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菌群大脑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菌群大脑读后感摘抄

2021-02-28 01:34: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菌群大脑读后感摘抄

  《菌群大脑》是一本由[美]戴维·珀尔马特(David Perlmutter) / 克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2018-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菌群大脑》读后感(一):菌群大腦:腸道微生物影響大腦和身心健康的驚人真相

  

作者David Perlmutter & Kristin Loberg。 本書屬於作者穀物大腦三部曲之一。

中醫自古即有脾主意之說,神志問題常從陽明論治,陽明即包括了胃腸系統。 以腸道菌群來解釋中醫理論,類似用物理解釋化學。 也許有人會說,中醫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還原論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尚未可知。即使還原論能窮盡其理,湧現理論或稱凸現理論,也指出,每一層級的現象都有自己的規律。 在實踐中,也不可能都從最基本的理論開始。即使最近鄰的兩門學科,物理和化學,在化學的實際應用中也不會都從量子化學出發,何況現在量子化學能做的事情還很有限。

  《菌群大脑》读后感(二):菌群大脑

  总体的论文感受是——这估计是美国银写的(因为英国人太喜欢用fancy的方式去表达了,也不屑于如此“推销自己”),但是其中说到的关于健康、菌群、肠道和大脑的关系还是很值得深入去研究,因为这很可能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现在营养师就非常贵,包括一些基因测序技术)。

  至于肠道菌群是否对人体有那么大的影响,in capacity of psychology,我想我可以80%认可,因为无论是从临床体验,还是相关论文阅读,都揭示了肠道菌群对于相关激素分泌的作用,包括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也多表现在生理上的反应等等。(比如心境障碍和BP就是应激性过强,很多患者在发作后在生理上会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

  期望可以看到更多关于粪便移植手术的介绍和研究,很可能对糖尿病、炎症、慢性病有奇效,到那时,胰岛素怕就不是最赚钱的药物了。

  医生最后给的食谱挺好的,如果有营养师能做一个对应的中国版,本土化一下就更好了。

  期待看到更多相关研究的问世。

  《菌群大脑》读后感(三):【2021-bk23】- 菌群大脑

  

人类对造成肥胖流行的可乐和蛋糕如此喜爱,这究竟是我们的嗜好,还是我们体内微生物的嗜好呢?

书中的很多观点我都是认同的并且是已经了解的,很新颖的视觉,却是我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已开始注意的,譬如益生菌,益生元的摄入,superfood,健康油脂 omega-3和6的均衡。亦或是运动饮食相结合,高纤高蛋白,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还有一些是不认同的,譬如顺产对于婴儿的意义就意味着剖腹产是不宜取的。其实我认为还是要看孕妇的个人感受,毕竟十月怀胎,妈妈们都是不易的,不能说婴儿的先天菌类接触就能决定后天的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看到很多西方现代医学研究者都在参考借鉴古代中医历史记载的治疗方法,譬如粪便微生物移植。中国人却对中医失去信心,更有甚者嗤之以鼻,使其博大精深逐渐消逝,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不管怎样,保养好自己的微生物组对于提高新陈代谢或者是炎症通路和大脑健康确实具有重大意义。

  《菌群大脑》读后感(四):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

  肠道风险检查:

  1. 你母亲怀孕时是否服用过抗生素?

  2. 你母亲怀孕时是否服用过强的松等类固醇?

  3. 你是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吗?

  4. 你哺乳期不足一个月吗?

  5. 你小时候经常耳朵和喉咙发炎吗?

  6. 你小时候需要用耳管吗?

  7. 你的扁桃体切除了吗?

  8. 你是否曾经使用类固醇药物超过一周,包括类固醇喷鼻药或呼吸型吸入器?

  9. 你每两到三年至少服用一次抗生素吗?

  10. 你在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用于消化性溃疡或胃食管反流)吗?

  11. 你对麸质过敏吗?

  12. 你对食物过敏吗?

  13. 你对日常用品和商品中经常出现的化学物质特别敏感吗?

  14. 你被诊断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吗?

  15. 你有2型糖尿病吗?

  16. 你超重9千克以上吗?

  17. 你有肠易激综合征吗?

  18. 你每个月至少有一次腹泻吗?

  19. 你每个月至少需要一次泻药吗?

  20. 你患有抑郁症吗?

  《菌群大脑》读后感(五):关于肠道菌群的前沿科技

  鉴于作者在《谷物大脑》里等很多伪科学观点,这本书我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读完的。书中介绍了关于肠道微生物比较前沿的资讯——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脑部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有直接关系,及正在欧美开展的粪便移植实验等等。一些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测成分,比如:肠道菌群失调带来免疫系统、脑部疾病——菌群失调是原因还是结果?有因果关系还是只有相关性?导致肥胖——通过移植瘦老鼠肠道细菌到胖老鼠体内,胖老鼠成功瘦身。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样本不够多,在人身上测试结果?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启发的。

  看到作者最后推荐的食谱,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作者视碳水为敌人,食谱里碳水低的可怜,一天的热量真的够吗?按照这些貌似健康的食谱吃上一段时间,外加运动,身体热量缺口会带来大麻烦。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碳水不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姨妈推迟甚至不来,掉头发,与健康美丽的目标南辕北辙。另据最近《柳叶刀》上的科学研究,70%的碳水供能比不利于长寿,碳水摄入供能在50%-55%的时候,死亡率达到最低点。超过这个值的时候,死亡率会有所升高,但没有低碳水功能比时那么大的升高幅度,把碳水供能比降低到40%以下是无益的。可见碳水过低或过高对身体都是不利的。

  另外,作者每天实用大量发酵腌制食品,如泡菜。肠道菌群变好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亚硝酸盐等致癌物的问题。要知道韩国日本的胃癌发病率可是世界前列,跟他们使用泡菜等腌制发酵食品有直接的关系。

  《菌群大脑》读后感(六):《菌群大脑》|戴维·珀尔马特

  

作者戴维·珀尔马特所作的谷物大脑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分别为《谷物大脑》《谷物大脑完整生活计划》)。本书围绕着“大脑与微生物的联系”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列举一些研究以及作者自己的病例(大多数是个案),论证了肠道有益菌与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失眠等等疾病与症状的关系。

几个知识:

· 肠道细菌的健康和多样性直接取决于你的食物。那些高纤维的食物可以为肠道细菌提供燃料,精制糖的减少则会巩固细菌的多样性,这都有助于保持肠道壁的完整性,维持血糖水平,减少炎症发作以及对大脑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的物质和分子的制造。

· 维持肠道健康微生物的六个关键点:选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无糖酸奶等),低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脂肪,享受红酒、茶叶、咖啡和巧克力,选择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例如菊苣、洋姜、朝鲜蓟、大蒜、洋葱、韭菜、豆薯或墨西哥山药),引用过滤水,每季禁食。

· GABA是一种氨基酸,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这种主要的化学信使能够通过抑制传递令脑电波恢复正常而让神经活动恢复平静。换言之,GABA令神经系统回复到更加稳定的状态,这样人们才能经受住压力。

但是就本书内容,仍然需要有辩证性思考。本书中作者的确罗列了文献并阐述了个案,以论证益生菌对于生活质量来说是有益的,但具体到利用益生菌是否能够改善疾病症状,仅仅是个案无法充分证明其有效性。读得时候需要有科学思维进行辩证(不过这都是细节上的注意点啦)。

总的来说,我还是认同作者的基本观点:益生菌对健康有益。平时多补充点益生菌没啥坏处(好像这本来就是常识哈哈哈)。

好了,现在我得去拿点酸奶喝了。

  《菌群大脑》读后感(七):《菌群大脑》试读:成也肠道,败也肠道

  文/小葡萄Tina

  戴维·珀尔马特,是谷物三部曲之一,也就是这本《菌群大脑》的畅销书作者,为什么这本书会让我如此希望推荐给大家,因为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原因:“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为此作者为我们一一赘述了我们身体内的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和身心健康的,那真是成也肠道,败也肠道。

  肠道健康如此重要,看完本书后希望自己能跟着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七天饮食计划”,好好调整自己的肠道,吃出健康的大脑。

  本书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带这我们认识了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让我们对自己的肠道做自检、炎症和我们生病息息相关;“生了病”的肠道对我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伤害;我们的健康微生物组也会变坏。

  第二部分:积极的饮食对健康和疾病丢油积极影响,其中讲解了关于果糖、麸质(这个概念在《谷物大脑》里也是重点提及),抗生素的好处及危害。

  第三部分阐述了如何选择适合肠道健康的食物,以及食物、压力、运动、睡眠对肠道产生的影响,除了益生菌之外,我们还可以补充哪些维生素营养剂。

  这本书作者在开篇对比两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不同饮食的2个小孩:爱琴岛的某个岛屿上自然分娩、吃母乳的男孩子和在美国出生长大、喝配方奶,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小女孩,前者的小男孩从身体素质到心理状态,都比后者的小孩子各方面情况都要好的多,我了解到当小男孩生病了,妈妈会给他喝一些当地的蜂蜜;而小女孩要是发烧生病了,父母选择的都给她吃一些药来缓解,也会吃抗生素的药来治疗。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饮食、心理状况和疾病都跟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健康饮食让我们的肠胃处在健康的活动范围中,我们的情绪会受到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的双重影响。健康的饮食和必要的锻炼,会使得我们更好健康。

  虽然作者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给我们科普肠道微生菌群的知识,但从一定程度上,我更加坚定的得知,肠道是需要我们好好保护的地方。我们生了病,是炎症在作祟,大脑会接收到身体出现问题的指令,作为第二大脑的肠道我们需要尽快通过饮食调整,因为肠胃的心情不好,我们的精神状态也会不好,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大脑。

  《菌群大脑》读后感(八):菌群,生活,大脑,他们是怎么互动的

  《菌群大脑》,看到书名毫无疑问,(肠道)菌群与大脑的关系。肠道菌群和大脑还有关系?本书开端,作者首先带我们重新认识了肠道菌群,随着书本展开,一层层面纱逐渐揭开。我们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决定身体的健康,解释这一原因的科学我们归为炎症,“炎症涉及糖尿病、癌症、抑郁症、自闭症、哮喘、关节炎、冠心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肠道微生物菌群受损,通过神经,释放炎症信号,大脑对这些信号做出反馈,进而产生多种疾病,但我们不知道,这个炎症什时候显现,以何种形式显现。为了减少炎症的发生,我们的健康首要问题就是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健康了。想要避免微生物菌群的损伤,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恶势力”是谁,下面的答案或许让你有点吃惊:“恶势力一号:能够杀死肠道菌群或对其组份造成不良改变的物质(例如糖、麸质、抗生素等);恶势力二号:营养元素缺乏;恶势力三号:压力;)。这三方面我们都会有所耳闻,知道他会对我们有所伤害,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产生的影响这么大。而且,我们人类的肠道菌群结构早在生命的前三年就已经稳定,他的形成与我们的生产方式、哺乳方式密切相关,可是出生方式与喂养方式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呀,难道我们一生健康就这样被定型了么?别担心,通过研究,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饮食对菌群结构进行调整,比如低糖、高纤维、高蛋白饮食,饮食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比如酸奶、熟洋葱),这点又与我们的营养学相呼应。

  本书中有很多作者自己接手的案例,或许作者对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疾病有一定经历,他在写这本书时与读着更亲近,就像你的朋友与你聊天一样,写法更生动,并且全书的结构前后呼应,交叉互渗,比如作者写第二章某一点时会带出第四组的内容,会引发读着兴趣继续读下去;书中对某一点进行阐述时,作者也会提及之前讲过的内容,可以帮读作做一个知识巩固,提出熟悉的内容也会提升阅读体验感。作者在书后用了大篇幅内容指导读者如何饮食以改善肠道菌群,并且细心的写出食谱。但有一点比较矛盾,作者提出的个别饮食观点(改善肠道菌群的饮食)与目前的营养学相反。比如营养学认为酒精没什么益处,最好不要喝,而作者认为每日适量的红酒能够帮助改善菌群结构。营养学不建议饮食腌菜,而作者认为腌菜这种发酵过的食物中含有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有益。当然这种矛盾点不是很多,也许跟学科研究方向不同有关,人类的科研尚未结束,但在逐渐接近真理,留点疑问我们继续探讨。

  《菌群大脑》读后感(九):善待你的肠道,则肠道回馈你以健康

  本书和《谷物大脑》一脉相承,但延伸了一些新的观点。在《谷物大脑》一书里,作者认为麸质是健康的罪魁祸首,然后是糖和不健康油脂。本书则普及了肠道菌群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身体的影响,认为肠道菌群失衡很可能是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比如肥胖者的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就不如体态健康的人。在治疗和平衡肠道菌群失衡上,作者基本还是开出了和《谷物大脑》一样的方子:少糖+健康油脂+适合的营养补充剂+运动+规律睡眠。但又额外提到了需要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这和《深度营养》的作者所提到的多吃发酵食品殊途同归。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代糖的问题。他认为最好连代糖一起戒了,因为代糖虽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但和其他疾病可能有联系。

  作者还认为线粒体可能才是终极生命之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线粒体的活性。让其正常运作,为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提供保障。

  本书在结尾列有大量文献资料,增强了书本的权威性和说服性。还提供了作者的个人网站:www.DrPerlmutter.com 进一步为读者和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知识的人提供了途径。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网站是英文的并且很多建议是根据美国情况所书写的。希望国内能有类似的指南(尽管我认为国内野兽生活的科普做的不错,但食物指南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并且野兽生活还经营相关企业,所以会推荐一些他们的产品,这无可厚非,但作为普通人/消费者看待其产品宣传时还是要三思最好)

  从我个人的短期经验(从减碳到采用低碳饮食法快一年半了)来看,减肥效果明显,体重、体脂下降超过四分之一,肌肉率上升(重训即无氧运动我主要参考的是YouTuber:peeta,一个营养学学位的健身教练和健身房老板),没有明显反弹(最高反弹纪录3公斤多,主要是那段时间比较放纵,碳水不健康油脂吃得多运动还少)。可能因为我减碳减的速度很慢,然后身体适应性算比较强(毕竟还算年轻),酮症症状(酮流感)很不明显,以至于我自己没啥感觉。

  不过方舟子曾质疑过作者之一戴维•珀尔马特 https://link.medium.com/wH9FqN7O4W,认为其并不是相应领域权威且学术履历有限。然而最近的几年的一些研究都证明了肠道菌群和一些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比如自然杂志上的 ‘Gut microbiome and serum metabolome alterations in obesity and after weight-loss intervention’和2015年微生物学通报上的“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要善待自己的肠道菌群,不断丰富肠道菌群数量和丰富度并维持不同菌群之间的平衡。方法就是多吃无糖或无添加糖的发酵食品,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保持和加强运动(尤其是强度)和适当补充益生菌补充剂。

  《菌群大脑》读后感(十):菌群大脑告诉你什么让你增重

  菌群大脑的革命

  菌群大脑和我前一本书看的肠道的小心思颇为相似,不过其中也有一些作者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本书作者戴维研究许多的人类现代化的常见疾病,并通过和农业时代的习惯做对比,试图找出目前如此严重的退行性疾病频发的原因所在。我看的作者所写的上一本书谷物大脑是从如何减少麩质的摄入,采用高脂肪,高纤维,地碳水的饮食方式来辅助治愈疾病的方法,这本菌群大脑或许就是将其中的奥秘,那些存在于肠道的小菌群如何在这场饮食革命中起的作用放到台前,让人们知道是那些和我们共存的小生命改变我们的人生。

  一、细菌和我们一直存在共生关系

  谈起细菌很多人会感觉是不干净的东西,现代医学早已把细菌当作所有疾病的发病源,这也导致在抗生素被发现之后的毫无节制的滥用。诚然,一些只能用抗生素才能治愈的疾病这样子做无可厚非,抗生素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姓名,将人类医学发展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就一直和细菌在打交道,孩子从母亲子宫里面出来就经受了母源细菌的洗礼,告诉我们欢迎来到这个充满危机的星球。随后,无论做什么都会与细菌为伴,所以教会孩子勤洗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减少婴幼儿的手足口病患病率。可是这些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的各种代谢生命活动。例如,早有人告诉你,人是无法消化植物纤维的,可是为什么那些号称健康减肥的饮食都会加入大量的植物纤维食物,这是因为你不会喜欢,可你的肠道菌群喜欢,他们热衷于那些你无法消化的食物,这样才能让它们饱餐一顿,与此同时,细菌也会制造出有益人体的蛋白质,如欧米茄3-脂肪酸等。类似于大自然的生物共生关系,所以,以后当你咀嚼着蔬菜的时候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肠道微生物,麻烦你们啦。

  二、也许暴饮暴食不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

  不用问很多患有肥胖症的患者会感言:有时候是想少吃来着,自己也差不多饱了,可是就是忍不住还想吃一口。难道是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吗,不应该的,他肯定这些东西没少吃,而且都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按理吃着吃着就会有种很油腻的感觉上头,让人不自觉放下手里的芝士热狗。或许问题的根源在于你的肠道喜欢糖分和脂肪的菌群占多数,他们在诱惑着你一步一步掉入肥胖的深渊当中,成为饮食的替罪羊。究其原因,在肠道的小心思这本书中也有写入,细菌很聪明的,虽然没有大脑这种器官的支持,但是很明白如何愉悦你的大脑,当它分食糖分和脂肪的时候,会制造出能让你大脑兴奋的蛋白质,例如快乐激素多巴胺,让你不自觉地开始体会到高糖的快乐所在,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糖分能让人快乐的根本原因。

  三、对于肠道菌群的改变,我们前辈早就开始行动

  这里作者谈到如何改变肠道的菌群种类从而改变人的身体状态,这里就谈到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发酵食物,例如酸奶,腌大蒜,酸黄瓜等。这些都被作为日常开胃菜端上菜桌,却在作用上能和主菜硬菜一决高下。毕竟喂饱你的肠道菌群你这顿饭就算是完成任务啦。说道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匪夷所思,肠道细菌那么小的单位,分出来几十亿个都很难用肉眼捕捉到,怎么能控制我们身强体壮的人类的,这你不用怀疑,就是直接用快乐的多巴胺等蛋白质控制的,你去想想那些吸毒的人,一点点烟雾居然能让人好似进入仙境,如痴如醉,这就是多巴胺这类激素的作用。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啦,其实就是细菌自己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告诉我们大脑,嗯,你这样做真棒,大脑像个被表扬的孩子一样,开始重复它认为正确的行为,也将你的体重喂得越来越胖。

  书中还提出多采用健康的无麦麸饮食等习惯,都是在谷物大脑有提出的,所以这里就不再过多提及,书的后面有一张健康饮食清单和食物的制作方法,有些很容易在家都能制作的健康食物何不动手试试呢。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的奥秘还需要许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挖掘探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