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死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5 04: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桥》读后感精选10篇

  《生死桥》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3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桥》读后感(一):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丹丹穿着一身棉袄棉裤出场,名字里也是红红的,傲娇小姑娘,却不娇气,也没法娇气,都是苦命孩子,几乎到了社会底层,还要下一层,连姓都没有的。

  志高唯一一次跟他娘交心,还是没说出来的话是,“哪有什么好日子?漫漫的一生,起步起的冒失,都是命,跟个灯篓风儿似的,一点儿囊劲也没有。”起步起的冒失,从这句开始一直心疼志高,他是外表逞强没心没肺的,话又多,又爱搞不入流的小把戏,从一开始便注定丹丹心里只有那个刻苦练功又话少的怀玉。

  唐怀玉一出场便在练功,“老鹰展翅,左脚满脚抓地,左腿徐徐弯曲成半蹲,右腿别放于左膝盖以上部分双手剑指伸张,一动不动。”就好像谢苗演的李连杰儿子那个武功超级高的小孩洪文定,也穿着青棉袄。然后三人抱着没有一点杂毛的黑猫去找王老公算命,死不如生,先死后生,生不如死,却弄乱了签不知道谁是谁的命。后来怀玉学了戏,成了第一武生,十八般武艺“九长”:长枪、大戟、大刀、铛、钺、戈、矛、殳、槊;“九短”:锤、杵、剑、斧、刃、盾、钩、弓、棍,样样精通,最绝的活儿是锤。怀玉的外貌我想着虽是武生,但像是更儒雅,应像哥哥张国荣的样子,不像霸王段小楼,但性格是武生,却比段小楼正,我不喜欢段小楼,觉得他是配不上程蝶衣的。不过后来唐怀玉连自己也配不上了,不过现实面前谁配得上谁,不像武侠里的大侠,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就可以。最终是应了王老公的卦,唐怀玉生不如死,每次大辉煌迅即沉寂,第一武生,第一部有声电影主角,只落得被石灰弄瞎了双眼,二十几岁便永远陨落了,可惜了这一身武功,和从小吃的苦。唐怀玉“死”的那晚,我想着秦先生应不会去弄死他吧,为了小丹也不会,再后来怀玉终于是来到了杭州,开始过段娉婷向往生涯了——“最好的,便是他永远无法得知她是如何地老去,他永远记得她的美丽她的雍容她的笑靥。万一她也腐败沦落了,他的回忆中她总是一个永恒不变红颜知己。”果然竟然真是她!

  丹丹如果不从火车上跳下,是看不起她的,但她似乎也只做了这一次主,后来全凭着幸或不幸男人摆弄了?可怜可恨的,全没了倔强。关于她死不如生的卦却是不准了,她的死应是解脱,生对自己无恋,更无法恋别人了。从怀玉哥给她偷枣之前,亲了切糕哥之前,或者最好在他们雍和宫一别,就相忘于江湖,别再出现了就好了,她永远是记忆中的红,永远是无名无姓的丹丹,红棉袄棉裤乌黑锦缎一样的长辫子,也许再回忆起她时就是丹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爹娘,竟是富贵人家呢。死去的腐烂的是宋牡丹,记忆里的是丹丹。

  宋志高是一见丹丹便毫不掩饰地喜欢了,但他是男二,三人行必有男二,从一开始我最揪心的便是志高的命运,怀玉和丹丹是一开始便耗着的,谁也不肯先鸣金收兵,他们是一定要有一番作为的,但结局势凄惨。志高呢,娘是出来卖的,为了可怜的自尊喊作姊,吃了上顿没下顿,睡了今晚没明晚的,他自己的话漫漫一生,起步起的冒失,哪有什么好日子。这戏谑的起步起的冒失,他一直是不愿露出可怜样的。后来也成了角,不像怀玉一样爆红,却也满彩,娶了师傅可爱女儿,斗斗嘴,唱唱戏,亲自把娘嫁了,照顾着怀玉的爹,还在这天桥,等另两个人的三年之约。

  三年多么短的时间呀,却已尽了多少人的一生,韶华盛极,不过刹那风光,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生死桥》读后感(二):性格带来的宿命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 你心里有人,你心里有人,你心里也有人。你们最后的人,都不是心里的人。 ---李碧华《生死桥》 从第一次误闯雍和宫开始,怀玉,志高,丹丹三个在天桥卖艺的孩子命运就被这三支签牢牢绑在了一起。小说也因此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怀玉心气高只是出身不高,志高有小聪明但爱惹麻烦,丹丹外表柔弱性子倔。这三支不清楚归属的签伴随了小说的情节发展,也昭示了当时不同人们各自的人生走向。 从人物关系上看,相比于电视剧非常牵强地把志高写成怀玉的堂兄弟写法,我更喜欢小说本来的处理:三个孩子偶遇后,结为兄妹。首先,电视剧的写法出于引人注目目的,但从生活角度看,没有那么多巧合,这样演增添艺术性的同时会大大地减少真实性。其次,这部小说的主题似乎并不在于这三个人的身世之谜,而是他们在家国的变乱中如何选择,最后又如何生存的问题。最后,电视剧否定了唐盛怀在怀玉成长过程中对他的影响,而将其全数转移到叔叔,也就是志高的亲生父亲的身上,导致三个人都相当于孤儿,而且使得本身情节就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所以我更喜欢小说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情节发展。 同样,人物性格决定命运论在这里也适用,怀玉和志高都喜欢丹丹,而丹丹对这二人怀有不同的感情,但彼此之间深厚友谊让三人一直没有言明,丹丹喜欢使小性子,但怀玉又十分质朴,不明白对方的话外意,这一点不同步使二人一直在错过。一直到怀玉到上海去才揭晓。 怀玉心高气傲,势必要出人头地,所以随戏班去上海的确是非常合理。但上海的风气逐渐腐蚀年轻人的心,他被上海最红的女星段娉婷的美貌吸引,忘记了过去。本性纯良的他开始向往这种纸醉金迷生活,同时,看似华丽但感情脆弱的段娉婷却希望与怀玉回杭州做一对平凡夫妻。从段娉婷的身上,可以看出另一种困扰。她与前三者一样出身平民,凭借美貌,智慧和不服输的精神,成为当红明星表面上是成功范例,但她受当地最有势利的金啸天的压迫,又饱受非议,甚至有了自杀倾向,所以她希望过回普通人的生活。而怀玉在娉婷和丹丹之间游移不定,最后被人收拾双目失明,成为一名普通的做伞工人。 而丹丹倔强又有些叛逆,绝不会接受怀玉和志高私下里协议好的决定,安分地和志高过一辈子,而是大胆地随心追到上海,这一点与当时大多数女性不同。而她在目睹怀玉和娉婷的关系后,又出人意料地选择偷偷留在上海对这对“奸夫淫妇”进行报复,甚至不惜成为金啸天的情人。我个人觉得她爱的不是人,而是爱情本身,她要它的绝对圣洁,而不是对方是否幸福快乐,不是尊重对方的选择。这样刚烈姑娘,因为过于看重报复的目的,最终只落得个惨死街头的下场。 相比于他们,志高追求的却是平凡安稳的生活。他极力催促作为暗娼的母亲从良,又在门口贴上“良宅”字样,这些细节可见他的生活态度,就像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一样。面对丹丹的拒绝,他伤心过后选择了阿翘姑娘,在北平唱戏,成为三人中最幸福的。 退一步说,即使怀玉娶了丹丹,去上海,遇上别人,生二心也在所难免。即使怀玉遇见段娉婷时是已婚,他同样可能后悔。其实,就他而言,娉婷的确是最好的选择。面对他双目失明的现状,娉婷选择带他离开,两个人在杭州过得很好,而丹丹再次选择报复,毒杀了幕后主使金啸风,最后辗转几个男人,对人生心灰意冷而自杀。在这一点上,二人一退一进的做法,获得了两种人生。也是不同女性的真正结局,不是因为你是女主角,你漂亮,就永远有人无条件为你付出。 从整部故事来说,丹丹是最惨的,她永远在为别人活,别人却没有带给她快乐,唯一一次是为自己死。她与娉婷一样,也在付出,就像那个为他们占卜的老太监一样,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为猫做了一切,最后死去,他挚爱的猫们,却选择分食了他的尸体。 班班血迹,多么惨烈。缘起缘灭,芸芸众生,付出的,又得到了什么?

  《生死桥》读后感(三):《生死桥》

  “世上从来情字最苦,欲字最毒。”

  1、“命好不好,也不是没法可想的,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也得去'谋'呀。” “谁有那么好运道,一挑帘就是碰头彩?要是苦苦挣扎,扯不着龙尾巴往上爬,半生就白过了。” 2、前面胡同处青灰色院墙里,斜伸出枝叶繁茂的枣树枝来。盛夏时节,枣儿还是青的,四合院里有个老奶奶,坐在树荫下,放上两个小板凳,剥豆角。蝉在叫。 3、怀玉心想,怎地每个人都要听他心里的话呢?到底心里有没有话?简简单单的一桩事儿,自家的事儿,那有什么?世上个人都爱小事化大。 4、这一次夏雨,雨点太大、太重。雨下得远近都看不清,天河暴注,人间惨淡。 这雨一下便断续下了一季。 5、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说不上来的东西温柔而又蛮横纠缠着、拨弄着。像一只钩子,待要把那东西给钩上来,明明白白了,末了却又无力,它消沉下去,埋在万丈深渊。每个人都还害怕,只落得满目迷离。 6、英雄美人,那只是戏台上的风光,任他翎子一抖一撩,台下声声吆好,戏完了,翎子空在那儿隐忍着心事天下没有勉强的山盟海誓,半醉的温侯,末了也醒过来似的,只是不可置信,貂蝉当然不是他的。纵赤兔马踏平天下,书杆戟震动乾坤,万将无敌,天下第一,佳期到底如梦。 7、她凄凉地,再也没有眼泪:“我这样地堕落,完全为了你!” 万般的仇恨,敌不过片刻温存

  《生死桥》读后感(四):鬼魅语言通俗故事

  语言一如既往地的鬼魅漂亮,志高,怀玉,丹丹最终也是按照“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的命运前行,没有谁跳出雍和宫里老太监的命运谶语。正如书里描写“黑猫在前朝太监手里,如一团浓浓的黑发,陷入白白的枯骨中,这就是命。三个来自北平误闯雍和宫的男女,神秘的卦,经黑猫一窜,混乱一片,只知……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一个先死后生”。但是如果除开语言仅仅是描述整个故事,大概也只是个三角恋(四角恋)的通俗故事而已。还是得佩服李碧华的语言之美,“我实在是怕你说不。这小人老子坐定了。欠你的,再还”一溜烟的,赶喘的,走了。二人各奔前程人人都走了,干白儿只剩怀玉一人在哪似的,一脚落空,满盘落索。

  《生死桥》读后感(五):《生死桥》谁能生谁又能死

  一直想读李碧华的书,怀着巨大期望,毕竟这是写出《青蛇》和《霸王别姬》这部我心中最好的华语片的人啊,能写出这样的故事的人,她的文笔思想会是怎样的细腻敏感,然后在机缘巧合下,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马上抽出,寻找座位静心阅读,略微失望,也许是《霸王别姬》对我的影响太深,也许是我对她的期望太大,总之,略微失望。

  但抛开我的个人情结,《生死桥》也不亏是一本好书,故事依然是发生民国时期的,跨度十年之久,三个人的命运交织,跨度极大的时间背景,使人像是亲身经历了一番一样。

  故事开局,小小的女主人公丹丹出场,误打误撞的遇到了正在练功的男主唐怀玉,年少的倔劲使得小小的两人开始较劲,直到遇上宋志高,三人纠缠的命运自此开始,在王公公的卜卦中,三人混乱的命运分别为“生不如死、死不如生、死而后生”为全文打下铺垫,但又含糊的不说明究竟分别是谁的命,勾着看客一路前进,想要看个透彻。三个身世个有苦楚少年,交织着、纠缠着、扶持着长大,但分别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三人又再一次央求王公公道明命运,只是王公公又对三人分别道出:“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人”,又引得看客门一震猜测,故事自此以怀玉的事业发展到上海,丹丹的追随为界划为两段,成年人世界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金钱利益欲望致使,大上海的华丽纷扰错综复杂的世界令两人错乱不已。“上海是个海,你别葬身海上”怀玉的师父李盛天对他说,仿佛预言了他们的命运,也是作者对看客们透露的底。

  最终的最终,“生不如死、死不如生、死而后生”各自应验,“你将来的人,不是你心上人”、“上海市个海,你别葬身海上”也一一灵验,故事首尾呼应的猫,黑的,半根杂毛也没有的黑猫,不知是不是同一只,也印证了故事的整体悲剧性。跨度十年的故事,让看客看的唏嘘不已,而那只猫,带你入境也带你出境。

  《生死桥》读后感(六):三年何以看人生,诸漏皆苦

  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一个先死后生。

  在童年的铺垫时,丹丹/怀玉/志高每个人都想过:天哪我就是那个生不如死的人。可是其实最后生不如死的名额只有一个。不是你,也不是你,而是他。

  故事的结局看上去正好吻合了公公对三个人预言。

  可是这只不过是在当上海和北京被割裂开的三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怎么就能说是一生了?

  志高和怀玉还会活下去,还会经历更多的事情

  你怎么知道现在志高的红火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生不如死的开始?

  你怎么知道变成制伞师傅的怀玉以后的人生不会变化

  你怎么知道冻死的丹丹,不会因为投胎,正好避开了后来中国的各种运动各种变革,一出生就是光明的时代,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女性。

  用三年去说一个人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都是一个幌子。

  放长了看都是虚幻的。

  诸漏皆苦。

  《生死桥》读后感(七):生生死死随人愿

  李碧华的小说,最出名的一向是《霸王别姬》《青蛇》和《胭脂扣》,因电影的缘故吧。

  她的故事合该是写给大银幕的。漆黑一片的场子里,只一块四方大幕,痴男怨女,绝代佳人,众目睽睽下千百世的离合悲欢浓缩成一出痴缠的戏,浓烈,潋滟。台下阒然无声,观众跟着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直到光影冉退,大幕升起,暖黄的灯一盏一盏晕起来。走出电影院,只觉这一天,乃至一生都过完了。

  《生死桥》也是这样。

  篇幅更长,人物更多,丹丹,怀玉,志高,娉婷,金先生……一众人物粉墨登场,丹丹的痴,娉婷的狠,乱世里孤身闯荡的女子仍然一身泼辣淋漓的痴绝狠勇,拚尽韶华,求的是一襟风月。而男人,少不得要挣一挣命,求的是一世风光。

  ——这部《生死桥》却又有点不一样。

  它不是李碧华最出名的作品,名字诡谲,满纸却是最写实不过的人间世事。李碧华惯写中篇,《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秦俑》《满洲国妖艳》……都是中篇,几万字里浓缩一生一世,几生几世,直至地老天荒。《生死桥》却不同,十万字皴染描摹,也不过是三男两女,三年两地发生的事。但细细想来,这三年两地,已把所有人的命运都写就了。北平是旧日酒旗歌板地,王孙公子五侯家,皇城根下长大的人都带点骄矜傲气,不知天高地厚,只以为凭一股血勇便能挣得一身荣华。上海是十里风月三秋烟柳,灯红酒绿人面桃花,诱惑多了,只让人目迷五色,稍不留神便沉下去,永劫不得翻身。——说它实,因为它抛开了鬼魅迷离,生死不灭,写的就是无比真实的现世人生。

  《生死桥》让我想起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同样是天桥底下讨生活的男女,丹丹身上有凤喜的影子,渴望出人头地,过上风光体面的日子。指望不上自己,总要指望别人,豁上自己,却挣不过命。丹丹又不像凤喜,凤喜是月份牌上粉脸桃腮的挂历美人,美则美矣,柔顺却没有生命力。丹丹却是一朵鲜活的牡丹花,韶华胜极,怒放过了,凋残是她的命,却也不枉那样盛开过。无论是自北平南下,留在上海,还是委身金先生,只为报复怀玉,她总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自己的命,了结也在自己手上。

  繁华盛极,只属刹那风光;

  缘尽花残,不枉几度哀荣。

  说到底,腰封上两句判词送给丹丹,虽香魂缥缈,空余遗恨,回望这一生,也当得起一声“不枉”了吧。古今毕竟没有真正的杜丽娘,任由她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大多数人到头来,也只能是这般——酸酸楚楚无人怨。

  这是三十年代的民国,梨园男女的前尘旧梦,却也是当世人生。物换星移,在我们身边,还在不断上演丹丹、怀玉、娉婷、志高的故事,情节、脚本,甚至台词念白都一样,名气,财色,爱欲,怨念,无穷无尽的诱惑……其实早已有人写就了戏文,一出一出生生世世地演下去。

  《生死桥》写的也是命。

  李碧华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带着宿命因缘的譬喻,《生死桥》的意味更加明显。丹丹、怀玉、志高,三人的命一早就纠缠在一起,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一个先生后死,十年前的雍和宫大庙前就注定了此生是何了局。

  只是当局者迷,凌乱了的判词说不清孰是孰非,三人一番挣扎,都想做那个“先死后生”的命主,却无奈如何作为,还是天罗地网铁案如山。

  真是这样吗?命里注定的,终归无法强求,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说到底,还是传统鸳蝴小说的旧底色。不过在宿命的大幕上描摹人性,李碧华却洞见得彻骨清明。

  桥是衔接。有桥的地方总因有什么东西阻断了去路,隔着水隔着山,架一座桥,杳杳的两边连成一个世界。

  桥是决断。过了桥,便是新的去处,那一边的人事已成故旧,远远抛在脑后。

  桥上的人都是过客,脚步匆匆,毫无恋战,过尽千帆皆不是。

  若有逡巡的,独倚栏干,看罢落日余晖,怅惘过了,少不得还是要怏怏下桥去,日复一日又过去了。

  沧海桑田,不知多少人踏过多少次,豪华落尽,地老天荒,桥是见证。

  《生死桥》读后感(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第二本李碧华的作品,前面那本是《饺子》。

  阅读《生死桥》的第一段就能感觉的出与之前看的写作风格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却不知怎说。总之内容的读起来没有那么通顺,但又不是全都如此。在‘民国廿二年•春•上海’这章我就看的挺顺的。

  整书就记住四句话:

  1.生不如死

  2.死不如生

  3.先死后生

  4.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按照剧情的发展我在看头第一章看完的时候我以为“王老公”会在这里面有很多镜头出现,但是最后“王老公”只出现过三次,最后一次还是死了,一句台词都没有。当然,我只想多了解王老公在宫中的过去罢了罢了。

  怀玉这个名字真的很好听,起初你有没有觉得他是个女的。好吧,怪我!我以为他是个女孩纸。上海这个地方真是个妖地(没有地域攻击,此次只是讲书中的上海)。沉溺于花花世界不再醒来,最后把自己害惨了,真心替怀玉感到可惜。怀玉不过也是自找苦吃,好胜心太强了,耐不住气。其实他并不是被女色所害,只是自己的求胜欲望太过于强烈。不然也不会这般“生不如死”。

  然后说说丹丹。应该不是个美女吧?从头到尾我都不觉得她很漂亮。而且也有浓浓的三角恋关系,纠缠不清。最后也害死自己!怀玉自己都体会到上海是个海,苦苦求丹丹回去北平。却耍小家子气。当然,如果回去北平那么故事结局还会这样吗?

  志高,名副其实的“咸鱼翻身”。

  2015年,自己第一篇书评。

  《生死桥》读后感(九):生死桥,每个人都是先死后生

  志高是先死后生,怀玉是先死后生,丹丹也是先死后生,因为三人的命运已经混在一起。怀玉和丹丹去了上海,因着三年之约,他们的命运都还连接着北京,连接着北京的志高,志高就是那个中心,那么怀玉与丹丹的算命结果就与志高的产生了部分重叠。分明是三个人都算命了,那三人命运肯定会有所不同。

  生与死,到底是爱情、事业、命运?(个人觉得这肯定是讲爱情的嘛!)

  志高与丹丹、志高与小翘,这就是先死后生。

  怀玉因自己的事业认为肯定是先死后生,结果命运弄人,最后还被弄瞎眼。瞎眼之后,可说是凄惨至极,娉婷对他不离不弃。很多人读到这,会说怀玉真是生不如死,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虽然怀玉每次遭罪都与娉婷脱不了干系,但他最后那次却是不知情的,那么作为回报,作为转折,在最后一章,我们知道,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担负起了家庭的责任。怀玉与丹丹、怀玉与娉婷,可说是死不如生。

  丹丹抛弃了志高又被怀玉抛弃,最后周旋与男人之间,这种生活肯定不是她想要的,我是多么希望最后那史仲明能够照顾丹丹,能够不抛弃她,那么丹丹自杀之后能与史仲明一起生活,一死一生之间,会不会就是死不如生呢?可惜,史仲明玩弄丹丹后就抛弃了她。女人可以是男人的动力,但男人在得到之后就不会再珍惜女人了。丹丹被抛弃后,当了娼妓,最终赴三年之约后自杀了。先死后生、死不如生,最终都是生,只有生不如死,最终是死,死的是丹丹,她抛弃了志高,她被怀玉抛弃,她想与怀玉私奔,她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就爱情而言,如果能回到过去,她最终是希望能够回到被她早早抛弃的志高身边的,结果被小翘秀了一脸。丹丹爱怀玉、丹丹也被上海的男人们各种意义上爱着,而这都不如早已逝去的志高与丹丹之间的爱情,这就是生不如死。

  很喜欢一句话,是说“爱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冒险”,冒险太危险了,但有些人又买不到,怎么办?那么,爱一个人,就努力占有他(她),占有他(她)的身体,占有他(她)的人生。姓金的是这样做的,姓史的也是这样做的,连姓段的女子也是这样做的(想到一个词,病娇,敢爱敢恨的段娉婷还是很可爱很值得“学习”的……当我没说,咳咳)

  《生死桥》读后感(十):天下皆尽无情

  一个是生不如死,一个是死不如生,还有一个是先死后生。是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结尾。好像是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好了一个圈套,昏暗迷眩之中,等待三个主角一步一步走向其中,完成命运的最后一笔。因为有了这个凄惶的暗示,所以开头的一切叙述,再是热闹,也显得触目惊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要滑向无法挽回的深渊了。只知道这是生生死死的无尽轮回,却不知谁是生,谁是死,谁在生死夹缝中苟延残喘。

  三十年代的背景总是动荡颓唐,人的命运在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卑微。欲望,复仇,痴恋,人最终被自己反噬,就算是算尽天机的王老公,最后也被自己宠溺了一辈子的生灵们撕咬分食,生命来过,最终都归于死寂。

  直至现在,我依然无法准确辨别志高,怀玉,丹丹三人,谁是生不如死,谁是死不如生,谁是先死后生。从三人的签落地,混为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也就交缠在一起了,生死无从分辨,在万物轮回中,宿命凄迷惨淡。

  谁能想象到当初俊朗的少年最后成为了被遗弃的盲人,寥寥余生,谁能想象到牡丹花一样娇美的丹丹最后卑微瑟缩成老妇,抱恨自尽,谁又能想到机灵滑头的志高最后成为了角儿。一座桥,一头连着北平,一头连着上海。一座桥,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当初在天桥下卖艺的他们,后来在桥上来回,跨过南北,跨过生死。

  李碧华的文字向来诡谲阴郁,疯狂的文字背后总是透着渗到骨子里的冷,总得摔碎了现实才好!总得痴狂成魔才好!一场盛大的繁华惨淡落尽之后,始见人间悲欢。

  ”天下皆尽无情“ 李碧华说。

  时代无情,命运无情,天下皆尽无情,只是由来红尘之中,不缺有情之人,他们轰轰烈烈,竭尽倔强,用生命谱响末世的挽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