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10篇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本由孙隆基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 元,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一):中西文化与情感

  四星理由,很写实,分析有道理,但是不涉及经济层面的分析,总让人觉得不深入。

  中方VS西方:1)父子关系为主-夫妻关系为主

  中方推崇人格特点:会做人,会听话-反应不强烈,非个性化,稳定,可以为了社会规范而假装成另外一个人,我猜想这样的设计是从父亲视角出发的,这样的人格能让父亲在朋友圈脸上有光,体现自己的权威,教育有方。”教育“显得特别有面子。经典:王熙凤。即使是王熙凤这样的角色,也并不敢违抗家长的命令。

  西方推崇人格:宗教视角。书中写美国最多,可以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宗教视角来看,能不能“得救”最重要。“Only god can judge me"其他人要是干预,西方人的态度是强硬,情绪激烈,直接表态,以表示自己是一个健全的indivivual.夫妻关系是自己的自主选择,是自己free will的体现。”如果父母反对自己的选择,往往代际断裂“

  2)儿童化的成人——乱伦?

  如果买第三套房的前提是登报和父母划清界限,那么,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做呢?会比今天离婚买房的人多吗?对于国人,爱情是舶来品,进入不了深层结构。国人真正的爱人是父母亲,文化默许了”一定程度上的乱伦“。可能接触西方文化早,我对于父母向来划清界限,这让我父母非常不悦,经常批判,尤其是对比我舅舅对表姐,姑姑姨妈对堂哥表哥那种已经超出安全状态的亲密态度“。但说实话,我宁愿被批判,这种亲密,让我感到危险。成人的儿童化(是中式儿童,不是西式)是控制他人(揩油)的主要手段。通过”可爱“”无心“的状态说出很mean的话,被视为”很厉害“。

  西方人对于乱伦是恐惧的”母子关系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最为遥远的“ 。这种文化(新教?)鼓励个人的成人化,月经派对,First night party等均说明了这一点。一种鼓励成人性,独立自主的文化,必然让人有难以承受重压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邪教和心理治疗“盛行的原因。同时,如果一个美国白人无法感受到自己作为成人的尊严,他往往会走火入魔地向妇孺发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连环杀手众多的原因了。这些手工刑具和杀人工坊,从另一个角度让他们发泄。我想,这也是中国社会治安较好的一个原因,儿童化的成人,做出手工刑具和杀人工坊的能力也有限。

  3)边界问题

  中方:打着合群的名义揩油,希望越模糊越好(不合群的,要么重度paranoid要么不愿意揩油)

  西方:对于过于亲密的关系是paranoid,生怕被操纵。

  4)信仰?

  宗教是西方的家庭(教堂=大育婴室,上帝是唯一的家长)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二):静下心来,慢慢读这本书

  有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惜乎当时没空浏览新书。

  2016年元旦前后接触、阅读 孙隆基。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叛逆者。淡化、反抗、走自己的路。艰难前行,有时,不得不妥协。

  简单地说自己的读后感:

  1.阅读者最好要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否则,连一些基本术语都不太清楚作者在讲什么,就直接批评作者。

  2.基本符合国情与中国人的本质,而且,截止到2016年,也不需要做出大的修订与调整。没那个必要。

  例证:

  我母亲2015年3月底确认为胃癌伴肝转移伴淋巴结转移 ,

  之后,遇小姨母大姨母奇怪的反应,

  以及今年春节,母亲去世,父亲与兄长及其他亲友的表现,说明:中国人的文化深层结构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与几百年前、几十年前毫无二致。我们仍然活在“二人”的“仁”之世界 ,

  我们无法挣脱这些,我们只能通过外在,才能比较出自己。

  回顾自己46年的人生经历,想想女儿的教育,

  总算将她教育出具备足够自信心的样子,BUT,她也不能被“正常的”中国国情所容忍。

  所以,即使她决定高二年级去成为交换生。我也是坚决支持,即使她会在高考这个坎上“耽误”4-5年的时间。

  人生嘛,在于经历,而不在于高考是否顺顺利利。

  那么快地上大学、毕业 ,又如何?

  耽误那么几年,又如何?

  年轻时,谁不会有一些幼稚的决策?

  又抑或几十年后来看,幸好当年的幼稚决策,正因为这些看似幼稚、不符合常理的决策,才能真正地塑造自己。

  =================

  3. 到了2016年了,中国跨入21世纪了。

  GDP全球第二了。

  但中国文化,依然是国富民贫,官员们与民争利,离开政府业绩也完不成。

  强中央弱百姓,也是事实。

  本书倒在某种 意义上 ,实则强调 专制是中国大陆的必然,且对执政政体有肯定 之议。

  且符合中国人“个人是龙,群体是虫”的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语义学来分析,偶有些论据不足/推理不充分之感,但不影响大家的思考与反思。

  至于你读此书,是爱还是恨,是讨厌还是喜欢,

  全凭你自己的感受。

  我只讨论下事实。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三):与中国文化疏离之后的牢骚

  这本书在1983年的时候无法发表,很多人会对这点很有兴趣。然后作者又给自己贴了一个“最高叛国罪”症候群的标签,肯定会让更多人蠢蠢欲动。

  然而我觉得这些都是噱头,最有意思的一点还是在于,这本书是在讲“一个人与其原生文化之间的疏离”。如果说书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人的“心”发达于“脑”,而且“本书中谈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确切一点,该说是一种针对特定范围--中国--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设定。”这些都是在说作者与中国文化疏离的原因。

  如果从疏离的角度出发,其实已经对于作者阐述的内容已经能够定性了,对于中国文化本身肯定会有许多负面的观点。作者自己也说了,当你手上拿着榔头,那你眼里只有钉子。作者所谓的“本质”只是基于作者假设和分享结构造成,并不能代表其全部。或者按照作者的话,“人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是人的'认知意向'与客观世界之间达成的一项协定。”

  其实作者这也是为自己的观点做一些伏笔。就像真正的世界是什么?如果你要去找寻世界的“本质”,那“非本质”的世界就不是世界了吗?当然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也为自己接下来所有的观点做了铺垫。他所阐述的深层结构的“本质”也许是你的“非本质”,无论他说什么都是这个世界合理的一部分。

  进一步说,作者使用的方法是从“观察同一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可能性的扩散”的结构主义入手,有些哲学家的套路,先把概念、方法给解释清楚,然后深入到“本质”的问题。不过感觉作者几乎就是在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作者反复的在说“心”和“身”感觉有些咬文嚼字了。如果只是简单的翻译把“心”翻译成“heart”,你不能用简单的翻译去做复杂的分析。当然作者也有分析到极致的地方,就比如“你身体好吗?”“你有心了!”这一简单的对话就能形象的比喻“心”对于“身”的照顾,的确醉了。但要知道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里面还有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如果真要拿语言开刀作者这样有点草率了。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作者曾经说过,文化结构特别是深层结构既不属于哲学范畴也不属于心理学范畴,可是作者一大部分内容又都是在借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来解释中国文化。承认自己在做心理学研究又有何不妥?

  其实作者说的“'良知系统'是一个可以把这些精神或理性的价值体系作'非理性的'涂改的'深层结构'。”“称作'文化潜意识'亦无不可,不过它却不是一个被压抑掉的心理层次。”作者一直在努力建立“良知系统”这个概念,并且和哲学以及心理学划分界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只知道弗洛伊德的缘故,“良知系统”也好,“文化潜意识”也罢不就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嘛,如果从更大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出发,很多事情就不用说的那么复杂了。

  如果给这本书换一个更直接的名字,我想是“论中国的集体无意识”,或者终于找到熟悉的感觉了,原来这本书和武老师的那本名著太像了,俨然就是“另一个国”。更确切的说,一个是从古文中找例子,一个是从个案中找例子。都是在作证几乎同样的观点。

  坦率的说,有些观点还是挺有启发的,如果不去纠结为什么的话。就比如他制他律的人格特性把“良心”和“面子”问题归纳的挺精辟的。感觉就是说中国人一定要活在一个关系中,人格都是关系赋予的。而好玩的是中国人的关系又不能太大,仅局限于有共同特征的小团体。也许这也是中国人个性又不强,但另一方面又给人一盘散沙的感觉。

  还有一些比较有感触的语句就直接摘录了:

  “把心理问题'身体化'的倾向,使中国人很少出现抑郁症,但却多半导致虑病症(hypochondriasis)”。

  “中国人看'人',也是把他放入社会关系中去定义,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人格体系。”

  “马列主义到底是一个具有动态'目的'意向性的外来之物。”

  “对西方人来说,参加社群只是千百种自我完成的方式--大多数毋须直接涉及社群--之一。”

  当然,还要不得不赞叹作者引经据典的能力,或者是那种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的秀才形象油然而生。每一个现象或案例都能在经典中找到一种说辞,而且是近乎于把四书五经打碎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其实当看过作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论证之后会有一个觉察。为什么很容易被作者很多观点带入?因为作者的思考逻辑是,借由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加上引经据典的论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更进一步说,作者的观点是从现象出发直接得出来的,而经典只是用于作证。其实让人带入甚至产生相信的部分只是经典本身而已。

  从个体观察的现象是否和这种普遍性的结论有关,有待进一步论证。只是经典部分作为论据并不能推倒出这些结论。

  如果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中国人,会有更多的自我投射在里面,也许会有一些共鸣。而且大家在周遭乃至自己身上的确又能找到一部分原型进行投射,会产生一些思维的惯性,进而会对所有的观点产生惯性投射。

  说白了,有病的可以用来治病,没病的这就是一个坑。借用尼采的那句引用,“不能服从自己的,就将会被命令。”指挥棒其实永远在你手上,如果你给了作者,就掉坑里了。

  如果硬是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厚厚的书,我会说,这是一个二战后出生的第一代,饱览群书后对于个体、文化、群体、社会、国家的诸多现象的一个吐槽集。

  也许用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不错,或者也许就止步于此就够了。虽然有很多对于“经典”的分析和借用,但并不代表结论或观点就是合理的,甚至正确的。

  当然视角是很独特的,有时会有些惊艳,但会花很多的时间和思考去尝试理解乃至看破作者很多混乱的逻辑,略有不值。如果只是借这个主题来发发牢骚,这460多页的书是不是太啰嗦了点,不看也罢。

  2017-11-1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四):2017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之一

  导读 : 这篇书评写于2017年11月,今天把它发表在豆瓣。时间节点,望请阅者注意。

  虽然离新年还有一个多月,但是我可以确定,这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2017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有一个很重的感觉,就是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也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它。因为这本书内容之宏大,题材之广泛,批判之深刻,论证之独到,在文化“深层结构”这个特殊领域,真的是世所罕见,也可谓旷古绝今了! 在这本书中,台湾学者孙隆基从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出发,论证出中国人的身心分离,并大量借用中国语言的措词俚语和文法规则,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千刀万锅式的切割与批判”(作者语)。 从中国哲学中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本质,到为什么中国会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饮食文化;从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到中国人为什么制造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从中国传统时代“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从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平均主义”,到中国人追求“大一统”的政治导向;从中国人“自我压缩”的人格,到中国文化的“好人哲学”;从中国家庭教育的“儿童化”范式,到中国人的“谈性色变”;从中国人不敢表现一己之魅力,到深藏于集体无意识中的“枪打出头鸟”;从中国式的“专制主义”与“家长制”,到中国人特有的人情社会;从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匮乏,到中国人“他制他律”的人格;从中国人“界限模糊”的代际关系,到中国历史“万古如长夜”的超稳定结构;从中国人在现代世局中的建国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与文化“深层结构”的殊死斗争;从中国人的“现实主义”趋向,到绝大多数中国人让渡一己生命之主权……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启迪。而且,不仅针对以上的宏大命题,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也更清晰地了解到,文化“深层结构” 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大影响。这个影响,不仅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和未来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五):读书笔记2018.1.1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此摘抄笔记很长,7000多字,道友点开请慎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