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种树的男人(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感动文章 >

种树的男人(2)

2014-07-17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他心中没有任何负担,他以最单纯的想法,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但是,在我们回头往村庄走的途中,却发现原本干涸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了。这是连锁效应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风也会传播种子。当水重回大地,柳树、灯芯草;草原、菜圃、花园,种种生命的意志,均会一一复现。这些不知不觉的变化,已变成常规的一部分,似乎再自然不过了。猎人又回到高地原野,开始猎野兔或野猪,他们虽然会看到突然从地上冒出来的矮树丛,却把它们当作是大自然一时兴起之作。这便是没有人打搅布非耶种树的原因了。如果早就有人发现他在高原上,事情或许就不一样了。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在这里。在城镇或行政单位办公的人,谁能想到会有这么一个不顾自己的利益一心坚持的人?
  1933年,一名森林巡逻员来到他的住所,递上一纸命令,不准他在户外生火,以免殃及这块“自然”的森林。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么一句天真的话:“一片森林会自然生成!”那个时候,布非耶正在离家12公里的地方种植山毛榉。为了省掉往返的麻烦——他已是75岁的高龄了——便打算在那片土地旁砌一幢石屋。第二年,他完成了。
  1935年,官方派一群人来巡察这片“天然林”,其中包括林务署的高级官员及许多技术员。但是他们废话连篇,讨论的结果是对这块“天然林”做一点必要的处置。幸好除了只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之外,他们没有采取任何其他措施,那便是把这片林地列管在省里的保护之下,一概不准有制炭业出现。
  这些林业官员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我跟他谈起这件奇事。一星期后的某天,我们两人一起去探望布非耶——他正在距离官员巡察林地的10公里之外,努力地种着树。
  这位林务官不因是我朋友的缘故才来,他是懂得自然的人,他知道不能张扬。我带了鸡蛋当礼物,三人在野地默默的沉思中共进午餐。
  我们走过覆盖着树林的山坡,林木已有七八米高了。我还记得1913年这里的景象:弥漫着一片荒凉。这位心平气和、不辞辛劳的长者,住在有益健康的山风中,过着俭朴的生活,再加上与世无争的宁静心灵,老天赐给他令人敬畏的健壮体魄。(感人的爱情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临走前,那位朋友留下几条种植的建议,但是也没有过分强调它们的重要性。他在回去的路上告诉我:“布非耶显然比我懂得多。”这样又走了一个小时,他若有所思地补上一句:“他比大家都更懂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幸福之路。”
  唯一曾可能威胁这些树木的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候,有些车的引擎是靠烧木柴发动的,然而木柴普遍缺货。1940年开始砍伐橡木林了,然而这个高地远离火车运行路线,木材商评估,在这里伐木不利,最后放弃了。这位牧羊人根本不在乎这件事。他已深入内陆30公里,心平气和地继续工作着,他根本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跟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一样。
  我最后一次看到艾尔则阿·布非耶是在1945年的6月,他当时已是87岁高龄。我以前要靠步行穿过那片荒凉的高地,如今,尽管战争在乡间留下满目疮痍,但在杜兰斯山谷与高地之间,已有公共汽车来往了。坐着快速的交通工具,我已不太认得昔日长途跋涉时看到的田野。出现在我眼中的,是一片崭新的大地。我只能从村庄的名字上确认这是以前的废墟与荒凉的故地。
  整个乡间散发着健康与富腴的光芒。1913年还是一片废墟的高地,现在却是整齐的农庄、净洁的农舍,人们过着幸福与安适的生活。古老的溪流,被森林中的雨雪浇灌着,又有了流动的活力。溪流的水,用水渠引导着,流向每一个农庄、每一片枫林、每一片绿油油的薄荷田。原住在地价高涨的平原的居民,搬到这高地住下来,带来了朝气、干劲与冒险精神。沿途有友善的男男女女,小男孩小女孩开心地笑着、闹着,人们终于又找回了野餐的乐趣。细数当年的人口,无法否认现在过着舒服日子的一万多人的幸福是来自艾尔则阿·布非耶的赐予。他只靠身体力行与蕴藏的品德,就能够将荒凉的土地变成到处都是奶与蜜的“迦南地”。万物之中,唯有仁爱是值得崇拜的。
  1947年,艾尔则阿·布非耶安息于法国巴农的赡养院。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种树的男人(2)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