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崖边报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崖边报告》读后感10篇

2018-05-28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崖边报告》读后感10篇

  《崖边报告》是一本由阎海军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崖边报告》读后感(一):《崖边报告》:比黄金贵重东西

  作为一本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展开,探讨“乡土中国”的纪实作品,在《崖边报告》里,作者谈到了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谈到了“因为人类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自私自利,人类拥有平等比人类拥有的黄金还稀少、更珍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作者看来,中国乃至更普遍意义上的“农村问题”,其根源是对于发展的迫切需求导致的平等缺失。因为不平等,人们努力逃离乡村,或是在徒然困居在乡村——“底层”,打发着没有希望的生活

  阎海军的这本《崖边报告》,遵循的是社会学里通行的“小切口、大问题”研究方法。他所选取的“小切口”,是自己家乡崖边村,它同时也是千千万万个“正在裂变”的中国村子里的一个。对于作者来说,选择这样一个案例进行研究,最大的好处便是作为“内部人”,他“掌握外人所不熟悉鲜活丰富的生活细节”(祝东力,《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而同时,他又是“走出来”的崖边人——他可以拥有更好的视野,去透析这样一个原本生机勃勃、曾在最不适宜生存的黄土层上努力扎根长成的村庄,究竟因何而在分崩离析,“一点点死去”。

  既然素材很是丰富,那么可切入的点也就是很多样的。这在《崖边报告》的前半部分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崖边人”生活的一切,生养、婚娶、死葬,都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发生而逐渐改变着,而改变的焦点则是人自己——崖边村的人变得少了,变得贪婪了,变得绝望了。

  无论怎样,绝望总是一种心态——人可以“安贫乐道”,也可以在衣食本无忧时郁郁寡欢。在物质层面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固然使得乡村生活变得艰难,而这种艰难倒逼出的,并不是像之前人对抗贫瘠时的积极与努力植根,而是消极与逃离。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摧毁的,并不是某种经济模式或是社会进程本身,而只能是人——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他们真的流离失所了,没有了故乡,没有了可以让人心安的地方——

  “进城以来,故乡一直是令人惆怅符号。在城市怀念故乡,希望回到故乡。真正回到故乡时,故乡的贫瘠又会让人非常失落。”

  故乡不再是宁静的,而是冷清死寂的。昔时饱含的满满希望,今天却只能通过出走来实现。出走终究是要回来的,可离开的人们,能在故乡碎裂之前回来吗?

  应当说作为一本“纪实文学”,《崖边报告》的阅读,是可以让读者切实感到现实压迫感。“报告式”的例行分析在作品后半常常出现,多多少少削弱了作品的可读性,显示了作者自己的某些局限性,但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面对现实,再多的惆怅也是无济于事。人们到底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对于人自己生存的区域

  只是在着手改变之前,需要认清的,是事到如今,人们的物质性匮乏并非是决定性的。真正让人恐慌的,是故乡的裂变——那里终将变成人们回不去的地方,可它却总让人心心念念,如黄金般宝贵

  那本是黄金般的应许之地,可事到如今,却让人两难。

  《崖边报告》读后感(二):乡土中国裂变中社会问题

  1、农村的光棍问题

  直接原因贫穷

  社会价值观的裂变,促使所有人向金钱、享乐、物欲看齐。

  2、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

  老年人自杀的原因:甘愿型、激愤型、绝望型、孤独型。

  根源:农村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妇女权益得到维护。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平衡代际关系被打破,家庭关系的主轴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化。

  3、农村家族关系的瓦解。

  包产到户分化了家族矛盾。家族矛盾从集体化的大框架中跳出来,变成了户与户的对立。政治治理发生了很大改变。

  4、农村冲突的增多。

  社会基础结构的裂变。2000年以后,两级分化加剧,人心浮躁心理失衡,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变得愈发脆弱,人与人的矛盾很容易上升为冲突。

  农村治理现状:礼治崩溃、法治难张。信仰真空,人性堕落。

  5、农村的教育问题。

  农村的民办教师、代课老师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撤销师范以后,一方面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缺乏教师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教育不均衡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源在整个社会制度的构建上。

  6、农村的干群关系。

  政治权威难以深入基层,鸡肋的村干部

  7、农村迈向现代化问题。

  土地产权问题。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更为迫切。

  守住乡土:在稳妥推动城市化,较好安排进城农村生存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农民量力而行,自我精准定位,在不离乡土的情况下,就地迈向现代化。

  《崖边报告》读后感(三):乡村何处是归程

  乡村何处是归程

  ——读《崖边报告》

  彭忠富

  自小在成都平原长大,几乎没出过远门。南方打工热兴起后,那些先行者年初出门,年终衣着光鲜地回到乡民中间,其所带来的示范效应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大家在艳羡之余,也希望来年能去南方打工,挣些票子回来,当然更多地是收获衣锦还乡荣耀

  外面的世界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因为这些外出打工者悲哀发现,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绝无可能,他们最终只能回到生养他们的故地终老。打工的确增加了乡民的收入,但是打工也给乡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譬如过去乡民把土地看得很金贵,认为土里刨食是农民的本分。打工者进城见世面后,对于只能果腹的责任田弃之如敝履,他们再也不愿意熬在地里劳作了。另外,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出现婚外情,最终导致双方分道扬镳离婚率在乡村持续攀升就是明证。

  有人说,这是从“乡土中国”走向城镇中国”必然付出代价,但是我以为我们绝不能让乡民来独自承担乡土中国裂变的阵痛。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撂荒的耕地,宁愿在城市游荡也不愿意回到故土新生代打工者们,难道我们不应该警醒么?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特别是那些在城镇和乡村都找不到自己安身之所的人们。如果他们没有未来,只能在夹缝中生存,那么将来整个社会都会因为他们的茫然失措而付出代价。

  一户人,说散就散了;一块地,说荒就荒了;一个村子,说废就废了。成都平原属于膏腴之地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地瘠民贫之所,例如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媒体人阎海军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最近他以自己成长的“崖边”村为样本,深入解剖了西部乡村的现状。在这部《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一书中,他通过文字镜头,全景式呈现了中国西部名为“崖边”的村庄变迁史,记录数十年来崖边人的命运史。本书以细腻又极富深情笔触呈现了当下中国乡土巨变中凸显的诸多问题: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勾画出乡土中国巨变背后小人物的命运,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启发性,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纪实佳作

  作者深入探究了近年来崖边村的变化,堪称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的民族志。“崖边”应该是作者杜撰的村名,但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深刻地揭示出某些乡村受城镇化影响,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悬崖边缘。作者哀叹,物是人非,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乡土中国了。虽然乡民离开故土去城市谋生,给中国社会增加了许多活力,但是乡村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地无所种,乡村寂寞荒凉,毫无生气,毫无未来,这是多么一种可怕现象

  本书包括困在田野上的人、秩序的裂变、困局、失落的教条等十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崖边人,作者亲身参与见证了崖边人因城市化而背井离乡并导致村庄日渐凋敝的过程,这促使作者产生了认真梳理城市化浪潮下新乡土中国之忧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乡村何处是归程?到底何处才能还乡,乡愁如何安放,乡土终归走向哪里? 作者本着为乡民立传的自觉,在长期体察乡村现状的基础上,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和呼吁。

  我以为,“关注三农”的声音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因为这意味着阎海军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更多的国人在关注着乡土中国的命运。而更多人士的关注,必将给乡土中国的未来找到出路

  《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阎海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定价:39元

  《崖边报告》读后感(四):文采胜过学术的作品,可读可思可批判

  作者是记者,不是专业学者,所以其长处在记事状物抒情。前半部分的一个个小主题描述讲述一段段有趣心酸故事,颇为可读。其描述的农村生活,发人深思,可为参考。但其中偶尔引用的期刊观点流行读物的观点,有点幼稚。后半部,就陷入主义之争,作者弱智无比,以己之短教训别人自然漏洞百出。今日农村变革,或许需要集约式生产,需要土地集中,但不能否认当年是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没有当年的小岗变革,就不会有今天的新的变革基础。

  还有一点,除了城乡差别,崖边地处西部,非宜居之地,即存在严重东西差别,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范例。

  还有,或许因为作者的立场,对于崖边曾经经历过的“通渭事件”缺乏应有的回忆反思

  建议作者学一点社会调查专业,多一点冷静客观,多些记录,少些观点,或可更好。

  无论如何,还是感谢作者给我们看到了崖边风貌

  有点疑问,崖边人如何看此作品?书中有负面描述的人作何想?

  《崖边报告》读后感(五):乡村的凋敝不是改革带来的副作用

  这本书,一开始是吸引了我的。但是当读完一半的时候,只觉得莫名其妙

  前半部分的案例,让我了解中国西部还有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后半部分的分析,在我看来,真的与这么书的主旨没有太大的关系。

  作者讲到,现在的崖边很多人外出了,农村的衰败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老旧,让作者感叹包产到户这个政策不很好。如果只是纯粹的感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者偏偏在运用一些不很熟练理论解释自己的这个感叹,给出一个结论就是还是集体化很好。

  集体化好还是不好,在中国这么广袤的土地上,好或者不好都可以找出相应的案例来证明。作者见到了集体化的南街村和华西村的富裕,也应该见到东部沿海大量的乡村通过包产到户实现了富裕。对于崖边的人,他们的外出打工是包产到户赋予的,使他们自由的选择或者说对他而言是利益最大的选择。对于一个亩产只有几百斤的地方,一家人辛勤的劳作只能换来基本温饱的地方,或许离开是更好地选择,也是必要的选择。

  《崖边报告》读后感(六):家,是出发的地方

  作为一部探讨“新乡土中国”问题的纪实作品,阎海军的《乡土中国》描写细腻、真实感人,他以自己的家乡作为探讨问题的个案,在记叙家乡变化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土问题的焦灼,而在探讨“离家”与“回家”这个问题时,则更多地见出作者对乡土文化、乡土民俗的悲悯情怀

  崖边是陇中的一个边鄙村庄。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陇中苦甲天下”,但放眼全国类似崖边这种处于裂变时期的村庄,又有几个是不苦的呢?为了生存,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投奔到了城市,村子里剩下来的只有老人幼童或病残人群。而这些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则是很难有所保障的。最初离家的那些人,本是为了更为风光体面地回家,或者把家中亲人接到城市居住。但打工生存着实不易,而这些人又长久地漂泊在外,与乡土社会的隔阂日渐加深,于是回家更成为了一种奢望

  其实,对于处于裂变时期的农村人来说,娶妻生子、务农耕种、养家糊口,哪一个不是奢求?为了生存,只能离开,而离开就意味着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回来,离开就意味着抛弃掉养育自己的那个乡土社会,于是乡土文化、乡土民俗等本应该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也就等于“后继无人”,而乡间的封建迷信等落后的思想行为大行其道。这些离乡的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也是难以安家的。这便造成了“乡村有家不能回,城市安家实不易”的局面,而这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家,成为了青壮年人群出发的地方,并且他们有可能一去不再回来。于是,乡土文化便越渐凋敝零落。一方面是城镇人口的膨胀,一方面却是乡土社会人丁不旺。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乡土社会的“主力军”,但他们却生活在精神与物质都相对滞后的封闭环境里。看起来,他们倒是有稳定的家,可这种扎根在落后贫困土壤中的家,不仅无法保障日常生活,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阐述这些问题时,记者兼学者出身的阎海军以崖边人的日常生活作为蓝本,站在相对开阔的角度上提出“乡土世界是毋庸置疑的承载器,乡土文化和乡土民俗的衰亡,必然会波及华夏文明的传承”。但是,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学习机会,有更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有比乡土社会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青年人们没理由离开城市,而乡土社会不过是他们在城市里“混不下去”时的退路。那些与作者同龄的人,或者已落脚城市,或者在挤进城市的路上。家,是出发的地方,但随着乡村里青年力量的不断流失,乡土文化却面临着绝迹的危险。

  阎海军先生的这本书,在针对“三农问题”而展开的纯学术论著之外更多了几许乡愁和人情。书中弥漫的这种浓重的乡愁情怀以及对乡土文化的情结,给人一种无力一口气读完的沉重感,而书中的文字,更是犹如陇中黄土高原上的沙砾,粗重而刺眼。

  《崖边报告》读后感(七):爱之切恨之深的乡愁

  文/河北小珊 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

  从未踏上过西北的土地,却对那片黄土有种向往。每次说起西北,都喜欢称它为大西北,对,大是我对它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这里地广人稀,放眼望去,到处是黄土的颜色,沙漠也好,山坡也好,窑洞也好,低矮的民房院落也好,都有大风干净利落吹过的印记,除了土其他的一概不留,颇有点天高皇帝远的霸气和洒脱。

  贫瘠的土地上会养育出勤劳淳朴的子民,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北的一些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进程也渐渐代替了原本的打扮和习惯。但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的特有装扮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想想虽然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但是站在山岗上唱着民歌,一边赶着羊群,其实也是一件怡然自得的事情。

  然而这片宁静不可避免的被打破了。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可能摆脱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对等、不同步也会毫无悬念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崖边报告记录的就是城市化浪潮下的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变,为了挣钱,崖边的年轻人、壮劳力纷纷奔赴城市,去打工挣钱,走出去的他们亲眼见识了外面的光怪陆离,更加不愿意回到生养自己的那块穷乡僻壤,老人、妇女和孩子顺其自然地被留了下来。而这种失衡的人口结构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夫妻分居带来信任恐慌、孩子的身心健康无人关注、本是集聚人的红白事无人上前帮忙……

  在中国有许多个崖边存在,这些偏远、贫困的村庄都存在被留下的一群“弱”者。当我们走进村庄,也能看到像厉敬明一样的留守老人常年坐在村口,也能看到七八十的老阿妈背着柴蹒跚的背影,也能看到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上因为想念妈妈泪光闪闪的目光。这里不仅物质资源的匮乏,精神上也营养不良,除了活下去,最大的事情就是娶妻生子,父母为了给儿子攒够娶妻钱,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指望不上他们给自己养老。很多不孝子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孝,因为再大的不孝在这里都有存在的道理,过度的贫穷纵容了人性的冷漠和自私,他们甚至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活活病死而置之不理,有的老人的待遇甚至不如牲畜!

  作为一个崖边人,作者拿自己的家乡作为案例,来呈现乡村巨变,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和巨变的焦虑。而同时作为一个走出崖边的知识分子,他又用客观的目光审视了这个乡村,书中描述了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读起来并不像是看一篇枯燥的、学术的报告,而是像在看一部纪录片或是听一段多年前的岁月故事,有感慨、有感动,在其中读到了作者一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愫,但更多的是他对于家乡浓浓的爱意,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乡愁吧!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崖边报告》读后感(八):乡愁与理性的尴尬纠缠

  阎海军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以他的家乡甘肃通渭为参考,以小见大,书写农民的生活,思考农村的发展,是一部关怀现实,警醒社会的作品。他通过细致、深邃的笔触,带着“为生民立言”的忧虑与责任,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故事。所谓“裂变”,指的是经济大潮对农村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等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他面对美好农村的消失,惆怅,伤感,百味杂陈,严肃思索农村该往何处去。

  《引子:在崖边》阐明了这本书的缘起——“2008年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年份,村庄的所有人都是吃饱穿暖的,但村庄的每个家庭都是残缺不全的。因为家庭离散导致的村庄有生力量缺乏,在厉敬明眼中,无异于1929年和1960年的灾难年份。作为土生土长的崖边人,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崖边人因城市化而背井离乡并导致村庄日渐凋敝的过程。但当我听到厉敬明将村庄缺乏生机的现实生活与饿死人的历史时期相提并论,我震惊了。这促使我产生了认真梳理城市化浪潮之下新乡土中国之忧的想法。返城后,厉敬明的话反复在我心里激荡着,它好似催促我进入认真思考村庄课堂的铃声。”可以说,这是作者本身具有的优势,家乡的凋敝让他震惊并思考,记者的身份让他有资源去发掘与报道,将崖边写成新乡土中国的缩影,这个选题很有想法,也很棒。

  失望一 论述过程不能让人信服

  阎海军试图将本书做成一部范例和分析的综合,将崖边写出乡土中国的底色。初读此书,尤其是读前面的故事,我感到这本书像一部严肃的纸上纪录片,作者的乡愁散布在这些故事里,记述他身边的小人物。阎海军白描写来,看似平淡,实则惊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只留下老弱妇孺留守。长期分居造成夫妻之间、长幼之间的情感裂痕。家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新一代城市出生的乡民后代对农村老家的隔阂,孤独感造成老年人自杀率的上升,光棍找不到媳妇,亲族之间暴力加剧……可以说,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就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特别是血缘关系,这种"缘"就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已经发生崩解。林语堂先生说“家庭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基,由此而生发出各种社会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社会中的所有问题”,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阎海军认为这一崩解的根源是经济问题,比如土地政策和城市化带来的农民贫富分化。因此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他着重就这两点提出自己的想法,探究解决的路径。

  阎海军怀着浓浓的乡愁,每一章的题目都带着“美好田园不存”的感伤,他希望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利益,不愿意看到家乡的人成为改革牺牲品。这种情结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指出,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且严肃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作者将着眼点放在“土地集体化”与“土地私有化”的分歧上,并认为前者才是解决之道。学术争鸣是正常的,但论述过程应该让人信服。

  就像这本书的题目所反映的一样,《崖边报告》的风格与内容也是分裂的,这就对阎海军的思考带来了小小的尴尬。在现象方面,作者十分感性,贴近并认同农民的遭遇,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在文字中,因为亲身经历过显得很具信服和冲击力。但在理性分析方面,作者可能将情感贴得太近了,太急切了,又缺乏前半部分的亲身采访,于是难免太过主观臆断。

  阎海军在分析部分,只局限于书本的对比和资料的引用,甚至到了大段抄写原文的程度。他列举出土地集体化和私有化的论争,并认同前者。他以包产到户闻名最后却经济衰落的小岗村,和集体化闻名,农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南街村为例,证明前者一定会使农民陷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后者才能真正惠及老百姓。由此得出结论,要改变农民的处境,归根结底是改变“土地私有化+小农模式”。但阎海军只列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置学术界对于南街村模式这类“范例”的争议于不顾,也没有仔细辨别集体化和私有化争议的思想根源。

  失望二 引用资料陷入确证偏见

  阎海军认为,土地承包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助长了农民的自私情绪,乡村古老的基于互助合作的“互惠机制”受到了冲击,仅从“情怀”出发,看到一点负面的东西,就否定土地承包给农民带来的解放,这就显得过于主观了。他在写作过程中时时陷入一种“确证偏见”,引用的资料仅是为了支持自己已有的结论,并非从事例出发,客观采访每一种观点的持有者,对于更复杂和矛盾的例证视而不见。

  阎海军认为解决城市化弊端的方式是农村本土城镇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守卫乡土文化等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对城市化的抨击陷入一种主观的偏见,举出城市化的污染、物质主义、圈地运动等弊病,认为城市化会破坏农村经济,戕害农民利益,这就显得有些论证不足。他只看到城市相当表面的弊端,却忽略了城市对资源集聚的优势。城市带来的集聚效应,能够最大限度积累优势资源,这是乡村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建立的。农村进城人口的增加是不可改变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也应该对城市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原因做出客观的分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倒退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社会已经不可能,只有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才能获得建设。城市在这一点上比农村更有优势。新的价值观需要建立,不仅维系于家族,更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人口的集聚,对于资源分配只会起到好的作用,资源的利用效率会提高。对于农民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素质建设,也是有利的。

  失望三 “情怀”击败了“客观”

  阎海军急迫地希望改变以家乡为代表的农村困局,对于市场化下农村经济的不平等,他似乎更希望能够尽快走出“资本主义”,过上“人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活,这希望演变得有些焦虑,成为一种寻找药方的冲动。对于三农问题的考量,应该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冷静地分析,分析为何会产生这些现象,如有可能,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三农政策作出横向对比,与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农政策作出纵向对比,看到三农政策对农村经济究竟影响如何。如有可能,应通过大量数据,采访一些专业人士,听听他们对于三农问题的看法。这本书的乡愁情怀浓溢,学术性却不足。作者希望立竿见影地解决家乡人民的困境,却未曾调研学术现场,而只是翻翻书本,大段抄写一些理论和官方文件,和前半部分的风格很分裂。即使翻书,也应该结合现实仔细分析它的实用性。可作者只看到一些成功例子,就认为它一定适合现实,这难免显得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崖边报告》是一本充满乡土情怀的书,它试图站在智库的立场,为三农问题建言献策,可作者的思考方式又阻碍了这本书的深度。乡愁和智库相纠缠,就将情怀也悬置在尴尬中。它本可以写得更出色,选题比较新颖,亲身探究式的非虚构写法与书斋里学者的调研不尽然相同。阎海军生长在乡村,对农村的裂变有最直观和深入的感受,调研也能获得更多便利,但我想,面对这样庞大的问题,还是应该具备一些社科研究的学术训练,写得更客观、更全面。这样才能不只限于对表面现象的感叹,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简单直接,而是更冷静、更深入地思考。

  《崖边报告》读后感(九):小小乡村照见大大中国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最初申请这本书的理由:我是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也与农村管理有关,很想看看这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对中国农村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所以被“乡土中国”几个字吸引了。看着这本书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中国农民仿佛一直都是这样的形象,默默地奉献、付出,从未有过怨言。农民祖祖辈辈栖息在土地上,不求富贵,但求安稳,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在没落、在凋敝,它的未来将走向何处,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更牵动着像我和作者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心啊!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农村、农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愈演愈烈,城市爆炸性的扩张,而农村却没有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到如今人们在说到农村的时候都会带有鄙夷的语气,仿佛农村就是“贫穷、落后、肮脏”的代名词,殊不知城市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都是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血汗“灌溉”出来的!农村不是本该这样,而是政策上的“厚此薄彼”造成了今日两极分化的态势。以前我是一个不关注时事,不关注经济社会理论的人,所以对于社会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但是这本书通过一个地地道道农村人的眼光去思考农村的现状、出路,农民的生存、发展,更从理论高度讲述了“三农问题”的由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对一些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明白。我想每一个上层的管理者、决策者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了解真实的农村、农民的生存处境,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本书虽然只是讲了作者的故乡——崖边村,但是它却是千万个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存在着: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年轻人、没有保障在外务工而客死异乡的人、古老的互惠相处机制逐渐消亡、教育没落等诸多问题,根本没有昔日炊烟袅袅的祥和景象,让人看得痛心疾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农民仍然占据着国土和人口的大半个江山,乡土文化是中国的根文化,没有农业的稳固,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富足,一切发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要如何改变眼前令人堪忧的景象呢?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出生在西北的农民家庭,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同时他又有记者的职业背景,对“三农”问题的解读非常深刻,书中既有对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生活境遇的真实描写,也有学者、高层对“三农”问题的看法,更有对历史、文化根源的追溯,让任何读者都能看得清楚明白,让读者在思考中重塑对农村发展的信心。同时作者在书中展现的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现状认真思考、调查研究的态度,令我非常敬佩。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想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而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农村人那种真诚朴实的感情,对家乡的殷切关怀,希望“三农”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希望城镇化进程能够更加稳健,希望乡情能够得到安放……

  只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书的作者为我们如何认识、思考“三农”问题,如何进行乡建,走出农村的困局提供了一种借鉴,值得每一个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去认真思考和学习。当我们把农村基础建设好、经济发展好,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社会会更加和谐稳定。期待中国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崖边报告》读后感(十):裂变后,如何重组?

  当我知道阎海军是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崖边报告》时,内心颇为震惊,这意味着他从25岁就开始了家乡的裂变记录。大抵,从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书写故乡的本能欲望,只是,有些人写在纸上,有些人写在心里。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西北一直荒凉。阎海军生长的崖边村,就在没有草,没有树的陇中黄土高原。村子不大,八十一户,十五户已经常年上锁,无人居住。崖边,真是个贴切的名字,这里男女老少的生活境况,确实像站在凛冽的悬崖边上。

  有智者说,人生就如落花,幸运的落在洁净的草席上,不幸的陷于污泥中。崖边的村民,显然就是不幸落在污泥中的一群。胎儿可能会因为没有出生名额被活活拿掉。被生下来的,一断奶父母就出去打工,年老的爷奶看不住,一不小心就淹死在河里。再大点,每天走几里山路去上学,吃冷饭或者饿肚子。一成年,就去打工,运气不好进了黑厂,尸骨都回不了乡。留在村里的,奢婚让贫困的男人娶不到正常的媳妇,成为光棍。正常的女孩被父母当作筹码,换个好价钱交换兄弟的婚姻。到了中年,疾病渐多,宁用土方迷信,不去医院花钱。到老了,存在的价值跟着生产力一起消失,被子女遗弃,要么饿死,要么自杀。

  关于个体村庄的真实记录,不论是早期黄树民《林村的故事》、林耀华《金翼》中的黄村,还是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之小堡村、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不同时代,不同书写方式,却有着共同的关键词:贫困、流离、饥饿、疾病、死亡。到底是我们习惯了对农村进行沉重的书写,还是事实原本如此沉重?

  2000年到2010年,中国360万个自然村锐减到了270万个,而阎海军的崖边,也只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之一。被书写下来的这些个案显然无法代表农村之万一。即便被记录下来的这些,也显示了村子间的巨大差异,如南方的林村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内地的打工者们,轰动全国的华西村更是富得流油。只是,这样的传奇很少被复制成功,他们究竟还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也值得思考。真正的农民整体上到底是怎样一种处境?从农村走出来的林耀华、熊培云、梁鸿、阎海军们,当他们开始记录村庄的时候,他们的双脚早已离开了那方土地,他们的眼睛已经不是农民的眼睛,他们的笔更不是农民的笔。真正的农民在想什么,他们自己没有表达,而一个叫余秀华的农民诗人说:

  多少年来,

  人若问我在哪里,

  我只能回答他:

  活着。

  阎海军是纪录片导演,他的记录既有媒体人理性的外部审视,又有身为崖边人从心流露的悲悯情怀。他认为,乡村这种悲惨的生活状态,皆源于秩序的 “裂变”。在现代化观念的冲击下,传统儒家社会结构发生裂变,维系乡村的核心力量——宗族关系式微。公社解体后,象“伙子里”这样的集体整合力量进一步瓦解。就连有助稳固社会秩序的各种民俗礼仪,也渐渐失去传承。在儒家礼治已经崩溃,现代法治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农村人心浮躁,道德滑坡,兄弟阋墙、虐待老人、凶杀案件履见不鲜。

  费孝通在《中国士绅》 中曾提出“社会侵蚀”的概念,由于城市兴起,乡土社会传统生活方式被破坏,社会资源被过度消耗,农村知识份子一去不返,以及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工作的寄生阶层的产生,都是对乡村的社会侵蚀。这与阎海军提出的“裂变”异曲同工,却早了半个多世纪,农村今日之现状,历史早已发端,并为社会学家所预见。

  1947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学院发表演讲时讲到:“中国社会变迁的进程不该是西方文化的简单移植,而应该隐含着对一种与和谐统一的内在精神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的重组。”时隔半个多世纪,这种“重组”或许正是“裂变”的解决之道。只是该如何重组,不仅考验着新时代的改革者们,也考验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