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衣不蔽体》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衣不蔽体》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9: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衣不蔽体》经典读后感10篇

  《衣不蔽体》是一本由赤桦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衣不蔽体》读后感(一):时代的缩影:衣衫下的百年中国

身着奥黛的越南女子巧笑倩兮

  公司组织到越南旅游,在越南航空的包机上乍见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奥黛的越南空姐,颇为惊艳。她们穿着一件酷似中国旗袍的蓝色上衣,两侧开叉高至腰际,款款而行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下身着一条白色喇叭筒的长裤,整体形象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服饰的魅力于此可见一斑。衣衫的更替,总在不经意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远的且不说,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穿衣打扮经历了怎样的流变,有着哪些令人动容的往昔瞬间?我们往往如盲人摸象,而在《衣不蔽体》一书中,赤桦梳理了百年衣衫的变迁,还给我们一个鲜活的悠悠百年,虽只是缩影,却可窥见时代的芳华。

  世纪之初,西风东渐。 民国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之吸收消化外来影响,于暗淡无波的底色上注入了新的持久活力。男装的长袍马褂给人踏实之感,西装革履开风气之先,稍后中山装的高调亮相,一时之间三足鼎立,各呈风流。而女装由袄裙,到旗袍,乃至令人耳热心跳、艳羡不已的时尚摩登服装,保守与开放并存,并行不悖。无论是中规中矩,抑或标新立异,时代总在发展,衣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赤桦的笔下,民国仿佛活转过来,凛凛然充满生气。对于民国衣衫,我们即便不曾在隐秘的家庭旧照中寻得祖辈的昔日风采,也大多在各种影视剧、书刊等中见过一二。忆往昔峥嵘岁月,在《衣不蔽体》的精彩华章中,穿越时代的鸿沟,走近口耳相传的魅力民国。

  衣衫不只是拿来遮羞,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是个人品味的展示。《礼记》、《仪礼》等典籍的远古遗风,对民国的穿衣打扮有着深远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论殷实之家,还是艰难度日的平民百姓,行止有范,各有秉持,一目了然。随着时代的推进,世风渐趋不古,衣衫的演变有若平静的碧波之下,暗潮涌动。举诸一例,民国月份牌广告画上模特衣衫的大胆突破,就算今天也让人瞠目,引来非议。灰暗的底色被染上了靓丽的色彩,不甘平庸之外,也是人性的复苏,青春容颜搭配时兴衣衫,引人欣羡的同时,也在尽情绽放生命的光芒。

  民国的日历翻过,当时光悄然来到建国初期。一切变了模样,高跟鞋、旗袍、烫发已如明日黄花,风光不再,人们的穿衣打扮重回单调的色彩。和政治挂上钩的衣衫了无生气,沉沉如水。千篇一律的服饰使得整个中国犹如黑白电视机,让人徒呼奈何。在一片制服的海洋中,个体失去了自我。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干部服、毛式中山装、工人装,以及随后出现的绿军装,占据了中国人日常的服饰天下。人们把喜爱的衣衫锁进箱柜一角,任其生尘,虽然不舍却只能决绝。文革中甚至上演烧旗袍、锯掉高跟鞋的悲剧,可以想见其时人们生活的苦闷,穿衣是小事,也是大事。在高压的政治氛围下,人们穿衣打扮岂敢随心所欲,红色中国一时间上下如一,既无个性,又失趣味。

  改革开放一声春雷。政治空气的逐渐清新,人们的衣衫亦步亦趋地得到了解放。西装重返私人衣橱,由低端到高端,由引进到高仿,面料的多样,款式的多变,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目迷五色。紧跟收入的提高,本不敢僭越雷池一步的农民工也爆发了衣衫的革命,不可不谓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西装本身的正式场合礼仪之需,如今被农民工堂而皇之地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随心所欲穿戴,早已见怪不怪。时代的包容,衣衫的色彩、款式、档次、趣味日趋复杂。脚踏裤、迷你裙风行一时,牛仔裤、T恤衫至今到处可见。人们的穿衣打扮不再拘束,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展示。衣衫的发展日新月异,市面上的流行仿佛一阵风,各领风骚只一时。时代的飞跃向前,带来了衣衫的生机勃勃。

  在赤桦的《衣不蔽体》这本书中,无法也不必面面俱到,穷尽衣衫的百年风流。书中珍贵难觅的插图可谓二十世纪的缩影,从民国的大量黑白、少量彩色照片、广告画的自然不做作,到建国以后集体照的凝重端庄,再到改革开放的个性解放,都令读者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好奇、惊讶种种复杂感觉。除此之外,赤桦引用个人回忆录、小说、歌曲、诗歌等第一手资料,试图全方位解读二十世纪这个不平凡百年的衣衫变革。

  捧读 《衣不蔽体》,读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二十世纪的风云际会,体验那个时代的欢乐与痛苦。衣衫远不止遮羞之需,还有着更多内涵。

  《衣不蔽体》读后感(二):穿越到前世,我们该怎么穿衣服

  这是一本讲服饰的演变过程的书,俗语说:“人靠衣装”,在看这本赤桦所著的《衣不蔽体》之前,一直以为衣服只是一个人的御寒蔽体的需求,或者是随季节变化根据舒适度来更换的衣着。但是赤桦的眼里,服饰,大到政治、文化、小到工作和个人的身份、审美,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有趣或者是啼笑皆非的故事,看完很有意思。感叹自己活在一个相对来说,能不受舆论控制择衣而穿的年代,感叹“女为悦己者容”在从前只是一个笑话。这里说的“悦己者”是指自己,但是在中国二十世纪一直到近代,在集体意识的阉割下,很多人从头到尾,都不敢随意穿着。即便你想穿,还不一定能买得着。

宋氏三姐妹的服饰

  赤桦,新华社记者,其报道散见于中外媒体,著有《红镜》一书,这本《衣不蔽体》是根据平日里地深度观察窥出服饰背后的故事。一个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不仅仅是一件遮羞布、也不仅仅代表着体面、身份的符号,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民国时期女人穿一身摇曳多姿的旗袍,男人长衫加西装;新中国时期的列宁装、中山装;文革时期的绿军装;改革开放时期的西装、喇叭裤;现如今的紧追欧美潮流时代。

  很难想象,在80年代初,如果一位男青年穿上了时髦的喇叭裤去相亲,会给对方的父母带来一种轻浮的印象;而一位出国的长辈回国,给挚友的闺女带来一件合身的牛仔裤,但是这件漂亮的、稀罕的牛仔裤只能压箱底,因为这一穿,可能会给牛仔裤的主人或者一家惹是生非。85年如果一位男同志穿了花里胡哨的船皮鞋,会被领导扣工资。86年如果有一位女职工在夏天嫌热穿了高跟鞋和膝盖以上的短裙,会被领导调到上夜班。所以一件衣服,不是你想穿就穿,想脱就脱。改革开放之前的人们,穿什么衣服是根据当时的文化和审美而穿的,如果一些叛逆者喜欢特立独行,往往在生活和工作上,会被集体排挤和遭受冷落。

  如果一位古装编剧,不甚了解一个朝代的服饰,大约也会带来一些笑谈。赤桦在这本《衣不蔽体》中畅叙了二十世纪国人的服饰演变过程,中间也配有大量的、珍贵的图片,以冷静的文字,加上历史文献,呈现了中国服饰这一百年来的演化过程。一个时代中的服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历史中的人物,进入历史的年轮之中。有明亮的、有沉闷的、有规矩的、有大胆的,如果服饰能随心所欲,大约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也是自由的、浪漫的。在小说里,一位作者通常通过一个角色的着装来暗示她的性格和身份,而赤桦这本书通过服饰细节上的变化,来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氛围。

  在赤桦的观察下,服饰是有边界的,是有界限的,身份的高低、经济的好坏、社会思想的开放程度,服饰能清晰地划出一条分界线。这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国人的服装从长到短再到长,从宽松到紧身再到宽松,而如今的流行服饰文化,总是在兜兜转转中拾起之前的风采。服装印记在年代之中的烙印,是抹不去的痕迹。通过赤桦的《衣不蔽体》,以服饰为媒介,来解读这一百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

  《衣不蔽体》读后感(三):衣摆下的百年风潮

祖师奶奶,很会穿衣呀~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叙说自己对民国时期男女着装的观察。她厌恶满清三百年统治之下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女子的本身不存在了,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着装的四平八稳,源于政治的闭关自守,对固有旧秩序的维护。民国初期,女子衣着“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它的表现形式有时候是极端的,那些奢靡挥金的名媛淑女,那些妖娆作态的月份牌模特,那些烟视媚行的青楼倡优,固然是一种新鲜空气的涌动,亦是被压抑太久之后的人性的自由追求,繁花盛景,欲迷人眼,张爱玲以居寓衣,“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房子里”。

  张爱玲是细致且尖刻的,一语道破了服装与政治的关系。难怪赤桦要在《衣不蔽体》里屡次引用张爱玲的话,然而赤桦终究要叹息,即便是爱玲也未免落了俗套。胡兰成与张爱玲第一次约会,那天她穿了“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袄裤正是爱玲批为“平稳”的服装,“嫩黄边框”的眼镜倒是带出了低调的时髦的气息。这大约就是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吧。开明叛逆的女子,处在男权社会体系的位置上,仍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到了低处。

民国月份牌上的模特,天真、轻松、愉悦。

  服饰现象,绝不只是简单地改变款式和材质,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穿衣打扮?

  《衣不蔽体》副标题名为“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从标题的语境来看,具有文化符号学的涵义,揭示服饰发展背后的历史与社会因素。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特曾批评服装史脱离社会史“自成一体”的封闭研究模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瑞德·戴维斯认为,时尚演变遵循着某些内在的逻辑,当服装内部的自身结构遭遇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时,它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赤桦任职新华社,长期从事中英文深度报道,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她的认知思维和写作模式综合了中西方的思考角度。

80年代,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时髦:肩上扛着一个双卡收录机,穿着长风衣、喇叭裤,带着蛤蟆镜,梳着飞机或烫个爆炸发型,留着长鬓角,再把白领子翻出来。

  《衣不蔽体》跨越百年,动荡起伏的二十世纪,就在衣摆扬起的微风里,徐徐展开。除了文字书面材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影像图片。作为比较直观的视觉对象,恰当的精选图片的展示,效果要比大量文字描述更佳。这些影像资料主要来源于旧照片、老广告、月份牌、时尚杂志插图,其中不少由老树、晏复茵等收藏家或摄影师提供,既包括满清贵族妇女、宋氏三姐妹,阮玲玉等民国影星,也包括纺织厂女工、公社社员、摇滚青年、普通学生。从晚清到20世纪末,改良旗袍、中山装、西服、涤卡干部服、布拉吉、军装、喇叭裤、蛤蟆镜、健美裤、牛仔衣……每一种服饰装扮,都会带动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记忆。

某个时代,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中国女青年。

  梳理是一重书写,解析是另一重书写。赤桦对服饰的解读并不是全然客观的,而是有一种强烈的主观参与意识。引言题为《脱也有是,穿也有非》,赤桦讲述1970年代的知青故事,表明“穿戴本来就是一场又一场关乎地位、关乎政治、关乎权力、关乎性关系的表演,是一场又一场关乎秩序的战争”。

  “春江水暖鸭先知”,服装的变动是时代的先声,悄然透露即将出现的讯息。我们国家的某个特殊时期,男女服装的性别寓意被消除,不爱红妆爱武装,政治姿态比身体美感更重要。衣服所包裹的人体,或僵硬、或呆板、或灵动、或放恣,它所指向的文化,或滞涩、或沉闷、或开放、或包容。服装衍变有其特定的轨迹,但它必然受到新旧思潮的影响,不拘一格与墨守陈规,始终是拉锯的两股力量。

  张爱玲说:“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然而,张爱玲毕竟还是简单了,很多时候,这个贴身环境不但不能创造,人们还不得不附庸于“国王的新装”。这个道理,现在经由赤桦这部《衣不蔽体》,得到了更加详细的诠释和更加持久的追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衣不蔽体》读后感(四):小论服装的改革与时代的变迁

  文|轻禅

  衣食住行,向来是人类生存必需,“衣”的产生,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蔽体。然而,随着时代更替,人类文明发展,“衣”于人类,已然不仅仅是为了御寒保暖,它被人类文明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与时代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服装的改革究竟与时代有着怎样的关系?

  从赤桦的《衣不蔽体》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在这本书中,赤桦将视线对准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服饰,分析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更替与中国时代变迁、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的中国,大抵可以分为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这三个阶段。那么,这些历史阶段,中国人的服饰有何特色,与当时中国文化有何关联?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时间定格在民国时期,你就可以一睹中国旗袍的独特风采。的确,民国时期,若是论起服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旗袍。无论是从影视剧、还是从历史遗留的照片,我们都可以寻其踪迹。旗袍,算得上最为特别的服装,它结构简约,却不乏灵动之感,看似大胆又有所克制,它在勾勒出女人曲线的同时,又小心翼翼的隐藏着什么。这种“似露非露”之间,尽显女人魅力。那么,汉女是何时穿上旗袍的呢?若论起时间,大约是1921年。为什么人选择在这时换装?赤桦在《衣不蔽体》一书中分析:“是对帝制的怀念吗?张爱玲说,不是!换装,是为了男女平等!”这就与中国二十年代人们的思想相关了,当时的中国,各种报刊都在积极倡导西方新思想、新潮流,民主主义等,中国女性通过更换服装来展现其决心。在旗袍流行起来之后,旗袍的样式也经历过更改,这也与当时动荡的中国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新政府并没有颁布服制法令,但却用行动来影响了一代人。那一时期,给人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毛装”,何为“毛装”?说起来,就是毛式中山装,这是新中国成立当天毛泽东所穿的,由著名的王子清裁缝设计。在历时接近三十年的毛泽东时代,高级毛料的灰色“毛装”一直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代表性“法定”制服。除此之外,当时中国的主要干部也有专属于他们的干部服,工人阶级有工人装……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虽然这并不是政府规定,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是时代潮流,也是民心所向。

  中国服装行业百花齐放,还要从改革开放说起。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的趣味似乎也开始苏醒,对美的追求日渐强烈。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西装也重新出现在历史舞台,甚至那个年代的年轻农民结果都选用西装。改革开放,带来的另一变化就是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有些人甚至发家致富,这一点从服装上也体现出来,他们穿的是衣服,同样也是财富与地位。不过,文化资本的缺失,导致先富起来的群体在穿衣打扮上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也是与时代不无关联的。尔后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对服装的追求,渐渐从潮流转向个性,对个人风格的追求,究其原因,似乎与如今这个时代的相对自由有关。

  细数中国二十世纪的服装变迁,似乎也阅尽了那一段由动荡到安定的岁月。虽然只有一百年光景,但我们足以从《衣不蔽体》一书中看到服装的改革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了。此刻,我居然很庆幸,庆幸于自己生于现在这个时代,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衣服的样式、色彩、风格。而这一切,与如今中国的繁荣富强、稳定发展密切相连。

  《衣不蔽体》读后感(五):百年衣衫魅影,旧日时光背影

  文/赵客

  2000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张艺谋凭《我的父亲母亲》获得银熊奖,初出茅庐的章子怡身着一件颇具中国特色的肚兜礼服惊艳全场。彼时国人还不能接受“内衣外穿”的概念,对21岁的国际章多有嘲讽。以现在的观念来看,章子怡的衣着离暴露和大胆标准差之甚远,可见衣着服饰以及人们的理念是不停发展变化的。

  自清王朝灭亡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日常服饰也随着岁月发生了变迁。当今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都认为旗袍是中国女性的民族代表服装,最能体现女性的婀娜风流。君不见,《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已经俨然成为一个代表符号。旗袍本为满族女性传统服装,为何摇身一变成为流行色?《衣不蔽体》解答了这点疑问。

  作者赤桦作为新华社记者,长期从事中英文报道,有机会接触世界乃至中国最超前的理念、最流行的趋势。《衣不蔽体》梳理了上个世纪中国人服饰形象从多元化到单一化,再回归多元化的过程。全书以服饰为媒介和表象,将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思想、经济的沉浮起落展现在世人面前。

  书中以张爱玲说为据,“1921年汉族女性突然集体穿上旗袍”。从时间上来看,这一集体行为或许和五四运动脱不开关系。1919年因为反对《二十一条》而爆发的五四运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女性换上旗袍,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男性穿长袍,女性穿旗袍,都是一件。早期的旗袍依然秉承着中国服饰的传统,肥大宽松,不凸显身材。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旗袍越发大胆起来,凸显女性的身体特征。但即便旗袍开叉越来越高,中国的女性依然有着保守的一面,旗袍内需穿裤子或袜子,并不像今天影视剧里的一样中空,给人无限遐想。

  20世纪的中国,从娉娉袅袅、婀娜多姿的旗袍美女,渐渐步入知天命的年纪。思想的统一造成审美的一致性,再无可选择,曾经的风情万种变成了洪水猛兽。如何靠服饰区分阶层就只能体现在不多的地方,中山装、干部服、工人装,不爱红装爱武装,性别被模糊化。服饰如同每个人档案栏里的成分一样,彰显着阶级和地位。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 ”这些身着蓝色、绿色、灰色的人,微缩成大海中的一滴水,随着波浪拍打海岸。

  当20世纪进入耄耋之年,国门再次小心翼翼被打开之时,才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一时间各种信息蜂拥而至,令人迎接不暇。关于服饰的道德审判标准几经改变,昨日喇叭裤蛤蟆镜还作为“流氓”的标志,今日就已经普通得为人所忽视。仿佛这个耄耋老人已将世间的一切看透,接受了年轻人的个性化,对各种奇装异服笑而不语,准备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然而21世纪的中国和上世纪有多大的不同?80年代初期,断臂的维纳斯被用头巾、用布头裹住乳房;21世纪的电视,也用马赛克遮挡了大卫的下体。《衣不蔽体》仿佛又有了新的意义,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勘误:

  151页,直到1999年,中国最高领袖伸出手紧握西方服装设计大师之后……

  此处疑应为1993年,因为1999年太晚了,且118页提到过领袖接见皮尔卡丹。

  《衣不蔽体》读后感(六):穿在身上的中国

  最近陪我爸妈看年代谍战剧,他俩一直开启吐槽模式,说那时候怎么可能穿得这么时髦。我爸还指着一个穿背心的角色说,这要是真在那时候就应该把这个人抓起来,因为穿背心,没有领子没有袖子也就是没有领袖。我说开玩笑吧,我爸说可能是玩笑,可能就是真发生过的。第一次觉得穿衣服也是挺危险的一件事,后来,看了赤桦老师写的《衣不蔽体》,才惊觉穿衣打扮路子深!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说的是美食,背后的却是一方风土人情。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御寒,为了漂亮,更是一个时代风貌的反映,本书就是一本“穿在身上的中国”。

  当然,提到中国服饰,自从看过《花样年华》后,最难忘倾心的就属旗袍,在我看来,没有比旗袍,与美丽气质更相称的词汇了,无愧于赤桦老师笔下“远东神话”的美誉。对于这件华美之物的诞生,老师着实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考究:从松松垮垮的原始款式到凸显女性优美曲线的剪裁,在风靡的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反对的声音。但书中写到的为了响应蒋介石“新生活运动”,宋氏三姐妹上演的那场惊世骇俗的旗袍秀,我想绝对是这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很难想象中国第一夫人与另两位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女子会成为T台的主角,而这个T台还是市井大街。这一不仅仅是一场show,而是吹响了一次精神解放的号角,在老师的文字描绘中,可以想象到街边众人的或惊诧或艳羡的表情。如果有时光机器,自己也好像去看看那一刻的灿烂。虽说后来旗袍在政权交替之下退出了舞台,但现今仍然活在众多影视作品、文字图片中,还是拥有着强大的生命活力,因为确实是真美!

  除了外面的衣服,赤桦老师是对“内在”的衣服也花了一番心思去研究,让笔者大开眼界。首先就是肚兜,这件在古装剧中极尽香艳之能事的道具,最开始竟然并没有现在的丰富内涵,大人穿着吸汗,小孩穿着御寒,就是这么简单,只不过随着人们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后人开始用自己的审美对它进行解读,可能它的发明者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也没有想到这一层上去吧(老师说仍待考察哈~)。而在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能吸引上千万人目光的今天,内衣仍然被许多股背后势力所笼罩,比如说男权、极端女权,比如说传统道德观,真的是想性感也不容易啊。在读这一章节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1996年上海内衣品牌“古今”的一句广告语——“古今胸罩,一戴天骄”,这文案,将压抑多时、初迎解放后的自由与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中山装、志愿军军装、流行过一阵子的中西合璧以及喇叭裤等等等等,无论是从外到内,从头到脚,大家的穿着打扮看似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实际上最后还是大社会环境的流水线产品。在赤桦老师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人们为追求自己穿着自由所做的一次次博弈与一次次屈服,也了解了很多代表性服装的前世今生,也明白了时尚界与政界、思想界的密不可分,不禁想问:人什么时候才可以随心所欲真正自由地穿那么一次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