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研的品质是朴实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研的品质是朴实

2020-08-12 09:13:56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研的品质是朴实

  二十年前,也就是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周三下午的两节课后,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时间学校要求各组拟定好学期教研计划,每人报几个个课题,每周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我是新来的,自然不懂得要教研啥,或怎么教研。组里人说,抄一篇或者随便找个例题说说你的做法交流一下,也就可以了。每到此时,八个人围坐成一个方阵,闲聊着等领导从前检查到后楼,有时等烦了组长会说:“你去楼梯看看校长来了没有,不行先打一把!”

  转眼二十年了,对于这所教学积淀深厚的学校,教研已不再那么肤浅流于形式,转而进入高深大厚”的问题探寻阶段,增添了许多与时俱进命题元素,“自主”、“合作”、“探究”、“生本”、“幸福”成为各教研活动探讨焦点,我也曾参与过一些这样的活动,因自己并不精通学业务,所以算是局外人热闹。研讨中,人们喜欢用一个精深术语解读另一个精深的术语,似乎专业教师就要有专业高度,就要用专业术语来阐述和交流研讨,似乎只有专业术语才能解释解决专业问题,作为学校和上级教研的引领指导者,他们也会以此来判断、定性其个人或者学校教研水平高低

  我不是教学专业人才,所以并不知晓这样的教研到低能带来多少价值效益。但凭借自己的直觉武断陈旧版的教研过于粗俗浅薄,有市侩气;时尚版的又让我感觉有些自作清高,如空中楼阁无可理喻。

  身临其境遭遇就是我们下要研究的问题。

  凡事过犹不及靠谱对路朴素而又实用,应是教研最典型的活动品质

  我所理解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探讨制约师生学习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重要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成长的自纠自救反思提升的有效行为,应成为各校名正言顺常规教学工作

  我们不妨让意识放弃以往对教研的感受感悟,也就是建立朴素的教研思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去教研?怎么教研?为谁去教研等问题?

  首先,我们要分析和研究当下教学需求。我可以用马斯洛理论去告诉别人需求的重要性,也可以用生存论加大渲染教研活动对学校发展和教育生存处境影响,但我们我们教育教学中迈进的每一步都应该是接近真相或者踩在通往真相的道路,如同一个医生,在开出药方以前,首先要望闻问切,然后进行诊断和会诊,最后确诊并开具病症所需的良药,当然,还要根据病人服用药物后的反应不断调整药量和药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减少病人的病痛开支精神肉体折磨药到病除

  以我们泰前中学为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为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家教环境与能力决定了学生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学习和质疑的能力。城市的孩子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只能说农村的孩子问题暴露的更加突出,我曾经调查过初三的某个班级的学生,多数学生在八点半完成作业,而后就会上网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自觉温习、预习和前瞻性学习的意识,当然,家长因劳累或者没有下班等原因而忽视孩子自主学习问题,因此,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和增强自身责任感等重任,这将是我们学校进行研究的重中之重。

  其次,我们还要为每期研究的重点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明朗简洁,关键是接地气,只有接地气的思想才有生命力,才能贴近有效的行动,不能大而统,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记得一次教研活动,一个老师做了“新时期课堂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的主题发言,立题之高,涉猎之广,挖潜之深,令人瞠目结舌。他提出全面改革用人制度问题,提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问题等,但一线教师并不是理论家。我们不去过多研究高深的理论,即使研究也不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领悟和变通为适合自己的草本理论,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贴近地面的行动,其实,我们更倾向于成长为实践家。

  行动的巨人与理论的巨人相比,更高一筹。

  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教研不能因为某些时政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更不能主观臆断,而是要避虚就实,在研究、领悟、求证的基础上求是求真,立题要小一点,再小一点,实一点再实一点。让所有落地的种子都能发芽。也就说,我们要做的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真研究,而为研究而研究的都是假学问。

  接下去就是为我们的研究找到行动的指南。

  世界上最远和最近的距离是“知”和“行”的距离。起点和终点之间存在无数条路线,而了解、认清和选择这些路线是我们达到目标的必然条件,而我们所想的所选的其实都是本有的,可能是开拓的但不是创新的,随着个人对问题的逐步深入,你选择的路线更加靠近于解决问题的捷径。

  我们不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看作是一个大而空的理论问题。毕竟学生存在年龄、学段、理、生理、家庭、班级、教师、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如同大象摆在蚂蚁面前,无法下口,所以要把它框结在一个范围内进行分析,然后产生若干个研究主题,例如:“留守儿童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缩小了一个圈子,研究有了方向和重点,但还不够,我们可以再把它框结为:“一年级留守儿童自学能力的培养”。当然,如果还不能贴近现实问题时,我们把命题缩小为“一年级留守儿童在家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如果是第三个主题的研究,我们就要将孩子学习的起点——“启蒙”,与终点——“知学”用几条假设的路线相连,然后思考有几条路线可以行走?谁来行走?怎么行走?还要考虑行走过程中的耗时耗力耗材等。例如“一年级留守儿童在家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可假设有三条以上路线可走,也就是需要至少三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达成目标的一致,一是家庭教育,二是教师引导,三是自我激励。对于每一条路线我们又可以产生为达成目标形成的分支策略路线……

  其实啰哩啰嗦了半天,就在拟定策略的时候,我们要依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体系和数学图形中的建模理论,把抽象的问题具体为某种模型或者结构图形,建立一个框架,找出一般规律,然后才能找到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问题解决的初始阶段,按图索骥并非机械运作,而是一种最科学最实际最有效最省力的操作方法,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细致筹划,反复遴选和经验指导下的积极行动。

  所以,所有的问题逐渐从理论转化为数据图表,从数据图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就是坐而论道,而后起而行之,知行保证高度的统一,太不至于成为空谈。

  当然,再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又会出现不同的微主题研究和微行动,这需要我们在研究之后,不断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的策略路线是否正确合理,并反复修正,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我并不佩服那些高谈阔论的悲天悯人的架空于现实之上的教育学家或者教育专家,特别是现阶段知识爆炸的年代,做研究是他们的专业本分,但他们学问多数是从课本和想象中得来的,或者从学问中得到一些新的自以为无可挑剔的理论,它的价值只能从思想的层面尽可能去引发一线教师的共鸣,而真正的教育家不是这样的,他们和我们一线教师一样根植于教育这篇热土,他们的行走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既能在云端给人以阳光普照,又能贴近地面承载而又生长万物。之所以能让万物焕发勃勃生机,是因为他们视土地为生命,对自己的土地有深入骨髓的了解,躬耕于野,才有了顺四时的播种和收获。

  我想,我们对教研的理解,也当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教研的品质是朴实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