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满爹也登仙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亲情日志 > 满爹也登仙了的相关文章

满爹也登仙了

满爹也登仙了 刘郎闻莺·2012年9月10日 做梦也没想到,满爹去世会这么快当。 九月四日的下午,文兄来电话,说光荣院给他去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满爹快要不行了,只怕会去世,叫我们去看一下。 我们就想,满爹总是很看重 自己 的身体,常常是小病大病总往医院里跑,这次会不会又是小题大做呢?我们又想,满爹真的是不行了,要不然,光荣院也不会这么说,当时我就答应文兄说,好,我明天去看一看。 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 一个朋友 家

《满爹也登仙了》的相关文章列表

老爹的装与老妈的忍
老爹的装与老妈的忍

日期:2014-08-29 22:13:27 点击:165 好评:0

我11岁的时候,看见了一件让我十分吃惊的事--地垄上,父亲扛着铁锨拉着母亲的手在走。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自从跟女同桌在课桌上画了三八线之后,自己就从来没有越过境,男女之间,还是封建点儿好。 然而,父亲竟然拉着母亲的手走了半天,天哪,那一刻仿佛...

诚信老爹
诚信老爹

日期:2014-08-30 16:23:23 点击:191 好评:4

告别的时候到了。85岁的吴乃宜躺在床上,使劲握住来访者的手。其实他已经没有力气了,手上的虎口处一点肉都没有,薄得像层纸,可以被扯起来。他于2014年1月19日凌晨在家中去世,走的时候还不到90斤,已经很长时间吃不下任何东西。 7年多前的夏天,这个浙江省...

就当一天爹
就当一天爹

日期:2014-09-02 16:01:52 点击:211 好评:1

一位姓王的老头儿跟医生说脚疼得厉害,非要住院治疗。医生为他拍了片子,说他只是脚踝轻微扭伤,随时可以出院。可王老头儿就是不干,赖在307病房不走。 这天,王老头儿正窝在被子里打电话,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隔壁的空床位来人了。王老头儿收起手机一看,一...

爹娘、儿子、过日子
爹娘、儿子、过日子

日期:2014-10-13 09:15:09 点击:22 好评:0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生活比七十年代好多了。普通的家庭也能吃上麦子面的馒头、面条,手里还有少许钱。那时家里的孩子多则五六个,少则三四个。学校的学费也逐年提升,孩子们一有不想上学的念头,家长就随他们的意,钱攥在手里比上学...

盛长爹的答辩词
盛长爹的答辩词

日期:2014-11-08 09:05:12 点击:37 好评:0

盛长爹的答辩词 刘郎闻莺2012年2月24日 文革传到农村来以后,在运动的初期,造反派的矛头指向中共党内的当权派,革委会成立之后,靠边站的当权派又被结合进了领导班子,革命的矛头也就转向了,这时候,它已经对准了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 那时候,我们大队的...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一)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一)

日期:2014-11-15 08:05:03 点击:18 好评:0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一) 刘郎闻莺2012年3月24日 子爹的名字叫做子楠,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人们就这样称呼他,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年纪大,也不是因为他的辈份高,相反,他的年纪还很轻,辈份也很低,因为我们那个地方有一个郎中叫子爹,所以大家就这样称呼他...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二)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二)

日期:2014-11-15 08:05:26 点击:1 好评:0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二) 刘郎闻莺2012年3月25日 子爹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他扣衣服的时候,从来就不讲究整齐对称的,常常是把第二个扣子扣到第三个扣眼里,再把第三个扣子扣到第四个扣眼里;他穿裤子的时候,常常是一只裤脚卷到到了膝盖上,另一只裤脚还在...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三)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三)

日期:2014-11-16 08:15:03 点击:0 好评:0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三) 刘郎闻莺2012年3月27日 子爹这个人就是聪明,他虽然没有读过书,悟性极好,记性极好,他的脑壳就是一个语言仓库,里面储存着千千万万的村言俚语,这些村言俚语虽然不是子爹发明的,他却是传播者之一,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实的传...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四)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四)

日期:2014-11-16 08:20:04 点击:2 好评:0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四) 刘郎闻莺 2012年3月29日 从子爹嘴里吐出来的村言俚语,是那么的富有情趣,是那么的富有生活哲理,它能启迪人们的思想,挖掘人们的智慧,让人们的行为不至于那么盲目。 宏伢子的偷窃行为老是不改,子爹就对他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五)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五)

日期:2014-11-17 10:15:04 点击:0 好评:0

子爹和他的村言俚语(五) 刘郎闻莺2012年3月30日 子爹的脑壳就是一个语言仓库,那里面不知储存了多少村言俚语,那些村言俚语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过了生活的检验,成为了经典。子爹说这些村言俚语的时候,总是说得恰到好处,就像一个很会造句子的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