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篇

2018-05-13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篇

  《舌尖上的新年》是一本由陈晓卿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一):人·情·味 ——《舌尖上的新年》关于冬天的回忆

  人·情·味

  ——《舌尖上的新年》关于冬天的回忆

  说来也是很快的过去了,一年一年,走过春夏秋冬,2015转成了2016,本命的羊年红内裤就不用再穿,猴年就各种上蹿下跳地来了。下过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来过了一阵史无前例的大寒潮,冬天爆破掉的水管们,似乎在向我们宣告,年的脚步的靠近。城市当中上班的人们在这两年才能享受到除夕夜的假期,而看天吃饭的农民以及进城务工又返乡的人潮告诉我们,年对于很多人的意义,是大过其他节日的。

  团圆,在中国人的节日的概念当中,圆圆的餐桌是最有代表意义的,饭碗是圆的,盘子是圆的,冬季温润香气,飘散向四面八方,是广阔的圆的形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固定而紧密的,说不上好与坏,也永远都留有白边,一如空心的圆形,变通而随时可以进步。我们对与团圆的意义也在随着时代变迁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的人组成了家的意义,有时是相聚,更多的是别离。家的味道乡愁滋味,是游子心头难忘朱砂痣,是迁客骚人未尽的杯中酒。

  《舌尖上的新年》用一本书和一部电影,在“舌尖”团队一如既往“深夜报社”的风格指导下,把各省各地充满了代表意义的新年佳肴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虽然也和之前的一样,道不尽人们记忆当中的家乡美味,但是通过这一篇篇讲述一章章故事一段段回忆,可以牵动起我们记忆当中的乡情,人离开了家是数不尽的琐事,回到家了却总是将那些不顺心的都忘记到脑后,只将那些暖心的记忆变成维系亲情纽带,而与家人在一起的那片刻的温存,都能够成为远行时候支撑我们越过坎坷的最强的动力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些记忆,我们口中的味道会提醒我们,胃中的馋虫告诉我们自己,想家、归家的必须。有时候,是一瓶妈妈特制的辣酱,是一包风干了很久的鱼干,是一袋超市里的家乡特产,是早起时候一碗不那么正宗的热干面;有时候,是做菜时候不由自主倒进的绍兴黄酒,是一勺怎么也不会忘记的白糖,是一把切得细细的撒到面上的香菜;有时候,是上正餐前不会忘的煨的暖暖的汤,是必须先“走一个”的举杯的仪式,是等待前边嗑瓜子边东家长西家短的寒暄……围绕餐桌,南方人、北方人、西部的、东南沿海的、岛上的、本地的、外地的,都各有各的规矩,但核心却不会差太多——无怪乎是三个字,人情味

  人情味,是你能够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的最摸不到却最真实东西,它寄托在那些关于食物的故事当中,或是“甜蜜”,或是“盛宴”,或是远道而来的“手信”,或是不能省却的“正宗”,它们因为人出现,而充满了温情感,所能尝出的味道,也自然是千滋百味,却也最是一统江湖,那就是家常味。

  年的记忆是冬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新年在岁岁交接时节,珍藏我们对于生命的最为美好的回忆,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在来年等待它长成更为丰硕的果实。下一年,我们还要在这张餐桌前,围炉一杯绿蚁酒,且话天涯共此时

  y 林怿

  2016-1-26 21:06:06

  写于御庭园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二):和乐美满过个美味年

  年初,过年在家看舌尖上的中国,兴致勃勃收了一本《舌尖上的新年》,红红火火美美味味地过新年,很应景,很满足

  《舌尖上的新年》是中信出版社“地道风物”系列的第三本。老树的画是封面作者阵容强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总顾问沈宏非,人气演员黄磊,“微杂志主编温瑶,地道“北京吃货赵珩等等作者亲笔撰文,书写风物之美,美食之温心温意,也书写各地的年味,各地的新年期盼

  书很好看,还有大约一个月时间新的一年春节又到来了,心里忍不住有些小雀跃,辛苦了一整年,终于快要和家人团圆,满满的期待。新年,就是这样,即便近些人少了一些年味了,但仍让人欢欣,让人祝福

  到了年夜饭这天,各地的亲人们一定要回家,团团圆圆坐一大桌,吃吃亲人们的家乡菜。还要留一点“守岁饭”,吃到来年,谓之年年有余,福运绵延。《舌尖上的新年》介绍全国各地的年夜饭,各式吃法,各式摆法,各式说法。比如鄂地的年夜饭,正宗传统的有传说中的十大碗:鱼圆子、肉圆子、珍珠圆子、全鸡、全鱼、红烧肉、粉蒸肉、竹笋炒肉、排骨藕汤、炒合菜。过去正堂摆两桌左右,四方桌四条凳,长者先坐,女子不上桌。如今不再看中是不是十大碗,也不看中是不是这十样菜。总归是条件变了,菜色也变了,但不变的是上桌的至少有个十碗八碗或者十二碗,总之是个偶数,寓意八方来财,十全十美一年四季,季季平平安安,一年12个月,月月健健康康。每个人都憷说些吉祥话。

  看《舌尖上的新年》上介绍的年夜饭,热闹,好看又好吃,南北的差异很大,主食口味也各有不同。除了当下的年夜饭,有才的作者们还回顾了历史上的年夜饭,各个朝代时期的年夜饭,这些历史也非常有意思。像以前老爸就给我们讲,刚解放那会,过年没有吃的,没什么肉,就切个萝卜,说是吃肉。白面很少,就蒸个馒头当过年。虽然日子难过,但因为亲人都在,一家和和乐乐,于是依然是快乐的新年。

  去年的新年,年近七十的姑姑来我们家过年,主要是尽心陪陪爸爸感谢姑姑的盛情。苦了一辈子,就这么短短几十天新年间的相聚,感恩。姑姑很喜欢这本书《舌尖上的新年》,一直在看,还尝试做里面的小菜,大家都很开心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三):被嫌弃的饺子的后半生

  文:徐阳春

  在老一辈人的坚持和以春晚为代表的舆论氛围轮番轰炸下,饺子逐渐成为了春节的代名词。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一书中听说南方的同胞们并不把饺子当成春节的必需品,却也没能亲身去到南方验证一下。

  身在北方城市,每年春节吃饺子是永恒不变命题。但是近年来饺子越来越像一种春节的象征,可远观不可亵玩——观之可亲,食之无味更何况按照老例春节期间若干天不能动火,包出的饺子要留出很多天的量,于是从大年初一便开始了一场面对饺子的拉锯战。最后的几天出现的饺子面目可憎,本来春节的象征成为了鸡肋般的存在

  为什么饺子会成为春节的象征呢?

  按照书中的说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在落后的农耕时代,白面和鲜肉都是珍贵的存在,可以凸现出“年”这个节点在一年岁月中的与众不同。第二,饺子的制作过程足够繁琐,能让众多的家庭成员参与进来,一顿饭吃出了团圆感和神圣的仪式感。第三,煮制东西熟的比较快,用不了多久全家人都能吃上。

  这些特性赋予了饺子神圣的地位,从而成为春节的符号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白面逐渐成为平民日常餐桌上的食物,而不再是能让杨白劳“揣在怀里四五天”的救命之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耐心去包饺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于是春节期间速冻饺子开始畅销。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选择饭店吃年夜饭。虽然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原因却众说纷纭

  少了辛勤准备的过程,自然也少了对“年”心心念念的过程,年味也自然而然的淡去了。年和平时的聚餐越来越接近,丢掉了满心的期许后只剩下大吃大喝本质。在当下的年轻人群体中,饺子的忠实粉丝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把它当成广成子的番天印——用的时候祭起,不用的时候爱上哪去就上哪去。在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下,饺子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成为了被嫌弃的对象

  实际上饺子仍然富有中国,或者说东方传统式的美好。馅料在薄薄的皮下若隐若现,让人不能一览无余却又蠢蠢欲动,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咬开的那一刻又是一次情绪的波动,或惊喜失望全在这一刻,那感觉无异于掀起盖头的感受。这便是古老东方的含蓄,和把一切纷纷罗列与眼前的披萨饼形成强烈反差。如何做出选择,应该是一件见仁见智事情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四):因为冬闲,所以有舌尖(番外八卦_2)

  中国人好吃、爱钻研美食,只是因为性压抑。所谓食色性也,宋明理学大行其道之下,色不得施展,国人自然将兴趣和闲情转到食上,费尽劲功夫。可是陈晓卿不这么认为:“你看极尽雕琢的淮扬菜,创制它的人谁不是衣食无忧小康有余、几近暴富,他们有可能性压抑吗?”

  中国人在的舌尖上的讲究,与中国时间有莫大关系

  冬天对于有着深厚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季节。这个农业民族,进入了休闲舒展的冬闲时光。耕地罢工、万物凋敝,这个农业民族,进入了休闲舒展的冬闲时光。但此时恰好易于保存食物,无论水缸浸糍粑,还是窗外挂风鸡、后厨熏腊肉,都只有在冬季才能得以实现。闲下来的时间里,人们钻研起了如何过年、如何吃好。可为之佐证的是,人都说欧洲人吃食粗糙,但法国例外。法国大餐有历史,有文化,有讲究,因为历史上法兰西民族也是一个农业民族,和中国人依赖天时循环一样,拥有漫长的冬闲。

  我有些安心,似乎找到了中国人与舌尖的关系。正如小孩子需要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这样的二分法会让他觉得世界可靠的。食欲性欲、农民与贵族、冬闲与夏忙,甚至舌尖与时间,是不是这样来解释中国,就足够圆满?可是殷罗毕博士说:“辩证法(dialectics)不是这么用的,其原义是‘对话’,你来我往,不要自缚手脚。”放纵感情、尽情感性,也许可以更接近真理

  上海,一间只有三个桌位的咖啡厅里,导演邓洁对我细细讲述她这两年跑过的全国35处不为人知的舌尖滋味。松皮扣,广西平乐美食:五花肉稍煮,扎孔,搽姜、酒,投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投入冷水,再用腐乳酱等调料腌制,切片,槟榔芋片油炸,与之相间装碗,再上蒸笼蒸40分钟……她神采奕奕地讲着,她和制造美食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繁复,超越了果腹太多。

  值得吗?口感不是转瞬即逝烟花?璀璨若何,又能留存几何

  在漫长的冬闲里,短暂如烟花的,起码也曾璀璨如烟花。历史上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计较单位劳动力、讲求科学国家。因为冬闲,造就了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其中的流程方法,也造就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易言之,这是一个吃出来的民族。

  (得票最多的第二版卷首)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五):这书,我读不够

  岁月悠长,一年又一年。

  再过十几天,又是春节。

  再过几天,我将由深圳飞往黄山,转江西婺源,在那里度过春节。

  这是我首次到那里过年。

  不是家乡,朋友酒店在那里,邀请我过去。

  我想看看婺源过年的民俗,那里也清静,于是答应了。

  之前,连续三年的春节,是在新加坡度过。节日气氛感觉比深圳还要浓厚

  《舌尖上的新年》并没有单独的江西一章,不过无所谓,不管是哪里的过年风俗,不管书里有没有写,我都喜欢

  因为,新年的意义,是一致的。

  这样的一本书,是新年的美食地图,也是文化地图。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春节的过法,虽然有变迁,然而根子里还是那样,喜气洋洋,欢庆团圆。

  这个新年,不是元旦,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新年。

  看里面的文字、图,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仿佛较早地进入新年气氛。幼时对春节的回忆、对于家乡过年的习俗,都在这些文字里苏醒了,看的也许是关于陕西、东北、内蒙……的新年的文字,然而眼前闪现的,是自己的独有记忆,也包括在舌尖上复苏的味蕾记忆。

  以前在家里,每年春节,是很隆重的,要炸酥肉、酥鱼、丸子、藕盒……一盆一盆,放在那里,然后,几乎整个正月,都会不断地招待亲友。前不久,妹妹特地炸了酥肉寄了给我,她做的味道,不如外公和妈妈,然而,当然也很好,吃得出家乡的味道。

  新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情愫,不管如何成长,都还是在心里,有深深的忆念。这本书,让人对新年的记忆扩展了,不只是自己家乡的新年,也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新年,如同一根树上开出不同的花朵,都很美好,都会牵动心中的情怀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这本书做地图,每年在一个不同的地方过春节,慢慢地领略。

  就这本书自身来说,是珍贵的记录保存,也许有一天,风俗渐渐地消失了,那么,它们至少还能够在书页里,供人翻阅凭吊——说的有些伤感,然而这也是实情,我们小时候的春节,和现在已经不同了,我们未来的新年,同样会如此。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六):唤醒记忆中的新年味道

  文|秦好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过年就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压岁钱。长大了,物资充裕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会经常给买新衣,给零花钱,想吃什么就给做。连经历过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奶奶都总念叨:“现在天天都跟过年似的。”是啊,谁说不是呢。但年味越来越淡。

  再也没有了那样的味道。记得那时候,一到冬天,北方天寒地冻,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张罗着为过年储备年货。母亲总说,腊月二十三祭完灶,就算开始过年了。那天,母亲会烙好多饼,烙出的饼色泽金黄,香酥好吃,先在盘子里摆几个,献在擦亮的灶神台上。然后,我们才能吃。接着,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天天蒸几锅包子,一直到除夕那天。留作自己吃,和走亲戚。包子馅由萝卜丝、肉、蒜苗、大葱、菠菜、粉条等做成。那些年月,家里好几个月都不蒸一回包子,过年时吃着有肉的包子,格外香。特别是刚蒸出来的。后来,物质丰富了,走亲戚不流行带包子了,大家过年也不大爱天天吃包子,家里才在除夕那天少蒸一点。

  除夕晚上,在阵阵鞭炮声中,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臊子面,辞旧迎新。那碗面里,不知承载着多少父辈们对来年生活能上一个台阶的期盼。印象深刻的是,边看着春晚,边和母亲包饺子的场景。大年初一,母亲起得特别早,开始烧火忙着煮饺子。我们小孩儿也被早早地叫醒,穿上新衣服,吃完饺子就跑出去玩。那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不像现在,想啥时吃就啥时吃。年夜饭,也丰盛了,炒一桌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或者,图省事,干脆吃火锅,去趟超市啥都买回来了。只是,怎么也品尝不出年味。

  《舌尖上的新年》一书,唤起了我对小时候过年时那些浓浓的新年味道的回忆。这是一场汇聚南北各地美食的新年盛宴。一张张美食地图,一道道让人口水直流的乡味,关于过年时各种美好味道的缱绻回忆全部勾了起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年美食同时,也了解到过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其他人在吃什么。

  这本书也是一道精心烹制的佳肴。主创团队历时两年,辗转几十座城市、乡村,只为解答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味蕾密码与时空情结。2015年羊年春节,摄制组的人都没有回家过年。难能可贵的是,就连新疆、西藏、台湾,它们过年时制作哪些美食,有哪些风俗文化,都有采写。那些不为人熟知的传统美食发生地,那些我们不了解的美食,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真是一本书尽晓天下新年美食。

  在我看来,春节仅存在于遥远的童年,然而翻到“变与不变的中国年”那张带有浓厚新年气息的图片时,我的思绪又翻飞到那些年登高爬低贴春联的记忆中。不过,我们家一直没买过电脑打印的对联。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总会提前研好墨,在鲜红的纸上提笔写下拟好的内容,将对新一年的希望寄托于此。

  又是一年新年时。今年,打算带上这本书,回家过年。

  :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七):舌尖上的中国(番外八卦_3)

  若你足够了解中国,以下议论可能没有必要。

  这是一个历史上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个国家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主导这个国家的人群长久以来占据、钻研、玩弄并挥霍着足够多的食物。而生产这些食物的劳作者,在同样漫长的时间里,始终徘徊在饥饿线上。食物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神圣,操控饥饿是一种权力,起码在中国。

  在一些能导致更为乐观和温和的结论的数据资料被披露之前,林语堂、张光直,以及很多研究者是这样认为的。

  当我们将这些近乎于公理的,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定论,与更多的人们已知的关于中国的公理和定论相结合,可以得到一张妙趣横生的推论网:

  子曰:食色性也。 吃维系个体发展,性使种群繁衍,性与吃是人类非精神生活的两大主题。与上述“操控饥饿”类似,对性资源的把控也是权贵彰显和发展权力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两者的区别也耐人寻味, 对单一个体而言,大多数情况下,性欲是可以忍受的;而食欲却显然更加不管不顾和现世现报。饭菜的材料、做法、火候、诀窍,筵席的时间、场合、排场、节令、上菜顺序甚至主客座次,中国人在这些方面有无数讲究。 (张光直称其为“丰富的变量”)与花色繁多、菜系林立的饮食文化相比,中国的性文化非常贫瘠。沿着这个差别,人们可以引申出很多推论,可能不出三步,就会推导到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历史上作为中国时代文化代表的思想,从周易、儒、佛,到唯物辩证法,中国人的世界观基本上是二元的,在这二元的世界里,食物也在几个维度上被二分。

  首先在形式上它被分为饭(主食)和菜。(就算包子、饺子也是饭和菜的结合而非混合)吃“饭”是基础的,是充饥算数的。菜是金贵的,所以平常人家,菜要足够“下饭”才好。而宴客之时,菜要出现得又多又早,以示主人之情。一场热情的筵席最美好的结果是,到最后上主食的时候,客人已经被菜撑得吃不下饭了。饭菜的二分给了中国饮食以充分的想象与变通空间,足够承载礼仪、 道德、 法律(红军时期即有限制工作餐菜数的规定)等文化。

  其次在内容上分荤和素。荤素是一组有意思的对立。肉是好东西,但不是我们在道德和礼仪上应该常吃的:古人70岁才可以吃肉,当代中国也仍有过年才杀猪的习俗。要知道,从热量角度,八份热量生产一份肉。孰因孰果?或者互为因果?总之整体上中国人的食谱偏素,这在客观上帮助我们养活了更多人口。

  第三,在性质上人们相信食物有性热和性凉之别。若相信米饭“燥热”、稀粥“寒凉”的那套理论,再多少了解一些野菜草药,就算不富足的人家,也可以按传统观念合理安排家人饮食,使其平衡和健康。虽有一定程度交感巫术成分(如红糖补血是因其色、核桃补脑因其形,这些信条带有明显的相似律与接触律),但毕竟几千年实践积累的饮食经验里有足够多的真知,大多数人们可以在不充足的饮食里,仍然健康生活。这又似乎部分地解释了这个东方庞然大国人口绵延不绝的原因。

  中国的新年,在庆祝收获与敦促开春耕种的时间之间,是一段冬闲。食物此时便于保存,而新年的非日常性也在中国饮食原有的变量群上,发展出了枝繁叶茂的一脉。

  你可能足够了解中国,但你一定没读过本书的这些中国故事,它们来自每一个地方、回忆每一次新年、讲述每一场飨宴。很荣幸将它们集合成册,与您分享悲欣,感悟中国。祝,新年好。

  (被毙得满地打滚借酒浇愁的第三版卷首)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八):永远不变的年味

  新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常的特殊了。在离农历春节还有些日子时,很多人就开始张罗起来了,买车票、买特产、置办礼物忙的不亦乐乎。

  在新年的前两周,整个中国会开始一场最大的人口迁徙,从南到北,数以亿计的人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往家赶。这场被称为”春运“的大迁徙,是中国特有的。

  中国节日有很多,但没有任何节日像春节那般,能够让许多人如此一致地渴望回家。回家看一看老房子,访一访亲友,吃一餐家里人做的正宗家乡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年味,永远无法被抹去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华中平原偏东,那里全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作为北方人,自然是吃面食,记忆中田地里全是绿油油的小麦和高高的玉米。我们一年四季吃的最多是面条、馒头、包子和大饼,米饭一年吃的不到十次。在口味上有些偏咸,不辣、不麻、不酸、不淡。

  在阅读这本书时,看到每个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全国不同的年夜饭,可谓包罗万象、口味万千,那是跟我老家完全不同的一种吃法。因此不得不佩服中国饮食文化的多元性,单说那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随便单独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说上几天。如果说能有幸全部品尝一遍,那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了,恐怕此生也无憾矣。

  中国地大物博,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在食材的选取上大同小异。可能在南方靠海的地方海鲜比较盛行,而在北方平原牛羊肉较为平常,但仔细观察发现,无论是在哪些省份,关于年夜饭的大件都很相似,比如鸡鸭鱼肉,冷盘热盘,都很齐全。

  再说到年夜饭的主食,南北差异同样不小,以前有个说法是”无饺子不新年“,对于北方人来讲,这是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来说,”无饺子不新年“让他们蛮崩溃的。我也是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南方过年时几乎不吃饺子,他们的主食往往是年糕、糍粑、汤圆等,而且每一项主食的来历都有很深的渊源。

  另外在《舌尖上的新年》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地不同的年夜饭美食,也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时期的年味是怎样的。在清末民初,在新中国刚成立,在某些特殊困难时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新年美味。许多年过去,当年的那些美味一直被不断传承和改良着,但唯一不变的,依然是热气腾腾的团圆饭。

  从上学到毕业工作,已经离开家很多年了,但每年最期盼的事情依然是回家过年,跟家人团聚,吃一顿妈妈亲手做的年夜饭。在我的小时候,总记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爸妈就忙活起来了,每天起的都很早,蒸馒头、蒸枣山、炸鸡肉、鱼肉、丸子、花生米,做红烧肉,而我们小孩子总会围着他们跑个不停。跑着跑着,我们就这样长成大人了。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每当想起新年两个字,脑海中总会浮出许多的画面。虽然每个人的画面不同,但那一定是充满甜蜜的回忆。

  而到了最近几年,开始有一些声音说年味变了,新年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其实,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地成长,他们记忆中的新年多少都会随着生活而改变。无论是70后、80后或是90后,每一代人回想起小时候的新年都会不一样。再者是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以前很难有机会吃顿丰盛的年夜饭,所以每次过年都会特别的期盼。如今每天都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美食,对年夜饭的期待自然有所下降。

  但年味还是在的,它是每个人心中深深存在的一种味道,关于家、关于爱、关于团聚。那是属于热气腾腾的饭菜、红红火火的春联、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以及全家人欢声笑语不断的画面。

  文/颜先生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九):美食和美意的年味

  前几天冬至,一位我很喜欢的老师上课时谈老舍与宗教问题,他先是带着调侃说,今天冬至啊,不知道大家都吃饺子了没?想必也有一场关于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论争……中国人啊,什么节都在吃!冬至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在外国来的感恩节也要吃一吃火鸡。屈原要是知道我们用吃粽子来纪念他,不知有何感想?我们都笑了。随后他说,中国人其实是有宗教的,中国人崇拜生活,崇拜吃。你活一辈子都吃不完中国的美食,中国的美食太多了,而且每一天都有千千万万的菜品被创造出来。文化中最发达的是和生命直接有关的东西,饮食在中国就是最发达的文化之一。

  那天冬至,北京响晴的天,广东朋友说“胃和舌头开始想家,想吃一碗热腾腾的够味的咸圆籽”。食堂的饺子窗口排长队,虽然那饺子在大盆的汤里泡得索然无味,虽然醋和油泼辣子都没了,有些人直接用蒜泥和酱油调味。人很多,挤得汤汁淋在袖子上……但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很高兴,就是因为冬至吃到了饺子。

  我们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话,默默颔首。我咀嚼着“美食”这两个字,觉得使之称为“美”的,不单单是让人愉快到天上去的味觉,更是一种美意。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它们代表的食物,而春节作为年末阖家团圆的节日,作为家庭、民族美食集中制作和享用的节日,作为记忆、情感和爱温暖发光的节日,和美食的结合更有独特的意义。

  我还记得小学课本上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面有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饺子等吃食。小的时候读到“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我就暗暗地吞口水,等到腊八节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定要泡蒜,等到过年好用“蒜醋”吃饺子呢。我也很喜欢梁实秋先生的《过年》,虽然他有点儿无奈地说“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但是我喜欢大锅大盆的食物,我们家虽然达到小康,每顿有肉菜,但是由于健康、时间和家庭的经济需要,不可能常常大鱼大肉。到了过年就不同了,整只整只的卤鸡从高压锅里捞出来,土鸡来自乡下舅舅家,在我们家中转,然后部分前往奶奶家。奶奶会做一大盆牛肉干,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妈妈在平时家常菜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厨艺终于得以绚烂地喷发了,但是也辛苦了她——要么在家里张罗一大桌,要么在奶奶家不能充分掌握油盐控制权地张罗一大桌。好在表哥厨艺渐增,我这个宣称“学做健身餐”的厨房小白也慢慢能帮她一些。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春节时单单是大清早就响起的刀声、水流声、锅碗瓢盆声、吸油烟机嗡嗡声、大锅和炒锅的吱吱声和咕噜咕噜、滋啦滋啦声就足以叫你激动。对于很多一年到头在外工作、一年两季多在外求学的人来说,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食物、年夜饭上由家人或者自己亲手制作的情意。

  我爱美食,但不是个很懂美食的人,不敢对各地的特色妄加议论。但就个人来说,我发现自己对属于家乡的美食有一种“表达的焦虑”。一方面,我不断地告诉各地的朋友们我好爱家乡的好吃的,照相、发朋友圈、通过大众点评分享,还“我带你们去吃正宗的啊”“怎么样好吃吧哈哈哈”。另一方面,我很难用较为理性、客观和全面的方式介绍家乡的美食,要么只介绍味道,而不清楚做法;要么大概知道烹饪流程,而不晓得这种食物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更别提诗意地写成文章了。总是只用“特好吃!”来形容家乡菜我感到很惭愧。

  想起年夜饭,我更感到有点迷惘。个人认为如今的菜系和菜品在交流中创新,再加上不断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一顿年夜饭就能“包罗万象”。地域和民族的饮食文化界限日益模糊,这造就了新的美味和文化,使原初的特色也面临机遇和挑战。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追求日益提高,“家常”和“节庆”的概念不再分明。十天半个月就会去“搓一顿”,可以是年糕火锅、日料、烧烤、法国菜……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现实因素,很难说我们对年夜饭和春节的文化、风物依然保持孩子般的热情和专注。

  但是我依然坚信,和传统、民族文化融合的美食,仍然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从口味来讲,我们属于那个自己长大的地方;从经验来说,我们熟悉那个地方的物产和风俗;从心理来谈,我们自居为XX人,地图上最温柔的是那个区域,新闻里最动听的是那个字眼。带着这些特色我们融入人群,互相交流,下一样的馆子,吃一样的外卖,可以变成一样的“XX”人,但12306的目的地里、天气软件的城市里、常用联系人的来电归属地中、快递的寄件人或者收件人地址里,一定有一种我们想阐释的东西。

  老舍和梁实秋是大家,他们笔下的新年和食物是大家的。现在的大家处于一个信息顺畅、表达自由、文化多元的时代中,一定也能从《舌尖上的新年》里,发现让人点头认同和心生惊喜的东西。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十):新年美食地图

  曾经在知乎碰到一个大意如此的问题:中餐是否被高估了?在我看来,有一位的回答甚是精彩,大意如此:你都不知道中餐的高度在哪,怎么高估呢?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的西方东渐,美食文化也掺杂其中。一种外来的,或者城市的似乎高于本土的,或者原生的。美食文化在多种情况底下也映射出社会阶层的分化,当然更是能够体现一种社会阶层的价值取向。很多时候,在从乡村到城市的大巴车上,会听到这样的一种对话:

  儿子:“那里有肯德基耶!”

  母亲:“来了这里,以后就每天都可以吃到肯德基了。”

  这不是广告,而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事实。中国的美食文化在底层似乎被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以及各种旅游景点的特色小吃所代表。我们所见的东西似乎就是如此了,因此会被讨论中餐是否被高估了。文化的传递会造成一种优劣势的差异观念,习以为常的反而被淡化追逐,而远远望去的却总能勾引起欲望。

  然而,当我们真正地挖掘中国的美食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所见到的真的距离存在的太遥远。而最能够将美食的魅力和内涵展现出来的莫过于中国的春节。《舌尖上的新年》一书,从多个方面和多个区域来阐述中国的春节的美食,以及为什么一些美食寻常被认为是上的了台面的,而在新年中却没有看到踪影。美食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人们的肚子而存在,在中国尤其如此。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区域跨度较大,不同的地理要素形成了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又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新年(春节)备受重视,而且源远流长,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春节美食的搭配以及文化。仅仅就在广东这个区域,便是有多种的饮食差异。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示了中国不同区域的不同饮食文化。

  翻阅这本书对吃货来说过程是痛苦的,而结果却是能够大致勾勒出一幅中国春节美食的概念地图,至少在春节的时候,能够顺着自己的思绪找到自己想要吃的美食,也能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边极为重要的饮食文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