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肤传说》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冰肤传说》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19 03: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肤传说》经典观后感10篇

  《冰肤传说》是一部由泽维尔·吉恩斯执导,大卫·奥克斯 / 雷·史蒂文森 / 奥拉·加里多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冰肤传说》观后感(一):欧洲的“冷”而且低配重口克苏鲁版的水形物语:《冰肤传说》 3.19原著

  字幕有毒,看着好累。电影有毒,看着好乱。

  3.19 大体上过了一遍原著,只能说电影编剧自作聪明,原著根本没有前气象员的日志,更没有妻子照片和love love love。原著只出现了一次爱情爱爱情,就是格朗那去死的时候,而这是格朗那对于男主彻底霸占了女人鱼的绝望自嘲,也是对于男主前面说的爱情认识回答。和格朗那自身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电影中前气象员的妻子是那么扑朔迷离,因为她是电影原创的,她可能早就死了,可能跟鱼人跑了,可能被格朗那杀了,可能因为和鱼人跑了而被格朗那杀了,就这么多理解,没一个错的。编剧的改编就是狗屎,男主来到小岛是对于外部世界暴力厌恶,而且男主和女人鱼做爱也是清楚事情,电影却只字不提或者模糊处理,一切都模糊的让人恶心

  总之就是这片的剧情没有定论,没有正解。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而我就这么理解了,船长和男主刚到岛上的时候只询问了前气象员,只字未提妻子的事,如果妻子真在岛上,这根本不合理,你问了丈夫在哪,丈夫死了,然后不问问妻子在哪?这说明根本就没妻子,妻子早死了。过来说我没看懂剧情的撒币,你TM先买本书看吧,这么辣鸡的剧情,你看懂了个JB。

  《冰肤传说》这部电影作为西法合拍片,开头就给人一种不一样感觉

Jódete!(Fuck you!)

  刚看到片头这句西班牙文时,我以为这是句西班牙谚语,但往下看去,Nietzsche....尼采?其实这句话就是: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西法合拍片,变成西文版也没什么,但这片全程都是讲English的啊,这谜一样的西文开头是什么鬼?其实这句话也说明了,这片真不像是讲孤独的,而是像一神秘克苏鲁风格的电影。

  然后正片开始了。

  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男主自愿领命前往一座荒岛接替前任气象观测员的工作,但当他上岛后却没发现前任观测员,观测员小屋里是一片狼藉,于是他和船长一起前往灯塔,灯塔墙壁上和附近装满了防御设施,他们闯进灯塔,发现了疯疯癫癫的灯塔员格朗纳,但船长和男主居然没问一句灯塔外那些钉刺的事,格朗纳简简单单的说观测员得病死了,船长认为这不安全,想劝说男主离开,但男主自愿请命而来,就为了远离喧嚣享受宁静,所以执意留下了。什么?电影刚开头,一切的一切就开始丧失逻辑了,没有人去深究问题,也没人去考虑生死

  之后男主住在了小木屋里,他在浏览观测员日志时发现了一些诡异东西

下文翻译

  日志上写着疯狂语句:达尔文错了,还有作者自言自语:不,你不能爱上一个蜥蜴(?看不出来这个词)。你要去爱人类(?)。你不能爱上一只动物。其间还有作者手绘的重口图片,男主从书中翻到了观测员妻子维格拉德夫人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Love,love,love.这一段细节剧情基本为整个故事提供了答案。读着读着,男主发困睡着了,一晚过去了。第二天晚上,门外却响起了阵阵敲门声,他以为是怪人格朗纳,但破门而入的却是怪物鱼人,他躲进地下室成功击退了那只鱼人。第三天白天时鱼人没有出现,于是他知道了鱼人怕光,因为他去灯塔寻求帮助未果,于是在晚上又打了场攻防战,鱼人被顺利击退,男主也成功烧掉了自己的房子(怕不是个傻子)。男主再次前往灯塔,这次他遇见了另一个人山泉接水,他本想偷偷靠近,却被发现了,而这个人也不是人,她是一只雌性鱼人,在他开枪前,格朗纳前来阻止,他算正式和格朗纳搭上伙了。格朗纳告诉他,这只鱼人是他养的,他曾经救过她,所以跟他在一起,也很安全。

  他问格朗纳为什么不坐自己来时的船离开小岛,格朗纳直言自己在这座岛主宰自己的命运,不愿离去。男主没有再多多问。歇息了几天后,鱼人前来攻打灯塔,男主拿着枪被鱼人吓得退避三舍,格朗纳一人击退了鱼人并对男主的懦弱相当愤怒。这里的剧情也缺失逻辑,第二晚打攻防战时,男主没少开枪,被吓成这样有点夸张了。第二天晚上,格朗纳把男主一人关在灯塔台上,男主一夜间接受了血的洗礼。这里也很夸张,男主的战斗力就是个迷。格朗纳此时对于鱼人攻击解释都是作为人类的他们抢占了鱼人的领地,所以成为了鱼人的敌人。在此期间,男主也发现了格朗纳在和女鱼人发生关系,但他没有多说。

乖乖站好

  之后不久,鱼人的攻击减少了,格朗纳和男主松懈警惕,忘了开灯塔灯,大量鱼人攻了上来,格朗纳腿部负伤,幸好太阳很快就升了起来,二人相安无事。不久后,男主发现一艘货船经过,他想用信号弹求救,却被格朗纳阻止,最后不了了之,男主也没再说什么。男主此时对受尽格朗纳虐待的女鱼人心怜悯,他用之前从沙滩捡的一节脊椎骨雕刻小船想让女鱼人开心一下,而女鱼人却帮他找到了一艘搁浅的小船。男主在询问格朗纳时,他告诉男主,那小船是西班牙火药走私队的,他们在海边沉没了。男主要去潜水捞火药,用来炸死鱼人。在此之前,男主则需要修好小船,在修船时男主又一次看见女鱼人在水中游泳时,男主也脱光衣服下了水。这下水实在是太坑了,对于男主和女鱼人的关系描述的支支吾吾,根本说不清楚,弄的不明不白。格朗纳看到了一切,对男主起了杀心,在男主捞完火药后,格朗纳并没有把男主拉上来。在憋死前,男主拉开潜水服游回了水面,上来后,男主没多说什么,直接到了下一 场景。What??这转场太快了,我有点反应不过来。格朗纳和男主一起炸死了大批鱼人,女鱼人也在二人被炸晕时跑了。

嘴炮·即死

  之后男主去岸边呼唤女鱼人,不久,女鱼人带着族人来和男主见面,格朗纳发现后想过来杀死他们,但却害怕女鱼人和男主永远离开他就撤回了灯塔,但之后他还是没忍住,他在灯塔上发射信号弹,打死了小鱼人,男主马上跑到灯塔里阻止格朗纳,而格朗纳的身份也正式揭晓了,男主之前就发现了格朗纳的物品里有他和维格拉德夫人的合影,背面也是Love,love,love.格朗纳不是别人,正是被男主误以为死在鱼人手里的前观测员艾尔多维格兰,格朗纳爱上了女鱼人。男主用一句:你不是谋杀犯。就击败了格朗纳的心理防线,他走出灯塔,葬身鱼人口中。又是嘴炮打BOSS,真的俗气。(补修改)格朗那的妻子真的是个谜一样的存在,我之前说的格朗那为鱼人杀妻确实没什么依据,想了一下,格朗那和主角应该是一样的,为了享受安宁而来到荒岛,只不过格朗那死了老婆或者老婆跑了,这样开头和结尾就对上了,感谢豆友指点

San值为0

  之后男主就一直生活在这座岛上,很久过去了,一队军人上了岛,他们来寻找观测员,战争时观测员没回复一点数据玩忽职守,需要受罚。男主则说了和格朗纳一样的话,观测员得病死了。然后军官下令搜索岛屿,寻找观测员。The end

  这完全就一个San值狂掉的克苏鲁故事,格朗纳看鱼人看久了,疯了。男主看鱼人看久了,不走了,而且最后很像格朗纳的那个状态。真的是深渊传染,鱼人这一族也很神秘。剧本的细节非常糟糕,很多剧情都靠没多问、没多说、没多想来延续,根本不合理,就像我前面说的没再多问这种情节,而且女鱼人的感情根本不存在,她为什么不跑?抖M?她又为什么在炸药炸死很多同胞的时候跑?之前天天杀啊,加起来怎么也得比这天多吧,没有解释,我也没有理解。而且男主在自以为前观测员被鱼人杀了后就再也没问过什么,而且这破岛原来的灯塔人呢?太多的迷,太多的细节没有很好的告诉观众,观影感很糟。

  演员上,男主的演技一般,本身角色不够疯狂,没什么好发挥的,但雷史蒂文森的格朗纳演的是真不错,把那个疯狂偏执味道演出来了。话说这俩英国演员演西法合拍片....很诡异.......

  总之片子相当平庸,剧本细节相当差,5分凑活,当克苏鲁神话看着玩了。

  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10671/中文引进版原著小说页《冷皮》

  原著《冷皮》简介

  为逃离现实社会中无尽的争斗,无名主人公来到南极附近一座孤岛做气象员。岛上一片诡异景象,前任气象员不见踪影,只有一个半疯的灯塔看守人巴蒂斯。这座小岛每天都面临一种冷血海怪的攻击。为免于葬身怪物之口,两人只有合作坚守灯塔,与海怪日夜厮杀主人公日渐模糊了暴力与良知人性与兽性的界限。他像巴蒂斯一样,也成了杀戮机器。巴蒂斯驯养了一个有着冰冷皮肤美丽的女海怪。与海怪接触后,主人公发现海怪和人类一样拥有感情。他试图与它们和解,这种努力却因巴蒂斯的丧心病狂失败。一年后,新派来的气象员登上小岛。他看到本书主人公,就是一个冷血的野蛮人……孤岛、灯塔、两个人、一群海怪,构成一个微型的社会。作者在此人类社会模型开展他的实验——在绝境中揭露人性的本真面目;搁置哲学文学大师们的既有结论,对人类之暴力宿命作全新的拷问。

  我觉得电影和这小说根本不是一个妈生的.......电影真的克苏鲁,小说到确实有种拷问人性之感,但电影就算了,没法比。

  《冰肤传说》观后感(二):冰肤传说---之人物心理

  视觉感官上确实和《水形物语》有雷同之处,但影片人性之处相较于《水形物语》各有特色,影片有几处伏笔,说明了现在的灯塔员就是之前的站长,也说明了照片中女人离世的原因,为什么格朗纳要与蟾蜍脸开战,不是没有原因(他认为是蟾蜍群杀害了妻子,所以影片中灯塔看起来特别古怪)。年轻的气象站长Friend与雌性蟾蜍脸接触的过程中,渐渐产生情愫,也厌倦了格朗纳的泄欲方式,他想改变这种方式,却又发现无能为力;在雌性蟾蜍脸离去之后, Friend感到无比的失落,雌性蟾蜍脸的再一次率队出现,使Friend看到了希望,双方渴望和平,不希望继续开战。可是格朗纳的一声枪响打破了这和平的曙光,最终知晓事实真相的格朗纳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最后Friend成为了灯塔员,他慢慢的习惯这种生活,也不愿意回到人的世界里,与雌性蟾蜍脸保持着特别的关系。

  《冰肤传说》观后感(三):孤独,所以选择逃避

  其实全片讲的就是两个人在蟾蜍脸的不断攻击下守塔最终因一个人的死而停战的故事。

  在前半部分一直处于一种很迷的状态,一直是攻塔守塔,都没弄明白到底要表达什么。看到后面,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有些改变了。

  守灯塔的格鲁纳,不愿回到文明社会,沉浸在自己的小岛中,认为在岛上自己就是神,在男主期间n次想离开,都千方百计的阻止了。在灯塔里和女蟾蜍脸**,以及后来蟾蜍脸们停战时仍接受不了女蟾蜍脸离开自己的事实,最终选择了走入怪物群中的自杀方式,也许他认为这应该算是一种解脱吧。

  这个角色起初挺反感的,一昧的杀,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地,我体会到了他的孤独,在曾经被误会所以选择躲在这个孤岛上,远离曾经伤害过他的文明世界,哪怕这有着地狱一般的怪物,仍不愿回去,也许,这个伤痕对他来说,刻骨铭心了吧。结束后,对他感到了一丝的同情,或者是说,怜悯。正如男主所说,他是一个失败者,的确,他败给了那个他曾经向往的文明社会,败得彻底,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找到了些许安慰,最后这个世界也烟消云散,那会是何等的痛苦,这样看来,他选择一死了之,也就是选择解脱吧。

  《冰肤传说》观后感(四):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是人性与兽性的斗争。

  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是人性与兽性的斗争。

  在一战这个大背景下(文明世界人性与人性的斗争),男主逃离斗争来到了荒岛,在这个荒岛中,灯塔守护者就是这个荒岛荒诞微型社会的建造者,充满了暴力、镇压、杀戮。

  荒岛中两人不断与怪物搏斗。夜晚的怪物一直试图吞噬他们,而这2个人也试图在斗争中征服毁灭掉这群怪物。这是人与兽的斗争—人性与兽性—之间的搏斗。在不断的斗争中,两人最后都变成了“怪物”,一个是彻头彻底只有恨只有暴力的怪物,一个远离文明逐渐接近转化成对方野人

  《冰肤传说》观后感(五):真爱是孤独

  《冰肤》真爱是孤独

  浪费时间的电影。一个人自我放逐,去到一个荒岛上准备过上避世的生活。没想到和另一已经度过了很久这种生活的人,一起面对一群兽人的攻击。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他们因为孤独,抓住了一个女兽人,那些兽人只是为了拯救同类,不得已才发动攻击。而他们为了占有女兽人,居然泯灭人性,肆意杀戮,把对异类的虐杀(用刀用枪,甚至用炸药);而问题,这样的“不人道行为”居然一开始就被冠以“守护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生命”的美名。

  很明显,这样的故事,影射着什么?显然,比如美国人去伊拉克,去阿富汗……

  另外,对于女兽人的微妙感情,和《水形物语》一样,给出一种对爱情的基础型理解:应对孤独!

  的确,这更本质,谁不想自己的爱人是娇媚动人(或者英俊帅气),甚至还有更多的优势(比如在金钱地位方面)。但是真正逼迫人类面对一个可能丑陋不堪的对象,而且还“爱”上对方的原因,只能是孤独!但这是更多爱情故事的真实背景和真正源起。说透这句话,很毒,但是很真javascript:;。18.3.22

  《冰肤传说》观后感(六):三年不见女人,看见母猪也觉得眉清目秀

  既然男主与灯塔员均属英皇家海军,用的步枪自然是李-恩菲尔德步枪,但很奇怪的是,片中男主与灯塔员明显用的全是西班牙7mm毛瑟1893式步枪,而片尾海军背的确实名副其实的李氏短步枪,不知做何解……

  中国俗语“三年不见女人,看见母猪也觉得眉清目秀”,此言也完美解释了此片中人兽相交的原因……

  1914年9月,英国气象学家为追求宁静,自愿被派遣到靠近南极的一荒凉海岛,做海风的强度与方向的观测……

  到达目的地,好心的船长陪气象学家一起登岛找气象站长艾尔多·维格兰……然而,气象站木屋内空无一人、积满灰尘……

  找到海军灯塔,见到一喜裸奔的半疯癫海军灯塔技术员格朗纳,向其询问气象站长艾尔多·维格兰的消息,格朗纳称其患病死亡……格朗纳向二人索要烟草等补给时,二人不屑一顾……

  船长认为此处不安全,劝气象学家随船离开,但气象学家为追求宁静生活,坚持留下……

  打扫好木屋后,气象学家翻看艾尔多·维格兰的气象日志,发现里面夹有其妻子维格拉德夫人的照片,日志后几页绘有人鱼怪物的图片,旁边写有“达尔文错了”、“不能爱上蜥蜴”等的文字……

  夜晚,气象学家听到有撞门声,以为是格朗纳,结果发现是一人鱼怪物……气象学家刺伤人鱼怪物后,怪物逃跑……

  发现岛上有危险怪物后,男主惊恐找格朗纳欲进灯塔避难,但遭格朗纳拒绝……于是,男主回木屋建防御,并在门前堆木柴、废书,并淋上汽油……钉门窗时,男主在一木箱中翻出一步枪及大量子弹……

  夜晚,木屋迎来大批人鱼怪物袭击……男主射杀大量怪物后,仍击不退攻击,于是丢火把引燃门前木柴,但不幸的是,火光吓跑怪物的同时,蔓延的火势也引燃木屋……男主冲出火门逃生,所幸天降大雨熄灭火势,但毁掉门的木屋已毫无防御功能……

  男主见格朗纳去泉水处大水,悄悄拿着步枪欲枪杀格朗纳夺取灯塔。不料,男主还未开枪,旁边竟突然窜出一雌人鱼,推开步枪救下格朗纳……格朗纳为救雌人鱼,自愿放下枪,并声称雌怪物不会伤人;男主为能进灯塔避难,答应将弹药、食物等补给与其分享……于是,格朗纳接受了男主,一同住进灯塔……

  夜晚,怪物像潮水般涌向灯塔攻击,但男主被怪物的阵势吓倒在地……男主的软弱遭格朗纳鄙视,——欲得灯塔一席之地,必须能抗击怪物袭击,——格朗纳给了男主最后一个机会,男主迎来塔顶孤身奋战的血礼……

  此后,男主与格朗纳并肩作战,每夜抗击怪物进攻,天亮怪物退却后休息睡眠……期间,男主发现格朗纳与雌人鱼经常做爱嘿咻……

  男主发现有船经过时欲发射信号弹求救,被格朗纳强行阻止,他声称厌弃那所谓的“文明”世界……格朗纳虐待雌人鱼时,男主起身阻止;人鱼感激男主,带男主找到一木船……格朗纳称木船是当年走私炸药的葡萄牙商船的,商船沉底后,葡萄牙人划木船登岸,却遭怪物袭击……

  男主建议打捞炸药,设埋伏将怪物一网打尽……起初格朗纳不愿意,但当其看到男主与人鱼发生性关系后,嫉恨的格朗纳遂答应男主计划……在男主穿潜水服在海底捞炸药时,格朗纳却趁机不给男主充空气;危机之时,雌人鱼游来,替男主打开潜水服,男主幸免于难浮出水面,但却没对格朗纳起疑心……

  设伏,炸死成片成片的怪人鱼,雌人鱼趁势逃跑……接着,男主无意翻看格朗纳的钱包,发现里面竟有其与维格拉德夫人结婚合影照,男主顿时清楚所谓的格朗纳,其实是气象站长艾尔多·维格兰,真正的格朗纳很可能被其暗杀……

  接着,男主在海滩见雌人鱼带一幼崽示休战和解之意,但嫉恨的艾尔多开枪打死了幼崽,逼雌人鱼回灯塔……愤怒的男主回灯塔与艾尔多扭打一处,并喊出“艾尔多是凶手”之语……艾尔多踉跄出灯塔,被愤怒的怪物撕吃……

  一战打响后,英皇家海军登岛,向男主询问气象站长的消息,冒名“格朗纳”的男主称气象站长患病死亡……

  《冰肤传说》观后感(七):人就是兽!兽就是人!

  孤岛版的“我是传奇”。片子拍很精彩!对于老头,我是宇宙大神人类!其他生命对于我都是低等生命。都是可以杀死的。(该观念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就是你和他的想法?)这个泉水是我的!岛也是我的!人鱼女也是我的!杀光你们人鱼!对于帅哥,动物有了人性,那么被杀的就不是异形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和人一样有父母有孩子有伴侣!无休止的杀戮让他身心俱疲。怀疑为什么需要去杀戮。他最后擦去墙壁上记录日期的斜杠。因为他每一天都在杀!呆了几天杀了几天。这种纪录对有人性的人看着痛苦无比!对于人鱼,是岛海的本地种族,人类就是异形!你们侵略我的地盘!抢我们的人!杀我们的人,不能忍!杀掉侵略者!然后二方互殴!从春天殴到冬天。终于人鱼损失惨重,入冬了已经不想跟老头打了。但是此时老头已经杀红眼了。老是挑衅、每晚打颗照明弹。再经历最后一场恶战后,老头以为消灭光了。然而,人鱼族就和人类一样,怎么都消灭不光。老头就是不想停下来,最后意识到人鱼族不打了,小年轻和人鱼女都要走了,人鱼族也不跟他玩了。他真的孤独了!!!影片开头也提示了,岛上没有鸟。就是说岛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开头就能猜到老头是谁。笔记翻开,前面文艺小清新,后面越来越黄暴黑暗。仔细看还有人鱼兽交的图。我对影片理解:老头的妻子离开了老头,老头逃避在岛上。救了人鱼女,人鱼女的伴侣(戴项链的那个人鱼男)呼唤族群营救。出于莫名复杂的感情,尤其我觉得是对另一个种族的害怕又好奇。人鱼女即使随时可以走都不离开。帅哥出于剩余的人性,同情并也对人鱼女感到好奇。影片提到人鱼女有喜欢的人鱼男。送项链给他。最后战斗中挂了。剩下一口气。帅哥意识到后下手干掉了,人性兽性熟练切换(像不像我们?)。人最后还是畜生,而畜生想变人。

  《冰肤传说》观后感(八):人性作为化过妆的兽性

  

人性作为化过妆的兽性

——《冰肤传说》和战争的人性

  文=空语因明

  《冰肤传说》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是由西班牙一个人类学家用一门西班牙语写成的。这不是单纯的志怪故事,而是融入了明确的人类学观念。该电影的改编掩盖了大量的潜台词,因此看起来对没有读过原故事的观众而言不是很友好。但是,这也不是说非要看了小说,才能明白这个电影在讲什么,它的意图还是相当明确地展现到了画面和台词里了。这个故事以世界大战为时代背景,虽然故事发生在荒野,格局也不大,但却直指这场战争的人性根源。简洁一点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人性与兽性,爱与恨之间的纠缠。

  由于这个电影,明确的情节已经如此明确了,而情节中不明确不确定的部分则不是这里应该过多考虑的,因此此处探讨的是这个电影所涉及的思想线索。

尼采的话

  理解这个电影故事的线索,在电影里的展现是明确的。这个线索就是进化来的人性,人性在多个层面的进化,分别涉及三个人物:尼采,弗雷泽,达尔文。尼采思想关联着精神的进化。电影一开始就用西班牙语摆出了尼采在《善恶之彼岸》中的第146条格言,一个英文表述是“He who fights with monsters should be careful lest he thereby become a monster. And if thou gaze long into an abyss, the abyss will also gaze into thee.”(之所以捞出英文表述,是因为我能找到的华夏出版社1999年汉译本是胡乱翻译的。)与怪物搏斗的人要警惕自己成为怪物,凝视深渊者也将被深渊所凝视。这句话是这个故事的基本主旨所在,不过有些宏观。借着男主角的话为这个主旨提供了微观的描述:所恨的人离我们总是不远,所爱的人也不能亲密无间。

  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在孤岛上两个人与怪物搏斗的情节。离这两个人不远的“怪物”一直试图吞噬他们,而这两个人也在试图征服这群怪物。这是人与兽——“人性与兽性”——之间的搏斗,搏斗的结果呢。两个人在不断的搏斗中,最后都变成“怪物”——野人,或者说“离怪物不远的人”,或者说“离文明不远的人”。

  他们远离了文明,而此时,他们所属的文明则在进行更大的搏斗——世界大战。这是文明人之间的搏斗,但也是人性与兽性的搏斗。战争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把自己当做正义——文明,把敌人当做邪恶——怪物。于是他们放松警惕,以至于在尽情宣泄自己的同时,走向“怪物”。异己就是怪物——纳粹把英美看作进行征服和杀戮的怪物;英美则把纳粹看作进行征服和杀戮的怪物;搏斗的结果,“纳粹”最终成了社会体制的怪物。这个电影里说道,“杀戮与征服,这就是人类所做的。”征服者会写出进步的历史故事,会说: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然而,并没有上帝在一开始规定哪一方更人性。搏斗的过程,是兽性与兽性的纠缠。在这个电影里,搏斗是围绕灯塔展开的,或许灯塔的象征意义是明确的:它是指向正义的标志。

  这样说的就过分宏观了,而过分宏观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也会成为叙事的“怪物”。在微观层面,搏斗的过程是由爱与恨纠缠着的。爱与恨都是必要的,需要一种平衡。——“所恨的人离我们总是不远,所爱的人也不能亲密无间”——“人性”就在这种微观层面的平衡中。不过,战争-搏斗仍然是由兽性,由恨来主导的。战争让双方都变成了怪物,虽然每个怪物都自以为举着正义事业的大旗。电影里引用一位日本哲人的话来说明这一点:“优秀的战士不是由所捍卫的事业来界定的,而是由他抗争的表现来界定的”。完美的战士看到的不是敌人,而是“敌物”;斩杀的不是对面来的人,而是对面来的鬼子。

  在《冰肤传说》中,两个气象员代表的态度是不同的,年轻的技术员倾向于爱的态度,年老的技术员倾向于恨的态度。影片中与怪物的最后一次搏斗中,两个人在如何对待怪物的态度上发生了争斗——爱与恨哪个应该主导的搏斗。年轻的气象员在快要落败的时候,用“文明的口号”向发狂的对方喊道:“你不是谋杀犯”!这时候,年老的气象员放下斧头,喊了几次“爱”,走向了兽群,被兽群吞噬。对于年老气象员的举动,可以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态度来看:积极一点看,老气象员意识到自己在“与怪物搏斗中”让自己成了怪物,于是他在对人性的维护中毁灭了自己;消极一点看,老气象员作为愤世嫉俗者,藐视所谓“爱”的口号的虚伪,于是他在对人性的绝望之中,让兽性彻底吞没了自己。……无论如何,搏斗都会在结束后获得自己的答案。

  “人性”这个词,实际上可以说是语言的怪物,就好像人与兽真的具有截然不同的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正义”也是语言怪物。这个语言怪物的产生机制,对这个电影的叙事而言,可以由达尔文和弗雷泽来指示。

  进化是十九世纪欧洲的进步信念的展现,达尔文的贡献是为这种进步观提供了物种发生的机制,让它看着似乎有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毁灭了这种进步理想。虽然达尔文的人类起源把人这个物种和“低级的”猿猴联系起来,打开了把人性“贬低为”兽性的通道,但欧洲的文明人还是带着自我优越感将这种通道转换成了从兽性向人性进步的单行道。直到发生了世界大战,人类的兽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当然,“杀死那个异类!”不仅在世界大战期间,即使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动荡里,仍然是作为天然道理给宣泄出来的。由此看来,生物进化论并没有贬低人性,人类是兽的一种,兽性仍然包围着人性。

  在《冰肤传说》中,年轻气象员翻着老气象员的笔记的时候,有笔记内容显示着,“达尔文错了”。这本笔记里似乎还描绘着人与两栖动物交构生产的图示。对于“达尔文错了”,可以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如果把“达尔文”宽泛地理解成十九世纪的进化观念,那么“达尔文错了”可以代表的意思是“生物进化”的观念是错误的,或者更宽泛一点认为从兽性到人性的进步是错误的;第二个层面,如果把“达尔文”具体理解成物种发生的生物机制,那么参照配图,“达尔文错了”可以代表生殖隔离及其相应的物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哪一种理解,对于《冰肤传说》思想层面的主旨来说,都可以用来表明,人性并不像人们在意识形态和宣传中所描绘得那样进步,它和兽性的界限往往也是模糊的。

  另外一个层面是科学文化的进化,是由人类学家弗雷泽来表现的,他的著作《金枝》是研究科学-巫术及其相应的人类文化起源的经典著作。《冰肤传说》似乎在电影里只提及一次弗雷泽,就是年轻气象员刚开始见到老气象员的时候,在地板上发现了弗雷泽的著作,格朗纳否认那是他读的书。弗雷泽对于理解电影情节是更加重要的,但这里不能扯那么多了……

  《冰肤传说》观后感(九):有点撞脸

  2017年,剧情科幻惊悚电影《 冰肤传说 | Cold Skin》

  上来就要先说一下这张海报非常的带感说,很神秘,很唯美的感觉,值得点赞!

  海景很美,意境非常的到位,可惜电影的整体完成度并不高,剧情更显的空洞。。说白了就是看的比较无聊。。故意挖坑,设置悬念,然而只是因为悬念而悬念。。

  和现在很热的 《水形物语》有点撞脸。。也许能算上非官方上的前传了吧 哈哈,开个玩笑。。

  故事发展的尿性让我不禁想起《我是传奇》的感觉,也许能把我是传奇原著所表现出来最后才发现自己才是恶魔的那种反差感凸显出来,可惜并不是,事实证明我想太多了。。

  最后的主题也是落入俗套,虽然最后倒是首尾呼应了一下。。强行满分作文。。

  电影的主题升华的不够彻底,其实我算是没看明白这个电影到底想表达出一个什么思想。。一脸懵逼。。

  -----我是冷皮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凑个热闹看看,这个电影就不推荐了。

  《冰肤传说》观后感(十):一篇来自知乎的影评,个人非常赞同,有些不懂的地方被他一解释就懂了

  看了两遍,有一些感触。 影片开头,有段独白。“所恨的人 总是离我们不远,有鉴于此,所爱的人 我们亦不可能亲密到无间。冷酷的现实,我开始便已知道。但有些真理 值得我们关注,其他的 最好忽略。” 这段独白构成了影片的发展脉络。 首先,主角帅哥,因为一些伤心事,感到现实的冷酷,决定逃避遁世。接下来,在岛上发生故事,让他找到了值得关注的真理,他选择去面对现实,去捍卫他的真理。 1.当船长陪着他去灯塔找前任站长(艾尔多·维格兰),他们遇到了格朗纳(其实就是艾尔多·维格兰)。船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前任站长艾尔多·维格兰。这也预示着,艾尔多·维格兰的人格将彻底地被抛弃。导演如此处理,印证了,他人眼中的印象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 2.主角帅哥,看到了艾尔多·维格兰留下的日子和照片。作为逻辑伏笔之用。日记的日子是1913年,表明艾尔多·维格兰来到岛上一年左右。而且,在一定长的日子里平安无事。因为他是在这个小屋里写的日记。为什么会发生后来的情况?影片后面会提到,那个鱼女是被艾尔多·维格兰解救的。也许从此时开始,他发现了这个新物种,开始关注研究。慢慢地开始喜欢上她。正因如此,惹怒了鱼人们,开始厮杀模式。 3.主角帅哥加入他的阵营,并逐渐对鱼女有了感情。有一天,帅哥看到了一艘船,准备发信号弹求助。但是被格朗纳制止了。此时的格朗纳已经彻底的认为自己是这个岛上世界的主宰,不想被外界打扰,同时也不想这个世界的人离他而去。 4.主角帅哥,从海底捞出一些炸药,炸死了大批的鱼人。第二天早上清理战场时,帅哥发现一个鱼人身上的饰品,他开始对这些鱼人有了同类的认同。但是,格朗纳确依然冷酷到底,也许他用这种行为来强化自己的精神错觉! 5.主角帅哥,发现了格朗纳就是艾尔多·维格兰.同时,鱼女也出现了。帅哥想要和解,表明他已经准备从格朗纳构建的错误认知世界中逃离出来。但是,格朗纳用屠杀破坏帅哥的和解意图。帅哥与格朗纳发生了打斗,就在帅哥被毙命的一刹那,帅哥说了一句,“艾尔多·维格兰,不是杀人犯”。这句话测底击溃了格朗纳的精神防御。在他们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格朗纳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开始出现裂痕,越暴力的行为是为了捍卫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暴力到达极点也就是最脆弱的时候,被帅哥的一句话唤醒。清醒后的他,是最脆弱无助,他选择了赎罪! 6.结尾,军官来到塔楼。也是把他认为格朗纳,并追问站长的下落。突然间,他明白了艾尔多·维格兰的心境。他也选择了,丢弃过去的自己,但觉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最后,他随船离开小岛,回到现实中去,去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结尾那个鱼女,知道他的离去,也跳入大海追他而去。 最终的真理就是,勇敢去追求,其他一切都不足为道。 备注: 爱尔兰独立战争由1916年复活节起义中宣布爱尔兰共和国宣言即告开始。 主角帅哥,貌似爱尔兰小伙! 发布于 2018-03-15 8 评论 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