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10篇

  《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一本由[美] 魏斐德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一):地方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如何对待陌生人

  魏斐德本书很好的描述了鸦片战争以来,地方主义如何兴起来的,对于研究地方政治很有参考价值。当前我们在讨论地方治理的时候,总是带着一套理所当然的理论框架,譬如说治理理论,或者说政治锦标赛理论,理论使现实更直观的显现出来,但是理论的一致性掩盖了实践中的多元性。并非所有官员都是理性的计算者,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当然,理论价值不应完全以实践中的不甚相符去驳斥。

  这些问题还有待去思考,近代史的书读的太少,多读读再说吧。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二):内容一般,翻译也一般

  这本书我减了两星,一星减给内容,一星减给翻译。内容上,由于是西方汉学家的著作,这本书的一开始的主要受众肯定是西方人,因为中国和西方的显著差异,作者在这本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解释中国的宗族组织、乡绅阶层、教育系统、华夷之辨,而且解释的也非常基础,中国人看来未免啰嗦(其实你要想了解上面几个方面的东西,看中国人写的专著更合适,比这详细多了)。表达的中心思想其实也很简单:1、传统的乡村士绅阶层和地方政府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皇权不下县”嘛,这个不多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官府支持乡绅组织团练抵抗侵略,造成了士绅阶层的强大,破坏了这种平衡,为后来地方势力的兴起埋下了隐患。2、传统的中国乡村是由相对隔绝的一个个血缘宗族组织组成的,宗族内又有阶级的分别,同一宗族内的贫农和士绅在血缘上是相通的,在阶级上是对立的;而两个不同宗族内的士绅和它们的贫农,阶级上是一致的,血缘上却又不一样,因此在宗族中,阶级关系和血缘关系是交叉的,二者也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以往,中国长期处于安静的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比较孤立,因此阶级矛盾是被血缘关系所压制的,但鸦片战争爆发后,出现了区域性的大规模团练,这就打破了以往的宗族界限,使不同宗族内的人群逐渐意识到同一阶级的共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士绅的势力不断扩张,彻底将乡村的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团练也由农民团结自保的武装蜕变成了士绅镇压农民的工具,贫苦的农民只得加入会党自保,这又壮大了秘密社会的势力。后来,在镇压了广东的红巾军起义后,贫苦阶层受到了大清洗,士绅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进一步被削弱。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社会各阶层对洋人经历了一个从对抗到接受合作的过程,预示着广东地区乃至中国社会以后的某种变化。除这三点外,作者还对广东地区的城乡对立、西方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冲击等问题做了表述。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变化、种种发展轨迹,在鸦片战争后广东地区的种种变化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在看问题的视角方面),但花那么多钱买这么薄的一本书真心不值。另外翻译问题我都不想吐槽了,这本小册子内容比较简单,所以翻译的还算流畅,但译者的不用心处处可见。就举上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第180页提到拜占庭帝国的著名将领Belisarius,译者将其翻译成了“贝利沙鲁斯”,简直无语!译者你有点常识好不好,难道你不知道这个人物的通用译法是“贝利撒留”?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 这一段文字一开始是我发在亚马逊上的,现在转过来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三):Strangers(公行)→士绅(宗族)→团练(公所)→秘密社会

  trangers(公行)→士绅(宗族)→团练(公所)→秘密社会,这是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间广东社会基本面貌,掺杂了皇帝、官僚、叛乱者和海盗帮等角色。正如魏氏所言,传统中国的历史轮回在外部世界入侵之后,「旧的循环的进程突然变成了直线式的发展……卷入了世界历史中,这是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从国际视野研究这段时间广州地区的社会动乱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吊诡的历史画卷,也揭示了晚清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其在外来压力下统治秩序解体的过程。

  在我看来西方之所以被视为stranger,无非鬼佬们独立于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之外,中国士绅对商人的鄙夷和欺压,与重商主义重视贸易的信条格格不入。

  广州的商人虽然富有,却始终没有获得荣誉和权力。来自条约口岸的外国人,使得很多儒者鄙视这里的商业贸易。事情虽不是这么简单,但是对广州的商业利益确实存在一种现实存在的官方的敌意。商人们带给国库的收入也许是重要的,他们的住宅宽敞,他们的地方影响很大,但他们不过是商人而已。

  士绅可以帮助朝廷统治人民,但绝不许他们掌握人民,最后利用人民。团练是摧毁这道坚墙的第一道裂缝。

  官府需要一个替罪羊,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就把敌人说成是模糊不清又无处不在的“汉奸”。英国人离得太远,作用不大。积累起来的失望、恐惧,可以在更近一些的靶子上得到发泄。对士绅们来说,也许这是个更明智的对策。对广东人说来,“汉奸”一词凝聚了所有以上所描述的反对城市、反对商人、反对洋人的感情。乡村士绅的这种纯正和忠义行为将会得到农民的广泛参与。

  官方利用与陌生人的冲突来动员群众,利用群众来抵制外部力量的侵入,并试图以此来加强统治,但是却同样必须面对群众运动失控,甚至反过来裹挟政府的危险。在亢奋的情绪和激扬的檄文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抽象的公共的利益,而总是具体的、地方性的私人利益与人际关系。

  这并非民族主义。事实上,在这样社会的农民中,很难发现强烈的民主意识。其他值得他们去忠诚捍卫的对象太多,比如村庄、亲族、土地,甚至方言。

  一方面,士绅和地方名流组织了团练,击败了叛乱,他们竭力使皇帝相信团练的忠诚,另一方面却加剧了地方与朝廷间的分化,士绅和地方名流构筑的军事和政治机器,最终不可避免分裂了社会(分解为较小的、独立的地区单位,不管是经济上,还是语言上),断裂了专制统治。

  然而,团练在最初是团结了地主与农民的。在部分由于鸦片战争引起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排外主义与宗族使广州的乡村联合起来。但上述势力最终使社会呈现两极化,于是团练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民众自卫和使公众团结一致的手段,而成为由有钱的名绅掌握的进行社会控制的机构。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农民变得愤愤不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超越宗族的秘密社会。

  产生黑手党的原因,也创造了三合会。

  广西的拜上帝会演变为一场革命运动,而广东的秘密社会则停留在复国主义。

  :关于三元里的历史评价,原始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观点值得商榷。

  太平天国革命(异于传统的盗匪)的四种主要论点:

  一,马克思主义之观点——流氓无产者(开埠各口的苦力和运茶船工)参加的具有原始革命性质的叛乱;

  二,太平天国对儒学的攻击,使得士绅宁愿支持虚弱的王朝,而不是攀龙附凤叛乱首领,支持威胁社会的革命运动;

  三,洪被认为是新式的统治者,不单单只是「天命」,上帝也被用来证明超凡的合法性,以取代孔教;

  四,公有财产制度和千年王国说,结合公羊学说的大同、太平思想,洪提供了一种乌托邦思想。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四):2017.4《大门口的陌生人》

  作者:魏斐德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阅读时间:2.8——2.10 残破、卑微、经历了无法消除的变化的广州城,最后被留给了她自己。没有欣慰,没有愤怒,没有抗议,甚至也没有希望,广州城就这样目送着英法联军离去。——《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作为一个自幼生长在北方而大学同样在北方的人,我不太能深刻地体会南方社会,仅有的几次在南方的旅行也只是不超一周,而且还是如陀螺般不间歇地行走,去年暑假三周的江西支教,在酷暑和疲惫中同样没有真正去体验一番南方社会的风土人情。 没有去过广州,这是我第一次在书中读到关于广州的描述,关于广州历史的描述。我认知里如今的广州已是一座繁荣熙攘的大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带给这座城市无限的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然而,近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广州却和如今大相径庭。 古代的岭南曾是一片丛林尽生、人迹罕至,仅有原始土著居民不时穿梭其间,秦始皇时期征讨南越,设立三郡,向其移民,岭南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其后又是分分合合,战火连连,直到唐宋之后,广东才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13世纪的广州已经是一个国家化的都市了,商业兴盛,这里不仅仅有汉人,还有阿拉伯人等等,多种文化在这片土地之上扎根融合,直至明清时期,为防止海上的匪盗,广州一度被禁止开放,又一度放开限制。 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固然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而19世纪中叶的广州城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成为整个清王朝的缩影。 面对英国人无理要求和强大的军事威胁,广州这座城市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恐慌之中,魏斐德教授在《大门口的陌生人》这本书中,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去描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广州的影响以及清朝的应对措施,而是从广东该地的社会层面出发,将士绅、乡勇、市民、地方官、朝廷等多个主体共同编织到历史这面大网中,来看这一阶段人的变化、群体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变化。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四个部分:①三元里:爱国主义的政治(1839—1841)②大门口的陌生人:抵抗的政治(1842—1849)③叛乱与反动:地方主义的政治(1850—1856)④被占领的广州:合作的政治(1857—1864) 三元里抗英是在我们历史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 它经常被冠以“民族主义”的称号出现在我们眼前,而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三元里抗英远远不是像课本中所描述的那样,为了抵抗英国人的入侵,百姓们自发拿起身边的农具做武器来和英军作战并大败英军。三元里事件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大概,它可能就是当时广州社会的一个小缩影,官方的正规军已经不能指望来保家卫国,地方官员只得通过地方上有名誉、地位的士绅来筹集百姓组成乡勇、团练部队,而在这个过程中,士绅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控制了乡勇和团练,而此时,秘密会党也逐渐发酵壮大势力,一边是英国人虎视眈眈,一面是“造反者”势力猖獗,广东地区的地方官奔波其中,奋力周旋。 最后,英国人还是入城了,不但进入了广州城,还差点灭了国;“造反者”还是起兵叛乱了,这一次被镇压了,而六十年后那一场从广东发起的革命叛乱彻底覆灭了清帝国。 对于自家门口,广州城外的那一群英国人,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得意洋洋地迈着步子进入广州城,在英国政府和大清政府博弈的过程中,受牵连的永远是百姓,最无辜的是百姓,最让人感到无奈和唏嘘的也是百姓。 就像全书结尾说的那样,没有欣慰、没有愤怒,没有抗议,甚至也没有希望,这是一个半世纪之前的广州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中国人,但愿,它不是如今的中国人,不是现在的我们。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五):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中国

  魏斐德先生被称为汉学三杰之一,我认为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他们的书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中国。

  早本书里,对社会动乱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里不做论述。其中主要吸引我的,反而是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三元里运动真的是群众自发的爱国主义运动吗?不尽然,因为里面还有这官府与士绅的影子,群众只是被组织起来的而已,也非然出于爱国,更多是利益被侵占的反抗而已。

  那么谁才是陌生人呢?也许会说以英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就需要我们得出自己的答案了。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仔细的品味,这也显示了魏斐德的深厚的学术功底了。

  在说些额外的话,进入近代中国以来,地方主义开始昌盛起来,中央的权威开始衰落。一群地方士绅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其中保甲制度的衰落与团练的兴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是社会动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基层的力量的确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谁掌握了它们,就可以掌握巨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又大多是盲目的,需要领导,在晚清是士绅阶级,民国还是士绅阶级,商业资产阶级更多的还是掌握的城市的力量,但是农村的力量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所以谁掌控了农村,谁就是最大的胜利者啊。

  《大门口的陌生人》读后感(六):社会大动荡

  这本书主要讲述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广东的社会变化。从鸦片战争爆发到结束,中国满清王朝战败,但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败,而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上层贵族,到地方士绅,再到人数众多的劳动人民,他们对入侵者有着复杂的看法,但有一点,就是他们是罪恶的。由于满清的腐朽不堪,人民的生活困苦,所以广东发生了由太平天国起义以后直接影响的省份。作者史料来源可靠并且丰富,在讲述史也是用一直比较新颖的视角去分析,很值得去读,算是了解满清后期中国社会的一本优秀著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