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的读后感10篇

  《时间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是一本由弘丹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一):跑不赢的是时间,跑得赢的是自己

  再过几十天,2017年就要过去了,很快又会掀起一波写年终总结的热潮。如果让你写,你的年终总结会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如愿升职加薪找到另一半?有没有读书破百观影破千?抑或者发了个宏愿,今年要和去年一刀两断,重新来过呢?如果都没有,那你今年是做了什么呢?难不成,每天都在过着无知无觉的日子,最后却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每个人都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心想事成,有的人却一点可以念想东西也没有留下?很难说只有实质性的成绩才能证明一个人好好用了时间,想明白一个道理、做了一个决定、和自己和解,都是从时间手中留下个人印记方式。最怕的是,年华日日如流水,回想起来,什么都没有。我们很难对时间说,你慢点走啊,只能对自己说快点跑。就像《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的作者弘丹所说:我们是很难跑赢时间的,我们只能规划时间,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

  刚毕业时候,弘丹还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一个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恒心的人。她参加了很多提升班、学了很多课程、读了很多书,到最后发现脑袋里依旧空空如也。现在,她已经坚持写作1000天,是POA行动合伙人,也是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从一个不知道该拿时间怎么办的人,到高效、有成的人,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关键就在于反思、认识以及运用时间。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是一部关于时间和行动的书籍。这本书以弘丹的工作经历组成,主要讲述了如何变化观念投资时间、高效行动、突破职场迷区以及寻找更多的生活可能

  以投资时间为例。作者在书中写到时间投资法则简单地说起来就是如何认识并运用时间。第一步是记录时间。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工作?多少时间通勤?洗澡做饭要花多少时间?看书、看电视又花了多少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吃饭、通勤、洗涮、休息之类的固定时间,还有至少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自由时间所剩无几,这些时间你是用来做什么了呢?提升还是浪费?记录时间和理财小白学记账一样,是让你对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有个直观的了解。很多人都有上了五天的班,最后浑浑噩噩、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情况,这是因为不了解个人使用时间的状况。

  记录完之后,就要想办法留出整块的时间。很多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训练和反思才能形成的。就拿看电影来说吧。有的人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但如果想对电影多点了解、甚至成为相关从业者的话,你不仅需要对经典电影如数家珍,还需要知道经典电影经典在何处。而这些并不仅仅是看一遍就能完成的,镜头、叙事、风格,浅了说要能看懂,深了说要会古今中外对比。而这是需要完整的时间,来保证开拓眼界深入思考的。

  最后一步是100小时法则。我们都知道10000小时法则,那是从入门都精通的时间投入。如果你还没有想得那么深,可以先试试100小时。任何一个技能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在10个小时内就有长足进步,本身就是妄想。想好自己的兴趣目标,花100个小时了解和实践,然后再判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那就花100个小时寻找兴趣和目标。

  这是一本年轻作者写给年轻人的书,其中大部分是作者个人的生活和体悟。这些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观念和看法,和同类的经典作品相比自然是简略了很多。但好在,这本书写得朴素。作者并没有要代某个群体发言的倾向,只是认认真真地写下自己的一路历程。对于那些还不知道自己有何能力、能做何种事的年轻人来讲,这无疑是来自同龄人的一个善意而且可以触摸得到的指引。一本书就像一颗被风扬起的种子,没有人知道它会在哪里落下,是会生出低矮的灌木、秀美的花卉,还是一株挺拔树木。只要这是一颗好的种子,便不负读书人期望了。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二):99%的高价值人生,都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文 / 静待花开

如果将每个月设成一个格子,以80岁作为生命终点我们的人生也就区区960个格子,一张A4纸足以。那么,你要如何渡过哪些还空着的格子?

  估计现在你会想:这又是一篇讲“人生苦短”的文章,我早都知道了。从某年某月开始,我囤了书,报了班;上班路上听音频,下班回家上微课。已经开始行动了耶!这篇文章不用看了。

  且慢!

  容我再问一句:“你看的书、报的班,对你产生影响了吗?”

  请注意,这是一个封闭性问句,答案只有“是”或者“否”两种。任何用“但是”开头的解释都可以忽略。

“不让说‘但是’……这怎么回答呀?”

  好吧,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本书,一起来回答下。

  说起这本书,作者是我十分仰慕的一位大咖——弘丹姐,书名叫《时间的格局》,开篇那句话就是从书中摘录出来的。书名里有“时间”二字,自然整本书都离不开关于时间的认知、规划和执行方法一句话,怎么用时间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1

  在说正文之前,我还想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有价值”?

  比方说:

“双十一”熬夜淘了很多特价商品,省了一堆银子,算不算有价值? 周末自掏腰包,租了一个场地组织小伙伴们一起共读一本书。算不算有价值?

  很明显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精神。那今天这篇文章,就针对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以及如何实现价值感为主线。至于如何将精神转变为物质价值,可以参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自由职业真相》),今天就不作为重点讨论内容了。

2

  扫清障碍之后,我们回到刚开始的那个问题:“你的行动,对你产生影响了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我想给你点个赞。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相信你已经觉察到自己被困在铺天盖地信息洪流中,找不到出口的状态。所谓“低水平勤奋”,就用每天时间上的疲劳战术,来掩盖思想和行动上的懒惰

  现实不会关注过程,它只看结果

怎么破?

  丹姐在书中给出了两个步骤:先思考,后行动。

为什么不是直接行动?

  想想你每次直接行动的结果吧:

  听到老师说要记录时间,于是就买手帐、装软件,依葫芦画瓢开张了。然后,用不了一周,软件也卸了,本本也不用了。再次回归到平静的生活

  你问我什么会这么清楚?因为,我就是这样……

  记得刚开公众写文章的时候,感觉自己很需要学习时间管理,于是听了很多课,《搞定》123都翻了一遍,记录的本本买了好几个。但是,然并卵。

  丹姐说,因为你没有思考。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那么,如果你在行动之前能够进行一次“真正的思考”,就已经甩下很多人了。

思考什么?

  我建议参照黄金思维圈去规划(《谁说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让自己的行动符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自然就会让我们的行动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经过思考规划后的行动,给生活带来实际改变,是我们实现“增值”的第一个重点。

  还说记录时间开销这件事。在买手账本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开始这件事,你的目的是什么?高效利用时间。 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你的目的呢?番茄钟、吃青蛙、记手账、用APP……有很多。 那你为什么要选择手账?手账好看,做出来让人赏心悦目

  可是,这不是你的目标。所以,你应该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高效工具

  请记住: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丢失自己!

3

  好了,刚才讨论了否定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看看肯定的“是”。

  能回答“是”,说明你已经从具体行动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改变。也许是一次漂亮的当众演讲,也许是一篇让朋友家人赞叹的文章。或者通过时间管理,治愈了让自己痛苦不已的拖延症,从此和“加班”彻底拜拜了。

  先给你送上一个大大的“赞”!

  然后,我又要开始问问题了:

记得上一次你感觉到改变是什么时候吗?

  三个月前?半年前?还是一年前?!

  不论从什么时候开始,持续的行动决定了你最终达到的高度。这是实现人生增值的第二个重点。

  假如,我想今天中午请你去吃火锅。你正好也好久没吃了,于是两人欣然前往,大快朵颐。那要是我连着请你吃三天火锅,你还会吃得这么酣畅淋漓吗?当然不会。

  同理,面对改变,难免也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尤其是在已经实现了一些小成就后,“如何持续走出舒适区,将自己变得更厉害”这件事,则会被更多的人忽视,从此留在温暖的小窝里,优哉游哉了。

怎么办?

  看看书中“裸辞”的潇潇,“All in or nothing”的米粒,还有从重度拖延症到开写作课、出书的丹姐……她们都在必要的时候,推了自己一把。从而走上人生的快车道,一路狂奔,让曾经的同路人望尘莫及

  有人说:“我是意志力不够,臣妾做不到……”

  我想说,这更是一种自驱力,而不能单凭死磕硬撑去实现。

  一旦发现了事情中真正的乐趣意义所在,就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挡了。

  此时,你再选择“逼自己一下”也好,选择“All in”也好,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

  到这里,怎样通过行动带来改变,从而实现自我“增值”的话题,我们就聊得差不多了。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去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才能“尽己之力发挥潜能,延续生命到达极致”。

人生有千万种活法,也可以充满各种可能性。 你会选择哪一种? 不妨留言给我。成长路上,结伴同行,会更有力

  —END—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三):时间 生命

  2017.10.1。原来和我女儿生日同一天。是个巧合吧,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尤其时间的合理规划,对于一个对死亡充满恐惧的人,让时间忙碌起来,也是能够想到的好方法了。

  或许有人觉得他说的道理人们都懂,这书写得没价值,只是在总结陈词而已。而在我看来,有些文字看似确实没有必要,却是我总结不出来的,而有些内容却是干货分享,经验之谈,开卷有益的。而往往我们觉得有道理并且是普遍的道理,我们却也不是遵循着的,只是了解而已。

  作者是在自己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成功的范例,这样做的道理,说服力还是很大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时间的重要性。却还是都在或多或少的浪费,有的人不自知,有的人却不知怎样改。这本书正告诉你应该怎样做,甚至给你列好了步骤。

  不知道这样的内容算不算鸡汤文,我却确确实实的感觉到了热血味道,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出a4纸,开始规划自己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人生。此时此刻的凌晨,给大闺喂过奶的间隙写下这个评,而此时窗外小区内有嘈杂的车声和人声,必是有婚丧事宜的,红事是喜庆,意味着一段美好新生活的开始,而白事却是伤心,一段生命的结束,让人感慨唏嘘。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利用,如何掌控,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便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了。

  另外,作为一个还没有开始升华到写作的写作者,对作者的写作经历和方法也很感兴趣,无疑是为我提供了帮助。原来我的目标并没有那么的难以实现,之前是自己的怀疑将自己羁绊住了,没有信心,亦没有坚持,如今有些清醒,我欠缺的,是开始,和坚持!就像坚持读书,当这个习惯已成铁打,累计下来的成效已足以说明问题。我想先定一个目标,都做好了再开发新的,人生才因此变得充实

  作者提供了一个行动公式,暂且不去论证他的科学性,实用性肯定有的,所以不妨尝试一下,当取得成绩后,我们会感谢当下开始与坚持的自己!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四):《时间的格局》:坚持写作的人都火了,你呢?

  我每天6点50起床,7点开始写作。今天是第29天,期间有三天因为各种原因没做到。

  冬天早晨特别冷,每天听到闹铃响起的那一刻,我都想放弃。但是我不能,我必须下床关掉闹钟,我可以不早起,但我不能打扰别人睡觉。当我爬下床关掉闹钟,寒冷侵袭,我给自己鼓劲,先穿衣服,穿好了就不冷了。

  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说:放弃吧,有什么意义。

  我边套毛衣,边跟自己说:有意义,坚持把小说初稿写出来,就是棒棒的。只要穿好衣服刷完牙就会很暖和很清醒,加油,我的小姑娘,以后你会感激自己的。

  正因为我知道坚持早起写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越发欣赏那些坚持走下去的人。

  《时间的格局》的作者弘丹就是其中一位。她坚持写作1000天,从重度拖延症患者变成执行力达人,成为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创办“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书。

  《时间的格局》既有弘丹老师总结的干货,又有温暖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其中不乏深刻的思维,值得学习。

“写作让我心安。”

  读到这句话,我想到很多事情。

  写作这个东西啊,是会上瘾的。

  这不是上网的瘾,也不是看爽文那种瘾,而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瘾。不激烈,温柔如水,让人离不开它。

  写作的意义就像家庭,家庭是一个互相支持的团体,写作是一个互相倾听的过程,读者、作者,通过写作连接在一起。

  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写作让我们了解自己。

  你一旦知道一个东西真实的样子,就不会为他而担心。万物生长有规律,人类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迷失自己。

  写作能让人看见自己,你打开电脑,点击“写文章”,好了,世界就剩下一张白纸和你自己,作者开始解剖自我,白纸黑字,都是自我的体现。写着写着,我们就看到一个庞大的完美的个体,每一条逻辑、每一个行为,都很合理。

  我们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一切皆好。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

  我在刚进入简书时,揣着火热的心,每个字都写得咬牙切齿,力求精准。

  结果也很好,单篇阅读量个位数。

  我想,我就不写了吧,都没人看。

  可是我爱读书、爱听课,听了几节《道德经》的解读,有些东西憋在嗓子里难受,于是又拿起手机,写到半夜1点。

  这篇小文居然被首页给收了,可把我乐得,连着又写了两篇《道德经》读后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首页拒绝接收,文章无人问津。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又把简书给卸载了。

  弘丹老师说:“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这句话我当时不懂,刚开始写作,我认为激情就是一切,写作就是燃烧,平淡才是耻辱。

  一年了,起起伏伏,我开始每天早上7点写作60分钟至90分钟。因为我知道,目标就在那里,我只能一步一步走过去。

  即使状态不好,坚持早起写作也能带给我诸多启发。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像柔软的水,长久堆积,可以摧毁长城。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简单,但是非常值得。”

  我们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花了大力气,播种施肥除草,最后没有收获,那是灾难,不是常态。

  常态就是我们想要西瓜,就要搜集西瓜的种子;想要苹果,就要搜集苹果的种子。

  我想,弘丹老师在《时间的格局》中就是想传递这样一种思想:你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反过来也成立,你做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我们中间很多人,明明想要苹果,却买了橘子。明明想要学习手帐,买了笔记本和彩笔,却不行动,放在那里,碍手碍脚。(对,说的就是我。)

  热爱写作的人,不要踌躇,先写200字再说。

  如果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不得不当个洗衣房工作人员,那你一定会在肮脏的洗衣房想出一些诡异的故事,并早起把它们写下来。

  因为不这么做,你就会难过,甚至会生病。身体如此诚实,像棵倔强的橡树。你顺应它,它就欢乐;你违背它,它就暴躁。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简单,但是非常值得。”

  end

  我是园烟向晚,爱读书的法律人。

  思维改变人生,这篇文章,送给还在奋斗的你。

  作品汇总:园烟向晚作品集(持续更新)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五):写作,能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就是这本书了

  2016年以前,小A每天下班后,不是上网刷剧,就是逛淘宝,不是和同事们QQ、微信聊八卦、聊漂亮衣服、就是和宝妈们聊孩子,聊奶粉尿不湿,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她觉得有个疼爱自己的老公、有可爱的孩子,还有份稳定的工作,挺好挺满足,她从没想过,她的日子还可以更好。

  2016年以后,有着和小A同样生活背景的小B,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尝试着在网上各大平台写作,她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每天能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写点东西,并轻松给各大平台供稿,还能拿到不少稿费,小B说:“原来日子真的还可以更好!”

  其实,小A和小B都是我,这就是我自己写作之前和写作之后的真实写照。

  可能也有人会说,以前没写作的日子不也挺好的嘛。

  不,当你有了一种兴趣爱好,当你真的热爱一件事,当你写的东西不仅被人认可还能得到物质奖励,那种生活才是自己发自内心真正喜欢,并能算得上挺好的日子。

  而最近在看的弘丹老师的《时间的格局》的新书里,有一部分内容就是讲写作的,而这一部分不仅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也深深打动了我。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创意写作践行者,POA行动力合伙人,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同时她也是“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创始人。

  记得有次在上海拆书帮周末活动上有幸碰到了弘丹老师,我就曾向她询问:“写作,这么累这么辛苦,耽误不少时间可能还赚不到什么钱,到底我还要不要坚持?”

  直到现在,我也能清晰地记得,弘丹老师当时目光恳切地看着我说:“只要认定它是你热爱的事,就一直坚持下去吧!不用管别人怎样想、怎么说,也不必看眼前是否有所得,认准目标,持续努力行动吧!”

  就这么一句话,我真的一直坚持了下来,很感谢她。

  只有当自己真正走过迷茫,越过瓶颈期时,你才会发现,你曾经以为的只是你以为而已。

  如果再让我问一次问题,我肯定不会问得这么幼稚,这也许就是因为写作带来的一些改变吧!

  我的读书笔记

  和弘丹老师有着相同晨间写作习惯的我,通过写作,生活确实改变了不少:

  一 写作让人充实

  这一条在弘丹老师的《时间的格局》的书里,她是这么说的:

  写作能感受‘心流’”带来的兴奋和充实感。

  那种心流的感觉,我确实体会过,有时候写着写着,竟一头扎了进去,曾忘记过吃饭和做其他事。

  自从把业余时间都拿来写作,我觉得我的生活过得太充实了,每天不知不觉从天亮到天黑竟过得这么快,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很长时间没刷过剧了;在各大电商平台除了为省时间购买生活用品之外,就是双十一时买了几本书,淘宝上的最新款我也不关心了;至少朋友圈,我更是很久没看了。

  除了工作、带娃、忙家务,现在又增加了写作,生活虽忙碌而充实,但确实是自己喜欢并热爱的,其实就这样挺好。

  二 写作可以让女性暂时逃离琐碎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位家里有小孩,并且是两个小朋友妈妈的女性,你或许就能体会每天的生活有多琐碎了,一会儿弄大的,一会儿弄小的,家里做不完的家务,还有双方亲戚朋友的来往交流,再加上工作上的事情,真的是每天都很忙碌,有时真想一个人躲到一个地方去静一静。

  只有在写作时,我的心是静的,也只有在那一刻,我觉得这所有的时间只属于我一个人,我畅游在思考、阅读和写作中,任凭思绪到处飘荡,也不受任何打扰,我忘记了所有,只记得要写的东西,也听不到周遭的嘈杂,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弘丹老师就在书中提到:

  写作可以为女性创造出“Me Time”时刻,哪怕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都可以从那些琐碎中抽离出来,用来关注自己的所思所想,倾听内心的声音。

  很好的一本书

  三 写作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感

  要问生活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

  父母、夫(妻)或是孩子、工作还是钱?

  其实还是我们自己,弘丹老师也在她的这本书中提到:

  女性最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无论何时,最可靠的还是自己。

  当你把对生活的期待寄托在自己身上,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加精彩动人。

  而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寄托希望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每日写作带来安定感,每天至少有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四 写作给我们带来正能量

  在书中,弘丹老师说:

  写作能帮助我们排解负面情绪。

  是的,想写作就要早起,坐久了就要多运动,因为写作,我比以前起得更早,也喜欢上了运动,这一系列动作对于我来说,就是给我带来了真正的正能量。

  还不止于此,写着写着,烦恼也不见了,还来不及生气就要赶紧为下一个约稿准备文字,遇到令人头疼的问题,顺便用笔端整理下思路,思绪顿时也会开阔起来,这么看,真得真心感谢写作啊!

  用心看书、认真总结

  除了以上这部分能引起我共鸣的写作的部分,弘丹老师的这本《时间的格局》里她还讲到很多有关思维、时间管理、行动力、职场以及人生的问题,最重要的,这些都不是在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身边一个又一个平凡蜕变的普通人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困惑或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些好故事,也可以去找这本书来看一下,相信看完后,你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六):你不行动,梦想永远是梦想

  读一本好书,是件及其幸运的事。弘丹老师《时间的格局》一书,给我很大的震撼!

  书里有满满的干货,适合每个人去学习并应用,她中肯地告诉我们,如何做自己时间的主人,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以及怎样提升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论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素人,还是成功人士的名人名言名故事,对照自己真是此生都虚度了。

  作者弘丹,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创意写作践行者,POA行动力合伙人,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创始人。

  弘丹老师从小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靠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就职于上海某外企,一个零基础的工科女,靠自己日日不断的坚持,每天清晨写作,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笔耕不辍”,并组织写作训练营,带领2000+人开始写作,再后来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时间的格局》。

  本书有五个部分,讲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第一部分思维重构,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第二部分时间投资,如何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第三部分怎样高效行动,付诸实践成就梦想;第四部分职场突围,对新晋职场者的建议以及自我成长的看法;第五部分活出独特自我的人生。

  马云说:“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我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又有很多人仅且只是梦想,艳羡别人成功的同时,一边做梦一边又告诉自己,人生苦短知足常乐,何必太难为自己,于是不知不觉人生过半。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在半路放弃。

  看父辈,看周围,不过尔尔,稳当的生活低不成高不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就这么自己给自己打麻药,就算偶尔仰脸看到成功者,也是赞叹过后唏嘘两声作罢,对于自己想要的行动总是三分钟热度,不是扼杀在摇篮里就是半路流产。

  让我看到这本书猛然惊醒和感触至深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绿灯思维”和“红灯思维”。这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概念。红灯思维,对自己不认可或不熟悉的观点和看法,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我看到这里,心想我不会这么狭隘吧?我也算喜欢学习的人呢,但你细想确实如此,你对一些事情的选择或者挑剔,还以为自己有主见,潜意识不自觉的抵触,实际上是封闭了再学习的大门。

  绿灯思维,当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有用,我怎么用到自己身上。先不急着批判和排斥,先接受,再调研,如果可行要联系自己学以致用。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阅历的增多,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在一些看法上有见地,自以为是,便不再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其实就限制了自己,固步自封。在学习上更是,如果没有”开放思维“,不知不觉走的是红灯思维模式,就会影响自己的再进步,见到新的领域或者不同的观点,应启动“拿来主义”武装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略过。

  书中谈到,如果退回十年你会对人生有怎样的选择,会不会有不同的人生。对于那种坚持固有思维模式,不懂变通的人,不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恐怕还是一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改变。

  第二,时间管理。

  1、给时间做记录。每天做日课,对自己要做的事提前安排,通过印象笔记、爱今天等APP记录每天的时间投资,以帮助高效完成每件事。时间都是挤的,我们真的无意中浪费掉太多的时间。

  2、预留整块时间专心做重要的事,提高效率。

  3、100小时定律。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比如写作或阅读,每天一小时或半小时,坚持连续做到100小时,比较起初和100小时后的成果,已经是进步一大截。

  第三,如何坚持养成习惯。

  在第一部分的《你以为的“投资”其实是“浪费”》一文里已经深深触痛我,那几个鲜活的例子分明就是在说我!买书买到“囤”书的地步,买而不读,或阅读速度太慢,我的阅读速度远远赶不上我一度上当当网的支付速度;办健身卡而不去健身;报摄影班学习,只学理论而不实践等等,句句戳中我!如果给个微信表情的话,必是大大的“囧”和“捂脸”的那个,惭愧。

  怎么办?书中告诉你,运用POA行动力公式,行动力=(P*A)/O=(伙伴*方法)/目标。“当你有一个目标(O),这个目标就会吸引来志同道合的小伙伴(P),每个小伙伴都可以带来相应的资源、方法、技能(A),有这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的团队,你就会产生强大的能量。”

  根据公式,目标越少越容易完成,你既想学写作,又想学摄影,还想学乐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最后一样都没完成。组织小伙伴一起,各有各的方法,互相交流一起努力,可以更快提高你的行动力。

  年初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组成小微信群,我们一起相约减肥和读书,那段时间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惜后来中断,大概是书中说的倦怠期吧,没有坚持到底,我想我们该再组织一次,一起加油,因为我曾坚持减下去的肥膘去而复返,这一次应该用书中说到的方法面对倦怠期,即不忘初心,注入新内容等方法,保持持续动力。

  人生没有彩排,不会让你重头再来,怎样走过人生这条单行线,或不虚此生或平平淡淡,全在你。

  书中很多实实在在的例子震撼了我,每个成功人士的光芒万丈都有其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付出。比如提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写作4小时,长跑10公里,数十年如一日!我们可能觉得他们是名人有距离,但作者在书中同样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素人,包括作者自己,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力量。它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坚持,能自律,真正行动起来,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个鲜活的有力量的人生。

  另外,弘丹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干货书籍,我记录了一部分,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吃掉那只青蛙》、《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好好学习》等等,我想这些应该是我再去支付宝报到的内容了,这一次,投资应不是浪费。

  网络社会真是好,资源共享,为你学习和成功提供了很多可能,只要你愿意学习不放弃,有方向,有方法,付诸于行动和坚持,你一定会创造一个你想要的人生,让梦想不只是说说。

  我的读书思维导图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七):咬牙坚持的人,从不向命运妥协

  1. 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崛起,让写作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再加上中年人普遍焦虑(联合国认定,1992年生人就算你是中年了),遇到的工作效率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等等总是一个接一个,为了节省时间,这类人又偏爱干货类写作,而这也正是职场类读者最喜欢看的文章类型。

  可是干货写多了、看多了,不说读者会累。就像色香味全无的保健品,虽然包含了人体所需的营养,但是吃饭时品味的乐趣也都被榨干,只剩下干瘪的营养,持剑长了难免乏味。

  而看弘丹的文章,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她虽然是写干货,但写的温暖的、走心的文字,读者读起来很舒服,从她身边的故事写起,穿插着告诉你职场知识、利用时间的诀窍和人生经验,非常流畅自然,像冬日的一杯咖啡,细抿一口,却能够温暖全身。

  2.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我在《时间的格局》这本书里,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和弘丹一样,都是农村出身,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孩子。父母本来在金矿上班,95年改制,要交一大笔养老金才能继续工作,当时叫“买断”。家里一下子拿出不那么多钱,考虑到母亲身体不好,就给父亲交了。到后来母亲内退之前,就伺候家里前后的小菜园,再也没上过班。

  我小时候放学,也经常去地里干活,春天切土豆块种土豆,夏天给豆角搭架子、浇水;秋天收黄豆、拔胡萝卜,前后园子加上山脚开的地,一共有3亩地,种了将近20种谷物、蔬菜,玉米黄豆红豆地瓜土豆茄子西红柿一应俱全,从我记事起,我家夏天从来没有买过菜,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

  但是我从来不喜欢在地里干活儿。村里人少,只开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话就要到100多公里外的镇上上学了。镇里的高中是当时省重点,分数很高,我下决心要考上,不再跟父母一样,在农村的地里直到老去,于是我拼命学习。

  等初四中考结束,我正在地里拔胡萝卜,妈妈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说我考上了红兴隆一中,兴奋得我一下子扔了手里的萝卜,跑到母亲怀里跟她说:妈我还要上高中,我要上大学,我要养我娘。

  抱着这个想法,高中、大学都是上课努力学习,业余家教赚钱,毕业后也是义务加班,企图想要在时间和努力上拼过同学和同事。可成绩和效果并不见好,也时常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直到今年,借着知识付费的浪潮,我开始在社群里做讲书分享,再加上写作、翻译和理财的收入,基本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方面的收入和回报会水涨船高。

  而一年一前,我看书从来不记笔记;因为母亲听说邻居孩子炒股赔了10W,坚决不许我碰股票基金。而我今年刚进股市,投了2万,收益已经达到30%了。思维的转变,才是行动改变的根本。

  我承认自己的家庭就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但是并没有被吓到,而是思考着,总结着,行动着,坚持着,现在水平不高没关系,重视积累,迟早会达到李笑来老师提到的“人生的拐点”,因为我承认平凡,但我并不甘心平凡。

  3. 弘丹无疑也是找对了跑道的人。她从2015年开始写作,不到三年的时间写了将近200万字,日更已经超过400天,同时开设的“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也已经吸引了超过2000多位学员,其中不乏国内高尔夫球的冠军选手。

  在日更写作的同时,她还在积极参加不同的训练营,包括拆书帮、和君商学院、IP训练营等等,不断地深入社群,增加自己的曝光机会,同时更是成功获得了大神的注意,从书封皮的大咖推荐就能看出来,古典老师、彭小六、秋叶大叔等背书,可见背后她下了多少功夫。

  秋叶大叔在《如何打造超级IP》中说:大牛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在你身上交换的价值。

  丹姐从用钱换大牛的链接机会(上训练营),到用时间和脑力换钱跟影响力(开写作营让2000+爱上写作),再到用影响力换大牛背书(新书得到大牛推荐),这个闭环,用了至少2年时间。你是否愿意踏下心来,用2年的积累,去换大牛的链接呢?

  其实她的经历也说明了,根本不存在“一炮而红”,每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前,都积累到了足够程度,得到机会,才可能爆发。

  3. 日精进清单

  《成功的背后,是高度的自律》这一篇中,对自律的描述我非常赞同。开头讲的闹钟响了关掉继续睡、匆忙早起上班的经历我都有;坚持星球龙兄我买过他喜马拉雅的课;赵星是我关注的第一个励志作家;史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和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我也都看过,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古典老师《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也提到过;V先生在猫群分享之后,我也加了他微信。

  做到了这些,终于我也可以更加靠近自律。

  人难免收到自己惰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想做成什么事儿,总是阻力大于动力。难么靠什么来抵制诱惑、坚定脚步?唯有自律。

  而自律的根本,是原则。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在知乎看过一个问题,说网络作家的钱都是怎么赚的。有个高赞回答大意是说:靠自制和坚持。有的作家因为担心酒精伤脑而滴酒不沾;有人在跟朋友聚会的高铁上拿出电脑写作;唐家三少更是恐怖,入行以来坚持每天日更8k-10k字,甚至洞房花烛夜都在写,自己写的书,摆满了家里的一面墙。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是如此,每天四点起床写作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三十年,靠版税收入买了10套学区房。

  可是关键在于,普通人仅仅看到了作家们登上富豪榜的光辉,却想象不到花烛夜妻子看到唐家三少先找电脑而不是先找她的泪水。

  要得到更多,你必须懂得舍弃更多。

  日精进清单,是养成自律很好的工具。人生三观/何时起床/何时锻炼/何时打磨核心技能等等,每天反省,可以让你走的更远。

  这时我贴在办公桌上的“六项精进”,稻盛和夫也是靠着这6点,每天反省,才能成就带出来2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奇迹。

  办公桌上的“六项精进”

  正如KEPP的口号一样,自律,给你自由。

  最后通过书中P118页最打动我第一句话结尾:命运是个势利鬼,欺软怕硬,它向咬牙坚持的人妥协,却一而再地欺负被生活击垮的人。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八):时间都一样,却让不同的人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A在他人眼中是一位重度拖延症,做什么事情都磨磨叽叽。宿舍里最早喊着去洗漱的是她,结果,舍友们读洗漱完上床了,她还没开始行动。即便要去面试,明明要迟到了,在一旁等着和她一起去面试的朋友早已催了她无数遍,她还是不紧不慢。说好要看的书,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动静。兴致勃勃地报名了很多活动,活动结束后,又过回原来的生活......B在他人眼中是一位行动达人,她持续每日写作800多天,组织写作训练营,超过1000人参加。在一月初写下要以力所能及的力量传播传统文化的心愿,10天内就行动起来了,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织了线上《论语》学习兴趣小组。1月26日,看了《30天写小说》的书,在2月就组织了线上“30天写小说”活动,不仅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本10万字的小说,还带领20多位从未写过小说的小伙伴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这两个人是一个人吗?要是在同一时间,肯定不是一个人,不然这个人就是超人、蜘蛛侠,有变身的能力。可惜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超人。但是,要是一个说的是三年前的A,一个说的是现在B,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吗?答案是可能是。弘丹让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让A=B。

  这就是时间的格局,时间维度上的结果,空间维度上思维、行动上的变化。

  试问一下,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三年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起码,现在的我没能做到。而未来的我一定可以做到,因为现在起我会建立时间的格局。

  所以,我对弘丹如何做到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不是因为她是简书红人,独立书评人,而是因为她的改变让我心动。

  看完《时间的格局》终于找到了那个答案:

  就是POA:

power of action(行动力)=Partner(伙伴)*Acceleration(方法)/Objective(目标)

  从弘丹定的写作目标,学习论语,30天学习写小伙,不仅目标明确,还找到了伙伴,大家共同贡献方法资源。最后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强大的行动力,不只是自己的行动力,而是群体的行动力。

  知识就是这样,从来不是你有1个知识,我有1个知识,然后你和我加起来不是一共有2个知识,而是4个知识,5个知识,6个知识...因为你和交换后,我的1个知识还在,你的1个知识也属于了我,而你也一样。1+1≠2,而是1+1=4。要是又碰撞出新的知识,那就是5,6,7......

  人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用P、O、A组合出来的行动力可以让宝贵的资源聚焦,从而产生强大的行动力。

  给你留一道简答题:在书里面找一下弘丹的Partner(伙伴)都有谁?

  你会发现弘丹的每件事情都有partner。对于喜欢一个人搞事情的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触动,也许因为觉得找不到同行的人,也许觉得找个厉害的人人家或许不愿意搭理自己,也许我该自己先强大起来.....

  太多的也许,太多的杂念,太多的假设,让我选择了一个人的旅行。从来没有去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热气腾腾的学习方式?也希望看文章的你可以幸运地开始一群人的旅行。

  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思维的改变。正如《时间的格局》中第一章所说的思维重构法:绿灯思维。而在思维改变的过程中,自我的认识,观念的固化,环境的影响,零秒思考法,自我受到的冲击可能会很大。但,困难的事才值得去做,你说不是吗?

  思维改变了后,是方法上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上如何投资。正如《时间的格局》中第二章所说的那样,要有高度的自律,要懂得休息,要活在当下,要过好每一天。

  下面就来到了《时间的格局》中第三章的高效行动,找到你热爱的,想要做的,能做得到的,去行动吧。

  《时间的格局》中第四章,弘丹说了自己对于职场问题的思考,体制内工作是扼杀梦想吗?职场新人,最基本的品质是什么?做不喜欢的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等。里面有很多爆款文章哦,足可以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时间的格局》中第五章,弘丹讲了很多其他人的故事,其实这个是源于弘丹的一个目标活动,要采访50位人的故事。

  我们常说改变很难,改变的一种路径就是,看见、体验、改变。当你看到和你以前一样,甚至活得更艰难的人,却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那种震撼,那种触动,那种力量,你才会破除迷茫,去找寻想要的人生。

  千万不要以为知道了POA就行了,重要的是去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去学习新的知识,看封面的作者推荐,古典、彭小六、秋叶、简叔、张宁、鼹鼠的土豆,弘丹学习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生涯规划、POA、书评、新媒体运营、写作、书评等。没有一种知识能让你战无不胜,你要做的是用所有你能获取到的知识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记住,要有绿灯思维,要自律,要投资每一分钟,要马上行动,要找到你的伙伴,然后,背上你的行囊,为了心中的梦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时间滴答滴啊地走,对每个人都一样,想要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你总得做对些什么,不是吗?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九):当你没有时间的格局,注定是个无言的结局

  前几天,趁着双十一大促,把简书签约红人弘丹的作品《时间的格局》入手,刚刚读完的时候,感觉里面的文章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就像封面上那颗算盘珠子洒落一地,在心里骨碌碌的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把握主线来。晚上的时候,我看到一张图片,很有感触,发到了三个微信群里,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答案,顿时,我突然产生了灵感,原来这本书的关键是告诉我:当你缺乏格局的时候,注定,只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

POA,三个字母带来行动力

图片来自网络

  书籍上面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创意写作践行者。POA行动力合作人,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

  我平时特别喜欢给人起外号(好吧,我承认这不是个好习惯),比如同事有颗小虎牙,就叫她虎牙妹;朋友的老公网名铁臂,我就叫他阿童木……关于弘丹,我叫她丹十九妹,之所以这么叫她,是因为简书奇人V先生,在他整理的简书排行榜上,把签约作者弘丹排名第十九。于是这么叫她,顿时感觉豪气千云。这个头像有点儿萌萌哒丹十九妹,不仅成为新精英橙子学院的年度成长之星,建立了一个很牛的笔耕不辍微信公众号,在外企工作的业余时间里面坚持写作1000天,还开设了多期21天写作训练营,并出版了这本新书。我一直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在这本她的新书里,终于看到这成功的秘诀:POA,一个公式,三个字母,让自己从懒癌晚期,华丽变身行动达人。这个公式看起来很简单:

行动力=(P×A)÷O=(伙伴×方法)÷目标

  当志同道合的伙伴聚集在一起,既然轻而易举的荟萃出各种方法、资源和解决方案,当这些伙伴/同侪汇聚的能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会产生几倍于目标的行动力,让你摧枯拉朽一般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这个公式看起来非常简单,几乎和E=mc²这么简洁,在实现个人目标,推进行动的时候,也和E=mc²可以连锁反应出裂变出巨大的能量,推动我们元气满满的开展行动。这个公式,给我很多感触:

P:同侪力量,光辉闪耀。从弘丹的书中,强调了伙伴的重要性。对此我深有同感:在幸福进化俱乐部这个社群里,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在一起,一辈子**”,这可不是哪个帅小伙在向妹纸表白,而是朋友们一起面对问题的时候互相激励打气。同侪力量,意味着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意味着你有了更多可以链接的资源,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动力支持。原来有句名言叫做:“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而在现代社群中,这句话实际早已被“篡改”了,新的观点则是:**一个人走得快,但是社会化学习让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A:解决问题,行动最重要。A,实际有很多种解答。弘丹书中解释为加速度(**acceleration**)。因为伙伴Partner可以带来在方法、手段和行动上的加速度。不过,我认为还可以更多的解释:A可以是大家聚拢在一起的集思广益(*advise*),也可以是在大家鼓励下勇敢行动(*action*),可以是在大家帮助下找到的解决方案(*answer*),也可以是同侪激励下的让你试错验证的竞技场(*arena*)。不管A是什么,当你的伙伴越来越多,而且三观一致,志同道合,你们就更加容易产生价值交换,形成团队协作,甚至构建出一个驱动大家自觉前行的社群(*association*)。O:目标精准,更加有效。有句话叫做“*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一个社群,若目标越是单一,越是具体清晰,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行动力,并且更加容易实现。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目标也需要精准,这里的精准,强调的是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上,找到某个抓手指标,围绕抓手指标的提升,去倒逼自己的行动。弘丹书中讲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她闺蜜的老公换工作,从上海到深圳,又从深圳到北京,几乎每到一个新公司不足一周,就因为不满意技术不够牛而离职。看起来不靠谱?这位技术控却因为技术过硬,而薪水不断上涨,最终找到让他满意的工作,更加幸福的精进技术。

在体制内快乐的折腾

  刚认识弘丹的时候,因为她的一篇名为《应届毕业生,你还想挤破脑袋去世界500强外企吗?》爆文所打动,感觉这位女性作者丝毫没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禁锢,身为外企金领,依然能够非常理性客观的把外企职业发展和价值取向梳理的井井有条,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也结缘于这位后来才知道大名鼎鼎的牛人。这篇文章,也收录在新书《时间的格局》中,不仅如此,弘丹书中也有其他多篇关于在职场如何成长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形成一个系列,帮助读者避过很多坑,从而更好的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一个话题就在于——怎样在体制内发展。体制是什么?很多人把体制当做一个贬义词,认为“体制”就是“束缚人思想和行动的官僚体系”,不管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军队、国企,都是体制的代表,因此,但凡是体制的,都是僵化和拘束呢,都是反对自由的,都是不好的东西。而如果真正了解体制这个概念,你就会知道,这个词从一开始,就代表的是“格局”。弘丹这本新书书名就叫做“时间的格局”,格局是什么?

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

  认知事物、采取行动、取得成果的结构、体系和方法论合起来称之为格局。认识到时间尺度和人的生涯之间的关系,并努力改善的人,才是有时间大格局的人。而在体制内的人,有很多感觉自己被体制压抑的年轻人,他们在体制内不愉快,每天上班都像在上坟,却没有勇气脱离出去。纠结其原因,往往是“爸妈不同意辞职”,或者“我的青春都浪费在这里了,除非体制补偿我XX,我才不出去呢!”这个时候,看到时间的格局就极为重要。弘丹在书中说:

明天过的怎么样,取决于今年的你怎么做。

  这才是时间的格局。体制内的工作如果稳定轻松,别把这个稳定轻松当做消磨时光的茶馆,反而利用有保障,在轻松之余去折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体制内的工作如果自己感觉工作压力大,层层官僚主义让自己被压抑,不妨把这个当做磨刀石,去磨练自己的能力。有人说:

你说的轻巧!真让你天天干一些毫无价值的鸡毛蒜皮,你给磨练出能力试试!?

  很遗憾,是扼杀梦想还是成就辉煌,真的取决于自己,而不是体制。从本质上说,体制内的公务员也好,事业编也好,如果关注的是自己能力提升、梦想实现途径,那么,他很容易去努力找寻体制内资源和优势,去成就自己;如果他在意的是各种组织内常出现的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和网络,就不要责怪自己陷入体制内的蛛网苦苦挣扎。

关于“我有一个朋友”

  有人说:

我从来不看以“我有一个朋友”开头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都是鸡汤——谁知道那朋友是从哪里杜撰出来的!

  阳志平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观点,但凡是鸡汤文,往往会以朋友甲、路人乙、禅师丙和老板丁说事情。不过从逻辑角度上或,即便真的鸡汤文都是以此开头,未必以此开头的都是“鸡汤”。何况,真正的鸡汤鲜香美味,只要不是鸡精勾兑,反倒富含营养。弘丹这本书上的文章,有很多都是以身边朋友的故事开头,或者以朋友的经历说事。而且,这些朋友,在她的故事中,往往有很强的行动力,取得丰硕的成果。这是她杜撰的,还是丫根自己贴金的和牛人套近乎呢?我稍微留意了一下,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她这本书的开篇,就讲了一个她和目标管理专家易仁永澄的老师互动交往的故事。恰好,我也认识易仁永澄,立刻求证,果然如此。至于她在书中列举其他有成就的朋友,比如在写作中找到另一半的言西小熊,比如出版《职场竞争力》的创业者古尔浪洼,也都是我熟悉和了解其成就的人物。不仅如此,在书籍封底和扉页上,有非常多知识变现的大牛以非常熟悉的口吻点评、推荐她这本新书。这让我想起一句古代西夏王朝的民谣:

与强相伴不会弱,与明相伴不会暗。

  其实,一个优秀的人,身边一定存在更多优秀的人汇聚在一起。而弘丹的一个特点就是,擅长把很多自己所思所想,体现在身边生活中的人和事上面,推导出结论。正如古典老师评价的那样:

在她的书里能看到的,不是那些已经想好了的、归纳完了的死气沉沉的理论和结论,而是一个真实的、鲜活的、就在你身边的人飞速成长的经历和心智。

  弘丹的成长就在身边,弘丹故事中很多朋友的成长也发生在我眼前,但我不会妒忌,因为时间的格局告诉我:

唯有树立时间的格局,然后投入持续的努力,才不至于步入无言的结局。

  《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读后感(十):在时间的格局中反问自己

  选择《时间的格局》作者弘丹,这本书是淘宝双十一时候,找朋友推荐,他们隆重介绍的,于是就买了。

  书很不错,值得每个人看看,都是对生活的描述和故事,点滴中,让

  读完,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如心灵鸡汤,总有营养陪伴。如励志作品,如春风拂面。如一杯红酒,让你慢慢回味。

  读完此书,也是花费了很久,主要是时间的零散性,在工作的间隙翻了几页,在某个晚上看了一部分,在地铁上用笔划了几个地方(容易走神,也容易抓不住重点,这是有效方式我觉得),在百无聊赖的下午,趁着孤独寒冷的午后,把最后一部分慢慢读完。在我的笔记本上,我摘抄着我觉得重点和欢喜的地方,也许,那就是成长的印记,也如同曾经的你回首大学时脚踏水泥地、在池塘边、食堂里和哪散发着清香的早晨,感受那花儿朵朵绽放的美丽,这本书,如芬芳的花儿们,给你思考和启迪。

  几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作者有广泛的阅读量,名人名言随手拈来,好不过瘾。文中涵盖的作品,我大致统计了下,这里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职场竞争力》到《30天写小说》,从《石油工程师到自由撰稿人:我没有秘诀,只有行动》,还有梁冬《庄子》、刘慈欣《三体》以及成甲《好好学习》等,提到的作家王小波、村上春树、鲁迅、余秋雨等等。---其实她说的书,我很想买,如同发现美食好多的样子。

  作者视野广泛,跨视角的冲击很爽。这里不仅有电影《高尔夫选手之花》、《异类》,还有《朗读者》电视节目,结合了影视明星汤唯等的金句,在内容结构和层次上,如大姐姐一样娓娓道来,感觉作者真的好棒。-----所以读书看报追星一个都不能少吧。

  用故事启发人生之路。我以前看莫言的《蛙》、《丰乳肥臀》等感觉好有意思,揭示了社会的热点和现象,写的非常生动和细致,好的作家文字来源生活也高于生活。作者文中列举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感觉到就在身边,这也会是我们实际遇到的情况,比如权衡在哪里买房的问题,权衡了利弊;比如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故事的引入,让我们感受到人生跌入低谷的思考。从不爱球的宋依霖到受到电影《高尔夫选手之花》的启发,到最后拿下冠军的故事描写。看完宋依霖故事,让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接触电脑看到视频中冒出一个人吓坏了的感觉(和高中同学视频时),我终究还是没有爱上电脑,否则我的人生路可能改写,也许就不会读大学,不会来上海,就读数码设计做网络去了,这是后话了。-----好的故事真的可以给你启发,不再盲目。

  新知识的学习,让你感受到知识和兴趣的力量。从爱今天APP,到怎么对待时间分配,分为投资、固定、睡眠、浪费等各个板块,从提到高度自律的养成,讲到了佛教《了凡四训》、《肖申克的救赎》作者的习惯养成做法,从POA行动力的公式和影响因素到POA对人们的改变,作者谈到了几个点。我感觉这些都不是我知道的,看后才大致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如果不读书,这些是不知道的,当然,怎么运用要看自己怎么执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否则再高深和美妙的理论也只是如海底的月亮,猴子捞半天月亮也没有多大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绕不开的实践。

  读完的思考

  怎么做呢?

  1.时间要合理规划。不规划的时间会让你感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看着难受,走着辛酸。忽然感觉没有时间的计划就如同踩西瓜皮的难受,当然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掌握好的方法很重要。没有人可以指挥你的人生,很多是你的摸索状态。

  2.选择很重要。辞职和离别,你要有离开体制内的能力和素养,要有摆脱旧的开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如果你仅仅永久是抱怨,那就搞不出名堂。文中很多话语一针见血,说透了就是这个道理。在紧迫的时间里,赶紧的完成职场的蜕变。

  3.摸索才是成长关键。如果不知道干嘛,也许你会选择只做肯德基一名普通职员那显然不符合你的心,又感觉人生无用去纠结自己一无是处,那个讲到城市合伙人的故事让我很高兴。人不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吗。当然,人要干嘛,有时候自己才知道。就算不知道,自己也要摸索着知道。

  我爱自己吗?

  看了文章我发现我没有。评价标准是——三个金标准——是否愿意为自己做一顿可口饭菜、是否关注自己健康、是否听从内心声音,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呢?

  我基本没有为自己做过饭菜,有时候感觉这样养生就做了一个,但是也不能坚持。外卖多好,那是快递的速度,心的温度和手的温度只有通过感受和体会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懂得。这,就是区别。

  好好爱自己吧,别在静静流淌的时光中忘记了来时的路。拥抱生命的每一天,就算流着泪,也会满满的微笑,那是洁白的牙齿,那是甜蜜的歌谣。哪里有山有水有阳光,还有我和你的时光。

  希望更多的朋友,能看到本书,也能从书中汲取营养,让自己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