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太平洋战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太平洋战争》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太平洋战争》的读后感10篇

  《太平洋战争》是一本由[英]道格拉斯·福特(Douglas Ford)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一):还算不错的科普书

  本书只能算是一本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科普书,不过,写得到还是不错。

  首先,你要搞清楚,仅凭本书的区区二十六万字,要想全面深入地介绍太平洋战争根本不可能。作者只能简单的将太平洋战争的过程介绍一下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结论。所以,这本书的定位就是一本科普书。

  本书的特点是按写一部太平洋战争史而不是太平洋战争战史,这算是一个亮点。本书虽然写太平洋战争但是却并未局限在军事方面,经济、文化、政治外交作者都有涉猎。国内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

  作者尝试在书中探讨了一些问题,他关心最多的当让还是杜鲁门扔原子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迫使日本人投降还是震慑俄国人?作者的回答还算让人满意。

  本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区区二十六万字的篇幅实在是无法做到什么都讲,所以作者只好牺牲一部分深度。书中的很多方面我都觉得讲得不够透彻,应该再深入一些的。战争的进程也是如此,很多战斗的细节根本就不讲,莱特这样的大海战作者也只是用了寥寥几笔就跳过了。

  最后说一下翻译,翻译还不错,语言流畅,也比较准确。缺点也有,那就是翻译似乎没有多少关于日本军事方面的知识,日本的“战时大本营”被盟军成为“帝国总司令部”,译者就直接翻译成“帝国总司令部”了而没有考虑到国内的通用译法,看得我是一头雾水。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二):燃烧的群岛血祭的史诗

  燃烧的群岛血祭的史诗

  ——读《太平洋战争》随想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战争。战争不但留下了伤痕,留下了废墟,留下了耻辱与悔恨,还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太平洋战争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十分关注在这场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其中,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文献已经数不胜数。但是,大部分作品是以美国参战为主的,而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军事与国际历史讲师道格拉斯·福特(DouglasFord)的《太平洋战争》一书,则是从更为广泛的、多国的角度对比研究作战双方的行为,重点也不仅限于战争场面,还从军事高层指挥、政府以及公众的视角记述太平洋这场战争。

  真实是历史的灵魂。透过道格拉斯·福特的《太平洋战争》,透过英美档案馆最新的解密资料,一个个或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一段段或鲜为人知历史真相,在作者的笔下全场景的呈现。当然,道格拉斯·福特的《太平洋战争》不是在简单地阐述历史和揭示真相,而是在反思这场战争,引导读者对民族、对国家、对战争、对科技,乃至战争中人性、信念的思考。《太平洋战争》一书共15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促使日本在亚洲大陆对外扩张的因素,探究了日本在1942年年初迅速占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原因,作者不但论述了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渊源,还剖析了战争背后的人文与历史,以及为什么太平洋战争会在原子弹的爆炸声中结束。

  2015 年 3 月 24 日《银川日报》第7版:书香·银川

  燃烧的群岛 血祭的史诗

  ——读《太平洋战争》随想

  珍珠港事件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帷幕。太平洋战争的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文献记载,太平洋战争的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有余,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太平洋战争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十分关注在这场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其中,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文献已经数不胜数,而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军事与国际历史讲师道格拉斯·福特(Douglas Ford)的《太平洋战争》一书,则是从更为广泛的、多国的角度对比研究作战双方的行为,重点也不仅限于战争场面,还从军事高层指挥、政府以及公众的视角记述这场战争。同时,道格拉斯·福特不仅在《太平洋战争》中从军事上分析了战争的进程,还讲述了其中的政治原因和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对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从科技与人文的角度,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及其后的国际关系等。

  真实是历史的灵魂。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史学家必须在人力可及的范围内忠实于事实,不惜任何代价避免“虚构性”。透过道格拉斯·福特的《太平洋战争》,透过英美档案馆最新的解密资料,一个个或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一段段或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在作者的笔下全场景的呈现。当然,道格拉斯·福特的《太平洋战争》不是在简单地阐述历史和揭示真相,而是在反思这场战争,引导读者对民族、对国家、对战争、对科技,乃至战争中人性、信念的思考。

  铭记历史,反思战争。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太平洋战争》一书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促使日本在亚洲大陆对外扩张的因素,以及西方列强对于危机日渐加剧的反应,探究了日本在1942年年初迅速占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重大战役,作者将焦点放在1943年至1945年战局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特征上。其中,作者不但论述了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渊源,还剖析了战争背后的人文与历史,以及为什么太平洋战争会在原子弹的爆炸声中结束,日本又为什么会无条件投降。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已成为共识。战争的背后从来就没有胜利者,有的只能是灾难与生灵涂炭。所以,作者述说太平洋战争与其中的故事,是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可怕。

  发表于2015年5月5日 《四川政协报》第04版:书香

  http://222.209.217.193:8088/html/2015-05/05/content_18455.htm

  发表时有删节,需要原文请致电致函索取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三):一本被不专业的翻译毁掉的好书

  虽然我给这书打了三颗星,但我得承认这是本好书,光从内容上看是值四颗星的,扣分的原因在于这么一本宏观讲述战争的书,没有地图和一些配套的历史照片,饶是我这么个对相关领域不那么陌生的读者有时候看起来都非常的吃力,那么可以想见此书对于那些相关知识了解更少的人就更不友好了——我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意图还是编者的意图。

  但这本书的内容和选材还是不错的。关于太平洋战争,相关的出版物汗牛充栋,无论站在美方立场上,日方立场上,都有许多的资料可供查阅,这些资料大到罗斯福总统的战争政策,小到一个士兵在某场战争中的经历,20世纪的许多新技术使得这些资料的记录和保存成为可能,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很多事实也被来来回回讨论了无数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写这场战争的确是蛮难的。

  不过此书——作为一本通俗介绍的入门读物——视角选取的还是非常好的。利德尔哈特说过一句话(记不清是不是他原创的了),战争太过于严肃,以至于不能完全委任于军人。决定战争后果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战略,战术,技术,资源这些稍微明显的东西,不同国家的政体,战争的诉求,外交同盟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妥协,国内政权的稳固,经济因素,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评述战争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这本书对于这些因素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显示出了作者对于“战争”这么个话题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非常好。

  另外,书中罗列的任何数据和话语都是有注明参考文献的。这些参考文献以英文方式给出,有些来自于参战的军人回忆录,有些是后世历史学家的著述。这些参考文献中,笔者有幸看过几本,表示在我接触的范围内,作者的引用是毫无指摘的。

  好了,这本书的好处说完了,下面说说它给我带来的恶感,或者说我最终把它打分为三颗星的原因,如题目所云,我觉得这大概是一本被翻译毁掉的好书。译者的资料显示,这是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博士,没有什么军事和历史的研究偏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错误的翻译可以理解,然而不幸,本书中这种错误的翻译,无论是从离谱的程度还是从绝对数量上,都远远超出了我能够忍受的阈值,虽然本书内容不错,但阅读的体验极差,我相信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嗯。

  先说说大的问题,首先在于历史常识的缺乏。太平洋战争对阵的两个主角,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时期其实都没有自己的空军部队。日本的飞机归海军航空队和陆军航空队管,而美国的飞机分属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事实上美国空军直到1947年才单独成为一个兵种,而日本战败后更是连军队都没有,遑论空军(现在日本的空中武装力量名称叫“航空自卫队”)。然而,很不幸,本书通篇都在出现“日本空军”,“美国空军”,“空军基地”之类的字眼,读起来会让人有别扭的穿越感——其实在不确定飞机到底是海军还是陆军的情况下,标准的翻译是这样的,“日本航空力量”,“美国航空力量”,“航空基地”。不知道译者为什么在这里会犯这么个如此低级且持续不断的错误。

  其次,有些约定俗成的翻译在本书中没有看到,反而是一些奇怪的翻译名称。比如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中双方争夺的焦点亨德森机场(Henderson Airfield),这是个约定俗成的译名,然则本书非要把它翻译成“韩德森机场”,读起来感觉非常古怪(P88页)。再比如攻占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的登陆作战代号是“电流”(Galvanic),然而书中却把这个作战的代号翻译成了“伽伐尼”(P111页),这样和约定俗成翻译明显相悖的译文让人不忍卒读。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明显,且严重影响阅读感受的错误(是作者的锅还是翻译的锅我并不知情),按照章节列举如下。

  第四章,“日本捷报频传,1941年12月至1942年春”,第57页: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清晨,日本派遣了由6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攻部队,抵达瓦胡岛附近。这句话里,特攻部队的用法是不对的。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时候,“特攻部队”指代的是二战末期日本的自杀战术,这六艘航空母舰又不是去自杀,为什么叫“特攻部队”呢?估计原文是Task Force,如果不好翻译,直接写成舰队,或者攻击部队都成,但就是不能说是“特攻部队”。

  还是第四章,第73页,讲中途岛海战,“海军少将法兰克. 弗莱彻坐镇企业号航空母舰,并在海上对其享有完全的控制权”。事实上,中途岛海战时弗莱彻的旗舰是航空母舰约克城号,他带着以这艘航母为核心的第17特遣舰队作战,并不指挥企业号航母。

  第五章,“同盟国扭转局势,1942年6月至1943年1月”,第87页,讲述萨沃岛海战。“虽然日本的大部分船舰和飞机没有装备雷达,但日本飞行员善于利用一切可替代物——如望远镜——来锁定目标”。这里,萨沃岛海战是一次水面舰艇之间的较量,且发生在夜间,所以不明白这里出现“日本飞行员的望远镜”是何用意,要是提到重巡鸟海上的猫眼瞭望员还好些。

  第90页,讲瓜达卡纳尔岛的拉锯战,“与此同时,日本建立了一条被称作东京快车的补给线,战舰和运输船向驻防部队稳定地提供增援......”这句话我猜不是作者写出的,东京快车建立的背景,以及这样的补给是否稳定,百度都能查到的东西。

  还是第90页,“(1942年)8月末,在圣克鲁兹战役中,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航母因空袭严重受创,9月,大黄蜂号被鱼雷击沉”。这句话中的槽点无数,首先,1942年8月末的海战是东所罗门海战,不是什么“圣克鲁兹海战”,其次,这次海战中因为空袭严重受损的航母只有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受到的损伤来自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最后,9月被鱼雷击沉的航空母舰也不是大黄蜂号(CV-8 Hornet),而是黄蜂号(CV-7 Wasp),一字之差是两条航母的差距。顺便提一句,真正的大黄蜂号航母是在1942年10月的圣克鲁兹海战中沉没的,嗯。

  第六章,“战争的动态表现,战略和行动”,第109页,“1944年1月,蒙巴顿向美国参谋部提出向日本发起水陆两栖进攻,而美方表示这是在浪费资源,并且会耽搁向日本本土进军的进程。”这句话语焉不详且前后矛盾,综合上下文, 蒙巴顿的提议应该是“向日本占领的新加坡发动水陆两栖进攻”才对。

  还是第六章,“战争的动态表现,战略和行动”,第114页,讲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次日清晨,斯普鲁恩斯下令特攻队追击日军。翔鹤号,大凤号和飞鹰号被击沉,但其他舰艇逃走了,而美军飞行员也没有足够的燃料进行追击。”撇开“特攻队”的误用不谈,这段论述也有非常严重的史实错误。日本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和大凤号是在斯普鲁恩斯下令攻击之前就被埋伏的潜水艇击沉了(那会儿的日本驱逐舰数量严重不足,连保护航母都无法做到),真正被美国飞机击沉的航母,就只有飞鹰号一艘。另外,美国人停止追击根本不是燃料不足,是日本方面的指挥官小泽治三郎带着剩下的军舰逃跑,且天色已暗,再追下去,美国飞机就不要指望安全降落了——事实上最后一批美国飞机返回航母已经是晚上了,是美国航母冒着被潜水艇当靶子的危险开灯引导降落才把这些飞行员救回来。

  第七章,“战术和技术”,第128页,讲潜艇战,“指挥官认为,地表级别的攻击(Surface-Level Attack)会让潜艇暴露”。在海战当中出现“地表”这个词我就不想说什么了,何况还是在有附上英文的情况下——事实上,Sea-Level Attack更好的翻译是“水面攻击”。

  第八章,“士气和作战动机”,第146页,“日本的军事传统也称,士兵的最大荣耀是战死沙场并被埋葬在东京的靖国神社——日本埋葬战争英雄之地。”此处的“埋葬”用法有误。靖国神社是个祭祀场所,并非墓地。

  第十章,“战时经济”,第188页,“飞机制造工业产量没有下降,但是军舰的建造减少了很多。阿苏号,生驹号和笠置号因为缺乏原材料和制造工厂而一直未能建成。最初计划建造成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船舶,如云龙号,天城号和葛城号,最终都被建造成了航空母舰。”这句话的槽点很多,首先,战争末期的阿苏号,生驹号和笠置号的确没有建成,但其原因不是“缺乏原材料和制造工厂”,而是这个时候美国人快打进家门口,建造航空母舰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说有什么短缺的,那么最短缺的是熟练工人。其次,云龙,天城,葛城这三艘云龙级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作为航母被设计建造的,并不是什么“一开始被作为战列舰或者巡洋舰,后来变成航母”的。要说被改造的航空母舰,赤城号和信浓号都算,但怎么着都轮不到云龙级这三艘——我估计要么是作者,要么是译者,把这艘“天城号”航空母舰和1920年代的战列巡洋舰“天城号”搞混了(注意战列巡洋舰是一个单独的舰种,不是所谓的“战列舰或者巡洋舰”)。那艘战列巡洋舰天城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影响终究没有建成,而是被改造为航母,但不幸龙骨于关东大地震中被毁,最终解体了事。

  同样是第十章,第195页,讲到武器研发。“格鲁门公司被委托生产XF-7F,第一架模型机于第二年12月起飞”,这里的“模型”用的不知所以,事实上这里的Model被翻译成原型机更合适,而且,“起飞”这词让人无法吐槽,翻译成“试飞”更好。

  第十三章,“战争的最后阶段,1944年秋至1945年夏”,第246页。讲到日本的防御计划,“战争的关键位置完全取决于敌军舰队出没的地点。第一个变种计划,即胜利一号(Sho-1),设想战争会在菲律宾发生......”,撇开翻译的生硬不谈,这里的所谓“胜利一号”在历史上早有固定的翻译——捷一号作战计划。不知道为什么翻译者弃之不用。另外,第247页终于出现正经的“神风特攻队”时,有一处的“特攻队”误写成了“特工队”,非常影响阅读体验。

  匆匆浏览一遍,以我文盲的水平就已经看出如此之多的纰漏,若是细细究来,想必会更多。很遗憾,一本好书的阅读体验如此之差,希望这种事情以后还是少发生的好,嗯。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四):让你最全面地看战争

  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向美国和盟国投降而告终,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七十年,然而我们仍然十分关注在这场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

  战争留下了伤痕,留下了废墟,留下了耻辱与悔恨,还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谈到太平洋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突袭珍珠港事件,这是太平洋战争的开端,以及最后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蘑菇云和战争的硝烟仍在弥漫。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文献已经数不胜数。大部分作品是以美国参战为主的,《太平洋战争》这本书则是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分析这场战争,重点也不仅限于战争场面。本书还从军事高层指挥、政府以及公众的视野记述太平洋这场战争。

  这本书不仅从军事上分析了战争的进程,还讲述了其中的政治原因和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对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从科技与人文的角度,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结束。

  我比较关注的还是原子弹问题。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政府批准了曼哈顿计划之日起,原子弹的研发就是为了用来对付轴心国或是任何一个与美国作战的国家。1945年7月,原子弹制造完成之时,德国已经投降,美国领导人不得不解决如何战胜日本这个轴心国唯一欲孽的问题。动员原子弹被看成是帮助同盟国实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必要手段。同样重要的是,使用原子弹还有政治方面的动机。研发原子弹已经花费了美国纳税人将近20亿美元。美国领导人无法背离群众的意见,放弃以更节约,更迅速的方式结束战争的机会。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战争背后的人文与历史,了解那些不曾知道的事件真相。更加靠近事实,并且永远不能忘记和平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五):理智地看待战争才可能客观评价

  《激荡太平洋》重点描绘当时的世界列强在太平洋领域的势力追逐,历时四百年的大国争霸史以美国的完胜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彼时,太平洋战争是剧终前的残酷演出。如果说《激荡太平洋》是说书人嘴里扣人心弦、宏达壮美的一个故事,那么道格拉斯.福特的这部《太平洋战争》是对那场战争理性的还原,围绕战略战术、技术势力、战后物资保证等问题对太平洋战争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剖析,很好地回答了“什么局势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为什么前期同盟军会处于劣势”、“日本为何最后在战争中失败了”等一切有太平洋战争有关的疑问。

  地球上有人类伊始,战争就从未真正停息过,战争伴随权利而来,单纯去评价孰是孰非完全没有意义,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是势力以及对整场战争形势的把握。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军人以“大和魂”理念为支撑,认为太平洋战争是为了完成他们的国家使命,将亚洲人民从西方殖民帝国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这种观念甚至至今仍在影响着日本。与此同时,同盟军又常常将日本人描绘为道尔所谓的黄祸,一心认为充满敌意的日本人要破坏西方世界的安全,电影《珍珠港》中,美军的愤怒无疑是很好的诠释。战争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并以此为鼓舞勇往直前,事实上,最终的评价标准也往往是以成败论英雄,想象一下如果当初是日本赢得了战争,今天的历史书上有会如何去评价呢?

  蝴蝶煽动它美丽翅膀足以引发一场海啸,历史中某一个节点的改变势必会改写以后的全部历史,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曾计划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以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这一计划后来被搁浅,若当初是按这一计划实施,中国后续的走向会完全不一样吧。当然了,若不是为了锻炼思维,对历史的假设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从中多少能看出在整场战争中,同盟军在战略、战术方面有很大优势,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做了全面的准备和部署,相对而言,日本在中国战场取得的胜利,使他们对盟军的势力有错误的估计,且又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战线过长后方补给乏力,最终完全丧失主动权。《太平洋战争》用很客观的视角,全方面分析了战争双方在势力战略战术技术方面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同盟军前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也说明了日军在后期节节失利的缘故,这种不掺杂太多感情色彩的分析方式使人能更理性去看待这场战争。

  透过太平洋战争看当时的中国抗日战争,前期的全线溃败也有很多与日军类似原因,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缺乏统一战略,技术落后等等,这些在失败方身上很常见也无可厚非,真正让人痛心的是来自敌方的负面评价:“一群穿着军装的乌合之众,他们未经训练而且胆小怯懦、阴险狡诈、唯利是图、还缺乏爱国之心,他们根本就没有士兵该有的样子”,类似的评价在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同样被提及,多少令人感觉羞愧,问题是,如今的中国、中国军人是否真的完全不一样?

  大陆所拍摄的抗战连续剧,常常带着点道德上的洁癖,喜欢自诩为正义的一方,热衷于挖掘战争中国人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甚至自欺欺人地用虚假的日军伤亡来昭显这种品质,却缺少直面真实历史的勇气,事实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伤亡人员数十倍高于日军,在影响太平洋战争结果走向这个问题上,中国也远不如教科书中吹嘘的那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重新审视这场战争,需要的一种更理智更客观更科学的视角,单纯考虑战争的正义性问题或者一味缅怀战争带来的伤痛,对未来于事无补,选择铭记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而不是为了祭奠,国家也需要有以战止战的实力才能真正让她的人民免于战乱的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远比看全片都是意淫的连续剧来得过瘾和有意思,尽管这场可以说因中国而起的战争,最终并不是由中国来结束,他其实更是英美日之间的博弈,也由他们来决定如何结束。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六):永恒的创伤

  翻开人类历史的页面,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战争而转动,用现在美化的语言与后人的角度来审视战争历史的话,是这样描述的,“战争是丑陋的,但是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与国力的增强,更是增进了科学的进步,”这是何其无奈的语言,不否认战争对文明的推进,但试想战时人民的悲痛,一切的描述都是惨败的,战争余留的只有悲痛。

  提到太平洋战争,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珍珠港、原子弹、山本五十六,这些关键字眼。从珍珠港事件为起始,到原子弹为终章,在真正意义上来说,这并不算是结束,亚洲的资源对于西方来说太重要了,之后的战争都是太平洋战争的延续。

  太平洋战争是二战的一部分,主要是日本与美国等同盟国的战争,战争爆发于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随后美国对日本宣战,认真观察珍珠港事件,让人有种美国故意让日本轰炸珍珠港的幻觉,这样美国就可以顺利参加二战,要是没有珍珠港这个重要的节点存在,历史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还是不推测如果,单纯的历史臆想,除了锻炼逻辑思维,其他毫无用处,翅膀扇出的虽只是小小的风,但是却可以在得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

  这场战争参战国家有37个,涉及人口15亿,轴心国与同盟国动员兵力在6000万以上,仿佛要再现凡尔登绞肉机。战争对民众来说,总是充满着无奈和疑问的,但是在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政治家的贪婪跟随着魔盒中的邪恶物质,一同降临到世间。

  这本书对太平洋战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描述,关于这场战争,市面上有着非常多的书籍,但都是围绕着日本与美国交战为主。全观太平洋战争,这显得有点不全面,毕竟这场战场涉及国家众多,不仅局限于美日两国。而本书旨在从更加广泛、多国角度来分析太平洋战争,对比研究作战双方的行为,并从军事高层指挥、政府以及公众的视角来描述。

  全书一共15个章节,在其中指出了日本战争机器在最初占据主动到后面一系列的惨败,并从各方面分析出其在战略、战术、实力、情报等方面与美国存在的缺陷。战争失败是必然的现象,从袭击珍珠港开始,战争的天秤就已开始倾斜,美国强大的工业经济是日本无法匹敌的。

  战争是让人痛恶的存在,也是让人厌恶的一词,然而江湖却无处不在。回望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同时这段历史也是人类的战争史,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对于给予民众永远无法忘记的悲痛,也是历史无声的悲鸣。愿战争远离人类,愿和平永驻世间。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七):只有表象的准确

  这本书试图以很少的内容来全景描绘整个太平洋战局,但是尽管做到了“面面俱到”,但每一面上都严重缺乏深入水准,只讲了最表层,最肤浅的内容,而且这种肤浅里面明显带着有意为之的成分。实在是让人看着不舒服。

  比如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用“掌管对外贸易的大量中层官员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完全没有提这对日本国内造成的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情绪转变,以及依靠对外贸易的政治派系影响力的严重下降导致的日本国策的转变——当然,日本国内再怎么困难也不构成侵略的道义合理性,但“中层官员生活质量下降”变成了日本对外侵略的主因这就省略得完全莫名其妙。

  在写到大英帝国自己的时候就更是缺乏深层反省,英国工业力量的衰退,在殖民地遭受的日益增强的反抗,在战争初期日本攻势下可耻的一败涂地,这些现象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共同原因的,那就是大英帝国已经成为了躺在殖民地经济上享受贡品的懒汉,由于从殖民地经济中获利太轻松,英国本土已经失去了当年开疆扩土时期那种工业活力,大批上层成为无所事事的食息贵族,在本土不思进取,对殖民地建设管理也消极怠工,在白人至上的盲目自大中歌舞升平。这才遭受新兴帝国的迎头痛击。即使没有欧洲战局,日不落帝国能不能在单挑中战胜日升帝国,都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而作者完全没有反思这一病根,而只是把几个严重症状孤立地列出来,然后把美英外交政策的冲突描写的像是单纯的意见分歧,英国是为了顾全大局配合了美国的行动。

  而实际上是英国已经无力维持自己脆弱帝国的懒散统治,若无美国大力援助,英国本土都会完蛋,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继续维持自己的殖民帝国,而美国当然不会花大价钱去支持重建一个19世纪的老式大英帝国,所以英国当局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选择,作者当然是羞于承认这一点的。

  同样在分析日本国内情形时,尽管也写到了不少重要信息,很多分析本身是准确的,但由于始终缺乏一个逻辑体系将其组织起来,这就让那些现象看起来只是各个方面孤立性质的愚蠢,这种对日本内在思维和行为逻辑的缺乏深入同样导致后面一些判断的缺失——比如日本长期拒绝全面投降根本不是因为“对于能达成妥协式投降自信满满”,而是无法接受天皇制度的全面废除和神圣象征遭受战胜国任意支配——而实际上后来美国占领当局在处置天皇问题上确实做了审慎和渐进式的妥协。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面非常普遍,总而言之,这本书只是面面俱到而且还算准确地分析了表象,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关联,最终也只是限于准确的表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