大”的原因吧。

  《那年夏天》读后感(三):光荣与梦想的疯狂前奏

  如果能够穿越回90年前的美国,我们能利用现世的后见之明做点什么?知晓赛马的结果,或许能够大赚一笔。不过,若只能空手而去、空手而归,同样能做点有价值、或至少对自己而言有意思的事。用比尔﹒布莱森的《那年夏天:美国1927》做做攻略最是合用,既有当时的重磅新闻,又有丰富精彩的细节可资消遣,让这趟旅程绝不盲目

  那年夏天的头等大事是查尔斯﹒林德伯格完成首次单人不着陆跨大西洋飞行,万人空巷的“美国偶像横空出世,尽管他是如此低调寡言孩子气。为何一次壮举能引得众人经久不衰的疯狂?自奥泰格设下25000美元奖金的“飞越大西洋竞赛”,有望夺魁的顶尖飞行员们纷纷出动,就技术言,他们和林德伯格的实力差距可能是微小的。然而作为一项高危又昂贵项目差之毫厘的结果是机毁人亡,再无重来机会。布莱森也提到,虽配备专门技术人员,林德伯格还是偏离了预计登陆地点320公里,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小的失误了,大多数飞机的命运都是迫降大海、坠毁深山。

  林德伯格的成功正是20世纪美国光荣与梦想的前奏。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穿云破雾,像从科幻作品中走出来的林德伯格满足了美国人崇尚新生事物的新鲜感。布莱森分析,当时的美国正经历一种崛起——从大多数重要事件都发生在欧洲到在各个领域占据优势的转变:“流行文化、金融信贷、军事实力、发明和技术”,至林德伯格的飞行完成“终极表达”。重要的不是一趟首开先河的成功飞行,而是它的象征意义。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飞行是可以复制的,但再也没有第二个林德伯格,谦逊沉着地实现梦想,仿佛它再平常不过,它鼓舞人心之处,也在于万事皆有可能的喜悦和信心。今天被我们视为国家或城市名片的英雄、科学家、运动员,莫不是因这种石破天惊却依然淡定的气场、而非成绩本身让人振奋。

  是夜,巴黎历史上最严重的交通拥堵正发生在通往机场的路上,人们争相迎接完成壮举的林德伯格。身逢其时,定想眼见为实,早早占领先机感受现场气氛。可林德伯格的烦恼也从这一刻开始,频繁的亮相、被过于热心的粉丝围追堵截、没有隐私的家、遭绑架撕票的长子(也是阿婆《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原型)……疯狂得急不可待的年代,如同少年得志,虽已露锋芒,尚且前路漫漫,需得稳健。另一厢,以斯特朗为首的四大银行家操之过急的减息之策,酝酿一场股市崩盘和紧随其后的大萧条时代,亦是对疯狂的警示。大抵经历挫败,才知如何高歌猛进。

  要想不虚此行,不妨看一场贝比﹒鲁斯的棒球赛,问题男孩华丽逆袭,同样是彼时美国精神的写照。更有意义的,是买下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等人的版权,较之当时昙花一现的畅销作家,这些大家反而是不温不火,果然时间才是最好的见证。再看当时的政界,一个每天要睡上13到15个小时、坚持不作为的总统,让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继任早早接过大权,若是从政颇多机遇更多挑战,也难怪威廉﹒曼彻斯特以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作为《光荣与梦想》的起点了。

  1927年的美国或许不是穿越旅行最好的落脚点,它不够辉煌,也不够安定,却无疑是极富感染力的一年。报刊在手,声犹在耳,感受一下人群洋溢的激越,才真能读懂呼之欲出的光荣与梦想。

  ——丙申年读比尔﹒布莱森《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读后感(四):一个不同寻常的夏天

  崇尚自由与民主、保持宽容等这一系列美好的词语,都出现在宣扬美国精神的话语里。从《独立宣言》开始,美国就试图向世人传达他们包容与平等的姿态。在美国人的历史中,他们真的是奉行这样的信念开始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吗?我们不防走近一点去看看。以诙谐幽默风格著称的比尔·布莱森在《那年夏天》中,截取了1927年夏天五月至九月期间美国本土发生的历史大小事件,为我们展现将近一个世纪前历史大背景下的美国。那时候的美国虽然实力雄厚,但并未达到称霸全球的顶端。那时的人们从总统到平民,八卦小报到电视出现,与今日的我们有着怎样的相似或是不同,又或是带给后世哪些不一样的影响?

  《那年夏天》以通俗小说的轻松感将历史事件穿梭其中,用旅游作家介绍景点及典故的方式,带领读者领阅了一场时空之旅。美国旅行客车在法国街头会被扔石头的1927年,美国似乎极力想向世界证明他们的实力。这一切使得成功飞越大西洋成为那个年代的重头戏。摔了一架架的飞机,飞行员成了英雄的化身。那年夏天最成功的英雄当属查尔斯·林德伯格,孤身飞越大西洋让他成为全世界焦点。长期占据各大报刊头条,奔赴各地的演讲,他成了全民偶像。与此同时,另一位棒球天才也以明星的姿态出现了。“它恰恰赶上了小报、纪录片、球迷杂志和广播的诞生——这些东西都是明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我们开始渐渐的了解明星效应。林德伯格的飞机在天上旋转飞行,地面上的故事也在不停的演进。球场里在举行比赛、法庭上有关于谋杀案的审判、电刑是如何在运用,福特汽车、纽约洋基队……1927年的美国,热闹非凡。

  很难以想像,1927年的美国还有部分极端分子在极力推行所谓的“优生学”。认为要对疯子、智力缺陷者等进行绝育,以防止不良基因或是“劣等种族”继续繁衍。“时至今日,仍有20个洲书面上存在绝育法”。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美国,并没有被美化的美国。历史有很多精采的瞬间,也有许多创作历史的人物。只是“转眼之间,外面广阔的世界就忘了这一切”。曾经的畅销作家变得不再被人们记起,第一部有声电影,“电视之父”……这些背后都有一些被人遗忘的细节与真相。除去航空,广播、电视、电影等都在那个时代飞速发展,尽管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首创时刻,《那年夏天》却不是一本带给人激奋的“励志书”,反而更多的像“负能量集锦”,有许多类似消极的笔调在刻画历史。或许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一种诙谐手法吧。历史如此写,却也有通俗有趣的一面。

  就像作者所说的“1927年夏天不光是美国最欢乐的岁月,也是相当尴尬的一个时刻”。尽管那时候也有尴尬,美国却依旧像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生机,为他们今后的岁月拉开序幕,创造辉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