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聊边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日志 >

边聊边想

2022-04-03 20:33:55 作者:越岷 来源:越岷投稿 阅读:载入中…

边聊边想

  边聊边想

  文:柴静

  昆明。

  受商务部整规办的邀请来做一个关于政府与媒体关系的讲座,说什么呢,借着写博客,一边跟你聊天,一边想吧。

  在“柴静两会观察”的时候,如果你注意,会发现我的节目最后的字幕上,都是不同的编导,就是说,我每天都在跟新的编导合作,因为他们分别是跑建设“口”的,卫生“口”的,教育“口”的,是不同的人。

  然后我发现我在跟三十多个编导合作,到最后我才把他们的名字记全。

  不这样不行。

  刚到东方时空的时候,我联系卫生部做艾滋的专题,卫生部新闻办给我的答复是,你去找你们部的**吧,让他来跟我们说。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电视台的记者是按行政部门划分的“跑口”记者,每个国家部委都有相应的记者,其他的人是不能染指的。

  跑口的记者有一个特点,对国家部委的各色人等都清清楚楚。

  但是,抱歉,有一些同事,做节目的时候,拿给我的都是文件---数字,公文,都是各部委提供的。

  看懂那些东西真不容易,让观众明白就更难。

  所以当初做经济节目的人,都特别专业。

  有点什么呢?---经济节目学经济的人做,经济节目经济频道做,经济节目作给经济界人士看。

  所以非经济界的新闻人就做得很少,象新闻调查,这些年我们做过的经济节目是数得出来的,《WTO中国汽车面临挑战》《国企改革备忘录》,《中国的品牌---保护民族工业》…据说做这些节目,在我们组起码得有硕士学位。

  《中国品牌》做完,第二天长虹股票飞涨。

  当时大家很得意,现在想起来,观众是把节目当成是政治来理解的。可见当时政府,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节目当然收视不会高,但那时候的目的不同,用一位前辈的话说“让人不看也尊敬”。

  近两年,经济频道在改革,先把这种模式改了,走大众化,资讯化的路线。

  其实理念也很简单:经济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他们手里有多年来积攒的资源,稍一转化可以做很多好看的东西。

  再看象我这样的新闻人,以往没有培养出用这个角度来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现在商业化的大浪一卷,索性彻底离得更远了。

  所以,说足球,连我都敢厚着脸皮上个场,评论经济事件,恐怕底气都没那么强。

  前年我们做《深圳外贸诈骗》,出发前论证,质疑声音最强的就是“经济节目太复杂,而且不好看”

  我也硬着头皮去的,编导对我的唯一信心是我大学学过会计,呵呵。

  回来之后居然评了个金奖,其实有很大的偶然的成份,因为当时的评委有《经济半小时》的制片人,还有一位,也是有经济专业的背景,有他们力推,不然,也很难---有评委的意见就觉得经济节目,又是诈骗…是主流么?

  有人讽刺我们,说“新闻频道?不如叫社会频道吧。”

  听了,真是刺心。

  不过回过头看,最重要的,是政府和媒体,这些年中都在转变,都在强调面向公众,服务于公共利益。

  实际上,很多东西就会在这个前提下向前更新了。

  二

  刚才在车上,我和主任聊天,他说“让你做个知识产权的节目,恐怕连你也觉得陌生吧”

  可不是。要让我做个对这个概念答疑解惑的专题,我得一阵子学呢。

  但要让我说知识产权跟老百姓的关系,不用采访别人,采访我吧,我说说那些白用我博客文章的媒体,呵呵。

  让新闻人转变做经济节目的模式很容易,“三贴近”已经说了。

  但技巧只是技巧。

  除了技巧的要求,政府能够为媒体做些什么?我想方式不是政府办班,让专家给新闻人上几堂课。而是需要思想市场的充分竞争。

  经济事关百姓命脉,人人关心。不会有媒体自愿放弃这个市场。越竞争就会越深入,深入才会深刻,不用怕不成熟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自会有市场来作判断和选择。

  要让媒体有足够的信息知晓的渠道,不要让某几家媒体垄断信息,允许公开,允许直播,允许充分报道,还有,允许争论。

  争论,才能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观点之间接近真相。

  可能你觉得,阳光执政不是说了已经很多年么?举个例子,在深圳,我们采访《外贸诈骗》,在大太阳底下站着,连公安局的大门都没能进去,电话里告诉我们说:回去跟你们中央台的领导说,不要隔三差五来,我们光接待你们了,还干不干活?

  我们又去市委宣传部,希望他们协调一下我们采访,一进门,三个人埋头看报,我们很尴尬,问人家要职能部门的电话,他们说你们去查114吧。

  最后我们是找了一个当年在电视台工作过的熟人才找到采访嘉宾的。

  节目播出后几天,是宣传部还是公安局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正接到指示彻查此事呢,问我们要不要拍一下?

  结果谁也不乐意去。

  媒体的报道权力实际上是没有制度保障的。

  后来做注射隆胸,说实话,作之前,我们很犹豫。因为不播出的可能太大了,后来我和我的编导范铭下了个决心“就算成了内参,也要把它作出来,这事关30万人的安全呢”

  我们真有点不敢碰政府部门,但深圳药监局很主动,给我们提供很多资料,在深夜跟我们讲很多专业的东西,说实话,跟他们吃完饭,我们俩嘟嘟囔囔,都将信将疑---这样的政府机构少见,是不是人家已经公关好了?

  事后看,他们的资料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份资料很清楚地反映了他们曾经勒令富华停业,但被上级单位的领导打电话说“富华很特殊”,没有执行。

  我们播完节目,国家药监局召开听证会,邀请我们参加。其实他们的听证会以前都开,只是这次除了厂家,专家,政府,也让媒体坐在一起,纪录公开辩论的过程,是非常让人欣慰的事。

  后来几个月后,这个材料被停了。

  这是一个政府与媒体共同推进事件发展的建设性的结局。但是坦率地说,这并不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三

  在美国,罗斯福总统是驾驭媒体的高手,他的电台节目“炉边谈话”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曾经鼓舞过无数美国人,这当中有高超的政治智慧。

  这种智慧当中的一部分是懂得用新闻语言说,用人性的语言说,用普通老百姓能明白的语言说。

  据李希光说美国白宫每天由总统主持的最高会议,首要议题是”今天的新闻应该是什么?”今天向媒体发布的“新闻关键词”是什么?

  换句话说,他们研究的是怎么抓住抓住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

  他们通常用三种方式制造新闻:

  2用行动制造新闻。美国领导人经常在全国各地视察讲话,他们把每天的活动日程提前告诉记者,让记者把领导人的行动和讲话及时变成新闻,告知公众

  3用政策制造新闻。即围绕“新闻性”制定政策。所谓“新闻性”,即修改或

  制订一项政策,一定要有新的内容并且会获得公众的欢迎。

  把议程设置和新闻选择的权力抓在手里的前提是了解新闻规律。

  因为政府不仅仅要利用党的宣传机构来传达声音,也要懂得如何吸引商业媒体。

  四

  在国家药监局的听证会,很遗憾,你看不到直播,而且也没有事件以外的第三方公众参与。

  原因也很清楚,不想在事件没有结果前,影响社会的稳定。

  这种解释,我们听了很多年。

  不过,去年环保部门在“圆明园防渗”事件时后全程公开了听证会,而且与会者超出了专业的小圈子,有外地的70多岁的老人,也有12岁的小孩。

  环保局的新闻发言人潘岳说“公共政策的推行,需要强大的政治动力,要催生这种动力,需要凝聚强大的社会共识。

  而公众,他们是公共政策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它的最大动机和能量。”

  多给我们新闻频道一些机会吧,不要仅仅告诉我们一个已经形成的公共政策,让我们能够旁观它产生的过程,不要仅仅告诉我们听证会开了,让我们直播它。不要仅仅让我们直播一场没有争议的会议,让我们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争论。

  多一些,再多一些,让公众从中学习政治的技巧---妥协,平衡,博奕,才有对公共政策的尊重和认同。

  让我们能够实践宪法承诺的权利,让老百姓,不仅仅在受害之后,在“315”或者“质量万里行”里出现,不仅仅在我每天收到的几百封邮件里那么多“血泪控诉”的信里出现。

  五

  最后一点,嗯…还是明天在内部再讲吧,就不便在博客里说了。

  你要有什么意见,多多提。马后炮也没关系。很多东西信笔写,乱,可指摘处很多,还好,人总是从小小的思考开始,自知无知,然后往前走的。

  写了这么多,有博客真好,谢谢你能看到最后,呵呵,睡。两千多米的昆明,还有一点点缺氧呢。

  明天回到北京,给我妈送上她生日的花,然后看意大利和捷克的球,怎么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边聊边想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