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涩年代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青涩年代

2015-01-18 作者:李东子 来源:李东子原创 阅读:载入中…

青涩年代

   昨天在新闻里听到,我国十一年连续获得粮食增收,临近新年了,听到这样的喜讯,深感欣慰,就连那播音员在播报的时候,也喜上眉梢,神情兴奋。

   联想到前几天,去表弟家跟事的时候,表弟家在马坊塬。一爬上坡头,就看见沿路两旁,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视力不好的人,还以为是未融化的雪,其实仔细一看,都是一片片包了地膜的庄稼地。我知道这些土地是来年用来种植玉米的,这样做是是为了保墒。旁边的一位亲戚告诉我,这些薄膜都是国家无偿投资的,还有资金的补贴。听到这里,我想玉米这种作物,原来在我们这里的原上,并不多种,因为它效益低。而现在在国家强大政策的支持下,这样大面积的种植,是前所未有的,想想全国的粮食种植,不增产才怪呢。

   一路走来,偶尔看见一些村庄人家的院子里亦或崖背上,还堆放着好大的未打碾的金灿灿的玉米剁,到了表弟家,他家的玉米剁更大,顺便问他能打碾多少?他喜滋滋的反问:你猜有多少?我只好告饶,我外行,哪能猜得出来,最后他告诉我,保守估计也有两万斤以上。我惊讶,两万斤就是两万多块钱呢!这还不算其他作物的收入,玉米的收入只是小部分,在他们三口之家,这是何等的丰收!我不敢想。

   马坊塬是我的出生地,我对这里有种特殊的感情,一来到这里,就感到格外的亲热,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记得我小时候,这里玉米种植的面积很小,而且种植的都是那种小玉米。当时玉米不被人们重视,只在那房屋的周围,自家的菜地里,种上那么几行行,供自家的孩子吃稀奇,满足人们的味觉而已。但现在不一样了,它的种子面积逐年在增涨,是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好了,它作为农民的一项可观的经济收入,逐渐被农户们接受并喜爱。

   说起玉米,我就感到有些纠结。说我喜欢它,但一想起玉米面做的面节节亦或玉米面锅沓子,我的胃就开始不舒服,老是酸酸的;如果说不喜欢,在七十到八十年代初,玉米面作为当时的主要口粮,不知多少人是吃这个长大的,我也不例外,就是吃这个度过了我的学生时代。记得那个时候,很少见地里种玉米,但不知那时候的玉米怎么那么的多。我在县城上学的时候,每年在冬天的时候,就有好多好多的玉米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晾晒,拉来的时候都是冰块玉米。据当时大人讲,都是从东北用水浇灌冻成冰块,然后用火车运到青铜峡站,再用汽车直接运到操场上晾晒,一个冬天,操场上全是坚硬、瓷实的金灿灿的玉米粒。

   在我的记忆里,在我十一岁的时侯,就随姐姐在县城念初中,那个时候姐姐一直做那个“黄粮(小米汤、黄米干饭、玉米面)”给我吃,学生大灶也是那几样。尤其是那个玉米面节节和那“钢丝面”,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说起钢丝面就是用机器压的,跟现在我们北方的?烙面(用荞面做的)是一样的。记得每到周六,姐姐就让我拿一点玉米面,去当时的石油钻井维修队的大灶上去换压好的“钢丝面”。为什么叫那个名呢?就因为那面条结实,下到锅里不容易煮烂,即使熟了还是那样硬实,到了嘴里也不好嚼烂,在那个时候,不只是那位给起了这个形象的名字,已无从考证了。这还好,在学生灶上,这种东西经常是发霉的,吃起来是酸的,好难吃,所以我跟姐姐经常是自己做饭吃。 (感人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在“黄粮”果腹的青涩年代里,很少看到玉米作为庄稼被人们收割和打碾。夏季作物多是那个头不高的冬小麦和少量的豌豆,熟了的时候,远远望去全是成片成片的黄灿灿的麦田;秋季作物大多是谷物、荞麦等一些小杂粮。在村庄的周围,在人们目光触及的山梁崖畔,很少看见有玉米。其实,小麦是我们这儿的主产粮,它是上等口粮,它磨出的面粉是白的,但小麦面只能等到过节或者过年才能吃得上。我记得我们家里当时有个四条腿的棕色面柜,里面经常是空的,留下的是妈妈用碗刮过的痕迹,只有等到过年了那面柜才会满满的。

   那个时候我小,一直想不明白,我们种小麦,却没有小麦面吃,玉米种的很少,却有玉米面吃。现在才明白,小麦被当作公粮上缴了,而玉米是政府救济给我们的,即使有点自留地里打碾的小麦,也经常吃不到嘴里,因为我们是外来户,当地人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我们经常被欺,生产队长不给我家安排牲畜拉磨(石磨),我们姊妹经常一起用人力推磨,这样才能吃得上一点白面。

   现在的玉米用途广了,价格也就高了,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产量更高了,因此种植的面积比过去多了几十陪。其实,玉米的种植方法是很繁琐的,不仅要选择一块地势较为平坦的地,而且还要包了地膜,然后一粒一粒的点种,远远没有小麦、谷物、荞麦那么好种。但是随着政府强大政策的支持,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此,玉米始终在延续着它的生命,而且其生命力越加的旺盛。虽然它不再像过去作为人们的主食每天被摆上饭桌,但一个个玉米棒子却渐渐成了城里人稀奇的佳肴。前两天,下班路过步行街口的时候,看见还有提着桶卖热玉米棒的,这个时候了,还有玉米棒,觉得新鲜,就随手买了两个,看着两个玉米棒肥大而饱满,金灿灿的颗粒长的连玉米棒两头都看不见了,着实让人喜爱。我买了它,我并不想吃它,但它是我妻子女儿的最爱,每次在街道看到叫卖玉米棒子的,都要买上几个与妻子和女儿,看到她们的吃相,我心里总觉得乐滋滋的。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青涩年代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