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愤世嫉俗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愤世嫉俗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13 01:32: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愤世嫉俗经典读后感有感

  《愤世嫉俗》是一本由黄文杰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4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世嫉俗》读后感(一):台湾的昨天和我们的今天

  本书据说是大陆第一本研究杨德昌的专著,拓荒之作,本就有其意义。

  但与其说是第一本研究杨德昌电影的书,不如说是由杨德昌的电影去辐射整个社会学更贴切。

  先说问题,作者旁征博引的理论略显赘余,且极为附会,这种先摆原理,在结合杨德昌电影实例分析,最后概括总结的论述方式,像极了中学语文或者政治课的答题路数,不是不可以,而是难免牵强,且思路单一。

  类似通过电影与一门学科结合的专著中《伍迪艾伦与哲学》显然做得更好。

  作为一本研究杨德昌的专著,虽然书名就叫愤世嫉俗,但片面强调杨愤怒的一面,全书将杨德昌的形象和他的作品内涵简单化,单面化,脸谱化,这很像我们的教育体制里对待历史人物的一贯粗糙。

  复旦大学出版社做过一系列电影书,这本的封面设计实在没有诚意,令人毫无购买欲。

  但即便如此,还是推荐本书的。

  作者黄文杰,翻译过《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对台湾新浪潮有自己长时间的研究。书中社会学的角度也算覆盖全面。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其实就是,通过杨德昌作品里二三十年前的台湾,看到我们今天的自己,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精神危机,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道德伦理,我们的种种问题。

  杨德昌的作品是充满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杰作,而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反思,通过杨德昌和他的台湾带给今天的我们的反思,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地方。

  另外建议读这本书前,最好看过杨德昌的全部作品,至少也要看过一些。书中附有杨德昌作品年表,个人履历等,对于研究杨德昌来说,算是一份不错的全面的资料。

  《愤世嫉俗》读后感(二):永远的少年

  中规中矩,但有些部分似乎写的不透。

  一下午时间看完了,生命史部分不错。了解了不少杨导的趣事。后面论文部分有些地方略牵强,有些地方觉得写的似是而非。

  看完脑海中浮现几个关键词:

  1.少年

  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好巧,这是我最喜欢的他的电影,在我心中它和《一一》并列,都展现了导演内心深处的生命力,热情,批判。所谓少年,就是不妥协不服输的生命力啊~很高兴,杨导是一个一直都有少年气的人。也很遗憾,他是因为经历过少年的诸多挫折才形成这样的性格,他会有很多不愉快吧。

  《牯》中,小四的爸爸跟他说:都那么多书,就是要从中找出一个做人的道理,如果最后还不能勇敢的相信他,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应该是导演和自己的对话吧,不妥协,勇敢做自己。很酷。结尾小四杀死小明那段,很像黑塞的《荒原狼》里哈勒尔杀死赫尔米娜,是捅向对方,也是捅向自己。很勇敢,也很痛,很少年。

  书中提到:在感情生活方面,女生一直都认为他:“很不实际,活在电影里,活在幻想世界里。”杨德昌则认为他“大概一辈子都这样。”恰也因为他的赤子之情,他的影片才会那么纯粹,永远洋溢着对这个世界的浓烈而饱满的爱与恨。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里的话:“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人们才会去探求理想。有位哲人说过,人是设计理想国的动物。是啊,人类可以憧憬一个完美的世界,并且能努力去实践它,部分地完成它,这不也反证了人类社会的美好,人类存在的意义了吗!”

  2.红色

  红色,生命,热情,鲜血,心脏。如果用一个颜色来形容他,我会想到这个颜色。虽然他的电影色调总是暗的,《牯》里天几乎没亮过,《一》里也是温和的颜色。

  然而他所表达的东西,他传达的信念,热情都是红色的。生命的红色。

  《独》里儒者的困惑与重新发现,是红色。希望的红色。《海》里佳莉大步的向前走,是红色,期待的红色。《牯》里小四的一刀,是抗争的红色。总也绕不过他的批判,因为他对这世界有爱,爱之深,责之切。爱之红色,殷切。

  书里提到,他曾经在南加州大学修读电影课程,他评价“那些王八蛋教电影都没有自己的一套”,还遇到种族歧视,和后来的香港导演方育平相遇,方劝他学点技术,熬过去,他说:熬都不想熬。又有个教授说他不会拍片,就愤而退学了。。。真是很有个性。

  3.批判

  看他的电影,就会明显的感受到强烈的批判意识。他对社会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而且他是认真思考社会,并付出实践去改造社会的人。所以他的电影被批评说,有太多的说教内容,《独》里的姐夫。然而这就是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他的个人风格。他是从批判中拥有表达欲,找到灵感的。

  他从小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父辈的管教,学校的不相容,他的性子偏又刚强,有种鲁迅般的谁也不服的气质,横眉冷对千夫指。(其实我也有点这样,所以才这么喜欢他吧。)所以后来的电影里,批判了父辈的严厉管教,《海》《牯》,批判了学校《牯》《一》,批判了社会《独》《恐》等。

  《愤世嫉俗》读后感(三):少年,红色,批判

  中规中矩,但有些部分似乎写的不透。

  一下午时间看完了,生命史部分不错。了解了不少杨导的趣事。后面论文部分有些地方略牵强,有些地方觉得写的似是而非。

  看完脑海中浮现几个关键词:

  1.少年

  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好巧,这是我最喜欢的他的电影,在我心中它和《一一》并列,都展现了导演内心深处的生命力,热情,批判。所谓少年,就是不妥协不服输的生命力啊~很高兴,杨导是一个一直都有少年气的人。也很遗憾,他是因为经历过少年的诸多挫折才形成这样的性格,他会有很多不愉快吧。

  《牯》中,小四的爸爸跟他说:都那么多书,就是要从中找出一个做人的道理,如果最后还不能勇敢的相信他,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应该是导演和自己的对话吧,不妥协,勇敢做自己。很酷。结尾小四杀死小明那段,很像黑塞的《荒原狼》里哈勒尔杀死赫尔米娜,是捅向对方,也是捅向自己。很勇敢,也很痛,很少年。

  书中提到:在感情生活方面,女生一直都认为他:“很不实际,活在电影里,活在幻想世界里。”杨德昌则认为他“大概一辈子都这样。”恰也因为他的赤子之情,他的影片才会那么纯粹,永远洋溢着对这个世界的浓烈而饱满的爱与恨。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里的话:“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人们才会去探求理想。有位哲人说过,人是设计理想国的动物。是啊,人类可以憧憬一个完美的世界,并且能努力去实践它,部分地完成它,这不也反证了人类社会的美好,人类存在的意义了吗!”

  2.红色

  红色,生命,热情,鲜血,心脏。如果用一个颜色来形容他,我会想到这个颜色。虽然他的电影色调总是暗的,《牯》里天几乎没亮过,《一》里也是温和的颜色。

  然而他所表达的东西,他传达的信念,热情都是红色的。生命的红色。

  《独》里儒者的困惑与重新发现,是红色。希望的红色。《海》里佳莉大步的向前走,是红色,期待的红色。《牯》里小四的一刀,是抗争的红色。总也绕不过他的批判,因为他对这世界有爱,爱之深,责之切。爱之红色,殷切。

  书里提到,他曾经在南加州大学修读电影课程,他评价“那些王八蛋教电影都没有自己的一套”,还遇到种族歧视,和后来的香港导演方育平相遇,方劝他学点技术,熬过去,他说:熬都不想熬。又有个教授说他不会拍片,就愤而退学了。。。真是很有个性。

  3.批判

  看他的电影,就会明显的感受到强烈的批判意识。他对社会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而且他是认真思考社会,并付出实践去改造社会的人。所以他的电影被批评说,有太多的说教内容,《独》里的姐夫。然而这就是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他的个人风格。他是从批判中拥有表达欲,找到灵感的。

  他从小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父辈的管教,学校的不相容,他的性子偏又刚强,有种鲁迅般的谁也不服的气质,横眉冷对千夫指。(其实我也有点这样,所以才这么喜欢他吧。)所以后来的电影里,批判了父辈的严厉管教,《海》《牯》,批判了学校《牯》《一》,批判了社会《独》《恐》等。

  《愤世嫉俗》读后感(四):后记:永远的少年

  在所有关于杨德昌的评价中,徐克(他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导演)的话给我留下最深印象。他说,杨德昌“是一个对时代有某种抱负、某种使命的人,有一种游子心态,希望有一天能够对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族群有一个很真诚的交代……《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黑社会浪子会看《战争与和平》,那里的少年的歌声永远很清纯。这也许就是杨德昌给我们的感觉,很不羁少年……他永远像孩子一样,没有长大。他的笑容永远像少年的笑容,情绪也是少年的情绪。所以他的电影是很年轻的”(《一一重现:杨德昌》,第16页)。

  我以为,用“少年”或者“孩子”来概括杨德昌的精神特质极为精准、传神。少年,意味着生命的天真、热情与活力,意味着不安现状、挑战一切的勇气与自信。虽然杨德昌真正投身影坛的时候已经年过而立,但他的确如徐克所说,始终像个少年一样,永远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对电影有着无限的热爱与单纯的理想,对社会与人性的种种弊病展开无情而执著的批判。我时常觉得,他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梅诗金公爵。公爵曾自述:“我自己是个十足的孩子,我只是身材和面容像成年人,而在成熟程度、心灵、性格甚至可能在智力方面,我都算不上一个成人。”孩子般的纯真,不合时宜的救世愿望,他们拥有一颗何其相似的高贵而孤独的灵魂!

  事实上,随着对杨德昌作品探索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我也不断地反躬自省,羞愧于自己因为健康、心态等原因而未老先衰,屈服于环境,与理想渐行渐远。我不得不承认,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乃至日常生活中,杨德昌的单纯、执著、激情乃至愤怒,是我继续前行的巨大的精神支撑。我投入写作本书的时候,已为频繁发作的眩晕症困扰多年。即便看遍上海各大医院,我却始终不得解脱,常感身心俱疲,生不如死。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两月,这个毛病便会突如其来,毫无征兆,完全无法预防,整个人瞬间天旋地转,失去平衡,若身边无支撑物一定摔倒在地,风险极大。此病就像西西弗所推的那块巨石,反复而无休止地折磨我,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既让我难以进行持续的长时间的思考和写作,也曾让我几度失去生活信心。但是,写作本书,我却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每当我写到头晕脑胀甚至理屈词穷感觉难以为继的时候,都会想到杨德昌在艰难的制片环境中排除万难也要完成影片坚持表达的毅力,也就会告诉自己咬紧牙关写下去。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不断的心理暗示与自我鼓舞,始终支撑着我,直至为本书画上句号。所以,如果要说感谢的话,我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杨德昌导演,谢谢他和他的电影带给我的震撼、感动,以及给予我的精神鼓励。

  我还得承认,这本书夹杂了我个人多年的情结。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因为从书上读到有关侯孝贤和杨德昌的介绍,而对这两个名字产生了莫名的好感,然后如饥似渴地寻找他们作品的片源。终于在读研的某一天,我先看了《童年往事》,又隔了一天或几天,我看了《麻将》。这段往事的具体日期记忆或许模糊,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而这完完全全是两种不同的震惊。我震惊于《童年往事》以一种看似毫无章法的方式讲述微不足道的凡人小事,而里面蕴含的日常和人情竟然拥有让人想哭的力量;我震惊于《麻将》直视人性腐化堕落的勇气,那份直白赤裸、犀利深刻,让我看到创作者的坦诚与责任意识。从此,侯的冲淡,杨的激烈,同时成了我的最爱,直到现在,我都没法告诉别人我到底喜欢谁更多一点。

  我想,我之同时喜爱侯孝贤和杨德昌,或和我同时拥有乡村与都市生活经验有关。我在南方的山村、小镇成长,后又在武汉、上海这样的都市求学、工作,他们两人的电影世界,都有我似曾相识的人、事、物。不过,自从我毕业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人性全部正式向我敞开,也算见识了一些你争我夺虚情假意的游戏。我素与权势无缘,也识趣地甘居边缘角落,但渺小不起眼如我,竟也曾被动卷入他人相互攻讦的权力斗争,遭到心怀叵测者甚至是与我毫无利益瓜葛者的各种明枪暗箭的攻击,真是莫名其妙又何其幸也。往事如风,我早就一笑而过,只是不能不感叹,贪念支配下的人性卑劣与恶毒,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在有了若干年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的所谓社会阅历后,我自认为对杨德昌的体会越来越深,对他的认同也越来越强,这倒是实话。我相信杨德昌的电影影响了我对现实的看法,我甚至不讳言杨德昌塑造了我很大一部分世界观,但我也相信,我的现实处境、我对现实的观感也影响了我对杨德昌的解读,甚至强化了我对他的认同。又或者,我的现实世界,和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根本就是一回事,这种现实与电影互相印证的乐趣,可能就是杨德昌最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也是今天他仍然为无数人追捧的原因吧。

  后来,我有机会做电影书,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出和侯孝贤、杨德昌有关的书。这就像是没来由的自觉的使命,冥冥中认定自己非这么做不可。我曾策划出版焦雄屏、詹宏志、李立群的著作,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三位老师成就卓著,但其实我还有一个私心。他们都曾参与侯孝贤、杨德昌引领的台湾新电影运动,是那个辉煌年代的见证人:焦老师是为新电影鼓与呼的影评人;詹老师起草了《台湾新电影宣言》,并曾策划、监制侯、杨多部电影,包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与《独立时代》;而李老师曾出演包括《光阴的故事》和《恐怖分子》在内的多部新电影作品。对我来说,出版他们的书,感觉自己间接接触了那个充满热情、创意与活力的年代,是一件沾光的事情。

  再后来,我越过编辑的职责范畴,忍不住翻译了邓志杰(James Udden)的《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觉得总该可以表达我对侯导的喜爱了。但这好像只是完成了一半心愿,我仍然没有感到满足。虽然那时我已请我的朋友侯弋飏翻译了约翰·安德森的《杨德昌》,其他同行也出版了付东的《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可我觉得这种逐片评论的类似影评合集的书,似乎没有真正诠释清楚杨德昌的创作特质、内涵与价值,最好由中国人自己来写一本贯通他的所有作品、对之进行系统解读的著作。于是我不揣浅陋,下定决心自己来做这件事。这绝对是又一个鬼使神差般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因为比我有资格、功力比我深厚的作者实在数不胜数)。

  书艰难而勉强地写完了,方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我生性懒散,惯于随波逐流,对人生向来缺乏清晰的规划,虽说拿到了博士学位,却自问从没有认真踏实地做过学问,如今追悔不已,也不知将来是否还有补救的可能。坦白说,要真正读懂、写透杨德昌,以我目前的学识和精力,恐怕是力所不逮的。对深化杨德昌研究来说,这本书是否有真正的贡献,我心里也没底。我只能说,这本书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所有的解读都是我的自说自话。杨德昌向来反感权威和唯一的标准,我这本试图对之做出阐释的书自然也不能代表高明和正确。如果书中有与读者朋友们的看法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是误读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不吝赐教。而且,像杨德昌这样丰富而深刻的大师级导演,理应有更多更扎实到位的解读问世,我也期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在多年求学与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受惠于众多师友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他们的慷慨和热心,我常怀感恩,不敢或忘。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吕新雨教授,谢谢她愿意将我这个浮躁的弟子收入门下。吕老师不但在影视领域造诣深厚,而且在批判传播学、文化研究乃至乡村问题方面都著述甚丰,她始终关怀现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入世精神对我影响至深。我也要感谢复旦大学张振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聂欣如教授与北京大学李洋教授,我曾有幸出版他们的大作,也深深地折服于他们的博学。在本书还是一篇论文的时候,吕老师和上述几位老师,就指出了论文的不足甚至是致命的要害,并且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修改意见。虽然我已尽力完善,惜乎自己资质愚钝,能力有限,可能最终本书也未达到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在此,我除了感激,也深感惭愧。当我发愁手头研究材料太少时,我的台湾同学吕怡婷、洪芳琪和赴美求学的侯弋飏兄、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沙丹兄,为我提供了一些绝版已久、难以寻觅的图书和文章,在此感谢他们的雪中送炭。本书观点曾受到焦雄屏、黄建业等前辈学人论著的启发,也引用了王昀燕(《再见杨德昌》的作者)、沈祎(原《东方早报》文化记者)等人的采访文献,在此向包括上述几位在内的所有我曾参考过劳动成果的作者表示感谢,虽然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与我素昧平生。此外,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吴廷俊教授和老领导高若海老师,他们正直谦和的人格与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是我毕生追随的楷模,多年来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也屡蒙他们照顾,在此深表谢忱。当然,我也要感谢我所在的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为拙作提供的出版机会和总编孙晶老师的大力支持。

  如今,我终于在与眩晕症的艰难搏斗中写完了这本书,而这个纠缠我多年的怪毛病似乎也渐渐离我远去,这是我当初不敢预想的奇迹。我清楚地知道,没有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和打气,这本书永远不可能完成,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生活上对我的全力付出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过去曾因眩晕频繁发作而情绪异常暴躁,难免会对家人乱发脾气,而我的父母和妻子一再选择隐忍,对此我表示万分的歉疚,也对他们的任劳任怨表示由衷的感恩。我也要谢谢我的两个儿子——翰濡和翰沫,谢谢他们在我身心最为困顿的时候降临到我的身边,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积极生活的精神动力。这本书,归根结底是为孩子们写的。我想借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父亲对小四说过的那句话,送给他们:“你们要相信,你们的未来,是可以由你们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他们现在还小或许不懂,希望他们懂事的时候,能够明白我作为一个父亲的用心。

  黄文杰

  2016年11月11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