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闲言碎语》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闲言碎语》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9 04:4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闲言碎语》读后感精选10篇

  《闲言碎语》是一本由朱晓剑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闲言碎语》读后感(一):朱晓剑的《闲言碎语》

  朱晓剑的《闲言碎语》

  蒋蓝

  平时忙碌利用五一假期,请郁达夫专家文友、唐友耕后人唐劳绮、作家朱晓剑4月29日到家一聚。

  我给每位赠送了近著《爱与欲望》《复仇之书》《寂寞中的自我指认》。晓剑送我新出的文化随笔《闲言碎语》一册以及《如此书房》一册。两书均有录了他写到我的两篇文章

  《闲言碎语》装帧颇好,小巧朴素可人。相关介绍指出——

  作者虽称自己红尘中的闲人,却绝非游手好闲之徒,其闲闲得风趣,闲得从容,闲得颇有风雅,通过闲闲的文字娓娓道来成都人的各种休闲方式和成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看似碎语闲言却处处透出生活的智慧,看似漫不经心却有随遇而安随机而动的坦然

  本书由恋城记、成都活、街巷里、无所诗、房子记、书虫志五辑组成,描写了作者在成都的闲适工作和生活,关于城市风土人情风花地雪和旧人旧物,最重要的,是作者的读书生活与这个城市息息相关

  就是说,“书与城和人”恰是本书的关键词

  我一直有如下体会,大凡是人文积淀深厚之地,在文化领域尽管可以开出一树繁花,但往往置身于需要反思、反叛、突破时代,却因为羁绊太多,或者抱残守缺,或者沉迷于过往文化的幻象,正在失去其文化的后继锋锐之力。而那些崛起于文化滩涂上的经济城市,却没有这么多负担经过时间磨合与吸纳,它们往往却能在文化领域异军突起。面对这个现象,我的感觉是,这些城市的话语形态,基本上都是处于某种那个强力话语控制下,它们的民间话语要不就是对某种应时话语的改写或翻版,要不然就是过于孱弱,难以在板结之地扎根。

  近年,有关成都民间话语形态的研究开始浮出水面,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例外”,在漫长的唯一话语成为绝对主角的时代,成都无论从政治军事、地缘角度来看,它并不具有牢牢操持麦克风能力。但是,历代本土文人却以一种独特写作和行走,逐渐催生出了色彩鲜明的民间话语——它并不能实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应,更不能实现让历史之河改道、截断巫山云雨的超级壮举。它不过是一些对生老病死春风杨柳、青青艾草、竹林摇曳酒楼飘香、小桥流水驿站灯笼的咏叹,不过是对卖唱人、卖小吃者、脚夫、天空中飞遁的疾鸟与锦江晚照的描摹。而在口语中复活历史的感官,把民间的眼泪融到笔端,逐步构成了风味十足的成都话语。我想,只要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可以在城市的阡陌中寻找到杨雄、杜甫、李白、薛涛、杨慎、王闿运、吴虞和巴金、李颉人、沙汀、艾芜笔下氤氲部分痕迹,体会到浮荡在川西坝子上那股犹如雾霭般的浓郁生机,从而深切感觉到民间话语的生命力

  处在一个经济时代,经济对文化的逼近,由挤压发展到彻底合谋,在一些超级城市不断从经济的高台上发出文化的眩目指令时,在一些中小城市纷纷以营造“人造外滩”为能事的格局下,成都却在一冠银杏或香樟笼盖的屋檐下,展开了自己的折扇,显得不徐不急。这样的城市文化风度,就决定了成都只能是中国文化景观里最为持久的一个“坛场”。

  既是“坛场”,那就是多元的,多声部的,参差不齐的,市井化、肉身化的叙事得到了毫无阻碍的流泻,这同样就决定了成都的民间话语构成,有着个体的、粗糙的、质朴鲜活有力的文化特质,有意无意的与强力话语拉开了一定距离,彰显个人价值尺度和生活经验,并以一种幽默、迅捷的川人智慧,构成了自己的文化胜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本地的民间话语也充分表现出沉迷市井文化的种种特征。这一点,无论是在文化和艺术领域,表现均十分充分。

  在这个向度上,朱晓剑的《闲言碎语》应该说深得中元。如果从锐度、个案纵深上着眼,似宽泛了些。作为朋友,祝贺此书出版。

  《闲言碎语》读后感(二):闲话成都慢雅生活

  文/胡艳丽

  朱晓剑是在书里将生活过得繁花似锦,有温度态度的人,藏书、书房、书店、书作、书人、书事,在他的日子里有着别样风情。这些与书有关的雅事将日子撑得满满的,却并不显拥挤杂乱,还透着一股特有的成都休闲味儿,于缓慢悠然中尽显一个读书人见识与雅量。

  《闲言碎语》是朱晓剑将其在成都的闲散生活,用当地的语言文火慢煨出的一品靓汤,入口清亮,舒爽滑地道的成都味儿令人回味悠长。该书装帧小巧而富有韵致,适合有着雅致心情的读书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随身的小挎包里取出,任意翻读品味

  读他的文字,就如同和一位对成都的一切都了如直掌的文化导游,一同慢慢游览成都的风物人情。朱晓剑要带读者游览的不是成都的外在风景,而是深入成都血脉肌里,融成都的人文、历晚、风韵故事一体的潜入式游览,他带领读者感受的是成都人真实的生活方式与情趣

  该书首先由39幅颇有“成都范儿”的照片为成都“闲”风景拉开序幕,照片里的田野、街巷、书屋、以及那些从容悠闲的成都人,用“无语”的方式先行代作者进行了一番表达,直看得人赏心悦目。作者的80篇小文分为《恋城记》《无所诗》《等闲者》《书虫志》四部分。“闲城”成都和“书人”朱晓剑,在时光和生活里相遇,结下了这段如梦如痴的《闲言碎语》文集

  当然,成都亦不是永远居住在历史的安闲中,在时代变迁中成都也流失了部分古音古韵,作者在书中亦表达了对成都灵魂失血的痛惜,“我以为‘现代化’可以跟任何城市搭上关系,就是不能跟成都这样的城市有关联。我们已经看到,在粗暴而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甩掉了很多古韵,而我们却一点都不痛惜。”看着成都在自己的眼前,一点一点消逝了从前的“慢”模样,作者深感痛惜,读者也能感同身受。在飞旋的世界里,三十年后,我们还能找到一座叫做“成都”也很“成都”的城市吗?没有人愿意看到成都到最后只剩下名字这张皮囊

  成都,祝你安好!朱晓剑,在最适合读书的城市里,且请慢慢碎语闲言话书人书事,期待再见你的《杯酒慰风尘》。

  《闲言碎语》读后感(三):闲得有盐,碎得有味

  谢惠

  《闲言碎语》是一本从点滴细节里描写成都闲适生活的书,在书里你能看到成都普通人的各式悠闲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城市的风土人情、风花地雪、旧人旧物、今人今事无一不涉及其中。全书以恋城记、街巷里、无所诗、等闲者、书虫志五部分组成,从城市印象、街巷文化、诗人交集、友朋往来、书人书事的角度,用细碎笔墨娓娓道来一个生动、立体而真实、丰富的成都生活图像集,读来有声有色而有味,至于随着书中的内容而引发的大讨论,甚至偷着乐或是笑出了声也便是常有的事了。

  比如说,当看到“玉林小区美食酒吧街”,然后就能引起若干的讨论和询问,大有把其前世今生前话后话的深挖细究千百遍之势,顺便还有邀约友人一起去亲自感受的冲动呢;提到“成都的方言”之类,然后总是会在看过之后用成都话再声情并茂地反复说上好几遍,似乎想从那几个简单的字里挖掘出什么秘密来,至于忍不住笑个天翻地覆前仰后合也是常事,惹得旁人侧目视之也毫不在意,自顾自的也能傻傻地乐活半天,其实原来不过是几个诸如“瓜娃子”“瓜稀稀”之类的词语罢了,也许品评这个中好玩滋味是难以向外人道的吧!

  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这里的生活总是在“慢半拍”的节奏循环往复,也许这种基调与这座城市天然的气候有关吧,至于为什么似乎也不能完全说得清楚,但美女美景也就这样悠哉游哉地在那里了,千百年来泰然处之而不转不移,以至于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就恰巧赶上了,身处悠闲的氛围理所当然地不知不觉了。在成都的街景里,诸如芳邻路、锦里路、玉林路、科华路、外双楠等是不得不提的,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也都在这些街区打转,各种吃的玩的也不在少数,美女帅哥们总是喜欢集结于此,诗文烟酒茶也自然而然活跃于其间了,即使曾经的老街老巷已经时过境迁几多回,但老成繁华影响力却依然还在。

  《闲言碎语》的笔调,亦如这本书的作者朱晓剑的悠悠“闲生活”——闲得有盐,碎得有味。朱晓剑用平实而风趣的语言写尽了成都的大城小事,将日常生活里的细微点滴精致展现众人面前,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而有滋有味的活的成都,就如同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般随性自然

  《闲言碎语》读后感(四):闲话成都

  ■ 郑渝川

  一直觉得,成都跟广州存在很多相似性。关于广州,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广州大道以东的天河区,那里的城市特征和生活方式更接近于深圳,财富时尚和快节奏成为关键词。只有在广州生活过较长时间的人才能领略她的气质,更多地保留在广州大道以西的旧城。尽管激越的城市化让旧城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但格局依旧。在广州的旧城,闹中有静,许多本地居民并不愿意像急欲在这座城市立足的外地人那样,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事业打拼上,这才有了堪称精致无双的粤式早茶生活。请注意,饮早茶需要整整一上午,这是很奢侈的生活方式。

  成都人则在下午喝茶,不仅如此,成都人还想尽办法,开创让“玩”和“吃”兼容并蓄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周末到农家聚会,既包括下午喝茶的部分,还有中午和晚上两顿农家菜,以及搓麻——成都官方规划比较成功的,就是迎合成都人讲究“玩”和“吃”的特点,在市郊开发出多个堪称全功能全民休闲娱乐区域,最著名的是三圣乡,远一点就是龙泉。

  当然,成都人不可能每天、每个节假日都去农家乐,城里也有很多好去处。成都人不喜欢宅,下馆子和“轧马路”的频率之高,绝对是国内其他城市的人望尘莫及的。“轧马路”的频率如此之高,导致成都的零售效益远远超出了这座城市经济实力在国内的排序:成都顶多算1.5线城市,但零售业却绝对可以排到1线。“雅诗兰黛成都王府井百货专柜去年一举创下该品牌全球专柜销量第一的神话”,这是媒体企业均证实的消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人与时尚、消费相拥的紧密程度,在这里,基本没有人煞风景地去谈论过度消费、品牌设计、时尚概念有什么弊端

  很难在短短一篇文章中说清说全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成都的生活趣味。而要比较方便全面了解这一切,我推荐大家读我的朋友、文友、网友朱晓剑新近出版的《闲言碎语》一书。这本书分为5个篇章,“恋城记”一章扫描的是成都的“巴适”生活,其实也可作为外地朋友来蓉的自助游指南,从到龙泉看桃花,到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挑选珍奇古玩,再到随处可见的街头小吃,穿插成都的特色书店分布、古镇风情、方言特点、美女之城、农家乐。朱晓剑出生和青少年时代成长外省,1997年来到成都后,经十多年的“巴适”生活,还总结出了成都生活方式常常受到忽略的几大优势:朋友间的容忍度和自由度更高、知足常乐爱情更易获得、除了生活享受而不急于追赶其他方面潮流、为不断改善品质生活而萌生的创意思考能力。

  “街巷里”、“无所诗”、“等闲者”、“书虫志”四章分别是有关成都一些特色街巷的介绍、成都文化生活的记录、有特点有个性有独特生活品位的成都人(不仅仅包括成都文化人)、作者淘书读书的生活状态,各显趣味、韵味诚意

  《闲言碎语》读后感(五):天津日报报道

  这是一本书写成都的“闲”书,也如作者悠悠的“闲生活”——闲得有盐,碎得有味。作者用平实风趣的语言写尽成都的大城小事,将日常生活里的细微点滴精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高调的成都,它是一个真实而有滋有味的活的成都,如同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随性而自然。本书由恋城记、成都活、街巷里、无所诗、房子记、书虫志五辑组成,描写了作者在成都的闲适的工作和生活,关于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旧人旧物,最重要的,是作者的读书生活与这个城市息息相关。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04/17/content_6872937.htm

  《闲言碎语》读后感(六):成都——日常即诗意

  □钟 扬

  汪曾祺先生说过,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成都是一座悠闲的城市,成都人好安逸呵。

  一杯茶,一册书,一个下午的时光。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但在大多数成都人,这却是日常的生活。相对于步履匆匆的我们,这是多么令人向往幸福时光。

  我向往成都,虽然仍没能去过,但去过又怎么?过客是一回事,住家又是一回事,我把它当心灵的一处诗意的栖居。没有去过,幸喜有这本《闲言碎语》,这正是住家成都的朱晓剑兄的成都的体验,日常生活里的亲切,流水岁月的活色生香,那些荡漾在文字里的苍郁的诗意,如此醉人郁郁地牵动我们的心旌。或者呢,不少东西已渐渐远去,这是无可奈何的怅惘,晓剑说他“坐在时光里苍老”,谁又不是如此?能够“坐在时光里苍老”,不亦是一种幸福与诗意的人生?这是日常即常态的时光,是快乐的体验,却也把日常过得诗意盎然。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面貌,可是当下我们的城市,却日益的往同一的平庸靠拢,多么令人沮丧。无疑的,成都却张扬了它独具的个性,但这也只是浮皮潦草的印象,属于匆匆游客眼中的风景;只有另类的味道,才最深入人心,也能够成为难以忘怀的一份眷念和记忆。这当然往往只有住家于这城市里的人们,他们才最有发言的权利。而这也是我更乐意阅读他们所写的作品的缘由。

  《闲言碎语》的所谓“闲言”,所谓“碎语”,当然最是朱晓剑的,是他个人的感受,个人所窥见的风景,狭小和不完全自是必然的,却又何尝要紧呢?我们所需要的,或许乃正在此处,生动而亲切,有泼泼的生气,而非例行公事的介绍,抵拒了冷冰冰,我们捕捉到了成都的雨丝风片,这是千姿百态的具象的琐屑,小巷里的邂逅,生动的细节不经意间就勾动我们的情趣。于是,在东张西望时,我们目不暇接。这是家常服而不是盛装下的成都,音容笑貌,自然随意,率真诚挚,或许这才是真实的成都。但我们显然更喜欢,更乐意去亲近。当我们在一间有年月的小吃店经过时,于热气腾腾的气氛中,忽然抬头,一眼就瞥见了沉色的紫檀木板上那“宽度”的两个字,心里该是如何的起着一种悠远的情思呢?

  我们总幻想着诗情画意,但诗情画意是什么呢?耽于梦境其实是最大的错误,这里则提供了一个样板,即“所谓诗,也许就是从某个角度给一帘景色注入灵魂罢了”,说得太好了,这才真的是贴实的令人感动。在朱晓剑的文字里,处处饶然的生动,温暖的感动。那喧腾的闹市,麻辣的香味,宽窄巷的时尚和传统,摇曳的红灯笼,还有似真似幻的纸影戏,无不构成了杂色斑斓的人生。不经意时,回眸之际,朱晓剑文人的情怀,就这么浓郁地表现。在这样的一个更适宜于怀旧的城市,他总是每每要去缅怀的,这却也是如诗如画的一份生动。

  而光怪陆离却也无不折射着当下的尴尬,现代的怪象,张扬的单调混搭着传统生活的古意,沉着和浮躁,令人奇怪地同时存在,于是,怅然的失意和淡致的从容,寂寞和热闹,使我们真切地瞥见了一个城市的姿态,不再单一的,而是浮现出了五光十色的丰富。

  我喜欢成都,但其实又何尝是那座我至今从未去过的成都?我是受了朱晓剑的魅惑,所更为耽恋的也正是他《闲言碎语》里的这个成都。我并不管它跟事实的那个成都,距离究竟有多大。没有关系的。我心里倒是十分认可了这文字里的成都。我喜欢它的杂色、新鲜,也喜欢它的日常、诗意,它的安闲的从容,以及不是驱赶的匆匆的节奏,而是流连光景的慢腾腾的生活。

  诗意的成都,当然不能没有文人也不能没有诗歌,已故的艾芜、沙汀,现在这里还有不少作家和诗人,老的如流沙河,年轻的如翟永明、柏桦......他们都是很诗意的人物,而诗意散入空气,在成都的寻常巷陌芬芳。朱晓剑说,只要你写诗,就是一位大师——朋友这么说。这是有道理的,毕竟在成都,诗人是高贵的。生活在成都,做个诗人和文人可真好呵。

  《闲言碎语》读后感(七):诗意的成都,日常的成都

  □林伟光

  汪曾祺先生说过,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成都是一座悠闲的城市,成都人好安逸呵。

  一杯茶,一册书,一个下午的时光。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但在大多数成都人,这却是日常的生活。相对于步履匆匆的我们,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幸福时光。

  我向往成都,虽然仍没能去过,但去过又怎么?过客是一回事,住家又是一回事,我把它当心灵的一处诗意的栖居。没有去过,幸喜有这本《闲言碎语》(金城出版社),这正是住家成都的朱晓剑兄对成都的体验,日常生活里的亲切,流水岁月的活色生香,那些荡漾在文字里的苍郁的诗意,如此醉人郁郁地牵动我们的心旌。或者呢,不少东西已渐渐远去,这是无可奈何的怅惘,晓剑说他“坐在时光里苍老”,谁又不是如此?能够“坐在时光里苍老”,不亦是一种幸福与诗意的人生?这是日常即常态的时光,是快乐的体验,却也把日常过得诗意盎然。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面貌,可是当下我们的城市,却日益地往同一的平庸靠拢,多么令人沮丧。无疑地,成都却张扬了它独具的个性,但这也只是浮皮潦草的印象,属于匆匆游客眼中的风景;只有另类的味道,才最深入人心,也能够成为难以忘怀的一份眷念和记忆。这当然往往只有住家于这城市里的人们,他们才最有发言的权利。而这也是我更乐意阅读他们所写的作品的缘由。

  《闲言碎语》的所谓“闲言”,所谓“碎语”,当然最是朱晓剑的,是他个人的感受,个人所窥见的风景,狭小和不完全自是必然的,却又何尝要紧呢?我们所需要的,或许乃正在此处,生动而亲切,有勃勃的生气,而非例行公事的介绍,抵拒了冷冰冰,我们捕捉到了成都的雨丝风片,这是千姿百态的具象的琐屑,小巷里的邂逅,生动的细节不经意间就勾动我们的情趣。于是,在东张西望时,我们目不暇接。这是家常服而不是盛装下的成都,音容笑貌,自然随意,率真诚挚,或许这才是真实的成都。但我们显然更喜欢,更乐意去亲近。当我们在一间有年月的小吃店经过时,于热气腾腾的气氛中,忽然抬头,一眼就瞥见了沉色的紫檀木板上那“宽度”的两个字,心里该是如何的起着一种悠远的情思呢?

  我们总幻想着诗情画意,但诗情画意是什么呢?耽于梦境其实是最大的错误,这里则提供了一个样板,即“所谓诗,也许就是从某个角度给一帘景色注入灵魂罢了”,说得太好了,这才真的是贴实的令人感动。在朱晓剑的文字里,处处饶然的生动,温暖的感动。那喧腾的闹市,麻辣的香味,宽窄巷的时尚和传统,摇曳的红灯笼,还有似真似幻的纸影戏,无不构成了杂色斑斓的人生。不经意时,回眸之际,朱晓剑文人的情怀,就这么浓郁地表现。在这样的一个更适宜于怀旧的城市,他总是每每要去缅怀的,这却也是如诗如画的一份生动。

  而光怪陆离却也无不折射着当下的尴尬,现代的怪象,张扬的单调混搭着传统生活的古意,沉着和浮躁,令人奇怪地同时存在,于是,怅然的失意和淡致的从容,寂寞和热闹,使我们真切地瞥见了一个城市的姿态,不再单一的,而是浮现出了五光十色的丰富。

  我喜欢成都,但其实又何尝是那座我至今从未去过的成都?我是受了朱晓剑的魅惑,所更为耽恋的也正是他《闲言碎语》里的这个成都。我并不管它跟事实的那个成都距离究竟有多大。没有关系的。我心里倒是十分认可了这文字里的成都。我喜欢它的杂色、新鲜,也喜欢它的日常、诗意,它的安闲的从容,以及不是驱赶的匆匆的节奏,而是流连光景的慢腾腾的生活。

  诗意的成都,当然不能没有文人也不能没有诗歌,已故的艾芜、沙汀,现在这里还有不少作家和诗人,老的如流沙河,年轻的如翟永明、柏桦......他们都是很诗意的人物,而诗意散入空气,在成都的寻常巷陌芬芳。朱晓剑说,只要你写诗,就是一位大师——朋友这么说。这是有道理的,毕竟在成都,诗人是高贵的。生活在成都,做个诗人和文人可真好呵。

  《闲言碎语》读后感(八):无夜不成都(朱晓剑)

  一个城市的生活态势,跟它的生活节奏密切相关。尽管我们可以用各不相同来形容,也是难以给每个城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不过,对于成都而言,确实跟别的城市大不相同,那就是在一天24小时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热闹,白天有白天的风情,晚上又有自己的韵味。

  简单的说,从早上开始,鲜活的生活启幕,到上下班,也是不会忘记生活,而到了下班之后,成都人的生活从“公众”开始变为“私享”,各有各的玩法,不一而足,热闹热闹、活色生香、探险刺激……生活的沸点在这一拨拨活动之后持续升高,直达第二天的凌晨,能吃喝玩乐的地方依然灯火通明,好像是一个不夜城,笙歌艳舞之后,回家,第二天继续潇洒上班。如此每天的循环往复,似乎没有了疲倦,也似乎少了一种孤寂,和来自生活的压力。其实,这都是表面上的成都,更多的是显示成都这座城的活力。

  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诸多的城市,不难发现,六点以后,有的还在继续上班,有的在回家的路上狂奔,更有的是把生活从这里转移到周末,但在成都就不一样了:日子是分段过的,它们联系而更多的是相互独立,各有各的精彩不说,就是简单的生活,也能过得十分精细,这是因为每个成都人都是生活哲学家,在平凡处发现生活的伟大,因此,专家得出结论:成都比伦敦纽约快捷10倍。这也是成都人最具幸福感的地方。

  更多的时候,我们对城市的观感是直接的,敏感的,对城市的喜好则来源于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意义。这样看一个城市是不是有活力,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而不仅仅是城市GDP,城市快餐化,越来越缺少个性。这样的城市大概很容易被人遗弃的。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林中明说:“在成都,任何一个地方在几分钟的距离内,都能找到美食,这个休闲花费的时间短啊,和伦敦纽约那些地方相比是1:10的比例;其次,成都的美食啊旅游啊消费啊价格都很低,这就使得老百姓都能享受休闲,这个和海外的比例是1:10;最后一点,选择多啊,有各种休闲方式供你选,只需要花在海外1/10的价钱就能得到10倍的选择。”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六点以后,成都人的生活方向是怎么样的一种快乐状态,是少有人探究的,而这种状态是一直持续到深夜,其内核包含的更多的是城市带给我们的是分享生活。这在其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成都就办到了:运动、娱乐、美食、美女……都一一出现,这不是简单的亮相,而是精彩的华章,成都人可谓是真正的生活私享家。

  坐在九眼桥边,看薛涛已成过眼云烟,那些远去的船只,也早已不见,那时的成都,是不是跟今天有些相似,只是转换了形式?我不时的猜想,判断,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是不是生活的才有意义,这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能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我不知道,还有比这个更美好的事情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