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京都人生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京都人生读后感锦集

2022-04-14 03:32: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京都人生读后感锦集

  《京都人生》是一本由[日] 鹫田清一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人生》读后感(一):那个叫京都的古都

  去京都两次,坐公交车浏览城市,安静超逸,整个人都是静静的感觉,喜欢和乐庵民宿古朴日式小庭院…… 206路慢慢走过这个城市。现代和古典的交错,让人流连忘返。。。。游走不知名的小寺庙,即使不在枫叶季节,也感受到日本名族中深藏的静美之意。。。。。

  《京都人生》读后感(二):京都人的生活

  喜欢京都,源自对日本匠人精神的推崇。

  京都,著名的古都,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鸭川食堂》里,京都的景色美不胜收,美食一样令人神往。

  这本书,描写了京都人的日常生活,作者把对家乡--京都的爱,一一倾注在文字中,读来温馨、安然。

  京都有数十所大学,有无数的寺院,古建筑。仅仅这些,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与大自然、与天地共呼吸,显得格外亲切。

  一定要去京都~~~

  《京都人生》读后感(三):一点点感悟

  读到最后,特别加深印象了这一段。 老城里的这三样东西,都是促使我们在城市里反思自己的存在的地方。 古树让我们重新衡量时间的尺度。寺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从世界的“外部”,从平时不曾想到的距离去看自己的存在。寥落街区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多种选择。 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抑郁,就会一个人去京都散步。看看山看看鸭川,去看少游客的神社。也许真的如作者所说的,这样的散步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存在。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只能看到这个老城的千分之一面而已吧。

  《京都人生》读后感(四):京都的某一面

  

几乎买了市面上所有可见的与京都有关的中文书(尤其是日本作家写的),当然因为一直没看,也就没有意识到这本书与旅游并无关系。近来因为听说这本书以原本的书名《京都的正常体温》又出版了,才翻出来一读。哲学家写生活的城市,表里两面,正反二元,倒是很可一看。尤其说京大推崇的精神是“有趣”,京都人民最喜欢的其实是“创新”,觉得极为心向往之。京都人看京都,固然有四时风月,变化万千,也有内省和自嘲在里面。其实京都何止一面,被神话的时候有,边界模糊的时候也有,古拙又新潮,潇洒又缠绵,一个城市如此多元而立体,就好像层层叠叠的历史与文化堆积,以为是看到了一个切面,但其实也可能不过是一层褶皱而已。古都有这点好处,有些东西不变,有些东西一直在变。作者的语气坦率可爱,唯独不知是翻译的缘故,还是行文如此,总觉得有些急促。总之是有趣的书一本,如果我早点读过的话,对京都也许会有更多一些的视角。什么时候能再访京都呢,心心念念。

  《京都人生》读后感(五):京都人生

  #阅读打卡#《京都人生》鹫田清一 计划阅读200min,实际阅读217min,完成100%

  摘录:

  九鬼周造曾就条纹发表过有趣的见解。他说永远不相交的平行纹路表现出被吸引却不会合流的异性之间的紧张,也就是被称作媚态的“粹”;或者说显示着不依附、不执着的心气儿,以及达观的境界。所以,同样是条纹,如旭日般往中央收拢的形态,就显得无趣。乌冬面则不那么在意距离。也不厌倦交缠。只要保持在不丧失自我的限度内。反倒是只吸溜一根面条显得没样子。乌冬面彼此温暖着,要凉就一块儿凉。所以乌冬面有种温煦劲儿。又温暖又滑溜,很容易下咽。

  分享:

  听鹫田为你细细讲述京都的一个个回忆,有京都本身的景点与小吃,有他用东南西北丈量的环形旅行线路,有作为京都本土人的情怀与童年感受……总之鹫田就像一个老朋友,同你一起喝着酒,娓娓道来京都的一切。没有那些人挤人的旅游景点推荐,也没有太高档的奢侈饮食,有的是作为京都人日常的喜好以及一个普通人朴实的感受与推荐。

  《京都人生》读后感(六):京都并不是你所认为的“古都”

  很有趣的书,简要书摘:

  行事与“合理性”无缘,不考虑效用或意义,这是作为奇人的条件。尽做些吃亏的事情,把全部财产投入没有意义的事情,用整副身心投入毫无所得的事情……这样的人,的确偏离了人生的常态,但其人生是笔直的。一条路走到黑,不惜粉身碎骨。虽然嘴上表示无奈,说他们是傻瓜,内心却能理解这些超越了怪人的奇人,或许也是因为被他们坚守的人生道路所吸引。他们会向我们展示,这条路行到山穷水尽时,究竟会是怎样的情景。奇人和怪人不同,是超越到彼岸的人。

  有奇人的城市宜于居住。因为人生的边界以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再往前就玩完了。也可以说,这样的城市明确地雕琢出人生的里程碑。反过来说,有了一道谈不上保障的保障,只要在这个边界之内,不管做什么都能过得去。在这个意义上,有奇人的城市是自由的。

  今后,“城”的重建会是十分艰难的。一些人同心协力,即便时有争执,仍然一起脚踏实地地生活;而另一些人则是住在同一区域的高层公寓里,他们根本不看其他人的生活,仅仅共有着一种抽象的事实:他们活在各个楼层相同格局的空间里。这丙类人很难拥有共同的社区意识。商店街的人们在同一片区域工作,和地区同命运;而大企业的员工则是被位于其它地方的中枢所控制,他们游离于地区(他们总是准备着挪到更有销售效率的地点),这两者也很难拥有一致的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是各自的身体空间,视线在日常的悠然交错的过程中产生的。共度冷暖,风雪乃至灾害,牵挂着彼此的辛苦,在这一过程中酿成了社区意识。然而现在出现在名个地区的,是人们之间过剩的阻隔。

  无遮蔽,无缓冲,来自视线的暴力。站立和行走都会不安,最终,恐惧让人们陷入“无法站立”“无法行走”的状态。等回过神,我们的身体已经被这一类损伤所侵蚀,只能蜷缩成一团,无法做任何抵抗。我们必须把这些不可见的暴力一个个推回去,在自己蹲在地上抱头呻吟之前,在自己向有关部门发出惨叫之前。只有靠这样的共同做到的小小抵抗,我们能再次让身体向外开敞,地区的力量也一定能超越 都市构造上的阻碍。

  沉眠在法然寺墓地的九鬼周造

  比起直接观看河面,京都人更喜欢映照在纸拉门上的河水的反光;比起寂静,鸣子偶尔的一声击打更让人意识到沉默。京都人喜欢这样的间接美学。

  乌冬面的气质充满了都市感。乌冬面在某一点上很像西装--就是那种作为市民社会的支付而制造出来的暗色西装。领带就好比乌冬面的浇头,可以有缤纷的色彩,可以有讲究,可以有流行,但最后还是回归没有花纹和色彩的白衬衫和西装。

  社会系统健全之后,孔隙便会消失了。单个组织内陪的网络变得紧密,但网络与网络之间的交通变得艰难。我们已经有身在此处却可以和远方的任何人相连的信息媒介,但世界真的因此而变得广阔了吗?交流越来越内向,圈子越来越窄。信息交流的对象是局限的,人们几乎是强迫性地和交流的对象反复交换信息。我们拥有了本该能打开世界的媒介,世界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

  如今的社会所欠缺的,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度的距离感。缺了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不是看到了装作没看见,而是反过来,装作没看见,其实是在看着。“看”不是监视,而是期待。是为期待而做出的小小支持的累加。

  《京都人生》读后感(七):京都的“真相”

  许多文字和视频已经把京都这座城市“神”化了,特别是台湾人写的那些游记和散文。

  这是一座贴满标签的城市。匠人精神、古典文化、百年老店、精美怀石。连溢美之词都千篇一律的游记算是看够了。

  于是遇到这本《京都人生》。作者鹫田清一有三种不同身份,给了他独一无二的视角:他是个生长于斯的京都第三代本地人,是大阪大学校长和哲学教授,还是京都城市发展“宪法”《京都市基本构想》的起草人。

  所以,他的目光出世又入世,能聊皮格马利翁美学,也能聊鲱鱼荞麦面;能欣赏穿粉红卡通衣服的退休高僧,也能忧心西阵和服品质的衰退。

  更难得的是,鹫田清一那种哲学教授的冷静客观,没有被作为当地人的拳拳情感掩盖住,说了些”讨人厌的话“。可以说是位“不吹不黑”的写作者了。

  因此,我们得以看到京都这座城市“去魅”之后的样子。

  人人赞美京都保存古老传统的尊古品质,他却说京都人骨子里喜欢新鲜事物,尤其害怕走上奈良至老而衰的路子。

  人人赞美京都高级餐馆的饮食美学,他却说京都游人如织处那些怀石料理不适当地贵,光用外表和氛围抬价,让人觉得“无耻”、“恶心”。

  人人赞美京都老铺的匠人匠心,他却批评部分和服批发商粗制滥造、缺乏创新、不够诚实,在全国同业中口碑欠佳。

  鹫田清一带着读者,沿着他规划的206路公交车路线走下来,一面把目光投向城市的未来。他对城市的褒贬都带着一种“深沉的爱”。这座以传统著称的城市如何与新鲜事物更好地融汇,如何能够把它最精华的部分,有生命力和朝气地传承下去,这才是鹫田清一最关心的问题。

  京都的“精华”所在,绕不开鹫田清一提出的”孔洞“概念。他说京都有孔隙、奇人,是通往异次元的关窍,也是理解京都的线索。

  京都层累六朝,时间感错乱,通过隐秘孔洞触及不同的时空。孔洞也是通向这个内向、封闭,有着排外脾气的城市内核的线索,一旦进入将看到不同的景致。此外,这里不按凡俗准则生存的“奇人”也是城市的孔洞,他们挑战自由的边界,让“正轨”上的人得以喘气。

  在最后这个意义上,大城市都具有比小城小镇更多的空隙,生活其中你有机会遇见更多的“奇人”。

  大城市梦多。胡同里的文艺咖啡馆,水藻头发长裙子们在做梦;街道旁的创业咖啡馆,冲向风口的猪们在做梦。有充实上进理想远大的梦,也有浮皮潦草消耗白日的梦。遇的梦颜色多了,常人似乎也渐渐觉得做梦理所当然。各种梦都能容纳,才算有孔隙。

  HK电视台做过一集京都鸭川的72小时记录。在远离热闹景点的鸭川河岸上,各色人等或独坐或群聚,以不同方式在放空,都是些无处放置的“无聊人生”。一对老年男女,乍看以为是黄昏恋,其实只是偶遇的一般朋友。退休的房地产商,前居酒屋老板娘,本该没什么交集的二人坐在长椅上大白天喝着清酒,谈谈漫长的过往与并不太漫长的未来。一个青年学生,没有任何爱好,天天发twitter纪录自己到鸭川来的时间。NHK的记者问他:正是充满希望的年纪,为啥选择待在这边杀时间?青年反问: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毁灭这些希望吗?记者倒是被问得哑口无言。

  与其说奇人,不如说只是没有那么整齐的百态人生罢了。凑近了看,谁的生活还不是歪瓜裂枣呢。

  人只单线程地活这么一次。一个多孔隙的城市,是让可怜的只能活一次的人,还能看看别人的活法。这个时候,风刀霜剑的城市展现出温和的面貌,通往想象世界的孔隙打开了,徐徐翕动并放出氧气。于是,奇人在孔隙里生存,凡人在孔隙边呼吸。

  《京都人生》不是什么旅游读物,算是评论城市文化生态的的小书吧。如果是旅行者,行前读读,或许可以避免一些太过“Kitsch"的感想。

  不过话说回来,旅行者要的不正是异乡、逃离吗?虚幻的完美,也需要比现实的真相,来得更有吸引力。

  附:闲话

  题外话,前几天查资料,发现《芭莎》一篇《“向阳派”许魏洲眼中的京都”小日子“》里各种”引用“了这本书的内容。当然,在文章前段,作者确实是提及了鹫田清一,也在文章两三处以引号方式引了作者的几个句子,但这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可以不加引用地照搬、改写书里的想法和段落啊,包括抄袭整个沿着206路公交车逛京都的路线(当然你要用两个双胞胎写《我的爸爸》内容一样并不是抄袭因为爸爸是同一个的逻辑那我也没话说)。看到文章写着”让许魏洲觉得这才是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小孔洞’”,让人尴尬到一个不行,不要为难小鲜肉了好吗?这实在是一篇很不得当的paraphrase了。书,不该这么读。

  又,搜索作者的时候发现上学时候还读过他一本《梅洛庞蒂-认识论的割断》,当时就觉得日本人写的书太贴心友好了,各种细致的导读索引。然而,这并没有拯救我梅洛庞蒂这门课没有及格的事实(老师很慷慨地让我过了,但是告诉我实际上质量不合格……)

  笔记。P29介绍的高台寺开放民俗的塔头,内有穿着粉红连体工作服的前住持。大概作者认为是自己的“秘密基地”,没有写上名字,用“G院”称呼。这个应该是月真院(Gesshin-in)没错。小小地查询了一下,关于日本寺院的“塔头”,和中国寺院的塔头不同。中国寺院的塔头一般指的是圆寂僧人的舍利塔,日本则是退位高僧住所和舍利塔共在的形式。拿宫廷比喻的话,有点类似太上皇居所吧。

  《京都人生》读后感(八):“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 ——比日剧里更形而上的妖异京都

  托樱花的福,暮春仿佛已经成了属于日本的季节。东京和京都都是当然要去的,但无论如何,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仍是难以体味到只属于京都人的人生的。

  这本《京都人生》的作者鹫田清一是土生土长京都人、哲学家,所以它很经得起咂摸,不是一本能读得很快的书,也不是按图索骥的京都指南(当然这么用也未尝不可)。书名其实该理解成“在京都的人生会怎样”,这个资深的京都人尽己所能讲述自己认识的京都,描画出“京都人”的群像。

  书中引用过京大一位教授戏谑京都某地的话:“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叫人最好别住在那边。虽然原话出于贬义,但读罢竟觉此话用来形容整个京都也是太贴切了,“有机物”是个多么丰富的能指。如今若是有人问我,为什么北京雾霾那么严重大家还恋恋不舍,我便和他说,“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呵。

  都身为古城的京都和北京有个浅显的相似处,也用“几条”来命名道路:京都由北向南的纬路从“一条”排到“九条”,想迷路都难;北京的“条”呢,就跟那些“门”一样,如今只能见其名,见不着形了。

  相比之下,京都是更幸运的,迁都东京恰好让京都能够作为“日本的原乡”留存至今。作者引用佐佐木克的话说:“东京已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难居城市。如果京都一直是首都,那么大概没有今天的京都。从结果论,可以说迁都救了京都。”

  关于迁都的一个趣话是,日本政府是付了“分手费”的(1870年日本政府给京都十万日元“产业基金”作为迁都的补偿),并且表示只付这一次,不会再付(1994年京都建都一千二百年庆,京都人的代表逼迫政府付礼钱,政府冷淡回应:分手费已经给过了)。

  —————————

  人味儿

  京都的历史建筑、风景已足够引人入胜,然更令作者心驰的是藉以一并保留下来的生活惯性、日常连结和社区意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地方的魂儿,是几十年如旧的拉面店、煎饼摊、居酒屋、咖啡馆和老街坊才能留住的魂儿。

  年过五十的他,至今还是喜欢坐在料理台边上吃饭,他说“或许占据味道的大部分的,是有人为自己做东西的心情。……别人为你付出劳动,你要在心里存一份情,否则无法懂得味道。”在这样的老城里,难忘的不是声色味道,而是底下的那份人情,那份或浓或淡却不曾缺席的关切。

  在帝都居过的人,到了年轻的城市,想起老院儿里的奶奶见面就招呼“回来啦”“吃了吗”,心底就漾起久违的暖,这就是古城迷人的所在。

  所以,不能让钱味儿替代了人味儿,是他一个京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他对当下学生们过早地学会使用金钱,轻易地让大人为其服务感到抵触。

  “尽管是支付对等的价格正常购买服务,仍然很怪异。让别人劳动,‘用于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与把自己认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的人‘选’出来一样……这是做人的‘品位’的问题。一个社会如果忘了感谢别人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就没有‘品位’。”

  顿时我也明白,如今大街小巷如小大人般拿着钞票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的孩子们,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他们不是过早成熟,而是径自走进了只有金钱驱动的那个世界,却无人拦阻。

  —————————

  如梦人生

  京都的魅惑之处,就在于外人视之为风情啧啧称奇之处,京都人都视之为日常:和服、歌舞伎、寺院、果子店……

  一季一图景。“从前的京都女子,每个月都有每个月该穿的衣物,当时的和服有十二季。”配合日本十二个月本就诗意的名字,京都的现实图景着实如画。然而对于和服的式微作者却也深表理解,因为“和服是无法一个人完成穿着的”。和服的衰落竟要归咎于大家庭的终结,不禁让人对逝去的时代轻声哀惋。

  食物更是随季节而来,昭示着时令,“六月如果没吃到那个白白的外郎饼——象征着从北山冰室献上的冰——身体就无法从梅雨时节的郁闷中醒来”。对如今怪异的气候和超市里四季都会出现同样的蔬菜作者无奈吐槽,这都让珍贵的季节感丧失了。“大夏天的穿黑衣服也变得寻常”,比起从前有十二季的和服,当真无趣多了。

  说起京都的女人,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景。京都女人在葬礼上穿着那种全黑的丧服,“但有时会在腰带上的太鼓结位置用淡淡的白墨手写一个‘梦’字。”人生如梦的哲学出现在此处,竟是如此深刻又认真,单是想象一下这冷冽寂美的场景也教人肃然。

  —————————

  孔隙

  “京都是充满奇人传说的城市。”

  “这样的人,的确偏离了人生的常态,但其人生是笔直的。”

  “有奇人的城市宜于居住。”

  “孔隙”“孔洞”“开口”“褶皱”等一系列概念,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认为对城市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由此而来。正是这些“孔隙”,让形色的人和事有容身之处。京都是有着很多孔隙和褶皱的城市,所以京都多“奇人”,也多老人和年轻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会被置于栏外的人)。

  不约而同地,同为京都人(出生在京都)的村上春树也曾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说:“整个世间好像还有不少类似‘缝隙’的地方,只要走运,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就好歹能生存下去。那是一个虽然事事粗枝大叶,却也不乏乐趣的时代。”当时(1974年)村上正在东京开着自己的小店。

  有足够的夹缝、有上升通道,城市才可称成熟、宜居,才是真正意义上为人存在。但即便是京都,产业社会的忧虑也在蔓延,现代化令孔隙消失,令“城”瓦解。社会系统和组织愈发严密,年轻人不再像明治时期充满出头的机会;社区沦为表面形式,人们居住在名义上的同一个社区,但并不再拥有相同的社区意识;生活被大工厂、大公司和大社区切割,但生活肌理和感觉的厚度,却得在工作和居住一体化的、五脏俱全的小场域中才能获得。

  对照今天中国的大城,亦然要面对同样的忧虑。随着急速的城市化,“管理”越来越严密,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给各色人等的弹性生活空间却越来越少。“都市被消费的记号填满了,没有一丝缝隙,就连缝隙也被作为记号,瞬间被消费了。”

  —————————

  鹫田清一还负责统筹起草了相当于京都21世纪最初二十五年的宪法的《京都市基本构想》(大概类似于我国某地的十二五规划吧),《构想》出人意表地不采用“京都市”作为主语,而用 “我们京都市民”,并且约定不使用“传统”和“革新”这样被用滥的措辞。无论古今中外,大概都算给公文写作开了先河。我想,鹫田先生已经把对京都深沉的爱,尽力投入到作为一个市民的努力中去了。

  在书的后记里作者表示,记忆有时会被替换成圆满的“说明”,“其中映出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没能成为的人”。不愧是一位哲学家说的话呀,我想这句话换成京都,也是同理吧。《京都人生》不仅是记忆,也是愿望。至于京都现在是不是按照这个京都人的愿望在生长着,还是亲眼去瞧一瞧吧。

  《京都人生》读后感(九):“京都性”为何?

  从在地者的眼中看京都

  这里也有因变化而带来的惆怅

  一千二百年间,不知有多少人写过京都。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京都的书写,就是对京都这座博物馆的巡礼。

  京都是一座无数次映在外来者眼中的城市,几乎每一本写京都的书,都会写到它的地标性建筑:金阁寺、银阁寺、平安神宫、岚山、祇园、伏见稻荷大社……京都的地图横平竖直,一览无余,这些历史景点纷纷点点散落其间,成为典故和传奇。小到街巷和馆子,大到寺庙与神社,每一个著名的书写京都者,都为京都涂抹上一层越来越厚的釉彩。京都就在一次次书写中构筑了它“被观看”的底色,这让京都的每一样东西都规整就位,游人在其中成为演员,穿梭在布置好的场景里。

  京都像一座博物馆,游人欣赏其中的精致,展品目不暇接。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京都人本身的感受。只有在京都人的眼里,才能看到京都的“圣”与“俗”。

  “观察、品味陌生的城市,重要的是了解那里的生活,光是转悠该城市的‘著名景点’是没用的。带一本旅游指南,‘按图索骥’,这只是对自己预先怀有的印象做重新确认而已。不会有任何的发现。也就是说,特意去那个地方的意义没了。要认识一个城市,其实最好是步行,最好是在步行的时候偶然遇到什么”。

  京都大学教授鹫田清一的《京都人生》如此写道,他通过对公交206路京都周边景点的描写,指出其中的褶皱和缝隙,京都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京都的古,在他眼里,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就更能看到京都在古早和现今的流变。

  京都是古都吗?按照鹫田清一的说法,不完全是。“京都被称为‘千年古都’,但其实城内没怎么留存历史建筑。尽是些XX遗迹之类的石碑,尽是痕迹。”那么为什么京都会给人以古老的感觉呢?因为“免于早先的战争灾难,留存有明治、大正时期的住家,所以感觉古老而已”。

  “应仁之乱后,江户时期京都也曾发生大火,市区几乎被烧毁殆尽,然后在幕末的禁门之变再次被全部烧毁。市区几乎没有留存江户时期的建筑,丰国神社和平安神宫都是明治时期重建或新建的”。

  只有鹫田清一这样的京都土著能够看到京都的变化,也因为这变化带来一些怅惘。他小时候家门前玩过棒球的堀川,现在也被盖上了,看不到了。街道也很少有哪条是在原来的位置,每逢战乱、受灾,或外来的施政者对城市进行改造,人们就被强制移动。即使对京都人来说,“京都”也仅仅是幻觉或者如夏日蜃气般的存在。

  这里有古意更有包容

  京都是古都,没有错,这是外地人给它贴的标签,京都乐于利用这些标签,打造自己的“京都范儿”。“以京都的‘权威‘对付非京都人。’那就是‘京都检定’”。京都巧妙开发了一个系统或曰策略,就是打造自己的“权威”。例如“总寺”、“发源地”等等,宣传自己的形象。

  在此之外,京都人一直宣称,京都是“传统和革新”的两面性。京都是保守的、京都是单一的、京都的自然环境丰富、京都是日本人的故乡,都是对京都的片面误解。

  京都愿意包容不同的人,哪怕怪异、奇诡,都可以在京都的缝隙中生存,太过坚硬的城市是没有多样性的,它们只会牢牢地牵系着一些固着的价值观,只会追悼逝去的辉煌,却不会从中寻找焕发生机的机会。

  20世纪60年代,京都成了怪异的地下文化和嬉皮文化的圣地。从这里诞生了最为华丽和古怪的乐队组合与民谣歌手。

  京都的代表性企业是:京瓷、欧姆龙、任天堂等,这些企业都是中小型创新企业,通过移植传统工业技术,生产出新的产品。这些企业也都是精密工业。华歌尔的研究所储存庞大的测量数据,关于人体比例及其在不同年代的变化等。精密工业的源头,毫无疑问,是扇子工匠、点心师傅、桶商、佛坛商、宫殿木匠、佛像修复师、做豆腐皮工匠们的技术。

  “京都这个城市有很多入口,毕竟曾有一千二百年的城市历史,褶皱、阴影、内里都十分错综……如果一个城市到处都有人生的避难所和实验场,人反而会变得坚强。拘泥于范式的城市,深知一旦偏离范式就容易有危险的城市,会把毫无意义的不拘范式看成是愚蠢的”。

  京都的缝隙有古树、古街、古寺,也有法悦的世界(神社佛阁)、推论的世界(大学)、陶醉的世界(花街鸭川)都是如此,现代的缝隙则是艺术。毫无缝隙的世界太坚固和僵硬,同时也太脆弱,人在其中会有无力感,闭塞感。

  如果要寻找能带来转机的地方,选择别样的生活方式,或是寻求人生的避难所,那么京都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对自己的存在理由感到怀疑的人,在这些地方会感到自己被认可。

  京都惹人喜爱,绝不仅仅只有“古”意,而在于它的包容。这样才能将每一个时期最宝贵的价值都留存下来,不会贪图眼前,将一切推翻。它在一千二百多年中,褶皱的缝隙越积越厚,并不因为历史之久而变得保守,反而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京都的大学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京都的工业是先进技术的诞生地,京都的文化带着独特的“京”味。京都愿意让自己接纳每一个人,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雨天,属于寂人。这时候,太多景物都没有人跟你抢了。路,你可以慢慢地走。巷子,长长一条,迎面无自行车与你错身。河边,没别的人驻足,显得河水的潺潺声响更清晰,水上仙鹤只见你一人,也视你为知音。碎石子的路面,也因雨水之凝笼,走起来不那么游移了。若雨实在太大,每一脚踩下,会压出一凹小水槽,这时你真希望有一双鱼市场人穿的橡胶套鞋,再加一顶宽大的伞,便何处也皆去得了”。——舒国治《京都的门外汉》

  “从外部看到的京都,其形象是鲜明的。任何人最初浮现的印象是古都、寺院、衹园、传统工艺、三山,也就是修学旅行时留下的印象。这之上又可以添加宗教之城、艺术之城、学问之都、学生之城、工匠文化、京都女子,以及前卫文化”。 ——鹫田清一《京都人生》

  从外来者的眼中看京都

  这里可以接纳他们并不喜欢的事物

  京都负载了太多内容,不可轻易置喙。唐诺在《眼前——读〈左传〉》中说:“京都人极可能是全日本最不和善怡人的,京都人高傲,带一种奇异的抵抗感和心不在焉,即使你是据说‘永远是对的’顾客身份,连花钱买东西感觉都得先具备某种‘资格’、某种相称的鉴赏能力才行”。

  对于这样奇异的城市性,唐诺试着解释:“人被命运莫名抛掷到这样一个一千两百年的古都,他们好像生来就具有无可拒绝的安排及其任务,得世袭守护者一样,保卫一个又一个容易在历史转换、尤其是轰轰然现代化中至此消失不见的东西”。比如京都的地铁很不发达,建筑不能造得太高,地面道路不能拓宽,管线无法地下化等。

  京都之中不那么“京都”的部分,会让外来者有些不适应吧,就说京都站前蜡烛一样的京都塔吧,凡是乘坐火车从京都站走出,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它巨大的身形。当初建造这京都塔,京都人是很反对的,在建都一千二百年的京都站方案设计改造时,很多方案都希望把京都塔盖住,比如把京都站造在地下,上面是茂盛的森林,比如建设成黑乎乎的现代风格城门等。

  曾郁雯的《京都之心》这样说:“从1963年兴建京都塔之初,就掀起轩然大波,老京都人恨极了这种高耸入天的怪异建筑;更遑论1997年开幕的京都车站,华丽的钢管天篷,可随时变成展场的大广场或大阶梯,从议论纷纷到现在变成建筑系学生的朝圣景观,京都人心中想必也是百味杂陈吧!”

  可京都人接纳了这座塔,就像埃菲尔铁塔一样,“被如此蔑视的京都塔,如今却是京都市的小学校歌第三多出现的名字”。

  京都站的露天楼梯提供了市民交流的重要空间。这空间看似并不难找,只有身在京都,才能体会公共空间的难得。“河源町的十字路口太狭窄,便利店的门口则太凄凉。过去,圆山公园(八坂神社深处)、鸭川岸边和京大的西部礼堂作为这一类空间发挥了作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如今在京都,这样的缝隙被不断填塞”。京都站的露天楼梯“把本来能整个儿用作卖场的长方体斜着一切,只有一半,切下来的一半做成露天楼梯,一旁是直通顶楼的露天电梯。我曾在这里参加过一次户外音乐会,从前排座位仰望后方,大概有三千人,把这露天楼梯坐得满满的”。

  本来可以在最黄金的地段整个建造卖场,京都却更愿意将其辟成公共空间,这就是京都外表之下蕴含的缝隙,这些缝隙让这座城市变得深厚。京都的精华,就在缝隙容纳的多样性之中。

  这里对旧事物有着保护和坚持

  曲培棻的《京都33祝福》专写京都寺院,在众多京都游记中辟出一角。舒国治谦逊地自称“门外汉”,只敢写一点自己触碰到的碎片京都。细碎掉落的,是行走时偶遇的片言只感。对于旧事物的保护和坚持让京都有了外来者最欣赏的精致和规整,它承袭着日本的文脉,显出一股傲气。但只有京都人才能看到京都的褶皱和缝隙,京都不是一个严整而安静的舞台,它的内里也在活动着。

  回头再看外来者眼里的京都,就能够不单站在观看者的角度,观察京都呈现给我们的表面模样,有了鹫田清一的指引,就可以反观京都对这些外来者的友好与包容了。

  外来者眼中的京都,也区分游客与旅者。游客匆匆一瞥,只来得及看过最标志性的建筑,旅者则在京都住了不短的日子,能够脱开旅游指南,在京都寻找真正的“京味”,这“京味”就是京都的人、京都的文化、京都的日常共同构成的温煦底色。京都的味道地不地道,端看这些文字的笔底有没有“人”。

  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嫁给了京都人,得以在京都久居。1996年,维尼夏与丈夫梶山正、儿子悠仁一家三口搬到京都乡下一栋百年农居,开始了种植和研究香草的田园生活。2001年开始在《京都新闻》的“维尼夏的大原日记”专栏连载随笔,结集成为《京都山居生活》和《京都山里四季》。

  朱天心的《三十三年梦》是三十多年间游览京都的回忆散文,朱天心一家和朋友们来到京都,已经早不是普通的游客。京都见证了他们人生的变化,工作、生子、朋友际遇、生老病死,都记录在京都的街巷之间。朱天心重回京都故地,这个他方,经由朱天心自身的叠覆糅合,被她渐次回想梳理收进。

  苏枕书的笔底是有“人”的。她在京都大学求学居住了七年,耐心体味这座城市。苏枕书以游学之便,一一寻访,搜罗掌故,记录书,也是记录与书店主人的际遇。《京都古书店风景》不仅是一部京都访书指南,更是书店店主与顾客之间的羁绊。书与人的交际,是京都人的心之传递。

  这里不断学习接纳多元价值

  《有鹿来》写到不少文豪对京都的爱,因为京都能够让这些失败者安稳地呆在这里。京都蕴含了谷崎润一郎的一生,见证着他在婚姻和创作上的起落,谷崎润一郎的夫人松子在回忆录中写道“写《春琴抄》时,我带他去父亲和族人建立的京都高雄山地藏院暂居几日,到京都已是初更,走在清泷川上的山道上,头顶林木繁密,山猿长啸,令人毛骨悚然。次日清晨,山气凉爽,枫叶碧青,远远听见清泷川绝壁的飞瀑声,这般清闲境地。写作进行得很顺利,我就满足地下山了。《春琴抄》也在这里完成了大半”。谷崎每次离开又回到京都,都能受到这座城市的欢迎,“定居京都后,谷崎最终选定了法然院的墓地,并别具心裁地挑选了一块特别的墓石——不是打凿得方方正正的那种,而是一块自山野间千挑万选的圆石,正面只镌一‘寂’字,作为他与夫人松子共同的碑铭”。

  唐诺的那番话,是对京都人的微词吗?不,这是对京都人的礼赞:“在这里,人们还用历史大时间来看事情想事情,而不是只用当下;还有某种世界的、人类的恢弘视野,而不仅仅只是站在一座城市里,这是京都人独特的时间位置和空间位置”。

  这就是京都的魅力。一个愿意主动学习的城市,一个能够接纳多元价值观的城市,一定是生生不息的。京都接纳了许多许多外来者,给予他们包容的环境,正如它包容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让它们在这座城共生共存。这些外来者书写着他们眼中的京都,丰富着京都的形象。

  京都就是这样一座“古”都。它不是一个僵死在旅游指南上的博物馆城市,不是一个吹嘘过往辉煌的遗老城市,不是一个大废不起的颓唐城市,它努力在古都的身份中开拓新的成长空间。京都的历史并未成为发展的负累,反而是它建设自身特质的最好渠道。京都一直在学习,学习将自己的形象和外来人的诉求相匹配,不拘泥已有的过往,在创新中继续自己的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