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15:36: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精选10篇

  《谁输在起跑线上》是一本由吴树, 蒋铮著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6-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一):中国教育的“三言二拍”

  看完这本书(《谁输在起跑线上》,吴树、蒋铮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10月),心情很是糟糕。从媒体上常见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报道,但如此系统、全面、深刻反映,还是第一次,可谓中国教育的“三言二拍”。集中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积重难返的无奈;深入调查采访,呈现事件各方的声音,又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教育是个“玲珑棋局”。掩卷,又觉庆幸,为自己能经历十二年教育还活着。

  邓小平1977年推行教育改革,改变了千万国人的命运,教育被提到一个关乎国运的位置。30年后进入新世纪,教育越改革越偏离轨道。起跑线是个无形的线,拴住了学校、学生、家长。现在起跑线越来越前移。由高考、中考,挪到小升初,甚至幼升小、学前教育、胎教。最近某地幼儿园招生爆出要父母是本科的消息,又一次刺伤了很多家长的心。起跑线的一次次前移,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偏离。孩子们的红领巾死结、“童年恐慌”、狼爸虎妈、校园江湖、小留学生等一个个案例,在作者深入调查之后,让读者知晓当事人更多的内心。从出发点来看,都是为了孩子好。广东某打工子弟学校的姚校长“狠抓教学质量、狠抓考试成绩,我们没错,是对这些农村孩子的未来负责。”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就能好吗?纪录片《中国门》导演王杨“学生压力太大,精神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考上没考上的学生都出现过自杀极端事件。”在起跑线上,没有赢家。

  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怎么说似乎都有道理。但知易行难。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至少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不行,家长又有何法?2013年,纪实作家陈桂棣、春桃经过深入调查写就的《南下北上求学记》。为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作家夫妻为他三易其家,三次转学,转入了市重点小学;“王牌学校”也是徒有其名,校长腐败堕落,老师打骂学生,学生不堪重负,最后成了厌学的孩子;为让孩子走出噩梦,他们又远赴天津购买“蓝印户口”,殊不知这'也是望梅止渴。毕竟郑渊洁的成功是个例。其实,作者在一次次采访背后,也在思考,也在为中国教育改革想招。只是有些克制,没有让这本书变成空泛的言论。其实,教育改革最终是要回归教育“初心”,教会孩子知识和技能,培育孩子的理想情操。当然,关于成功的衡量标准也要改变,若培养出一个“三观”正确的孩子,那就是成功。

  在作者饱含泪水的文字背后,我们能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正如“卷首语”中写道,“力图通过对那些悲剧元素的透析,将其净化为可以激发正能量的动力,以期达到阻止悲剧续演的目的。”,但愿读者能从中有所得,在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这本书可做“警示录”。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二):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教育,还是父母本身?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我看来,这个观点真没什么错误,这种心态是个家长多多少少肯定会有,只是很多家长都不懂到底什么是“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现在在做的,比如让孩子学琴棋书画什么的,只是授之以鱼,不能长久。而在我看来,真正所谓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让孩子在童年时候就形成独立思考的人格,哪怕雏形也好。形成独立人格,才是授之以渔。现在的社会状况是,很多孩子小时候学了各种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淡忘了这些技能。等到长大了父母不管,自己没有目标的时候,就如废人一般,整天就知道刷空间,刷微信,其他一切无能。他们就像被给了许多鱼的饿汉,但是不告诉他们如何去钓鱼,等到鱼吃完了他们就只能饿死了。而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没有在他们小时候教会他们技能,只是让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等到他们长大,他们却懂得如何充实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进化。他们就如被教会钓鱼方法的饿汉,就算现在饿着,未来一定能钓到大鱼,自食其力。讲讲我的经历吧。我有一个很颇有争议的童年。因为父母很忙,所以我一直寄宿在学校,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同时也因为父母没有文化吧,他们从来没有给我报过什么声乐、奥数、钢琴这种所谓能“赢在起跑线”上的课程,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应该这样做。小学的时候,除了被老师相中去上了两个学期的奥数,其他时候,我都相当于被“圈养”着“放养”——班级里不算突出,老师不重视我;父母忙,在家不管我。于是乎,我度过一个其他小朋友都非常羡慕的小学时光——六年从未补过课。但是,其他小朋友因为在上各种课程,什么奥数、声乐、钢琴、舞蹈、绘画等等,所以小学时他们的表现都蛮不错,各种小红花,各种优秀生,各种五星级。而我小学毕业也没当上过什么队长,有过什么屌屌的荣誉。但是今年高考考完,考试成绩非常理想,进入了梦想了3年的大学。然后一个月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暑假进化计划,正在学声乐、素描、太极、摄影、MS Office、PS;每天练字一小时、学英语一小时、阅读英文名著两小时;不定期上知乎吸收知识,开拓眼界,同时提供自己的学习经验、方法;不让父母插手,完全由自己安排一次为期半个月的西藏自由行;不定期看一场电影,和朋友骑一次单车,聚一次会而我所看到的其他同学(我班),高考考完之后,90%的都去疯玩了。甚至平时态度最端正的同学,也开始玩起了游戏。然后糊里糊涂地出成绩,糊里糊涂地填志愿,糊里糊涂地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学业就像是没有目标时外加上去的紧箍咒,有这压力的时候正经一些好好用功,等到松掉之后,他们就成了孙猴子,彻夜狂欢。而我的同学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比他们还要low的高中生更是数不胜数。我估计全国99%的毕业生现在正在尽情享受这个没有作业没有压力的假期,看动漫、看小说、玩游戏、刷微信、刷微博、刷空间……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笑话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高考前6个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真的无比想吐槽一句,你们就这么玩过来,不是废人XX的对得起老天吗??)我稍微改动一下,是不是也能博诸君一笑?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自己的童年,这时你上能跳芭蕾拉丁,下能弹钢琴古筝,前有珠心算,后有奥数题,画得了素描,写得了书法,昂头挺胸三条杠,品学兼优三好生,既是少先队乐于助人,兼做大队长同学榜样,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我小学时一个才艺兼修的女同学,钢琴十级,校合唱队,还是中队长。当时如果要在我和她之间选一个三好生,班里48个人,除了她自己不能投以外,剩下47票都会投她。而她现在整天窝在家里玩手机,问她还会不会弹钢琴,她说早就忘光了。我一个小学很要好的朋友,他当时成绩比我好,奥数也拿过奖,结果现在甚至连二本都没有考上。我高考前练硬笔书法的时候,我后桌一个女同学说我写的几个字很奇怪,说哪有这么写的。我很随意地说就是这么写的,你没练过不知道。然后她就显得非常气愤,“怎么说我小时候也练过的好不好,我的老师写出来的从来没这样的!”然后我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练了三个月的字,已经比她所谓小学练过的字好看多了。说了这么多,我想表明什么?你就算赢在起跑线又怎么了?你后来不坚持下去,不保持自己的优势,你照样被别人赶超,被甩到西西伯利亚!我的一位叔叔曾经无意间对我感慨道:“唉,你爸妈教导你的方式就是好。什么都不管你,让你自己发展,然后你现在的眼界比别人开阔不知道多少倍。”他的话让我开始思考自我,发现我的人生有如一个倒金字塔。童年时自己的技能量非常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的技能却越来越多。(我童年时最多只会玩玩泥巴丢丢溜溜球,现在已经学会了摄影、做视频、PS等等,变成一个推理爱好者、单车爱好者、台球爱好者,以及OSX控和R&B控,偶尔能跳一跳鬼步舞,下一盘围棋。在电脑和社会方面的知识自信原超同龄人【前者是长达十多年自己摸索的经验,后者是泡在知乎上吸收的大量知识】,偶尔还会思考艺术人生哲学。知乎首答甚至获得了截止现在的687个赞和近300次的感谢)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我自己主动会去了解去学习这些东西。而很多人的人生却像是一个正金字塔。他们童年时候受父母之命学会了诸多技能,然后在时间的流逝中却逐渐淡忘了它们,而自己又不会去学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技能,最后无能又无奈地达到“金字塔顶尖”,成为废人,叹一口“穷屌”。这一段时间在学声乐和太极,给我的感触颇深。这两者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让自家孩子学,也有自己想学的人在上。因为太极是一起上的课,对比非常明显。那些被逼着去上的孩子就处处偷懒,无论是刚开始的热身跑步,还是拉伸韧带的训练,更有不情愿者,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一看就是怂包,没出息)反观那些有意愿好好学的人,跑步都自动延长距离,拉伸训练尽可能地做标准,即使累的不行也咬牙坚持,汗流浃背不喊一句苦。这就是自愿和不自愿之间的差别。你让孩子不情愿地去上课,课的效果必然打折,如此一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又有何必要?这怎么可能叫做赢在起跑线上?所以,我想真正所谓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让孩子在童年时候就形成独立思考的人格。形成独立人格,意味着你自己能去发掘自己的喜好,能走上自己的路,无论何时,你都有内在的动力驱动你前进,不需要任何人的监督,也不会有些许堕落。因为你已经知道,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你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要拼劲全力!我的童年我小学六年读完了郑渊洁先生写的所有的书,他的书奠定了我的思想基础。那种叛逆又略带个性的鲜活人物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不断去思考,我是谁?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在这样的思考中,我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人格的雏形。从幼儿园开始,我就接触到了计算机,自从二年级家里有了电脑开始,我的世界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进化。电脑提供给我的,不是一个花花绿绿的社会,而是一个冰冷无情的世界。你能想象一个十岁的少年一个下午都坐在电脑面前,不是玩什么梦幻西游的游戏,而是为了解决一个USB HUB插上机器以后显示unknown device的问题,把百度搜索一直翻到十页以后去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场景吗?十年以来我遇到过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每一次的解决方案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尝试、失败再尝试的结果。电脑方面的问题,只要涉及软件,我从来都是自己解决,因为没办法,父母一点也不懂。而正是这样经历,加快了我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同时也让我提前感受到了世界会给你的深深的挫败感,以及解决问题之后得到的“我也能行”的自豪感。这两段童年,估计是我最不愿割舍的时光,为此我没有交到更多朋友,还变成了内向人格,更使眼睛深到300°。但是再让我来一次,我也不曾后悔。因为我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我是在为我自己活着,我对我的未来不会犹豫和迷惘。现在的家长真是,拼命地让孩子小时候去学东西,现在中考高考考完了就让他们什么事情都不干窝在家里。还不如小时候让他们好好玩去,等毕业之后再去学。你们家长让我们学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不就满足你们自己的愿望吗?小时候学声乐孩子懂不了乐理,等成年了还能学乐理,印象深刻,声带还发育完全,可以专业练声,大学工作啥说不定还能用到。素描也是,孩子看世界只有二维体验,大了看世界才有透视感觉,大了学肯定方便。(至于舞蹈啥的应该是孩子的柔韧性好……)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三):你还是趁早看看这本书吧!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废于清末。李世民一句“天下英雄,入我彀中”道出了封建君王开科取士的真实目的,参加科考的才子们之乎者也八股论道,当然其中也不乏真才实学者。 我国的高考制度1952年实行,1966年因废除,1977年恢复。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对恢复高考的决策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情景再现。不能否认,高考四十年来为很多贫苦子弟实现鲤鱼跳龙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但同时,高考也备受诟病,尤其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提出之后,每年六月高考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高考与科举定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服务于帝王,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没有体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屡败屡战或荣登金榜,可是,每一个有备战高考或者照顾考生经历的人,也很难说清那是怎样一种体验。十年寒窗、全年无休、题海战术,两耳不闻窗外事,人变成了机器。什么因材施教什么有教无类,通通抛之脑后。在分数是学生命根的理念指引下,万千青少年学子以牺牲做梦能力的方式去追逐着心中的梦想。 学生愈来愈重的书包、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全武行”、一个个传说中的“高考工厂”……这本《谁输在起跑线上》为我们全方位审视与反思着中国教育的现状。同在一片天空(有的是蓝天有的是雾霾)下,高考,是谁都绕不过的话题。这本书,你还是趁早看看吧。 家长要看:孩子是谁的孩子? 孩子未成年以前,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义务抚养孩子成年并教育孩子成才,唯有如此,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能延续。这是人类很早就参透的伦理。然而,纪伯伦早就说过,你的孩子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只是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也就是说,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有他自己的思想,他不是帮家长完成家长的梦想的,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个体。可是,虎妈狼爸们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他们似乎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学的只是应付考试的,背诵的只是用来答题的,于是久而久之“学”与“做”便彻底割裂了。明明知道不应该,却还是抵不过内心那个“势力小人”的蛊惑,对孩子威逼利诱。轻则辱骂,重则体罚,顶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弥天大谎,让孩子为了自己可怜的面子皮开肉绽。家长们,醒醒吧。一个性格完整的人,比高考状元来的重要得多。 老师要看:何为老师?何为人? 老师,有其是中小学老师,确实有其难言之隐,在全社会紧盯升学率的时候,上级衡量一个老师的优劣自然在于教学成果,不是百年树人,是三年苦战,甚至是周测、月考!家长盯着自己孩子的成绩有没有提升,领导看你带的班级的一本率,这和切身利益挂钩啊!走出校门,人民币是老大,灵魂工程师又能怎样,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同样适用。可是,毕竟老师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职业,农民一季不种地,荒的是一茬庄稼,老师不正直,殃及的是几十几百的美丽的心灵。好的演员会说,戏比天大。好的老师应该也要说,学生比天大。当老师,就要有一种情怀,不要做戕害学生的刽子手!扪心自问,有多少老师是因为爱学生而教育学生?又有多少老师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个独立完成的个体对待? 学校要看:什么是教育? 学校要看,指的是校长要看。一般的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不高,但是他的理念和追求对全校师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特别是在贫困偏远地区,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校长老师们更是马首是瞻(充分信任)。可是唯上级指令是从的校长,并不少见。一个学校的学生是不是阳光灿烂,一个学校的老师是不是自信从容,跟这个学校的校长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对上级阿谀奉承对社会奴颜媚骨的校长会对老师们宽宏雅量对学生们教育有方。我们每一所中小学,都需要一个好校长一个真懂教育有骨气的好校长。 以上论及的问题,这本书中都有答案。且,答案触目惊心,这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这是纪实文学。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四):起跑线上的挣扎——读《谁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一本很让人心堵的书。

  中国的教育不管是谁说起来都会说有问题,但是具体问题是什么 ,就众说纷纭了,至于面对问题该如何解决,可能同一个问题的解决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体制让学生更死板了,不利于创造的思维的发挥,还有人说现在制度下的学生只会学书本的知识,读死书,死读书,于是再次引发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作者通过探秘衡水、黄冈等三大超级中学,又近距离接触访问虎妈、狼爸等现象,再参考留学低龄化、国学持续走热等现象,去审视和反思中国教育现状。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这些都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导致这一切的,都是我们所谓的高考的那架独木桥。

  我不敢批评这样的教育制度,因为我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从小就听着爸爸和妈妈无数次念叨,如果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永无出头之日。幸好,我没有辜负所有人对的期望,考到了一所重点大学,然后算是跳出了农村,跳出了祖祖辈辈同样的生活。

  但我也不敢夸这样的制度,上了大学我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多浅薄,除了读书,没有任何一项特长,贫穷的地方竟然连麦当劳也没有见过,被同学们笑话,我知道他们并不是有意的,可是那一刻,心里究竟有多失落,那种感觉记忆犹新。

  所幸我算个抗压能力强的,没有走上书本中的那些“绝路”。

  我一直以为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可是书中那一个个例子让人不寒而栗,一个个本该上学接受教育的生命,因为种种原因离去,那许多看似优秀的学生,却无法掩盖成绩背后道德的缺失。在我们这个以成绩论成败,以考上重点大学为标准的社会,注重成绩的同时却疏忽了做人的道理的教育。

  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因为这些东西无法在我们的教育制度里起到助力的作用,可能前面这八个字都不一定能顺溜的说出来。

  曾经,我也想过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十几亿的中国人却无法出来一个大师,思前想后,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看到这本书,作者用很简短的话点出来了最根本的原因,因为我们的人事制度,我们用人都以学位和成绩作为标准。这一点不改变,那最终的结果就不会再改变了。

  我们总是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们却把这条跑道只规定了一个方向,跑或不跑,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在这样的前提下,挣扎,毫无意义。

  《谁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五):起跑线之痛

  起跑线之痛

  这是一个对教育空前重视的时代,也是青少年问题迭出的年代;一边是各种外界因素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拼命奔跑,一边是教育水平的整体后退,这不能不让人痛心、忧虑。作为家长,伴随孩子长大的这些年,我亲历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一句广告语,到逐步被众多家庭学校奉为圭臬、甚嚣尘上的变化。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今天的教育到底是什么状态,未来应该怎么办?《谁输在起跑线上》这本书所呈现的,正是千万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的问题。

  《谁输在起跑线上》以基础教育领域为主要题材,明察暗访了国内数十所不同类型规模的小学,采访了大量当事人,从中小学教育现状、引起争议的家教方式、青春期问题、超级中学的秘密、高考压力、校园欺凌、小留学生等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详细描绘了一份翔实的中国教育之现状。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如同一种恶性病毒,袭击了众多家长的头脑,成为他们至高无上的人生信条。在它的蛊惑下,应试教育的根源制度,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加上各种利益机构的推波助澜,将孩子们圈入一个狭小的角斗场,为赢在起跑线上生死搏命。

  当视野放大到全社会,我们会发现,教育领域的现实令人触目惊心。从小学到中学都存在的高自杀率,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以及导致的恶性后果,进入大学及工作后的迷失,全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事实胜于雄辩,毋庸多言,这些已经充分证明了当前教育模式的失败。提前的起跑并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在透支了孩子的快乐之后,少有人能躲过后来的挫败。小到家庭,是孩子的不能健康成长,不能成才甚至不能成人;大到国家,是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后继人才。多年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在经过多年疲于奔命的盲动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改观。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我们所做的,却正好相反。这样的教育,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能力、创新精神、心灵的健康为代价的,而这些,恰恰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所以,这部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大家看清现实、追根溯源然后警醒,反思此前的失误。教育从来没有起跑线,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完善,做更好的自己。正如专家指出的:中国教育走入死结是共谋的结果,管理者负的责任更大,但家长常常也是同犯。打破恶性循环很难,但也只能是从各自的领地做起。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即使在现行体制下,老师和家长仍相对的自由,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还教育的真正使命,让那条子虚乌有的“起跑线”彻底消除。行动起来,救救孩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