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去世的一位老人(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上海去世的一位老人(2)

2014-02-07 作者:仰望昔日年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国后,郭迪开设了自己的私人诊所,并立即参加了上海市红十字会救护医院的伤员救护工作和难童收容所的儿童救治工作。1950年,新中国的医学事业向他发出了召唤,郭迪毅然关掉了诊所,并带着诊所里的医疗器具和设备,加入了刚刚组建不久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在这里,郭迪接到的第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筹建儿科系。“从无到有”并非易事。他与同事四处奔波,从选院址到找实习基地……终于在1955年正式组建成立了儿科系。
  
  80年的临床和研究,郭老的一生救治了多少孩子,是无法计数的,在记者和学生们的记录本上,他最强调的几段话,堪为目前医患矛盾的最佳眉批:
  
  “医学不是试验,病人不是小白鼠,不能只见病不见人,医学是人文的医学,应具有人的温度。”
  
  “对医生来说,病人不过是他所救治的无数生命之一,而对病人来说,却是生命的全部。”
  
  “医生对病人的同情心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好的医生,不仅是技术意义上的,更是人格意义上的。”
  
  他的学生张劲松回忆说,郭老最反对开贵重药品,对那些动辄使用进口药的行为尤其深恶痛绝,他常说,有效才是好药,甚至能够不开药就尽量不开药,“是药三分毒”,要多给家长保健建议和护理指导。
  (人生哲理名言 www.wenzhangba.com)
  学生们永远不会忘记,平时不苟言笑的郭先生,只要一见孩子就慈祥地微笑。给孩子们看病时,总是想方设法先化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听诊前,他总是用手焐热听诊器,再给孩子们听诊;凡需解衣诊断的,诊断完毕,他一定会和蔼地帮病人把衣服穿好,扣子扣好。查房时遇到孩子们尿布湿了,他会亲自为他们换尿布;碰上正午时分,这位和蔼的医生总是先给孩子喂饭,随后再查房,最后才轮到自己吃饭。
  
  从学生时代立志投身于儿科,到中国儿童保健事业奠基者、集大成者,郭迪教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像沈晓明、金星明、静进、张劲松一样杰出的学生,他带领弟子创造了儿科学界的许多个“率先”:率先在儿科系统设儿童保健教研室;率先在综合医院成立儿童保健科;率先组织儿科界进行心理测验研究;率先组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先进行小儿锌营养的研究等等。如今的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已成为全国儿科学界的领跑者。他的生命之火,在精神矍铄的期颐之年依然流光溢彩。
  
  他是一块界碑。更是一棵参天大树!

  编后语:虽然今天他已经去世了,但相信他的精神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