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工女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打工女孩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0: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工女孩读后感10篇

  《打工女孩》是一本由[美] 张彤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工女孩》读后感(一):走出去,一种希望的寄托,一种行动的付出

  买这本书是因为看过《华尔街日报是怎样讲故事的》,然后这本书是一个华尔街日报的前记者,张彤禾描绘的打工女孩儿的生活。与其说说是中国乡村女孩的打工生活,倒不如说是中国当代一次大移民的真实写照。在书中有作者的亲眼所见,有采访对象给她述说的故事,也有她从一些著作中搬来的数据,不过最终都汇聚到了一点:用最客观的眼光描绘最真的事实。

  书中用“出去”“家里没有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很简洁的词眼,却表达出了这些年初出去,年末回来“家”过年的务工者的真实心声。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里,现在却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场景。能看到几个壮劳动力在田间耕作的情景变得好少好少了,甚至这种情景变成了旅游观光,变成了人们忙碌生活中的奢侈。

  出去是他们想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城市是那个他们认为你可以去实现这些的地方,穷死是他们心目中的罪过,人才市场是他们常去的地方,打工的女孩儿总是在真实与不真实中生活中挣扎着,一本《方与圆》的书,或是一个几个月的培训班成为他们提升的地方,也是唯一的地方,本想在一个8分钟的约会中去寻找自己的爱情,但是最后一个流水线的英语学习成就了生活的那点动力。

  出去时起初的想法,提升,从底层的工人到高层的管理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

  《打工女孩》读后感(二):她所看见的中国   ——关于张彤禾的《打工女孩》

  当你写下“中国”二字,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勾勒一副关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图景时,多半会感到绝望,因为你会发现一切只是徒劳。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且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实在太复杂、多义、丰富、难解,以至于一切所谓的客观都成为片面,正如张彤禾的这本书。

  “打工女孩”这一题目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二字本身已将选题的局限于与倾向暴露无遗。比起她的丈夫彼得·海斯勒前两本书的火爆、畅销,同样身为作家与记者的张彤禾则无论是从视野、观察力或是下笔的深度方面都有所欠缺,不过倒也不妨碍这本书在中国市场的销路。事实上,转型时期的中国每天都在上演的篇章,即使是最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都难以企及,非虚构方兴未艾,也是对这一现实的呼应,无论是何伟的《寻路中国》还是梁鸿的《出梁庄记》,都以贴近现实的零距离书写方式将视角聚焦于中国的乡村与农民这一特殊群落,因为这个占据了中国近半数以上人口的群体所面临的的复杂生存境况更能映照今日之中国。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张彤禾的华裔身份所具有的二重性,一方面能使其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观察早已被本土人司空见惯的现象,给读者以陌生化的体验;但同时其祖辈与这片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使其在叙述的过程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文化“阴影”,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与亲近感,爱恨交杂的复杂情绪,时不时地会在叙述间隙闪烁,左右着读者的判断。

  叙述从来都不是客观的,因为选材本身已包含了一定的角度与偏见。她将重心落脚于“进城打工的乡村少女”,众多周知,农民在整个中国的阶层结构中处于最底层,而在这底层之中又有着更细微的划分,中国始终处于父权笼罩之下,鉴于这种文化观念,农村少女则又处于底层中的底层,生在农村,却大多不会种地,没有与土地的亲缘关系,似乎更易获得自由,成为城市的一员。但也意味着一旦不为城市所容,回到农村则无所依傍,于是这种处于夹缝之中的生存状态使得出现在书中的这些少女们都将出人头地或是落脚城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辗转于几家工厂的吕清敏、搞传销的伍新明,甚至是整日出没于CBD 之间的高级白领,从本质上来说并无区别,通往终极的路途与千万种,但最终的目标却又如此一致。

  举国掀起的打工潮自九十年代兴起之后,至今方兴未艾。而制造业最为发达的省份广东是这股潮流的汇聚点,东莞更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如作者所言,这座华南城市几乎将当下中国的所有极端发展到了极致,脏乱差、功利、投机、浮躁、拜金主义……这座以二奶与加工厂闻名全国的城市,无论顺着哪根藤条追踪下去,都是一个无底洞,稍不留神便会粉身碎骨。这里是南方产业工人的大本营,也是悲剧与罪恶的渊薮。借助于书中的细节,我得以在脑中还原一副“突变”城市的影像,而在此之前,我对东莞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二层洋楼,有家族企业,财力雄厚,出国留学……本地人和打工者像两个平行维度的世界,似乎永远没有交集,却又同时存在于一片土地。

  不得不承认,阅读此类作品于我并不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它迫使我重新回到那片我试图甩开的土地,回到已经有意无意淡忘的群体之中,重新回到自己的出发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人的人生轨迹中重新估量、思索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个人的归途。无论我如何掩饰,那早已烙印在基因深处的意识永远抹不掉,那些渐行渐远的打工女孩,其实就是曾经在我生命中出没的实体,有的是我的小学同学,有的是我的亲人,我们都是历史的背负者,在命运之手中辗转腾挪,躲不开也逃不掉。

  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度里,对于离乡漂泊者而言能成为永恒的也不过是这几句话:

  家里是挺好的,可只能待几天。

  世界上最容易的是就是和人失去联系。

  《打工女孩》读后感(三):白金:备受争议的《打工女孩》

  文:白金

  文汇报

  2013-04-17

  差不多两年前,张彤禾(Leslie T.Chang)的先生彼得.海斯勒因为新书《寻路中国》问世,在北京的单向街做了一场交流。那次与读者的相聚,相信是美好而融洽的,中文名叫「何伟」的海斯勒被现场众多读者拥戴、膜拜。也是在那次活动中,海斯勒提到他的华裔太太正在写一本关于中国南方工厂打工女孩的作品。两年过去了,又到了北京枝叶萌芽的早春时分, 张彤禾带着她的新书《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再次来到单向街,不同的是,单向街因为租金问题已经迁至新址,而她在新书分享会现场收获掌声的同时,也被深深质疑。

  张彤禾这本描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作品是她作为前《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的副产品,出版后曾被评为《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的年度十大好书,也被认为是「关于中国的必读书」。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前驻京记者伊安.约翰逊评价说,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但他第一次在这本书中身临其境地认识到中国工人的样子,「她给予他们一种力量和活力。他们不是牺牲品。」

  这显然不能被现场的一部分读者所接受。甚至活动的主持、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也质疑作者,「她的观察和她的结论其实是有矛盾的。通过书中春明这个个案,她发现这个群体,已经接近中产阶级了。这个结论跟我们的观察或者经验有很大的区别。」活动嘉宾、在珠江三角洲生活过十来年的跨界艺术家欧宁则以自己亲妹妹的打工生涯为例,认为这二十多年来,大量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可是这一打工阶层并「没有分享到多少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对于欧宁这样的乡建运动推动者来说,抱持这样的观点并不出奇。

  春明究竟是不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典型?中国新一代的打工阶层到底是不是充满了我们想像中符号化的血泪史?张彤禾说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关于这些打工族,很多外国报纸刊登的报道重点,通常都是工人受伤或者被虐待。这个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如果出门打工真的只是受罪,不可能一亿五千万人都会跳进去。「我怀疑这个群体自己对出去打工这件事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样,虽然出去打工很辛苦,但也带来一种机会,一种有趣的探险。」

  此后两年,张彤禾几乎每月在东莞呆上一两个星期,重点采访了五个女孩,「跟着她们,听她们的故事。我发现花两个小时采访一个人,跟你花几个月的时间跟着她,看着她生活的上上下下,得到的结论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是在春明打第一份工的时候,或是她刚被骗,在街上游荡时采访她,我写出的文章可能会是很悲惨的打工生活。但因为我花了很多时间,看得出来她从最初级的工人,现在已经接近中产阶级,所以我觉得你要花很多时间才可以真正了解事实。」

  最初,张彤禾担心花这么长时间采访工厂工人可能很沉闷。「我担心她们生活中不会发生甚么事,或者没有甚么可以跟我说的。」事实是,她发现,「这十年可以在中国生活很幸运,能亲眼看到这么多人的生活在改变,在这个时代,连平凡的人都可以活得很精彩。」

  对于质疑,她直言不讳:「我有时候对这些知识分子的讨论,没有太多耐性,你真的要到最底层去看事实,去了以后才知道底下不是你想像的那样。我们不用花那么多时间来说这部作品『左』还是『右』,是帮政府说话还是攻击政府,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到了真正的底层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发现,那些东西我觉得更有意思。」就像她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如果不是聆听对方真实的心声,而是一厢情愿地可怜别人,这不光是不准确,而且还是不尊重人的。」

  《打工女孩》读后感(四):吐槽翻译信达雅的“信”

  没看三章前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本很优秀的书。

  一切都是从《寻路中国》开始的。大约两年多以前,我看完了《寻路中国》,何伟的视角太牛逼,一个普通的动作他都能作出那样的解读,或者是发出那样的看法,读起来用很爽来形容毫不为过。后来看了《江城》,已经没有《寻路中国》的震撼,不过还是五星书籍。

  在网上寻找何伟的信息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张彤禾,看到她写这个题材也很感兴趣,当然,这个题材是很多人写过的,关注过的,想写出花来很难,但是我还是很期待。

  我错了,不想着重去探讨所谓的经济发展的果实共享、世界工厂的牺牲品、底层民众的焦虑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视角。

  知识浅薄的感官体验。

  实际上当我拿到实体书的时候就感觉不妙,纸张的材质很差。

  第二个自然是翻译问题,很惊讶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说实话,译者的能力我认可,我不认可的是他的态度,以及对校对的质疑。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像是这样子的描述——“王二,学生,就读于××职业学院”,亲爱的译者啊,你能不能用点心啊,信达雅,你的确是做到了“信”字儿。

  翻译的小问题不计其数,我记得还有错别字,当然这个也要讨伐一下校对。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作者自己的问题,我认可她写短篇的新闻稿的能力,但是驾驭长篇的内容,她还不行。她犯了一个女人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逻辑混乱。当然并非说她在把握事件的事情上逻辑不清晰,而是在行文上,她用的是“新闻点”的方法来分的章节,不过我不认可,如果不用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话,这么长的一本书很容易出现伍春明先获得了8000千元薪水的工作,然后再是刚刚进入东莞这个城市这样的时间混乱情况,弄的人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这样“前后不搭调”的行文并不是不可,但是要想让观众能够非常清楚地理顺逻辑关系,需要有非常明显的“点”,这个点一定要特别鲜明,让观众能够一下子就记住,不过很遗憾,这本书给我的很大感觉就是“平”,太平了。对我来说,平的连吕清敏和伍春明两个人已经融为一体——前期还好,后期她们的性格特点已经消失不见了,我明白张彤禾想人通过这两个人,或者是更多打工女孩将这个群体写出来,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也有其共性,只有发扬个性才能让人记得更清楚,否则还不如写个机器人。

  而这样行文,还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弊端,当然我不知道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为了阉割这本书造成的——重复内容比较多。张彤禾印象最清楚的就是那个couch钱包,直到现在她还保留着,因为印象深刻,她在书里面同样的写法提了不下三次。当我最后一次看到这个描述的时候非常惊讶,作者怎么可以这么粗心大意?我只好将其归结到驾驭这个长篇有难度、逻辑比较混乱上来了。

  当然,不得不说她的采访态度很不错,文章里面有很多闪光点。但是它没有很吸引我,想到此我很难过——也许是期待值太高了。

  这是还没有看删减三章的评论,删减的三章我已经打印出来,看完之后是否有这样的评论?拭目以待。

  看了三章后的想法:

  难道是东莞的浮躁让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浮躁?看这三章的时候心里面好宁静。对中国人的看法始终离开不了由土地衍生而出的家族情怀,宗祖观念始终围绕在中国人周围。就算是伍春明和吕清敏也逃不出,尽管他们已经非常在乎自己的个人发展。

  这三章给五星。

  不过真的无法容忍翻译的翻译,这次我刻意地留了几句:

  删减之第六章24页第四行:

  其中主要的矿产,煤矿,在抚顺,一个边远的县城————这***能叫做翻译吗?!!!!!!

  25页第一行

  一位名叫董文琦的老朋友,时任沈阳市长,警告祖父要当心。

  31页第二行

  张奉恩,我祖父的哥哥,在斗争开始的时候逃离六台村,跑到北京和儿子立教及家里人住在一起。

  译者: 张坤 / 吴怡瑶

  我强烈质疑翻译者的态度——***“定语”在中文里是这样说的吗?

  《打工女孩》读后感(五):变动中的生活图景

  打工女孩这本书摆在手上好一段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勇气和心理准备去读。一方面是因为阅读过海斯勒的三部曲后回味犹存,对于他夫人的作品期待值很高,一本好书不忍心很快就读完了;另一方面打工女孩这个话题交织着中国社会的多个层面,这么一本书我担心读起来太过于沉重。

  打工这个话题可谓是中国社会最为敏感和多元性的话题。自从中国社会按照改革开放的政策运行后,曾经呆滞停顿的城乡格局开始启动变化的大门,人力资源的流动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受过完整教育的大学生和从农村走出去的青壮劳力,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流动大潮中的两极,成为中国经济机器快速运转中的零部件。但是前者拥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机遇,拥有社会的话语权;而后者往往成为中国社会沉默的大陆,他们成为了每年春运大潮中乏味和空洞的人肉背景,构成专家学者重点分析的中国产业经济优势的零部件,却少有人真的走入他们的世界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么多年以来,对于打工妹的了解,一般读者可能还停留在90年代的《打工妹》那个电视剧时期.而《打工女孩》这本书终于开始将视角深入打工女孩的日常生活层面。

  张彤禾作为一名作家,来构思写作打工女孩这本书是带着双重视角的,一方面她把打工妹群体看成同类。虽然张彤禾拥有海外名牌高校文凭和纽约时报驻中国记者的光环,但她能够将打工妹所面临的迁徙和自己父辈的迁徙联系起来,甚至从自己横跨世界多个国家的经历中寻找和打工妹共同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她是以一种异者的心态来看打工妹,类似于海斯勒在中国的经历,打工妹所经历的人生波折,工作变迁和生活态度都是她所难以理解的,因此她会在书中的很多情节来表达她这种心态。这两种视角相结合,使得打工女孩这本书拥有了丰富的质地。虽然有些精神上的类比不一定合适,但是这种努力值得嘉许。

  广东腾笼换鸟的经济政策执行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媒体每次对于珠三角经济的报道总是会指出产业升级缓慢;富士康的工人自杀事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工人荒野不再是一个新鲜名次,但是每年春节仍然会有大批年轻人赶往广东寻找机会。这并不是政府部门和媒体可以一厢情愿决定的事情,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渴望和发展的渴望会决定一切。中国多年以来的发展决定了一种城乡发展两元格局,而年轻的女孩们为了逃避枯燥乏味的生活宁愿选择一条务必艰辛的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工女孩的人生比男人更加值得佩服,书中的例子也肯定了这点:书中提到农村男孩往往会留在家人传宗接代,而女孩由于没有被寄予太大期望而出外打工。

  书中选取了两个为了未来的渴望而外出打工的例子。书中不无遗憾的提到,作者本来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打工人群,但是打工妹群体只有手机是唯一的联系方式,而且这个方式还因为节约生活成本的考虑而经常变化,在广阔的广东大地上,打工妹生活如同漂浮的水草。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工妹的个性被抹杀而容易迷失,刚刚从农村出来习惯了乡土式的散漫生活而突然要嵌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中去,这种压力可以想象。作者记述了打工妹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工作压力,记录了她们用尽各种办法尝试在工作层面进入到另一个阶层的努力。在书中的最后打工女孩的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多的改变,作者在尝试挖掘打工女孩生活背面的丰富多元性。

  《打工女孩》读后感(六):东莞,我们的青春已逝去

  文=独居江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江南的故事酒馆

  我的青春已逝去

  一个人在东莞,转眼就快N年。这些年对我来讲,是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是青春期的完结,是人生的分水岭。但是对东莞这座年轻的城市而言,也许只是一个转身的瞬间。

  年前随同学来到东莞,随身携带的,除了简单的行李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如今N年过去了,依然还有迷茫,只是层次不同。二十岁时的迷茫是因为未知,不知方向在哪里。现在的迷茫则源于经验,因为已经知道了现实的残酷,了解自己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哪一层,知道世界原来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隐含着看穿后的无奈。

  现在有时站在南城的CBD,往左,可以看到玉兰大剧院和东莞行政中心,往右能看到东莞第一高楼环球经贸中心和正在兴建的国贸大厦。想到N年前,这里荒凉的景象,顿觉时光真的可以翻云覆雨。

  东莞正青春

  年前的东莞,汽车总站还在莞太大道和创业路的交汇处。那里是很多来外地人落脚东莞的第一站。喧嚣、嘈杂,以及鱼龙混杂的人群是东莞留给我最初的印象。如果你在这里被偷了手机或钱包,请不必惊讶,这是东莞给你的一份见面礼,如果你没有被偷过,怎么能算是在东莞生活过呢?

  那时候的东莞像一个大熔炉,无数人带着理想或者欲望像候鸟一样迁徙到这座城市,渴望得到他们想要的。市区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更远的镇区,厚街、寮步、大朗、虎门、长安……工厂林立,无数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不停地忙碌,如同工蚁搬家。这是一座混乱无序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年之后,曾经躁动不安野蛮生长的东莞也渐渐变得井然有序。曾经的世界工厂慢慢蜕变,越来越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景象。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地铁在不断修建。松山湖春天的花海让人迷醉,旗峰山四季的绿意只当是寻常。晚上的玉兰大剧院里,有人认真欣赏着孟京辉的话剧。也有人在覔书店一边喝拿铁一边看三岛由纪夫。很多废弃的工厂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东莞市区的治安真的好了很多,汽车总站早就搬到了万江,地铁2号线也已经开通,从东城到虎门,只需20分钟。现在坐车经过智通人才市场时,想起自己当年连续几天买门票挤进去找工作的场景,一切恍然如梦。

  30岁的东莞青春正甜,活力四射。

  他们的青春已逝去

  刚来东莞时,我经常低着头在这座城市里赶路。现在,我喜欢在黄昏的时候,站在高处俯视这座城。看着天渐渐暗下来,璀璨的灯火亮起来,汽车的尾灯在马路上蜿蜒出绚丽的弧线,其中不乏宝马和奔驰。而刚才从鸿福路高耸的写字楼里走出来的某个白领,却一转身,钻进了高楼背后的城中村,那里才是他在东莞的栖身之所。

  有时我会怀念起这些年来在东莞认识的朋友们。这座移民城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难维系,也许今天还在一起喝酒,但明天就得各奔东西。

  曾经在黄江板湖工业区的商业街上,陪我吃廉价麻辣烫看盗版VCD的朋友、曾经在厚街赤岭陪我去网吧的朋友、曾经在旗峰路的城中村陪我谈理想的朋友、曾经在人民公园陪我散步的朋友、曾经在南城写字楼陪我一起通宵赶方案的朋友、曾经在鸿福路口陪我吃饭的朋友、曾经在南城羽毛球馆陪我打球的朋友、曾经在东城万达陪我看电影的朋友,他们的青春不但已经消逝,连人都消失了。

  东莞常住人口800多万,其中600多万为外地人。如果加上历年来流失过的外来人口,那将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东莞是一个中转站,反复吞吐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

  而曾经的东莞奇迹,就是由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的。IBM亚洲区副总裁曾说过: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但那已经是过去的传说,东莞需要升级。腾笼换鸟、产业转型,东莞一次又一次努力尝试着改变,但每一次改变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阵痛。

  现在的东莞已经没人再提及世界工厂这个曾经响亮的口号了。很多工厂倒闭或搬迁之后,东莞已经不再需要这么多人。那些曾经被过度使用的廉价劳动力们,带着破碎的梦想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踏上了归乡的路。他们曾经以为东莞会是他们的新家,但其实不是。东莞的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和他们有关,但又和他们无关。

  东莞会记住这些人吗,恐怕不会吧,毕竟每一天仍有人雄心勃勃地涌入这个城市,每一天也都有人收拾行李黯然离开。

  午夜时分,是谁在万江的下坝坊买醉?又是谁在东城的办公室修改着PPT?是谁在长安的车间加班一整晚?又是谁在大朗的出租屋里叹气?有人在这里实现了理想,衣锦还乡,有人在这里堕落了青春,无颜再回故乡。

  但更多的人,平凡如你我,在这里勤奋工作,认真生活,既不是食利阶层,也不是精英分子。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湖南、广西、四川还是江西?无论我们在东莞的哪一个角落生活,对于东莞,你恨它也好,你爱它也罢,我们都已把青春付予了这座城,她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她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也许今天我们想要的未来还没来,但仍会继续在东莞奋斗下去。

  东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是媒体笔下的文明城市?还是民间流传的欲望之都?是著名的世界工厂,还是锐意进取的新一线城市?不管你看到的是东莞的哪一面,我都要告诉你,东莞是一座无数外地人用青春搭建起来的城市!

  如果你也曾经为东莞奉献过青春,请转发此文,谢谢!

  (完)

  《打工女孩》读后感(七):什么是主观?

  在没看书和没听讲座之前就看了豆瓣上的评论,看的最多的字眼是“主观”,没看书的缘故我认为我不能先入为主带着这个“主观”的主观思路去看书。然而在听了讲座之后,我认为我们真的都太“主观”了。我们一开始就充满着期待,期待在书中看到打工者是多么的艰辛和绝望。工厂不遗余力的压榨劳工等等。一旦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就会认为作者“主观”,粉饰太平,美化事实。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价值观亦不同,开心与否和经济条件不一定成正比。不是每个人都觉得有房有车在一线或二线城市就是成功,达不到这样的条件就是绝望。我觉得真的需要抛弃原来的想法好好的看一下书再做结论。当然未必要认同作者的每一个观点。

  《打工女孩》读后感(八):我们只是写字楼里的打工女孩

  东莞很急,那里的人们也很急。急着发展,急着学习,急着赚钱,急着成功。

  二十一世纪初的东莞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城市,快速且无序。这个城市的发展核心就是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和社会配套设施都没有建立起来。伍春明差点被骗到妓院,用随手的身份证开始新的生活,巴士、出租乱收费,直销大行其道。

  二十一世纪初走进大城市的农民工一代也是野蛮生长的一代,茫然却顽强。人们的生活重心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他们可以住在那么拥挤逼仄的环境里,可以长时间做着机械性的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没有生活质量的生活他们也安之若素。

这整座城市就是匆忙建起,应付就行;成功的秘诀就是一知半解,夸夸其谈混到一份职员、教书或是其他什么你想要的工作即可。

  是不是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当他对成功的渴望越强烈,他越可以把自己机械化?在那个年代,外商刚进入中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突然增加,于是英语就被赋予了成功的光环,或者说学好英语直接与成功划上了等号。于是便出现了流水线英语——学生被要求机械性地记住那些单词的拼写和发音,理想状态是每天学习11个小时,以每小时能写六百个句子为傲。这种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竟然得到了一批拥趸。教育程度高的人会思考,会想着找一些快捷效果好的方法,不愿意用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

  当我看到敏会在下工之后去学电脑技术;当我看到伍春明写日记不断地给自己定目标、鞭策自己——当然这些日记有非常多的鸡汤与鸡血;当我看到伍春明和敏都在不断竞争着更高的岗位或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职业;当我看到英语老师刘以霞由学员努力变成了老师,并且兼着三份工作为了开家幼儿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2016年后这个时代的焦虑。

敏最重要的人生决定都是在弹指之间,轻率决策;春明碰上什么流行就一头扎进去。刘以霞太给予按照她想要的方式提高英语水平。

  阶层之间的相似性如此之大让我惊诧。每个阶层都有些人安于现状、有些人努力向上;每个阶层中的相亲都有资本的比较,在资本天平上谁的分量更重一点;每个阶层都会有成功学的市场,不过成功学的内容有所不同。

  跨越阶层的难度也让我惊讶。敏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还是跟厂里一起打工的男生结婚了,只不过帮父母改善了生活;伍春明还在继续找着工作和对象。

  《打工女孩》读后感(九):《打工女孩》

  初读《打工女孩》,便觉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读到过这般文字。遥想到一年之前大姐夫寄来的的、回大陆之前赠给台湾友人的《寻路中国》,发现两篇非虚构文学书籍所描绘之细竟如出一辙。惊讶之余试着查询作者,不由失声:原来俩人竟是夫妇。

  何伟是地道的美国人。

  张彤禾则是黄皮肤黑头发的美籍华人。

  何伟的《寻路中国》描绘的是中国十年的发展脉络。

  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则用她的纤纤细笔勾勒出农民与城市之间深不可测的鸿沟。

  何伟试图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客观的来剖析中国发展的源头,并探讨个人与变革发展的应对。“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望中国变革的实质”。

  张彤禾要表达的则是“乡村到城市之间的变动中国”,而打工者,正是那不可或缺但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主角儿”——“典型群体”——一群有理想的“乌合之众”——她们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两人视角不同,主题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这夫妇俩都在以自己的视角来“记录中国”。

  张彤禾与何伟不同,她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开篇便写着“献给我的父母亲”。序言也介绍了自己的家族甚至对中国的情感。这种陌生而又难以割舍的情感的确是难以名状,虽在美国长大,但自己的“亚洲特性”仍是带给自己与她人之间的“疏离感”。(这何尝不是一个圈。)

  人类迁移。

  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迁移不可胜计。早在战国时代,秦人就移民巴蜀,燕国开拓辽河,楚人拓展西南,后期的或因政治、自然、战争等发生人类迁徙的更举不胜举,甚至美国,也是个迁徙国家。张彤禾自己的家族也是由于迁徙辗转去的美国。但农民工迁徙这种在天朝特色阶层的人类活动则有一丝耐人寻味意味。

  农名工迁徙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移民。这“25年来都持续的历史上规模最大迁徙”的原因复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外资引进、廉价劳动力跟原料、农村的剩余生产力、交通工具发展......但究其根本,是中国在改变。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甚至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将其“基础性作用”改成“决定性作用”,这“不仅凸显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地位的不断上升表明中国政府不断要改变中国的经济体制,谋求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以巩固自己的国际地位。

  但张彤禾着实没有在宏观的方向来思考这些。没有政策、文件这些冠冕堂皇的资料来当佐证,也没有请政府官员、企业大亨来做门脸,她选择了实实在在从农村脚踏实地出来、在社会阶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农民阶级,而且是在父权社会中占被主导地位的女性来剖析这段正发展着的“不同寻常”的历史。

  张彤禾写的很真实。她是一股脑扎进去打工女孩们的世界。文章读起来文字不浮夸也不做作。

  曾在普快列车中打量过这类人:油蓬蓬的头发,黝黑的脸庞,目光漂来漂去,或用家乡话跟自己同伴聊天,或喃喃着自言自语,他们不善于也不敢盲目的跟自己群体之外的人接触,似乎孙悟空在他们之间画了个圈,圈之外的世界,陌生而又恐怖。这是另一种有别于张彤禾成长时所感到的“疏离感”,背井离乡后发现格格不入,融入后又迫不及待想要跳出这个圈,但圈中的烙印又是那般深刻。圈外的大多数人也不会主动接近他们,更不会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以此彰显自己的地位优越。

  当下歌颂农民工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从春晚中的歌剧、小品到畅销书排名的榜单,处处皆能瞥见或赞扬或写实农民工的作品。这些都证明了农民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高考这种全国选拔性考试题目某年也以“农民工”为题,舆论的营造似乎要提升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但庙堂上的说辞只能是在圈之外徘徊,真正能冲破枷锁闯进去他们世界的人,不多。

  当张彤禾依着何伟在尼罗河畔畅游或者在荒芜沙漠仰望胡夫金字塔之时,不知还能否想起在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的生活。何伟还记得起居住在京郊的魏子淇么?不知张彤禾还记得起不断跳槽的吕清敏和对着流水线学习机重复英语的刘以霞么?

  总之感谢张彤禾跟她的丈夫何伟,感谢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实实在在的用独特的视野帮助中国人懂得如何看待自己的祖国——客观的看。

  《打工女孩》读后感(十):东莞打工的女孩知道,出来就回不去了

  #出去

  上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开始加速,一批又一批来自农村、乡镇的打工者涌入沿海城市。他们给城市带来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乡村则逐渐荒芜,田地无人耕种,孩童无人照管,时代的漩涡正在疯狂扩大,谁也看不到水波平静的那一天。

  直到现在,持续了十几年的打工浪潮仍然不歇,水涡还在旋转。

  我从小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我的父亲母亲从90年代初出外打工,在广州番禺某电子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了近十年,直到2010年才回到老家。我的舅舅、小姨、叔叔、婶婶相继出去城市,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营生。我童年所生活的那个村落,所有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对于他们来说,出去,是唯一的出路。

  流水线工人、保安、服务员、洗碗工、司机、建筑工人。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当第一批打工者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时,他们的子女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工厂里,一家几口人同在一个厂里的状况十分常见,漂泊,已经是常态。

  在新闻联播里,在报纸上,我们总是能看见关于他们的新闻,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关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问题,关于在工厂里年轻人自杀的问题。关于他们,全部都是问题。尽管新闻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但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沉默的,我们只能看到“农民工”三个字,看不到具体的一个个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快乐与哀愁。

  事实上,所有从家乡出来的人,都被卷入了漩涡中,你我都一样。而在漩涡的底部,水流更急,视野更混浊,生存更艰难。

  #打工女孩

  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将视角对准了东莞,对准的女性。在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她记录了许多个女孩的故事,她们的青春和奋斗、孤独和彷徨。

  她独自一人,走入了水涡的深处。

  张彤禾是美籍华裔女孩,曾任《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2004年,她第一次来到东莞,并决定就此走入时代的漩涡,记录并书写打工女孩的故事。2004-2009年,她每月在东莞住一到两周时间,与打工女孩交朋友,见证她们的生活。

  她放弃了新闻常规的写作风格和规范,采访时不一二三四问问题,而是选择和女孩们待在一起,和她们一起见朋友,听他们吐槽,和她们一起回家过年,她以陪伴者的身份待在女孩们的周围。她也进入拥有7万工人的工厂采访,和朋友打入东莞色情场所一探究竟。

  在《打工女孩》里,她讲述了许多故事,最主要的是吕清敏和伍春明的故事,五年的时间,我们通过一章一章的文字,看见了吕清敏和伍春明的变化,她们又换了工作,又换了男朋友,又涨了工资,张彤禾的文字就像纪录片一般,抓取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场,结结实实的生活细节。

  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的工作从早上八点持续到半夜,工作十三个小时”,并且没有周末?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班不许说话,否则罚款五元?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一趟厕所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还得填表签字?

  没有细节的故事是不足信的,也是不好看的,而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充满了细节,并且由于她的外国人身份,感受更加敏锐,许多也许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她能看出不寻常。

  她自己说,“我和她们一样,背井离乡。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后,我在国外住了十五年”,也许因为同为漂泊者,她更有耐心,更能理解她们。

  #孤独、自由、奋斗

  “生存,对打工女孩来说,是时时刻刻的眼前之事……在城里讨生活,意味着切断她们所熟悉的一切。”

  孤独,是打工者的心理常态。当一个人进入一个庞大的工厂,并与过去完全切断联系时,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更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在宿舍里结交了好朋友,但几个月后,便有人离开,或者回家结婚,或者另去了别的地方,要在工厂里保持关系,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这句话在书里至少重复了三次。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前十年,女孩们一次次的失去联系,一次次的重回孤独。慢慢地,她们不再轻易的向人打开心扉。

  但还是要出来,并且,“无论他们多么留恋地回忆起乡村的童年时光,事实上,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张彤禾和吕清敏一起回家过年的时候,吕清敏非常兴奋,但很快,她自己意识到,家里是可以待的,只是不能待久。

  当她们已经了解过城市中的自由,不必受人束缚,不必被人指点,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时,她们就回不去了。自由,这是城市许诺给她们的礼物,而要获取更多,则需要更艰难的拼搏和奋斗。

  吕清敏和伍春明都是不服输的人,在本书的结尾,吕清敏已经从流水线工人做到了文员,伍春明八年没有回家,仍在不断的换工作。

  在东莞,充斥着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教礼仪,教英语,教计算机,教你如何说谎骗过面试你的人,教你如何走向成功。

  通过大胆的自我表达和说谎,很多女孩走到了更高处,她们不抱怨,满意自己的生活,并且勤奋,为目标奋斗。这就是漩涡的中心,她们相信“只有靠自己”,她们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几乎就是目下中国的缩影,所有好的坏的,都在这里。而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漂泊者。

  这本书不提供答案,只有真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打工女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