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公平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公平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31: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公平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公平中国》是一本由王福重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246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平中国》读后感(一):理念的涤清

  看王福重的《公平中国》,很像是在听他在电视上作为特约评论嘉宾点评时事,有力而又分析到位。《公平中国》里总共收录了作者关于三农问题、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央企、慈善等诸多问题的看法和论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要公开,让民众都能参与进去。比如三公问题,在作者看来三公的虚高还是假命题。所谓三公,就是吃、车、游,然而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不纳入三公里,比如我出去开研讨会,顺便玩一下,我这是行政里的培训和教育。而真正的问题是,你政府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民众没有参与进去,所以只有人们能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政府才不会去做什么,人们能让政府只做什么,政府才不敢做什么。

  二是要开放,让政府退出去。在央企一张中,作者将央企比作是利维坦,怪兽。央企出现于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后,在入世以后,政府当时的主张是在狼来之前,先培养一批狗,结果没想到狗没有保护羊,反倒先把羊血给喝了。央企的存在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多少荣誉感和安全感,反而成为了怪兽,而只有一方面退出去不与民争利,另一方面培养央企的责任心,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公正。

  通读全文,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公平问题,依然是与效率捆绑在了一块。我们现在所需要努力的不是杀富济贫,或者杀了贪官,“和珅倒嘉庆饱”,而是让更多的人享有自己应得的权利,当人们有了这些权利,人们才会由于自利而利他,出现真正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同步。

  《公平中国》读后感(二):公平的社会含义

  公平是目前中国民众和媒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之意是因为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告诉发展后,贫富不均和机会不均都开始大面积出现。最近有关异地高考的突然又挑起了社会敏感的神经。人们对于贫富不均的容忍度在不断的降低,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似乎马上就要引燃的爆破筒。有关公平是个十分复杂但说起来十分简单地事情。从表面上看一个人骑自行车另一个人开宝马是不公平,一个人吃大排档一个人吃鱼翅是不公平,但是公平的内涵有着更多的意义。由于每个人资源禀赋的不同,结果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民众必须要有这样的气度和承受能力来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对于起点和制度环境的公平必须要努力实现的,而这也是目前中国所缺乏的地方。

  在作者王福重的这本书中,作者对当前社会重要的公平话题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当前社会公平是最大的问题,目前随着中国快速的发展,以往不够引人注目的公平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很多新形式的公平问题不断涌现。中国已经不能够回避公平问题继续做大蛋糕,而必须要在现在起更多的资源放在解决公平问题上。作者对于重要的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整理,作者认为目前要解决公平问题,首先重要的是要认清当前公平问题形成的原因,目前公平问题形成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另外一部分是由于当前的分配制度不合理,不管是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都在城乡分配,行业分配,单位内部分配方面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社会各基层要进行充分的政策讨论形成共识,避免过激行动。

  中国长期以来有着追求公平的传统,中国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围绕公平的博弈如果到了一个激烈的阶段,就会使社会失去良性互动的氛围。为此作者认为要进一步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通过放开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生产要素,充分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在解决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同时公平问题也会得到解决,笔者认为这是属于目前学者中有识之士的共同观点,要落实这个建议,还是需要完善法律制度,破除利益集团的阻扰。

  《公平中国》读后感(三):诡吊的书名,虚假的宣传,荒诞的现实:请问公平在哪里?

  忽然有种看电视剧《当幸福来敲门》的即视感,说是幸福,可满眼间却是各种心酸苦楚,各样悲欢离合~

  本书依然如此。

  名义上书名为《公平中国》,但实际上书中满眼尽是各种不公平,书名应该改成《中国不公平》,原来的书名太假了,简直就是在嘲弄中国老百姓!

  人们看到了书名和封面,本来买这本书是为了在书中寻找获得公平待遇的方法,然而这本书却处处都在讲述中国,特别是北京这个特权的中枢,各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不公平现象和以集体为单位的假公济私现象。

  “举个栗子”,第三章 义务教育→第一节 贵且恼人,诉说了教育资源稀缺现实下,部门利益和国企事业单位共建中小学的猫腻:用公款给学校1000万赞助费,让自家私人的孩子得到每年20个入学名额,花的公家的钱,受益的是私人,全凭家长的单位。

  第二节 小题大做,介绍了家长在五子上的攀比(比妻子的姿色、比票子的厚薄、比房子的大小、比车子的品牌、比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的学校/毕业后的工作)。为了个人的面子,强迫孩子加入到教育军备竞赛中,另一方面通过学区房和考试成绩,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倒逼到幼儿园。这是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作用的高估和误解,在教育科学不到位和【理想拼不过现实】的情况下,那些有权势金钱关系的家长们把孩子投入到了这场教育竞赛中,比权势,比关系,比单位部门的漏洞存在性,比金钱,比智力竞赛的分数,比体育和文艺的“特长”,比优秀推荐。【各种力量各路神仙各显神通,理论失效,理想失效,最终结果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第三节 政府缺位,1.细说1977年为“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而集中稀缺资源办好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之后遗留下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历史遗留问题。2.谈到了办学主体除了地方政府,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国家部委、央企、大公司与著名的中小学利益勾连的现实。这样公共资源,就会变成集体部门资源,集体企事业单位资源,也就是以“集体”的名义假公济“集体”的私,这样“个人”为单位的自私消失了,而以“单位”为单位,以“集体”为单位的自私政策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地发展了起来。3.

  《公平中国》读后感(四):透视中国的好书

  经常看财经郎眼的人,一定不会对时寒冰、王福重陌生的。尤其是王,说的话尖刻幽默,经常令人捧腹大笑。之前看了王福重的经济学普及书,发现有点意思,挺能深入浅出的。这次看“公平中国”,更觉得其不但知识面丰富,分析问题也能鞭辟入里,辅以数据说话,相当严谨。

  全书覆盖了经济民生的绝大多数方面,看起来只能是越来越悲观。说到底还是政府的定位:

  中国的政府不是民选的,又没有监督制衡,在市场化的幌子下,利益至上,不会提升效率更不会减员增效,就必然会成为掠夺性的机构。于是就有了

  1.政府对民众

  A征暴力税

  将本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全部所谓市场化

  C“腾转挪移”各类资金(如社保)

  2.政府对自己

  A享受特供食品、医疗、教育、福利分房、高替代率退休金

  超高三公消费,享尽腐败利得

  C扩大自己的利益群体

  3.民众对民众

  没有法制监督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唯利是图,干起违法勾当

  A食品不安全

  医药回扣

  C成本怎么低,利润怎么高,就怎么来

  总结起来一句话:民不聊生——官享富贵

  《公平中国》读后感(五):让发展回到公平的道路上来

  让发展回到公平的道路上来

  评《公平中国》

  北京的2013年1月份多被阴霾天气所困扰,灰突突的天空让人快乐不起来,更是为自己的肺能否承受这种空气所担心。但在我看来,这也是环境恶化以后对人类的一种惩罚,而且这种惩罚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这个城市里,特权阶层和有钱人可以享受普通老百姓得不到的生活用品,但是还好大家呼吸的空气是一样的,汽车尾气、植被破坏、河流干涸等长期破坏生态的行为将会让人类得不到干净的空气。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留下的各种问题更值得深思,环境问题就是突出之一。《公平中国》书中从一开始就提出作者的观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经济增长、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失业,而是公平。但也可以这么理解,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发展的不公平。或许,经济增长、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都是改革开放以来过于追求效率、无视可持续发展等原因造成的,如今改革要重新调整发展的战略,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让发展回到公平的道路上来,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

  既然公平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那么我们首先就得去认识和识别它,《公平中国》书中列举了公平所涉及的最重要的14个问题:农村、教育、医疗等。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历史、现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不公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让我们对于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对中国的“公平”形势的严峻有个清醒的警觉,对改革的下一步有个初步的判断;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民生,更重要的是将影响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成为了政府和人民相互妥协后共同认可的发展途径,人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潜力,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由却慢慢成为了既得利益才能享受的福利,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法则进一步破坏了市场的公平。

  问题当然要直视,并且努力想办法解决,例如近来政府公布了10年来的基尼系数,这就是政府敢于面对现实接受公众监督的勇气;盲目的发展终究要走向末路,并受到惩罚,就如阴霾天气对于人类的惩罚一样。缺啥就得想办法补啥,慢慢让我们这个社会的心肺功能得到恢复;国进民退屡屡发生却依然无法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中国的大学深受权力的浸染慢慢丧失了独立精神,三公问题成为了政府饱受诟病的话题……在公平问题设计的这14个问题中,我们已经进行了各种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只要以公平为准绳,进行刮骨疗伤的改革,还社会一个公平,还人民一个自由,社会的发展就会慢慢恢复到公平的道路上来。那时候,我们的电视台记者们就可以放心地采访每个人:你幸福么?

  在我看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至今仍然谁也战胜不了对方,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主张和受众。当然,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公平的追求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刻认识,站在整个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高度上,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013-2-2

  《公平中国》读后感(六):承担自己的民权

  承担自己的民权

  在中国对于一个步入社会的人来说,谈论公平这个话题是个很不成熟的表现。而且谈论公平的人群都是处于社会所谓平均线以下人们,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待遇“被拔高”。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民自古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自扫门前雪的个人生活,缺乏西方的冒险精神,更勿论造反了,只要能过得下去国人的忍耐度是极高的,对政府也是极为信任的,政府也自认为能帮助人民管理一切,管好一切。

  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有其特殊历史背景,但不可否认也包含那种自古遗留下来的政府包办一切的想法,但在当时的作用还是积极大于消极的。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国人似乎意识到有些事情太欠公平,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只是没有勇气或者说是见怪不怪了。感谢改革开放,西方的一些当时看来反动的言论,如今开来都是有利于人民而“为难”政府的,这些概括说来就是要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公民,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享受国家的权力。本书就记述了我国农村、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各经济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一一摆在桌面,让没有感受到,或者让只感受到部分不公平的人们知道,目前社会的矛盾是多么繁杂。

  我甚至忧虑一些愤青或者对社会不满者,以此书中的事例更增加他们的口实,但要解决问题,回避没有出路,只有勇敢的面对才有可能解决。试想十几年前类似这样的书籍估计是很难公开出版的,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国家是在往好的、符合民意的方向发展,国家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各方面需要平衡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时间来逐一解决。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众所周知的巨额资本,这些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资本,但我们想如何来把这些问题尽快尽早的解决好呢?光靠那些政府官员和被某些利益集团利用的专家学者行么?如果不放心的话,那就需要每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的公民权利,群策群力,也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要尽可能的消除一些不公平。

  《公平中国》读后感(七):公平是一种心理权衡

  这是我最近看过最爽的一本书了,一直想思考王福重老师想表达的公平是什么,为什么公平在未来十年是最重要的。

  医疗,住房,教育,慈善,户籍等等的民生问题上都存在者不公平的现象。有特权人群和普通人群,有地域优势人群和地域劣势人群。不平等的问题始终存在。但是似乎既得利益者往往是把关注和力量用在了其他地方,却始终不敢也不愿意扳平公平的秤砣。

  公平是一种心理权衡,只有把大家心里的公平秤砣板正了,既得利益者和劣势人群处于同等条件和政策的情况下,当权者才会切实地站在大数人群的角度,为大多人人谋求福利。

  从我自身角度出发,80后的一批人正处在交接支撑经济的时代。渐渐的,我们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而在压力之下,各种民生问题都成为了支撑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所以民生问题,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来分析处理。

  《公平中国》读后感(八):什么是公平也要学习

  什么是公平也要学习《公平中国》

  不要以为我们天生就懂得什么是公平,不要以为我们天生就会向往公平,更不要以为我们的社会越发展自然就会越公平。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公平,我们的社会都在哪里缺失了公平。

  一口气读完了全书,感觉很震撼,就好像当年读《山坳上的中国》读《现代化的陷阱》一样,好像一记警钟在你耳边敲响。中国社会这三十年的进步有目共睹,不过进步掩盖了无数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迟早要面对的问题,其中首先就是公平的问题。

  作者在自序中说,在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不是经济增长,不是环境恶化,不是通货膨胀,不是失业,这些问题我们相信都可以解决,而最大的问题是公平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开始的起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差别非常小,可是现在看看,的确是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可是贫富之间的差别之大,真是天上地下,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到96万,亿万富豪有6万,不要说万元户,就是家产百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产。要是在北京,要是在二环内房产一百万的房子,也就是筒子楼和老平房了,单间公寓都绝对不止这个价格,所以家产百万很可能还会享受低保吧。

  中国什么方面最不公平,我们都能想到的就是户口制度,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人被限制流动,然后是义务教育,户口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义务教育和高考。中国的高考也不公平,完全不是按照分数来入取,各个省的考试题都不一样,一个大学在某个省的招生名额也就是招生计划就是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分配制度,你想要上大学不仅仅要学习好,还要看你在哪个省参加高考。2011北大在北京入取人数是318人在河南录取160人,而河南的考生人数是全国最多的,是北京考生的十多倍!北京大学真的变成了北京人的大学了。人大附中每个班级都有好几个学生考入北大,一个学校的就能超过个别省份的北大名额。还有各种国防生、特长生、保送生、自主招生、各种加分、还有110%提档,110%提档什么意思就是说这110%里面的肯定不是按照分数来排列的,否则就按照分数录取好了。那么看看谁得到了这些高考中的好处呢?肯定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多数都是和教育相关的强势群体。过去的科举有很多问题,但是至少在分数上是公平的,没有各个省的分数线,没有各种加分,和高考相比,相对还能够公平一些。如果全国统一分数线,统一考试,也就没有了高考移民,户籍的意义就变得更小了,所以公平的很多问题都是互相关联的。

  接下来作者论述了大学、养老、医疗、住房、食品安全这些也是中国社会中很多不公平的重要问题,不过书里面并没有仅仅限于公平,慈善问题,税,公共预算,央企,外汇储备,计划生育,这些问题里面不仅仅涉及到了公平,也有别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改革三十年中绕过的重大问题,绕过去并不等于就不存在了,更不等于就解决了,而且时间越长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本会越高昂,甚至有可能高昂到我们社会无法承受的地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决定我们的社会将要向何处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