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记忆》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北京记忆》经典影评集

2018-07-10 03: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记忆》经典影评集

  《北京记忆》是一部由袁子勇 / 吴群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记忆》影评(一):好一部“改革开放的记忆”

  槽点:

  1、拍成了党建宣传片的感觉整体看来都在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改变。全篇几乎全是赞美,鲜有批判。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背景发展的路上,固然有很多进步,但是北京也丢失了很多东西,比如优美建筑淳朴人情、恭俭礼让等传统美德,所以缺少发人深思的东西,也让这部纪录片少了很多东西。

  2、部分集数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主线清晰采访内容细碎,整理和分类不够认真,有些采访者描述甚至很夸张。

  3、衣食住行中尤其是住行花了两集专门介绍,食的部分稍微少一点,比如北京烤鸭作为特色食物,对其的回忆几乎没有。

  4、一些北京特有的东西比如京剧等传统文艺则基本未提,高速路、高楼大厦通信技术消费方式商业改革等等都是全国性的,基本上中国大城市都是类似步调提升成“北京记忆”有点太勉强,不如说成改革开放的记忆。

  点赞:

  画面还算朴实,配乐也还行,有大量的采访和史实。

  《北京记忆》影评(二):北京,让我将你绽放

  北京,让我将你绽放

  观《北京记忆》第一集有感

  今日的北京无疑是辉煌灿烂的。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它就像一个窗口,让世界人民认肯了中国,也在同时展现了北京的魅力风采。然后在这绚烂的同时,也不得不让观众们转身回眸,去看看那曾经的北京走过的辛酸路程,去回味北京成长的记忆。

  《北京记忆》就是这样的片子导演通过当年的北京大学77级的学生讲述和当年新闻记录现实反映在那个时候的北京,所发生的事。表现出当时人们文化知识热爱追求,以及全社会积极向上的拼搏劲。情节紧凑意义深远

  片中三次提到北海,贯穿首、中、尾,层次清晰。第一次,是在开片提到:1956年,北海成为北京人的禁地。那是文革开始的一年,从哪开始,素有文化圣地之称的北京开始变得人心惶惶,社会动荡。那十年文革,总是风云再变幻,也逃不脱黑色雾霭知识分子的围攻。人们那熊熊燃烧的对知识的向往,对真理的索求,被一点一点的压制。第二次提到,是在片中:1978年,北海重新开放。那是北京召开十三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年;那是激动人心的一年;那是中国开始腾飞的一年••••••那一年有太多太多道不尽的言语,说不尽的欢乐,都在那当年北京人眼中噙着的泪水中被看得清清白白。而北海的开放便是冲破那曾经给北京设下的厚重雾霭的重要信号,人们蜂拥买票进北海,也表现出人们对开放、对文化的追求,对北海的钟情与热爱。第三次提到,是在片尾,叙述说道:“从北海看北京,是最美的。”也许,北海早就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北京人从曾经的黑暗走向光明,从沉静走向愉悦,从灰白走向缤纷的象征物件。所以,从北海看北京最美丽,开放的北京更美丽。

  片中大部分内容,都让人感受到人们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望。从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考,12万学子顶着浓冬腊月的冷冽涌进高考考场;从北京迎来科学春天,广大学子纷纷讨论科学,还原真理;从79年,人们狂热抢书买书,进图书馆,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北京人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求,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浓烈。这样的举措强烈的告诉观众们,北京的发展与北京人对知识的渴求是不可分离的。只有人民的道德思想提高,只有人民的行为素质提高,只有人民有学习上进积极劲,才能带动整个社会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片尾曲中,有一句歌词“这刚刚才开始呢。”让90后印象深刻。今日的北京是很绚丽多姿,但对于今日的90后来讲仅仅是北京缤纷,中国腾飞的开端。今后的北京和中国将由大家来将其绽放,开出华丽多姿芳香四溢的艳世奇葩

  《北京记忆》影评(三):当我们抬起头,已过而立年纪

  “当我们抬起头,已过而立年纪”出自于BTV大型纪录片《北京记忆》里的主题歌。歌唱者有老狼、王峰、沙宝亮、小柯、常宽……我知道,比我还要年少青年几乎都不太认得这些名字,可是这群已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却让人时常想起那些过往,那些关于校园歌曲的回忆。

  现在提起老狼,绝大多数人只记得一首《同桌的你》,再年岁大一点的,可能会提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从1994年出道至今,老狼只发过三张唱片,但每张都是经典之作。但是我并不认为《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就是老狼最好的歌曲,相反我最常听的是《青春无悔》,他和另一位校园歌手叶蓓合唱的。歌词写: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每次听这首歌,我都会想到大学校园里郁郁葱葱树木荫凉小道,那是个没有忧伤的年纪,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年轻幻想激情可以让理想统统变成囊中之物。那个年纪,我们会跟喜欢男孩女孩谈恋爱,还拿钱锺书提起杨绛说的“遇到她以前,从没想过要结婚;结婚这么多年以后,从来没有后悔娶过她;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这样的话来展示自己诚意结果我们都误解了钱老的含义。钱老的话是在经历了多年的婚姻生活之后说出来了的,其意义不亚于一本烫金的结婚证书,而当我们说出来,只是一厢情愿幻觉时间会改变很多很多东西以此来证明年少时是多么轻狂多么荒谬,就像《青春无悔》里面唱的:你说你青春无悔包括对我的爱恋,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终身诺言。这不是偶然,谁也逃不脱流年

  高晓松和老狼,一直是园歌曲的标志性人物。前者写词、写谱,后者歌唱。他们都出生于高知分子家。他们是真正的高知分子子女家境优越、上最好的大学(老狼读的是北航,高晓松是清华),做一流的工作,但是这样顺当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太过乏味,没办法实现他们的理想。记得以前看一个访谈,高晓松说当年和老狼流浪去海南唱歌,结果由于风格不被接受被轰出来了。我不知道他的《流浪歌手的情人》是不是与这段经历有关,但是每次听到“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就感觉写的是他的这段流浪岁月。在校园歌手里,流浪是他们秘而不宣的一个关键词,充满想象、冒险、以及理想主义。他们那个年代,是大学生幸福时代,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分配工作,出来工作过上几年就可以分到福利房……一切都是顺利成章。没有过多的压力,使得他们能在校园里自由舒展,他们蓄长发、唱歌、写诗、在月下弹吉他,《同桌的你》就是高晓松和老狼分别就自己的恋爱经历拼合而成,不同的是,这首歌出来后,高晓松和女友分手,老狼却和女友开始了18年的爱情长跑。“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各奔东西的不只是大学时代的朋友,还有高晓松、老狼这对组合。

  在老狼的第三张专辑里,没有一首高晓松的作品,但是仍然是一张高质量的唱片。在这张专辑里,没有了姑娘月光山坡、青春,更多的是充满忧愁情绪。是怀旧、是回忆。但有一首歌与众不同,《把我唱给你听》,十分欢快,有草地鲜花味道,听过以后顿时有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相反主打歌《北京的冬天》却很平平。也许在我看来,老狼最好还是《校园民谣》里的老狼,唱着无尽的青春和无悔的爱恋,唱着毕业的落寞心酸,一直一直陪着我们走完整个青春年岁。

  在纪录片《北京记忆》里呈现的是另一个老狼。他坐在充满70、80年代老物品拍摄棚里慢慢回忆他的过去,他过去的居住环境、他对北京大街的记忆、对家用电器的回忆……就像一个祥和的青年大叔。1969年出生的老狼已经过不惑之年了,听着他歌曲长大的我们,有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的正在奔三的路上,但他的歌就像时代烙印一样,一说出来,就让人想起九十年代的风物,想起九十年代古朴而老旧的时光

  《北京记忆》影评(四):北京情结

  “巨大钢筋洋灰建筑像十五的潮水一般往上涨,紧紧地挤压到北京二环以里的人们的胸口上,呛得人喘不动气。在人们耳边作响的,并不是节日柔和富有生气热闹生息,而是冰凉的。不祥的。类似于某种野兽胃部消化时发出的声响。等人们回过神来才发现,那些长相较好却野心勃勃建筑物,早将这个东方古都的韵味红烧。将老北京人的从容悠闲清炖了,眼下吃得只剩不堪入目的残羹冷炙。住在这儿的芸芸众生,已无法再看到那个当年曾把马可波罗吓蒙了的。中世纪气魄的都城,再也难尝到这座城市用祖制秘方所烹制的清淡生活,而只能在钢筋水泥的喂养下,咽进去满满一嘴味精香料的幻觉。”——梁思成《扛不动的北京古城

  就我个人而言,有一种强烈的北京情结,我喜欢北京老大爷清晨提着鸟笼散步,喜欢北京胡同,喜欢北京人说话的直爽幽默,喜欢听北京人说“哥们儿”,“姐们儿”,“姑娘”,还有“你大爷的”。

  但是当今的北京有些被同化了,这只是保守的来说。北京的多数胡同都已经不复存在光鲜亮丽高楼大厦在红墙砖瓦残骸拔地而起。南锣鼓巷因为“文艺”甚至“文宇奶酪”这样的噱头而不仅仅是“北京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茶汤李,年糕钱,羊头马,豆腐脑白,奶酪魏,爆肚冯等等这样的北京老字号小吃掌门人,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在纪录片课上才知道,北京电视台拍了《北京记忆》这样一部多集纪录片,虽然官方拍出的当然要理智一些端庄一些,撇开偏激的思想和言语,但是至少这部纪录片勾起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结”。

  看了两集,“京华春早”和“北京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片采访了许多地道的北京人和北漂一族,包括很多身边的人和名人,人大教授,北大教授,曾子墨,费翔,闻名北京的师大二历史老师纪连海,小柯,常宽,他们叙述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和回忆时神采奕奕,比平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更发自内心真诚真实和幸福。能看得出,北京在他们心中处在一个与“幸福”紧密相连的地位。他们叙述了自己在北京经历的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关于第一届高考,北京胡同和四合院,北京人和北京话,北漂一族在北京的生活,给人印象深刻,仿佛从偌大的北京城熙熙攘攘人群一点一滴地走进了一些人的记忆匣子,身临其境,感觉甚是奇妙影片的叙述、镜头切换和采访对象回答衔接得非常顺畅

  很明显的看出,片中资料来源时期也相差很远,有些是近期拍摄录制的,有些则是几十年以前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影片剪辑制作和穿插得也同样流畅适宜。

  不得不提一下配乐,包括影片背景音乐还有片尾找北京歌手唱的歌,都挺出色的。背景音乐紧跟着影片的基调色彩情感节奏,片尾曲真实不做作,体现出北京音乐人的一种独特气质

  “北京人”这一集注重讲述了北京的变迁这个主题。被采访人,作家邹静之的话让我有些能够体会熟悉之地漂泊的迷惘感和不安全感,“我小时候所有经历的东西,我住的那些平房全没了,我突然开始在这个熟地上漂泊。”虽然我不太喜欢于丹,但是她的话也正中下怀,“有的时候我坐车的时候,就会想,现在车轮底下碾过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院子里的那口洋井。再一转弯处车轮再碾过的地方,应该就是我栓过皮筋儿的那棵海棠树。”随着改革开放,北京卷入了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洪流之中,不仅中国其他地方的人越来越多的涌入了北京,很多外国人也到北京生活,北京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更像是纽约这样的地方。影片中有两个北漂一族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来自江苏的舞者沈钧,他很明显是大多数北漂一族的缩影顽固坚强执拗勤奋、有很强的征服欲,希望在偌大的北京城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都有北京梦。另外是一个来自法国的主持人朱力安,他操着一口异常流利的北京话,不是中文是北京话,看不到本人还以为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很多人都有一个北京梦,只要是梦想,都是值得为之奋斗值得他人支持的。但是,众多人北京梦的堆砌,使得北京至今变成了一个嘈杂拥挤、生活节奏迅速、压力巨大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失去个性和初始文化,越来越像类似纽约、香港、东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梦想变成了人们需要承受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个矛盾,不是吗?

  影片对火车站定位也另我印象深刻,火车站是大多数外地人对北京的第一印象,也是北京梦的开始。车来车去,轰轰隆隆,承载着一车人的梦想和新生活的开端。提到北漂一族的时候,影片镜头就切换到了北京火车站,站标、汽笛、熙熙攘攘的人群、车站里的方便面……这能够引起很多北漂一族的共鸣。他们的来临为北京输入了新的血液,从技术支持到设施建设,从创业到艺术创作,北京因为各地人的汇聚而更加发达,拥有更多的机会。就这样,30年间,北京的人口由872万一跃而成1743万。2008年,北京自己也圆了多年来的奥运梦。

  这一切看起来很辉煌,但是此北京还是彼北京吗?

  去纽约观光的时候,一个同行的北京姑娘跟我说,她一点也不喜欢纽约,还是北京好。这个北京姑娘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的北京情结和反崇洋媚外情结。纽约是一个新城市,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四海过客组成了它的历史,但北京不是,北京有自己的历史。我不是说北京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不应该改变和现代化,但是改变不代表完全颠覆以至于失去自我。还好现在有一批热血青年在做这样的保护北京的事情,包括一些由北京人组成的独立乐队,包括嘻哈包袱铺,包括京剧、相声,还有很多。但是这样的事业仍然前景渺茫,北京老字号小吃后继无人,同仁堂这个制药公司也被我的证券投资老师冠以“不创新”的帽子而不推荐它的股票……

  关于星巴克入驻故宫这件事曾经引起了众多争议,但是这远不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点所在。你坐在四合院里喝杯洋饮料,这没什么。可悲的是,你坐在玻璃与混凝土钢筋组成的高楼大厦的30层办公室里,喝杯让小秘从大老远淘来的北京大碗儿茶,想起曾经的崇文和宣武没了,你曾经和发小偷长辈的自行车碾过一遍又一遍的胡同街道已经被拓宽成了大马路。记忆还在,但组成记忆的实体早已无影无踪……这不是什么假想,这是现实。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低徊。”——汪曾祺《胡同文化》

  《北京记忆》影评(五):日日夜夜

  若不是老头强迫,我就错过这部片子了。

  首先声明,我不是北京人,也不是城市人,尽管身居城市,但确实有种很深刻的寄居感。

  在全身各处毛发长齐全之前,作为一名无钱无爹小屌丝,我只去过一次北京,还是公费跟着团,一天之内逛遍清华北大,天安门,故宫,人大会堂,加八达岭长城。如此开节奏可想而知,哪是去感受我天朝的恢弘气势,哪是去体验首都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只是当个免费的模特给人拍照了,啪啪啪啪啪啪个不停,我还得表示十分乐意,还得凑出笑容应景,然后的然后,我那初中母校宣传栏就多了一张屌丝的脸,来时时刻刻地提醒着后继的娃儿们有这么一位笑态可掬的学长……

  老头推荐,直接跳过前三集,从日日夜夜开始看。结果视频开始,我乐了,拥挤的人群拼了命的扒公交,司机售票员蛮横嚣张,乍一看还以为这是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呢。打了自己两个耳瓜子清醒了一下,醒悟了,仔细看看,人群里都是军绿色的衣服白衬衫,公交还是那种四处漏风的公交,明显的80年代初的气息,若非此我还真以为穿越了,难不成我大北京的80就是此城的2010.

  话题回来,其实看这段视频,让我更加怀念童年。我那小县城郊的小村庄的九十年代的童年生活,接触的都是我大北京80那阵风刮过来,玩剩下的东东。什么砖头录音机,磁带,邓丽君,喇叭裤,还有上边提到的四处漏风的公交车,蛮横的司机……城乡发展的差距,多少字才能了的。

  但想来是跟我大北京比较,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求不是天堂与地狱般的差距就好,我介草民,尚能偷生。

  《北京记忆》影评(六):飞往1986

  作为上世纪末出生的年轻一辈,看过后有感于八九十年代社会的巨变,那是父母老一辈们青春鼎盛的时代,是唯一称得上是日新月异、激情燃烧的岁月。短短二三十年中,中国历史的车轮正以它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飞驰:原来某些东西的改变是可以在一夕之间发生的。

  影片娓娓道来,推开久闭的大门,打开手电,光束透过尘埃照射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一届恢复高考、第一场小泽征尔的音乐会、没有私人汽车的城市交通、家电抢购的盛况、商场夜市的创办与兴盛、对于潮流的不懈追求、老一辈们一盒磁带中的爱情与玫瑰……

  人们逐渐打破闭塞,从废墟中走出。

  在情感的掌控上前面几集较为含蓄,直到《绽放》,无限的炽热终于迸发出来,带着当时人民对于美好的向往,施展出跨越时代的震撼力量。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几十位年轻的流行乐歌手穿着象征国际和平年的粉色、黄色上衣,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上尽情释放宣泄着能量,他们冲上舞台,他们对流行乐的呼唤与台下观众情意契合,他们一张张朝气的脸沉浸在、陶醉在万众一心的音乐殿堂,千万人的灵魂交流着,融合着,幸福啊。几十年后的今天常宽回忆道:“那一刻,那一出场,我感觉那就是天堂。”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最近在背的“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文”以及“其致一也”的语句,我想,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一切,虽然还稚嫩,但此刻屏幕后面的我与他们的情感是相通的。 1967的海盗电台,1986的北京工人体育馆,有着同样呼唤(即使是对于不同形式的音乐)的人们创造了天堂。伟大的梦想永远不会结束,他们终会被歌唱,会成为世界的奇迹。

  最后想说,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真诚,炽热,简单,最可爱。

  《北京记忆》影评(七):欲言又止的回忆

  (想看时间:2014-04-01)

  我是因为那首每人唱一句的片尾曲《藤》才知道这部纪录片的。

  前面是编年体式样的,从80年代末第八集开始就变成各行各业的大盘点了。

  片头和中间的动画很出彩,把老照片变活了,时间表现出来了。

  每个地方都应该有一部这样的片子。

  访谈对象中相声演员不少,可能是口才好吧。另外,工农兵学商里,被访谈的知识分子、名人太多了,其实可以增加一些普通老百姓,他们的记忆也是记忆。

  片子里出现了很多地名,有兴趣的可以看完再去走一趟:

  北海公园

  悦宾餐馆

  煤厂街

  博士饭庄

  秀水街

  虹桥

  花市上二条

  方庄

  电报大楼

  赵府街副食店

  古城地铁站

  洪通百货

  《北京记忆》影评(八):一代人的北京情结

  《北京记忆》不仅仅是北京的记忆,更是中国的回忆。回首望去,中国这几十年的进步速度远大于过去几千年的速度,中国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去实现现代化。北京,这个蕴含浓厚中华文化的城市,正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北京记忆》勾起了那一代的北京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结。

  一开始,影评播放了当年热门的电影《祖国的花朵》,《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渐渐响起,不禁勾起了观众对北京的记忆。再由北海公园的关闭作为切入点,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遥远的时光。通过对一些文化名人的访谈,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恢复高考的时候。本集大体上都是围绕着恢复高考进行的,而北京,就成了这份记忆的典型。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础,影片常将一些当时的视频资料穿插于影片当中,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时大批知识分子涌入考场的场景仿佛都历历在目,这些都是影像留给记忆的烙印。。影像是记录记忆的最好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又恰好尊重了纪录片的真实性。现代生活与过去记忆相交叉,对于影片节奏上的把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许多纪录片相同的是,它都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融入到纪录片当中,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是让人不敢想象的。对文化大革命也只是轻描淡写,但也影片尊重了历史的真实性。知青的言语中透露着对那个时代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无奈,同时又怀着兴奋怀着期待地去参加高考,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就如要进行改革开放一般,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一代的北京人都对这份记忆有着深刻的感受。

  真实的记忆对于当今的这个浮躁的社会而言或许略显枯燥,而编导却有这样巧妙的艺术创造力,使得影片不仅带着回忆的色彩又富有现代气息。相机,是一个能够留住记忆的物件。复古相机作为本片的一个物件细节,贯穿着整部影片的始终,在影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承上启下,仿佛整个画面都是由这个相机记录下来的。这样的一个复古相机是时代的象征,是记忆的象征。每次复古相机出现,都是一段对往事的回忆,回忆那逝去的时光。复古这种潮流是当今年轻人所追捧的,复古相机的出现也让一些年轻观众对这部影片充满兴趣。

  除了访谈的部分之外,影片对于镜头的运用还是较有韵味的。在这部带有回忆色彩的纪录片中,是不可避免地大量使用空镜头的。北京的北海、老胡同在空镜头中散发着北京文化特有的气息,空镜头用着黑白的色调,又使人感觉到记忆的深远以及北京人对过去深切的怀念。空镜头的抒情作用就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却又毫不刻意地将人带入回忆里。

  《北京记忆》这部影片会运用不同的色调进行过度,暗示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让观众感受到那时候的中国正蓄势待发,充满活力与激情。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中国倒退几十年,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知识分子生活在阴霾当中,此时影片用了黑白的色调渲染出当时中国的悲哀和无奈,这一部分在影片当中占的分量较小,影片更多的是要反映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的一派繁荣景象。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复苏了,更是受压迫的知识分子重新得到重视的春天到来了。影片更着重向观众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画面变成彩色的,恢复高考,改变的不仅是一代人的命运,更是改变了中国在历史里的轨迹。

  影片是由以前的视频资料、那个年代的北京人的访谈、当今时代的视频构成,再有精妙的解说词串联而成。访谈是本片的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有诉说《北京记忆》的能力。采访的对象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教授,例如:北大、清华、人大。这些教授的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当时生活的感受也更为深刻,他们的北京记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知青,都上山下乡过,因为恢复高考,他们才得到机会重新回到学校。影片通过

  对知识分子的访谈,以“恢复高考”作为切入点,反映了在特殊年代特殊的北京记忆。

  北京记忆,也是中国记忆的缩影。京华早春,也是中国的春天到了。

  一代人、一份记忆、一种情结。

  我还只是一名学生,一些看法或许还比较不成熟。毕竟,这些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喜勿喷。

  《北京记忆》影评(九):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北京记忆

  确切来讲,这部片子应该叫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北京记忆

  作为记录片, 制作真不算精良。影片叙事也经常东一榔头西一棒,老是有接不上的感觉;解说风格是主流媒体的端庄正气,时不时插入的早年纪录片片段就真是那种改革开放初期,情感不足又要表现激情的文艺怪腔。当然最让人诟病的还有后几集里,歌颂天朝好天朝妙天朝呱呱叫的太平赞歌啦。

  跟以上吐槽点反差的是,采访嘉宾大都比较朴实正常,实在不浮夸,大概因为讲的都是家长里短,自己最切身的体会吧(当然于丹除外,从神情到讲话的内容,酸得直反胃)。

  总之,“找不到有趣野史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一看的正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