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人生的真谛(12)
幸福与财富、地位、声望而却步同步。对于念小学的儿童来说,幸福就是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对于饥寒交迫的旅人来说,半碗稀饭,一块烤红薯就足以令其眉开眼笑。幸的意义随生存的环境而变,所以,古往今来的智者,皆懂得以不变应万变来保全自身的幸福不变,在这时就是不贪,不奢,不乱方寸,不忘根本。对任何事物持一个通达、明智的态度,守住做人的准则,守住心灵的贞洁,从而真正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人到了老年,家庭和事业已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因此它既没有年轻人那么多的烦恼,也没有中年人那么大的压力,而老年人的最大选择,则在于中“处理” 剩余的时光。如果一个老年人能保持适当的体能和智能,健康地活着,真可谓人生的一大幸福。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籁兴自浓。人生活着就好,活着就是幸福。
三五悟:人生遇事要豁达
人生有限,岁月无情。人的一生中,走过漫长人生之旅,到了老年,所剩时间实在无多,一寸光阴确比一寸金子珍贵啊!快活风流,确实人人所向往的,然而,对它的领会却有种种,“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墙内藏”,跳出墙外者为数甚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既然是生活,就总会有那么一些波澜、小浪花。在这种情况下,斤斤计较让自己的日子阴暗乏味,害达胸襟却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通向豁达,首先要学会不在意。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不动就大喊大叫,以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人;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顾影自怜。人生有时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傻。
不在意,是大度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流于琐屑与平庸的。而实现了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上种性格的魅力。
不在意,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人格,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凡事看开一点,超脱一些,得到的无疑是潇洒轻快的生活。(好文章推荐 www.wenzhangba.com)
三六悟:人生人老心年轻
人生最具有幸福感应该是老年。一个人在度过不知忧虑的童年,走过孜孜不倦的求学阶段,和激烈进取辛苦劳作青年和中年岁月,然后进入老年。进入老年后,也退出了剧烈的竟争和工作的劳苦,从此可以去开发往日无时发展的技能和本领,实现蛰伏的心愿,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便是老年最大的快乐。
退休是好事,无需在岗位上那样诸多抑制,或为得失忧心忡忡,为相处同事小心翼翼,在家里子女也到了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上看,人进入老年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开始。
人的一生,年龄只是个符号,心态起很大作用。人生七十并不算老,如果你理栌支弃、思想颓废、自信丧失、精神低迷、心灵扭曲、意气如灰,纵然芳龄二八,也与垂老无异。你虽年届古稀,仍然理想高远、思想前瞻、热忱炽烈、自信不减、精神乐观、心灵大度,你就是青春荡漾、风华正茂的年龄。
三七悟:人生室雅何须大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在当今社会衣食已不成问题,大多数人都已丰衣足食,住行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人都已搬进了新居。随着生活不断改善,装修家居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人掷巨资,不顾“伤筋动骨”,“开膛破肚”地重新安排,宫殿式、宾馆式、园林式、西洋式,各有千秋,气派非凡。
有一首“新居铭”写的很好:楼不在高,只求安静;屋不在大,够住就行。一生艰苦,七十始成。冬夏有空调,五州通电讯。谈笑有亲朋,往来皆同仁。可以玩电脑、战方城。无钻营之烦恼,无衣食之忧心。身体尚健康,子女皆孝顺。孔子云:“不亦乐乎!”
三八悟:人生对己要宽心
人过半百之后,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万而藏,如蚕作茧。应当淡泊追名逐利之念,抛却患得患失之心。懂得收敛,珍惜清名,不作贪求,善得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