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唐山大地震》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唐山大地震》经典影评集

2018-07-09 03:2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唐山大地震》经典影评集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徐帆 / 张静初 / 李晨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灾难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唐山大地震》影评(一):唐山大地震

  一直不怎么喜欢冯小刚,也没什么理由就是单纯觉得他戏好多,所以一般而言冯小刚导演和主演的作品我都会绕而远行。前段时间九寨沟地震,我人生第二次感受到了震感,一时感慨连着看了惊天动地(讲的是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不得不说冯小刚的导演功底还是令我佩服的。

  这两部电影切入点不同惊天动地更多讲的是天灾无情人有情,而唐山大地震讲的是地震带来的无可奈何,我个人觉得惊天动地也许是因为立意太大,导致讲得不是很清楚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次全民救灾,那时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我觉得就是因为想抓的太多导致没怎么抓住,而唐山大地震的切入点比较小,所以更加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是方达被奶奶带走,然后姑姑说带走他就是要了元妮的命,下一刻车停了,方达走下来,元妮的一声“达”让人肝肠寸断,看一次哭一次,整部电影徐帆把一个母亲当初放弃女儿后悔无奈表演淋漓尽致,她要守护在这里,哪怕再烂再破再小,就怕丈夫和女儿的魂魄找不到家,反正我是非常佩服徐帆的。

  然后感觉整部电影的节奏把控还是可以的,整个故事高潮迭起,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写到这儿突然想起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我一向觉得小说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至少它讲的故事是很饱满的,但节奏把握好还是很厉害的!

  《唐山大地震》影评(二):23秒 32年

  1976年唐山那场大地震带给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太多痛苦,他们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一场发生在凌晨的巨大灾难,时隔34年,冯小刚导演终于将这场灾难搬上了大荧幕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成功的,从宣传语"23秒32年"就可以看出整个剧组用心,地震发生的23秒将原本生活完全颠覆,却需要32年来填补亲情缝隙,也正如所料,片子上映后引起极大反响,当灾难发生时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每个人又都在极力保护自己亲人,于父母而言保护好他们的每一个孩子可以说是一种使命,当真正面选择时她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说出那句"救弟弟",这句话保了谁的命又伤了谁的心,弟弟被救援队救下却失去了左臂,而上天保佑姐姐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且无较大损伤,并被军人收养,片中不止一次提到方登养父母希望其回唐山找自己的亲人却都被拒绝,她说她清楚的记得当时母亲的选择,而姐弟俩的孩子都取名为点点,方达每次胳膊痛时方登也会头痛,如此姐弟连心无疑是点睛之笔。32年后的汶川地震又让身为人母人父的方登方达不约而同的加入救援队,在震区经历的一切让方登理解了当时母亲做出的痛苦抉择,方达的一席话更是让她彻底的放下并决定回家,这时音乐先出而画面未出,给观众留下一丝回味想象空间,当方登看到家里的一切:年迈的母亲,自己遗像前洗好的西红柿,从小学中学成套的课本…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有多么可恨,竟然用如此幼稚方式惩罚自己的母亲,她跪在母亲面前连声说对不起,32年的心结终于打开,而亲情也是不论经历怎样的痛苦都无法改变的。

  23秒32年,唯有亲情历久弥新

  《唐山大地震》影评(三):一阵阵的感动

  我的承认,看的时候还是有几次眼眶湿润,但远不是整个过程。也没有那种揪心的感觉来关心各个主人公命运。看《低速小说》的时候,我会为布鲁斯韦利斯回去取那个打火机担心,真想拦住他。看《无耻混蛋》那场盖世太保请吃奶油面包的那一刻,我的心似乎也要跳出来的样子

  是啊,每个主人公最后都不错,我不会怀疑有唐山来的救灾者。不过来救灾的自己可都搞得定定的。所以你似乎得到一个结论,没有过不去的坎。颇有点励志片的味道。你看,残疾小孩读书不行,但凭着努力事业有成;下岗后母亲很快踏准节奏加入个体致富的大军;未婚先孕的辍学大学生最后在美丽国度老公宽容好有普世爱心啊)找到归宿主旋律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结局真实性,应该有吧。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要让我感动,主人公还是太幸运了。

  我换了一个角度,这部片子改成电视连续剧的话,每一集都让我们感动一下。但是作为电影,震撼力真得不够

  主旋律了一点。

  《唐山大地震》影评(四):残酷的篆刻,还是轻柔的粉饰

  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因为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对于原著的大量改编。

  我在昨天晚上一口气,花了大概五个小时,看完了张翎老师《唐山大地震》这部书,激动的余热让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电影是怎么刻画的。

  开头很震撼,开场不到二十分钟,在徐帆仰天痛哭“老天爷,你个王八蛋”的时候就落泪了,可是除了地震那处精彩的再现,到后来,慢慢偏离了原著的轨迹

  先来谈一谈原著。

  张翎老师把重点放在震后三十年,劫后余生的人仍有伤痛上,这部小说像是极苦极苦的中药中央,包了极小极小的一点蜜,我想,我不会再去读第二次,不是不能,是不敢。而这部电影,我也不会再看第二次,不是不愿,是不值。

  原著里的元妮是一个一辈子活在其他妇女眼中舌尖上的女人,她有一段有一点传奇的经历——人美、唱歌好,本来能从县里发展到省里演出,弟弟的一封电报让她失足摔落舞台,后来,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因为他能在广播节目中为她提供一席之地

  于是就嫁了过去,没有多少爱,也没有什么不情愿,原著里大致讲,元妮永远能在摔倒后第一个站起来,走在第一个,

  于是也成了巷子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那些半羡慕嫉妒,有点市侩有点庸俗的妇人们口中的飞短流长,她从来不畏惧,因为她取悦自己,也不下作自己。

  地震时丈夫在外,于是就有了影片中的两难抉择哪一幕,元妮的后半生如何度过稍后再叙,先看看万小登的悲惨经历。

  万小登,没有听见母亲的选择,因为母亲的声音孱弱了,她只是觉得头上有一把重锤落下,世界黑暗,再次醒来,周围是一片的尸骸,和她父亲给她的书包

  影片在这里丢弃了这个细节,我觉得很可惜,她和万小达的书包是一模一样的,后来她的父亲给她的上面贴了一个铝箔星星,而小登,醒来时,恨恨的咬断了书包带,丢掉,就像她的母亲丢掉了她。

  我无从猜测一个6岁,那么那么小的孩子在生死关头被抛弃的痛楚困惑恨意,明明她和弟弟在天平的两端,是等重的,母亲偏偏轻拨一指,于是她被重重摔在废墟里,三十年,一直没能逃出生天。

  她被领养了,被收养时她问了三遍,你们收养我多久,养母说,一辈子。她改名王小灯,做了别人的养女。然而,在小灯仅仅13岁时,养母因为癌症,去世了,葬礼上这个女孩没有哭,她只是说,你骗了我。这个女孩不仅那一天没有哭,唐山大地震未来的三十年里,她再也没有一滴眼泪

  然后,就又是一个电影和原著不一致地方,在原著里,13岁的小灯遭到了父亲的猥亵,没有伤害什么,但是客观存在(影片里有一个细节,养母责备养父看女儿长大仍穿着随便,甚至给了一个小灯空洞眼神,然而并没有性侵的情节,如此说来这个伏笔就没有任何价值),这是小灯的世界第二次的崩塌,让这个早熟、倔强的女孩决绝离开

  小说里的小灯与丈夫的相恋很美好,并没有电影里那样被抛弃的狗血桥段,受过伤害的人是不会把自己轻易托付别人的,他们不安恐惧,所以怎么会像电影里那样轻易?相反,原著中小灯的丈夫知道她的伤痛,努力帮她化解,然而,她是受过伤的,受过伤的大抵有一个通病——他们用歇斯底里掩饰自己的弱小,他们防卫自己不惜弄痛爱人,所以,小灯与丈夫到加拿大后,矛盾终于激化。

  地震给小灯带来的是精神永远都残破,这种残破被她延续到她自己的女儿身上,她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如何给予她想给予,但是自己缺失东西,她的心早在三十年前那块水泥板朝她压下来时。就被扬起的灰尘包裹密不透风刀枪不入

  她去看心理医生,努力纠正,可是毫无预兆的头痛和每天仅仅三个小时的睡眠是她残破的精神带给她的巨大的梦魇,她歇斯底里而又明知故犯的把丈夫和女儿推开,这场博弈里,每个人都遍体鳞伤,心生厌倦。

  另一边,小灯的母亲,在巨大的自责和别人带着黏液的目光中挺直脊背,她不是不累的,但她没有示弱的习惯

  要说一说小达的,他在原著里被截掉的是重要右手,在截肢后,这个异常俊美清秀男孩子怯怯对护士说,我的右手痒,请替我挠一挠。

  同样的,影片里没有体现

  幸存下来的小达,知道自己是借姐姐的命存活于世,再加上母亲施加的压力内心痛苦而不得不对一切乖顺,甚至到了有点厌恶自己,有点憎恨母亲的地步。他终于还是在临近高考时辍学,南下闯荡,他带着他的独臂,带着他对姐姐的愧疚,不,应该说是自己的罪孽,他认定了的罪孽,徘徊在南方的灯红酒绿遇见一个姐姐式的人物结婚,生子。

  看吧,灾难过后,没有什么是可以痊愈的,再柔软的心也不免落下些坑洼,他对他的妻子没有爱情,从来也不是爱情,是别的,比爱情更厚重,更沉痛

  元妮为了他,自开了一家裁缝店,自己就把自己打扮花枝招展,做活广告,不到三十的年纪一个女人不甘心熄灭心中青春的残火,然而,为了儿子,为了自己,为了对方那个在震中变成植物人的女人,她放弃了。

  我说过,她取悦自己,但她不作践自己,她愿意被邻里议论,但也仅仅止步于议论。

  在正本书里,我最喜欢这个有点放荡,更多勇敢的女人。

  原著的结尾中,小灯回到中国取与丈夫离婚要用的材料,她带着爱,明白自己的爱只能让每个人不快乐,也带着如梦初醒的爱,偶遇了阔别了多年的母亲。

  我的叙述还是太粗糙,然而书里把重点放在灾难过后人们重建心灵废墟的艰辛过程中,反观影片,灾后的一切痊愈得太快太完美,也许导演是为了强调生命的美好,加之和08年的汶川地震相呼应,但这样的粉饰太平,白白浪费了灾难的沉重,和它背后的东西。

  我不太会把观点上升到社会、世界、全人类高度,我只是觉得,有时,发生的事情,原本还原,也是一种震撼。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篆刻,刀刀见骨,有时不见血痕,只有那种来回拉扯的钝痛,而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任何的篡改,都像是一种自欺的粉饰。

  过去的血痕已经干了,但也记得不要擦掉他。

  《唐山大地震》影评(五):唐山大地震

  1、我一直认为,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悲剧本身勿需多说;而一出令人喜极而泣欢欣鼓舞的喜剧,在让人短暂的乐而忘忧之后,要么对着残酷现实的照妖镜顾影自怜,要么流连于虚幻的美好中泥足深陷。

  所以,艺术只能是伤怀的代名词。现实的映像,永远成不了艺术家眼中理想唯美;他们只能在这片现实映像的某一个角落小心翼翼地割出一个伤口批判地挤出血淋淋的鲜血;或是另外展开一块理想的幕布,在上面书写歇斯底里、竭尽全力鬼哭狼嚎甚或死去活来的唯美。这种批判,这种唯美的理想;或是再现残酷的噩梦,或是永难落地的美梦;终归在一身冷汗的寒战中,或是在凌霄梦境旖旎中,失落落地回到现实,只留下一地的伤怀,无论是虚脱的,还是失落的。

  2、《唐山大地震》,观影一月有余,舆论依旧甚嚣尘上。这部电影,没有批判(灾难中的人性,就像剥去了艳丽伪装花花身体,在纤毫必现中,抛却了羞涩理性,只剩下光秃秃的本性),而冯小刚的聪明,正在于巧妙地回避了人性之难--元妮对两个孩子的抉择,那不是人性的命题,那是一个对生命判别的严肃哲学命题,其深奥与人性无关;而元妮的自责,则隔靴搔痒般侧面描述了人性,但他和真正严肃的人性还差得很远。

  《唐》一片,本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选择,结果,冯导非常慎重地选择了最为稳妥的一条路,所谓的"泪点",均在聚散离合间腾挪,最终,在冯导的避重就轻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坚强、看到了努力,看到了人的伟大,最终一副皆大欢喜圆满

  3、亲情?宽容?救赎

  在整个民族的灾难面前,描述这些东西,是否都有些失去了原有的本意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很多,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但是,唐山大地震,难道要告诉我们,预防地震?No,很显然这是Impossible。难道告诉我们,如何从地震中逃生?No,科教片不用请冯小刚来指导

  4、中国人喜欢说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拍灾难电影?

  莫非,《唐》之后,我们就能静对生离死别,就能冷静从容的选择小男孩而抛弃小女孩,就能宽容所有的一切,进而上升到圣人般超脱无欲之境?

  艺术家不能提供人性的答案,只能提供人性的批判。相反,艺术家眼中的理想和唯美,总是被残酷的现实摧残得体无完肤。

  灾难面前,没有理想和唯美。当我们在颂歌中感叹生命伟大、民族精神空前凝聚的同时,我们是否不由自主地对那些瞬间离去的脆弱生命选择性地失忆了?

  《唐》作为一部电影,它是一件艺术品。冯小刚作为一位大导演,他是一位艺术家。

  所以,冯导告诉我们,在他精心炮制的泪点中,我们会感动,会动情,会伤怀。

  但我实在无法弄明白,《唐》想告诉我们什么?

  5、东野圭吾,《幻夜》,开篇就是地震。

  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看看,人家的地震,描述的都是些什么。

  6、唐山市请来冯小刚,制作这样的一项纪念,我们在多年以后,难道仍然只需要眼泪来填充回忆?

  或者,在这种循例般的亲情元素面前,我们是否忘掉了更多的东西?

  我还是那样一句话,为什么就不能有一部实实在在的纪录片,用以记录更多的真实。我们不需要导演艺术加工过的亲情,我们不需要导演刻意渲染的泪点,我们只需要活生生的现实,让我们自己去感动、去流泪。

  唐山大地震,一个民族的灾难。所以,它决不能仅仅是艺术家灵感的艺术品,更不能是商业光环笼罩中的斑斑泪光,情感真挚的背后,流动白花花的钞票。

  我知道这有些刻薄。毕竟,我们不是在花钱买眼泪,更不能嗔怪殚精竭虑的冯小刚。

  只不过,现实的残酷在于,灾难中的精神,不能升华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不知道汶川和玉树的全国哀悼之后,人们的情感热潮会持续多长的时间;那些真心实意提供帮助的人们,我们不能怀疑他们的真心实意;但是,在这之后,那些身边没有发生灾难的人们,在从地震的震撼和眼泪中恢复过来之后,是否依旧如蝼蚁般挣扎于人性的阴暗之中,蝇营狗苟,男盗女娼,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眼泪不是救赎。大灾难中的泪光,更不是我们境界的提升。

  其实,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感动和流泪,就像性冲动一样,都只是我们作为人的一项本能而已。

  《唐山大地震》影评(六):23秒32年——《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很多人“看到蜻蜓飞过”的时候就哭了,也让很多人宁愿被人骂作“砍小孩的”(即没有人性)也要批评这部电影。的确,这就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同时又充满温情的电影。

  最近看完冯小刚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更喜欢冯导了。冯小刚是那种真正认真拍电影的导演,尽管他在书里面说,他就是为了挣钱,没那么纯粹,但是至少我能看到他所热爱的东西。从他的自传式的书中我知道,原来他还没有成名以前成立过一个“好梦公司”拍电影,《甲方乙方》就是对那段时间的纪念啊,还有在拍《大腕》的时候他得了一场严重的心脏病,电影里面的泰勒就是他自己吧。还有《手机》也是一次他们开会的时候来的灵感,费老忘了是刘震云还是王朔了。

  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办法回到从前那种肆意调侃的状态了。因为祂也算是国民级的导演了,《唐山大地震》正是显示了他面对自己新的定位时候的野心。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能算作灾难片,如果电影直接叫《余震》就会好很多,我想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人纠缠着说这部电影不尊重历史,进电影院看imax是花冤枉钱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写好一个家庭的离乱,也是一件很了不起、让人震撼和感动的事情,我想。《泰坦尼克号》不也是以一次海难为背景的爱情片么?

  冯导在这部电影里面实在算是用力过猛,简直有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32年的故事跨度,拍一部电视剧也不为过,但是在电影里面,冯导想要说太多东西,却少了铺垫,故事很仓促,方登一个镜头还在上大学,第二个镜头就是未婚先孕了,再一跳就嫁给了老外。方达去杭州闯荡,再见面就开着宝马衣锦还乡了。虽然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人生历程,但姐弟两人的感情历程呢?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即使如此,32年人物情感的蜕变也是令人感动不已的,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被地震震碎了的心灵,如何用半生的时间来抹平自己的伤口。徐帆饰演的闫妮对丈夫的愧疚让她一辈子不再接受第二个男人,一辈子守寡。救弟弟还是救姐姐的选择也是横在她心中三十二年的裂痕,让她对自己的女儿产生永恒的愧疚,对独臂儿子的溺爱和对女儿的愧疚让她甚至也不知道怎样教育她救下来的儿子。

  张静初饰演的方登,也是直到经历汶川地震的救援才发现面对生死,人的力量使多么渺小。这不是一个老婆和母亲同时掉到水里救谁的傻问题。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换做是我们,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也直到这时,她才决定要原谅自己的母亲。毕竟,用自己生命去换的也是自己的亲弟弟。

  我一直觉得电影的高潮就是母女见面的一幕。冯小刚处理的极好,徐帆演的极好,刚开始的故作平静直到面对女儿跪下之后哭声中的颤抖一下子就把人心中的那点愧疚、委屈、害怕,全都表现出来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里不是一个亲人见面的温馨场面而是母亲对女儿的长跪不起,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唐山地震23秒对人心灵32年的余震。

  相比之下,张静初在公墓里那些哭喊:我错了!我错了!远远没有徐帆的表现力,反而有点做作。这就是演技派与花瓶的区别吧。

  08年汶川地震时我正在准备高考,晚自习下课的时候,天气潮湿,微雨。在十字路口,有八九口人全身缟素面向西南长跪不起,面前是燃烧的纸钱形成的大片火光,这正是在我们学校附近做生意的四川人一家,那一刻我的心情不自禁的紧紧揪在一起,原来一切离我们那么近,而不是“我正在自习,以为有人在后面踢我凳子”的玩笑。

  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一定比我看的更加明白,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唐山大地震》影评(七):不算优秀影片的优秀题材

  片头特效不错,中间剪片有点问题,情节铺垫的太少,总是匆匆就把事情说过了,莫名其妙就结尾了。除了地震部分描写的很详细,后面每个情节都很突兀,人物还没说完,总怀疑是不是电影多剪掉了什么情节。思维太跳跃了!一次地震把三十年的情感铺垫都做好了!弟弟受什么刺激就出去打工了?姐姐怎么就必须怀孕且消失了?妈妈怎么就苦熬32年了?养母养父到底什么脾气?姐姐怎么突然又和老外好上了?那她给人当家教和摔盘子有什么关系?其实把一个平凡的故事说完整就可以,不用这么多过节的,想说的太多,一共就2小时,没有一个故事说完整。

  也许应该学学《赤壁》《哈7》,分上下集拍,既多赚钱又把故事说完。

  或者冯导还是把这拍成电视剧吧。

  感动,或许有,但不深刻。观众们只是太需要有个片子来完成对唐山记忆的祭奠,而不在乎是什么形式和是什么质量,总之,如果不是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影片来的太少太少,这部电影或许得不到太高的评价和关注。

  荣钢对汶川的捐款我认为是真实而情绪化的,影片对唐山的致敬我认为是表面且程式化的。

  另外,我要对唐山政府自08年后借汶川大地震的悲剧炒作抬高唐山关注度和城市地位的做法表示无奈和视而不见!注意到,重建纪念墙、资助影片、重提地震往事等都是在08汶川地震后才发生的,究竟唐山是08年才有财力干这些事儿,还是08年才想到有必要干这些事儿,不得而知,只是恶意揣测而已。

  《唐山大地震》影评(八):《唐山大地震》,震动你的心里了没?

  终于看了这部让我期待了很久的片子。带着些许变态的想法,就想借着电影的悲壮情节将心中积蓄已久的郁闷全都发泄出来。所以,我在电影院里随着剧情狠狠地大哭好几场,终于把眼睛哭肿了,还肿成了双眼皮~

  不过,这确实是一部让人不能错过的电影。

  亲情

  不管你在天上还是人间哪里,父母都在无时无刻地惦记着你。

  前两天全家人去坟场给姥爷烧一周年。我终于知道没有了,就真的是没有了。你看着他活着时候的照片,你他回忆生命里曾与你的交集,你痛苦你曾对他说过过分的话,你也独自抚摸他曾带给你的伤害。可当这个人真真切切地没有了之后,就真是什么都没有了。回忆当不了饭吃,但却真真切切地能够支撑着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

  于电影,方妈妈用自己最宝贵最美好的三十年来完成对女儿的忏悔和赎罪,没有人能够体会到那种痛苦。在生死关头被自己舍弃掉的女儿,那是曾与自己生命相连的女儿呀!!刘莉莉演的汶川妈妈的声声哭喊,撕碎了我的心,也让我发泄式的哭泣达到了最高潮~

  与跟父母的生死离别相比,其实我更能体会方登的养父。那个得知女儿怀孕退学被男友抛弃后独自跌坐在树下的父亲。我欣赏那种有事情,要坐下跟你谈谈,心平气和地谈谈的父母。可他拍着沙发大吼“你这些年哪去了??”的时候,感动就油然儿生了。我也突然明白了父母们的苦心,无论是妈妈的啰啰嗦嗦还是爸爸的无所谓,尽管他们在用一种你不太能够接受的方式关心你,但,这就是全世界对你最好、永远对你好的人!!并且全世界也只有他才能永远无私地对待你!!

  看完了电影,我就想回家好好搂搂妈妈。虽然我至今对孩子仍抱有自私的想法:我用最美好的青春和我大半辈子的时间来伺候你、为你担心、因你生气,我图了点什么呢?但我至少认识到了没有当过妈妈的人,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没有什么发言权~

  也许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个多劳多得的社会,这个永不止步的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爱情

  找一个能拿命来爱你的男人有多难?

  这是看完电影以后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实心眼子的傻姑娘,能够拿生命来爱一个男人,那么男人呢?你能做到吗?

  这是部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电影,从中我可以看到赤裸裸的人性。单就爱情这个虚无缥缈的事情来说,生活中有了它能够美好得一塌糊涂;可但凡没到生死关头,你都看不出眼前的这个男人对自己到底有几分真。姐姐和研究生之间或许是有过爱情的,但把这美好的东西架构在一个叫做责任的东西上,就瞬间土崩瓦解;小河和方达之间有爱情吗?或许有,但是这爱情也建筑在小河愿意跟着残疾却有钱的方达并给他生娃孝顺他妈妈的基础之上,那最后,方登和老外之间有爱情吗?我不知道,我看不透。

  仔细想想,有时候老一辈的爱情虽从不说出口,但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夫妻俩先走了一个,剩下的那个,愿意举着他们共同的后代在遗像前久久凝视,喃喃叨念;在生死面前,男人敢用自己的命换妻儿的命,活着的妻子又能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记着男人的好,我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情感。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生存压力也大,男人跟女人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得原始化,也可以复杂得折磨死人,可偏偏那种值得珍藏一生的爱情,越来越少。每天茫茫碌碌的男男女女,在填饱了肚子之后还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还哪里有时间来谈一场纯粹的恋爱?

  可能,自古以来,真爱都这么难寻~

  看完电影已经整整一天了,但电影开都那群蜓迁移的场面、地震时墙壁“跑小蛇”的动作、各种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仍然萦绕在我的心头。

  希望父母都健康,希望亲友都平安,希望世界多点欢乐少点灾难~

  活不会比死更难。因为活着,就有一定有希望~

  《唐山大地震》影评(九):重男轻女的严重后果

  上映的时候我没看,我没想出这个票钱,反正有那么多广告植入,成本够了吧.

  昨晚,我才在CCTV6看到,我也没买碟,因为盗版也就看一下,我知道我能在电视上看到,就晚个半年啥的.今天中午,我才借着CCTV6重看了结下尾,刚好就是最让我感触的那2分钟.

  前面将近2小时,我都没哭,直到最后在墓地上,主演 徐帆 和张静初在面对着墓碑,李晨拉开碑前的盒子,拎出一捆学校课本,诉出徐帆这个母亲的苦处,透露出她的难,她还轻松地说,没什么,终于让我哭了下来.也仅仅是10秒钟, 张静初这个孩子该说对不起,她终于说了.她该对所有人道歉的.

  这个故事,不是针对地震,其实更象是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母亲在面对灾难,苦难的时候,不得不选择一个,儿子还是女儿的时候,母亲多难啊!

  都是心头肉.

  而女儿,就不该为了这个,责怪一切,抱怨母亲,憎恨世界.

  这个女儿,自私自利,养父,生母,为了她,受了多少苦.

  她自己,上大学怀孕,退学,自私自利.

  最后能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外国男人,这是编剧做的处理吧.

  在国内,90年,她一个人能过的那么好?估计是养母遗留给她的工商银行户头里的钱起了作用.

  换成别的灾难,伤病,贫穷作为背景,这个故事都是成立的.

  其实就是一个小女孩不甘心母亲重男轻女,以为母亲是单纯的封建思想作怪,心里不平衡,而报复.

  龙凤胎,也不是那么好养啊.

  难怪要独生子女,没有选择.

  《唐山大地震》影评(十):被感动的人们

  1970年代,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治下最保守、最封闭、最僵化的凝滞时期,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业遭到了修正主义当局严苛的管制,如何通过审查便成为苏联导演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必杀技则是在影片中加入催泪桥段并请到勃列日涅夫亲自过堂审看。勃氏这人,虽极权在握但感情外露哭点极低,稍加煽乎便会泪如雨下——一旦总书记挤出几滴浑浊的老泪,谁还敢让此片不通过?于是乎,“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便成为斯时苏联导演们压箱底的速效救心丸。 《唐山大地震》看完就想起了这个典故,华谊兄弟的宣传策略相当对路,对此片主攻两大看点:一是号称撼天动地的特效场面,为此还拉来了IMAX垫背;二就是据称充斥在影片中的哭点。发哥替《孔子》站台时说“不哭不是人”,这回冯小钢炮则直接把不被《唐山大地震》感动的人与血洗幼儿园的连环杀人犯做了类比——当然,电影处于宣传期,相关主创就好比野兽处于发情期,没事找抽才能上新闻头条,电影就是一锤子买卖,吸引眼球是当下第一要务。 哭了吗?估计砍幼儿园的家伙也会看哭,这是人之常情,孟亚圣说人有五心,这“恻隐之心”要能修炼没,那是灭绝师太的级别——这种人估计也不会掏钱去电影院。《唐山大地震》根本不是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无论跟史实改编的《泰坦尼克》还是幻想意淫的《2012》比起来,《唐山大地震》都只是隔靴搔痒,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一定是孤胆英雄拯救大众的模式(好莱坞就这样一次次的拯救了全人类),《唐山大地震》倒是彻底阉割了高、大、全的银幕英雄,放在现今的国产片谱系里,不能不说是冯导的一步妙招(参看《惊天动地》)。 原著小说本来就是写地震之后的《余震》,影片的主体内容和英文片名都符合这一叙事主干,但是原著中锁定生还女儿心灵废墟的叙事重心被巧妙的转移到了苦大仇深的母亲身上。徐帆饰演的母亲遭受到了夫死女丧的人伦惨剧,还背负着谋害亲女的沉重心理负担,一背就背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却也符合中国民众的心理认同。其实《唐山大地震》无形中勾连起了中国电影史中最悠远的通俗剧传统——从《孤儿救祖记》开始,“家族变故+伦理救赎”的套路就横亘在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意识(归根结底是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中,再辅以些许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消费品本就必须带有的感官触动,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所总结的“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正是此种创作套路的不二法门,《唐山大地震》无非是契合了这一深层的国人文化心理,并在视觉规模上将其发展壮大而已。 所以,不要期望在《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部荡气回肠的国人心灵史,新时期以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也只是聊胜于无的故事背景点缀(但对于植入性广告来说这点至关重要)。徐帆饰演的母亲苦熬了三十二年,拒斥物质享受,拒绝重建家庭,像极了旧社会服丧守孝的贞节烈妇,而宁要残缺(断臂)儿子也不要(奇迹般)健全女儿的情节亦呼应着千百年来中国男权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当儿子带着媳妇、孙子来陪母亲过年时,儿子用霸权的语气强行拆散了妻儿,媳妇从始至终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再回想起奶奶、大姑差点夺走儿子,以及一对儿女最终双双致富的情节,徐帆版的母亲真跟高鹗笔下守得“兰桂齐芳”的李纨有一拼了。 《唐山大地震》是匆忙的,就像是交待了一部国产长篇家庭伦理剧的梗概,但这也足够了,从契合中国最广大观众观影心理的层面来说,《唐山大地震》几乎是完美的:苦情戏的路数,大团圆的结局,比起《史莱克4》和《奠基》来,《唐山大地震》对中国观众的渗透才是全方位的(前两者在二三线城市几乎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我不推崇《唐山大地震》,但要我给父母推荐影片,我还是会推荐这部《唐山大地震》——而且会给我妈备上一包纸巾。 在以市场为指针的电影创作环境中,观众就是导演的“勃列日涅夫”,中国观众是单纯、善良的,只要能让他们结结实实的伤心痛哭一回,五亿票房绝非痴人说梦(当然也不能缺乏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默契配合)。 我们的父辈遭受了那么多苦难,让他们(特别是灾难亲历者)在电影里重温然后解脱一把,也算是尽了电影人的孝道。 单以票房而论——“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唐山大地震》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