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一个人到极致是怎样的体验?看完忍不住泪目……
点上方绿标,听一本叔给你讲《我们仨》
文 | 一本叔
一本叔说欢迎来到叔的新栏目『一星期读一本书』,以后每周日我将分享一本好书,用一篇文章的长度,给大家讲解书中精髓。
本周,我们一起来读杨绛老师的《我们仨》。
提到死亡,你会想到什么?
你再也无法和他们分享悲欢,他们也再没机会参与、见证你接下来的人生。
那么,愿今天共读的这本《我们仨》,能予你一点慰藉,三分治愈。
这是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悲情却也温情的回忆录,关于相濡以沫,关于舐犊情深,关于失去至亲的切肤之痛。
- 01 -
梦里相见,一次又一次
书里,杨绛说她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在这个梦里,钱钟书被囚在一艘船上,女儿因病进了医院。她晚上住在客栈,在睡梦中魂灵出窍,陪伴在女儿身边。到了白天,则去船上,陪伴疲惫的丈夫左右。
后来有一日,生病多日的女儿竟然来看望她和爸爸,杨绛写她只见阿圆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下一秒,她突然消失了。
而转眼的功夫,丈夫的船也飘走了,她急忙往山上爬,可那一叶小舟随瀑布冲泄而下,先是变作一个小点,后来连那小点都不见了……
她从噩梦中惊醒,才明白,这不是梦,是忆起了女儿和丈夫的离开。
你梦到过离去的亲人吗?
有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为我想你了,所以连梦境都不愿放过;因为我想你了,所以梦里相见一次又一次。
- 02 -
再苦的日子,有你就好甜
人这一辈子啊,会有很多苦楚、心酸、艰辛,但有了爱人的相守相陪,再苦的日子都好甜。
杨绛和钱钟书是相伴了大半辈子的知己和爱人。提到丈夫钱钟书,杨绛总是笑他“笨手拙脚”。
杨绛怀孕住院期间,钱钟书每日都到产房探望她,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原来他不是打翻了墨水瓶,染脏了房东的桌布,就是一个不留神,把台灯摔了。
其实杨绛婚前,也是不食烟火的大小姐,却为了爱人,学会了做许多事。
爱也是相互的。钱钟书虽然笨手笨脚,却也竭尽所能,给予妻子最好的陪伴和照顾。
夫妻二人在牛津刚搬了新家,杨绛劳累一天,第二日早上不愿醒来。钱钟书就做好了早餐,用一只小桌端到杨绛床上。
后来的几十年,除了重病在床的时候,这一顿早餐都是由他来做,风雨无阻。
杨绛怀孕住院,钱钟书很早就陪她去医院定下单间,还请院长介绍专科大夫。院长怕他介怀,问他:“是不是只要女大夫?”
钱钟书却郑重其事地嘱咐院长:“要最好的。”
钱钟书对妻子的照顾,也许不及杨绛那样事事体贴。可在他眼中,妻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中意的那个人。
他夸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后来,相爱的两人有了女儿,从此有了家,有了“我们仨”。
- 03 -
即使生活每天暴击我们10000次,回到家,看到那个小人儿软软地叫着“爸爸/妈妈”,就好像一切辛劳就值得。
对于杨绛和钱钟书而言,女儿阿圆就是这样的存在。
她会特地给爸爸带上一大包他最爱吃的夹心糖;
她会陪伴不敢独自出门的妈妈,让妈妈心安;
她会像哄孩子般安慰受惊的爸爸,“呼噜呼噜毛,吓不着”;
……
现实中,多少父母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还有孩子陪伴,就觉得日子还能继续。
当你遇到危险,他们会化身“小小的英雄”守护你;当你伤心难过,他们会变成“暖心的天使”陪伴你。
- 04 -
明天和意外,
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后来,我们仨终究是分开了。
1997年,女儿钱瑗因病去世,一年后,丈夫钱钟书也走了。杨绛失去的不止独女,还有一生的挚爱,这份悲痛,非常人所能体会。
她说,女儿丈夫走后,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了,只是她的客栈。
他们仨散了,她只能一个人思念着三个人的往事。
杨绛先生在回忆录的结尾写到——“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生命无常,总有一些离开猝不及防。我们舍不得放下那些曾经,更舍不得放下挚爱的那些人。
于是,我们会在心上,放上一根拔不出来也舍不得拔出来的刺,它在那,时不时会疼一下。
走在人生边上,不能总是颓废,不能总是掉眼泪,因为天上的他们,要是看到这样的我们,肯定会心疼,会不安。
倘若你仍有机会陪伴身边人,答应我一定多留点时间给他们,别给自己留遗憾。在平凡的人生里,什么万贯家财,什么名利地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留言区和叔聊聊你想读的书,
或者一直思念的人,
我将选出10位书友,
送出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本,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书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一星期一本书()。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
片尾曲:老狼&王婧《想把我唱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