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藏禁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藏禁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6 20: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藏禁地经典读后感10篇

  《西藏禁地》是一本由A.亨利·萨维奇·兰道尔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藏禁地》读后感(一):外国人眼中的西藏初体验

  西藏,这是一个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中国重要领取。自古以来,它的地位其实就为世人瞩目。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想西藏这块神圣土地都充满着耐人寻味话题。至少身为一名中国人,我虽然未曾去过西藏,但是却非常好奇曾经过往-----

  金城出版社最近从一百二十年前英国探险家的西藏行记作为为切入点,编辑出版的《西藏禁地》着实让我一饱眼福于西藏这片西方人称之为“禁地”的更多咨讯息

  抛开这个外国作者最初游记时想要一窥中国西藏领土的某些自身的目的性,我觉得本书还是相当全面完整带领着今时今日的人们感受曾经的“西藏故事”。这是外国人对西藏的最初通过行走收获感悟,这是那个年代关于西藏的图文并茂生动展现。尽管我们现在有着更多的记录方式来描绘和勾勒西藏,但是我却同样很感兴趣于曾经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西藏初体验。那么久远的时代,我们居然可以透过这个外国探险家亨利·萨维奇·兰道尔的画笔,摄像,文字记录相当直观感知着那个年代的神秘西藏。从行程规划初衷为起始,到各个行程阶段的历险经历细节,再到亨利·萨维奇·兰道尔的探险归途终结---尽管这位旅行家行进于西藏的路途是那么久远,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在创造了当年的探险奇迹。无论是资源匮乏,还是物质条件的受限,还或者是西藏当地民众对于这样一名外来人员排斥性,这位探险家成功完成了他的西藏征程。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他为我们现代的人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文字记录和图片记载。便于我们可以对曾经的西藏有一个相当真实生动的感触。西藏的风土人情,西藏的地理风貌,西藏禁地背后的那些神秘面纱被他逐一揭开。虽然亨利·萨维奇·兰道尔在结束行程后也颇为感叹于这次行程的艰难险阻,已经自己遭遇打击困苦,但是他却无疑为曾经的西藏留下了相当宝贵的文字图献资料

  身为一名中国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很是感慨万千。我不仅仅因为自己看到了一个历史久远的西藏历史,我同样更是感叹于那个年代外国人对中国的深入走读。今天强大的中国的确凭着雄厚的实力,打开国门,迎接海内外游客。但是曾经的过去,我们却那样弱势地让外国人员因为几个钱币恩赐而让他们畅通无阻地行走内地。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我们丧失的是保护自己领地的所有权。让很多我国的机密就这样被毫无保障地为外人所窥探。

  《西藏禁地》揭开着一部早期外国人眼中的西藏走访行记。在某种意义程度上,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由此书中深入了解那个19世纪的西藏地理风貌,人文故事,拓展视野----

  《西藏禁地》读后感(二):探险或游记,一百年前不一样文明

  这本《西藏禁地》是来自120年前的探险游记,记录了英国探险家兰道尔从他的国家出发,途经印度孟买,雇佣着三十名担夫随着他一路越高山淌积水,经历各种艰险朝着心中的圣地拉萨前行

  抛开英国在西藏地区的某些政治因素不谈,单纯地把兰道尔这次西藏探险之旅当作一次普通的游历,单纯地欣赏作者笔下雪山美丽湖泊传统风俗与民情,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

  作者雇佣了三十名随从负责搬运他所带的各类测量仪器,日常物品食物绘画写作物件,可见他对这次探险之旅做出了充足准备(除了没有经过西藏政府的允许入境)。作者一行先是遇到了拉瓦特人,从书中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出位于清朝末期的拉瓦特人居然过着原始人般的人生活可能也与他们处于荒凉的高山树林之中有关,这对于当时已处于工业文明社会的作者而言,简直是一个大大的震惊。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能想象菩提女人出色的纺织技术,和当地人热情好客。也为读者呈现了一百多年前菩提亚人对于葬礼独特进行方式。当然还有他们后面遇见的几批西藏人的经历,在作者的笔下,西藏人是胆小懦弱的,他们明明有一大群人,手中也有武器,但只要是作者首先开枪或者先发起挑战,他们全都各自逃散,溃不成军,或者是下跪求饶以达成和平相处模式,尽管他们到来前是多么气势汹汹英勇善战。对于这几段西藏人胆小的描写,我持些微的怀疑态度。但也可能是作者把这些经历不当成一回事,以致于最后才会在西藏人手中吃大亏。

  历经险峻的山路寒冷天气见识圣洁的公珠错湖,玛旁雍错湖甚至还能到湖中沐浴一番,也是大有欣慰。雪山,湖泊,寺庙征途中的一切景物被欣赏的同时,也被详细地记录下方位尺寸,这也是职业探险家的职责所在吧。也正是因为作者所作出的这一系列特殊活动,他才会被西藏政府派人来驱赶甚至是灭口。

  个人觉得本书的后半部分精彩有趣。作者带领随从一路躲御西藏人的追赶,与威胁斗智斗勇,同时还要抵御路途艰难,天气严寒与食物短缺的种种挑战。甚至中途还要被随从背叛时刻担忧自己的安危,好在他还有两名衷心耿耿的随从一路伴随他走到了最后。作者及两位随从最后被西藏官兵和喇嘛的暴力对待,他们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酷刑,饥饿与毫无尊严待遇,如果意志力微薄弱一点的,可能也撑不到最后吧。在这里,作者他们表现出的勇敢坚强及最后被释放出边境时获得的自由,令人有些感动。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辛跋涉,中途经历了各种物是人非,也测绘到一些具有价值性的数据,作者也收获了宝贵的一段人生经历,至少他的这种不怕艰苦精神能感悟更多的后辈读者。

  如果依当时的清朝末期眼光看待作者私自入藏的行径,不管是朝圣,欣赏美景还是测绘地理数据,联想到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的暴行,我很不苟同作者的行为甚至其还是受到相关行业院会的授予。但作为现代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百多年前不一样的西藏沿路风景风情人物,值得我们认真一阅。

  《西藏禁地》读后感(三):有趣的探险

  西藏地处中国,而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外国人的时候我迟疑了一下,因为我想一个外国人的游记难道会比我们对于西藏的认知要深吗,后来我发现确实如此。虽然都是一个国家,但是我们没有亲身去过西藏,光从媒介中了解到的文化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很早,所以作者写的也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文,我发现外国人对于西藏的看待比我们要更注重细节,为什么作者称之为“禁地”,这也只有那个时候的经历能够解释。如今很多地方样貌都已发生巨大改变,如果不是翻看当地的历史是不会相信天翻地覆变化的,而纵观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也确确实实从现代看到了隐约的历史影子

  书中的图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当时居民的样貌,尤其是能够看出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只是当时,直到现在从我的记忆中他们的生活一直是比较落后的。我相信作者在刚到这里的时候是后悔的,尽管他做足了准备,但依然经历了很多突发状况。作者用绘画和摄影搭配文字的形式把自己内心的所有疑惑所得都写了出来,这本书其实主观性很强,但这些事件应该都是确实发生过的。

  作者的带着的那些随从想必是给他倒添了不少麻烦,当然在突发状况之余他们也看到了美丽的景象,但为什么作者会经历这些不公平对待,我想作者本身也有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而且他到西藏的方式也不是光明正大的,那么肯定会遇到无数的困难,这本书中我还是最喜欢作者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和记录,对于他本身的经历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而且他的经历也只是片面的,毕竟西藏也很大,他不知道的还是有很多,更多的秘密只能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也许现在还来得及。如今的条件也好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像作者一样,拿着相机和手绘本去走一圈,而且我们能光明正大的去。

  这本书制作得很精致,对西藏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这只是一百多年前当地的样子,也许去了之后就会发现对比之后的变化。作者已经去世了,我想如果他还能有机会去一次现在的西藏的话,他一定会写出完全不一样风格作品,因为对比之前的经历,应该不会更加悲惨了吧。

  《西藏禁地》读后感(四):看不起我们又对这里充满好奇,这就是英国人在清朝末年的探险之旅

  玩游戏时,解锁一个新地图往往是最激动人心的事之一。对一个世纪之前的英国人来说,中国,这个一直不为人知的东方古国正是那块刚刚解锁的新地图。他们对这里充满好奇,不惜跨过重重困难,也要来这里一探究竟。兰道尔,正是其中之一,他的目的地在西藏。

  原本,他去西藏的目的是考察那里的地理地质情况,可是事实证明,由于他的“考察经历”太过曲折离奇,让原本应该枯燥无味的“考察记录”变成了一本精彩纷呈的历险故事。

  对英国人来说,是历险故事。

  他遇上的仆人都是愚蠢麻木的,他招募的苦力不仅偷吃补给少带行李,竟然还背叛作为主人的他,甚至在半路上谋划着出卖他的项上人头……而那些妄图抓住他的清朝官吏,更是愚昧无知,居然认为他可以飞、可以变幻相貌……还有那些言而无信的喇嘛,对他严刑拷打,让他饱受折磨……

  一个体面的绅士,没有被崇山峻岭难住,反而陷入愚昧落后没有高尚品德的落后人群中,饱受折磨。不知道是不是我心怀偏见,在我眼中,兰道尔的故事大致就是这番景象。

  很气。

  看到他睁眼说瞎话,轻易骗过清朝的官员生气

  他目睹一场名为“救治”,实乃折磨的“手术过程,生气。

  活佛明明准备杀了他,却突然在他面前“装疯卖傻”,然后毫不迟疑的放了他,生气。

  一个世纪之前,英国人有手枪、有相机,他去到的西藏边陲却近乎茹毛饮血。清朝的官员和人民是那样愚昧无知,极其落后。这样的差距,怎么会不挨打。正好最近还看了另一本同时代的历史小说,另一个英国人觊觎着中国的茶叶,又蔑视着中国的人民,最后竟然把中国珍贵的茶种偷运到了印度……

  本来以为会折服于西藏的崇山峻岭,没想到却心痛于我们的愚昧落后。探险者的皮囊之下,终究是侵略者。

  要说全书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最后兰道尔的两张对比照。一张是去西藏前,精心打扮贵族老爷,一张是从西藏回来,胡子拉渣的难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