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救助的活动(2)
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他的名字叫邹辉,是一个被确定为区级领导“手拉手”对象的特困户。他患有腿疾,生活勉强可以自理,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次与张区长去他家里,3间瓦房,家徒四壁,他的刚上小学的儿子,在炕上眨巴着眼睛,惊恐地看着我们几个陌生来客。张区长很难过,他从兜里掏出1000元钱塞给邹辉,当即陪他去了医院。那天的专家会诊是由院长亲自主持的,手术方案一直研究到午后。院长慷慨表态,医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社会困难群体,他们将把邹辉的手术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恢复劳动能力,考虑到患者家庭困难,医疗费用全免。
手术很成功。院方也很高兴,叮嘱邹辉千万注意休养,半年后再做第二次手术,他的腿疾有望彻底治愈。术后不久,邹辉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在机关大楼的门口等我。我下了楼,看见他和妻子扛了半袋子玉米面和一桶花生油,说是自家产的,一点心意,无论如何要我收下。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接受这样一个特困家庭的“心意”,是伤天害理的。我推辞再三,他们一再恳求,邹辉的妻子急得掉下了眼泪。我最终以工作纪律为由谢绝了他们。他们默不作声,扛着那半袋子玉米面和一桶花生油挤上了公共汽车。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自责,觉得自己不近人情,缺乏正常人的体温,我对邹辉心意的拒绝,一定伤害了他们最朴素的情感和自尊。或许,在潜意识里,我只是把对他的帮助当成了一个工作任务来对待,忽略了其中的人情味。(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就在邹辉即将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时候,张区长调到了别的城市任职,手术的事情也就无人问津,从此停顿下来。邹辉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我理解他。我跟医院方面联系了多次,最终也没有得到确切答复。这件事情不了了之,前功尽弃。我再也没有听到邹辉的消息,渐渐地忘却了这个患有腿疾、并且有望治愈的人。
又过了两年,我去邹辉的村子调研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在村委会办公室旁边一间挂有“文化活动室”招牌的屋子里,村里组建的歌舞队为我们演唱了一支又一支红色歌曲。载歌载舞中,我突然想起了邹辉。村支书告诉我,邹辉的腿越来越糟,差不多要瘫痪了。村支书的表情很淡,看不出什么同情也看不出丝毫惋惜。沉默了一段时间,他恍然记起什么似的说,当初如果张区长不调走,只要能做第二次手术,邹辉的腿应该能保住。
我沉默无言,心中掠过一阵疼痛,为一个人的即将瘫痪,也为自己的无力和无奈。倘若有一天邹辉真的瘫痪了,我是有责任的……就像此刻,面对眼前这个患病等死的老人,我觉得我是有责任的。
编后语:我像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才会对他人负责,但愿患者可以康复!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