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怏怏然
刘巧英终究还是睡着了。
韦仁富起身开门回学校她没有知道。
刘巧兰起身煮早饭,干完了家务事,吃了早饭关好门去上学,她也没有知道。
刘巧兰从房间来到堂间,看到床上没有了人,被褥都原样折叠好了,又发现门闩未上,两扇门只是掩合了缝,就知道她的老师韦仁富早已离开她的家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况这还是一个三姐妹相依为命的特殊农村家庭?
除了刘巧英上早班不让妹妹提前起身而是自己烧好早饭再叫醒刘巧兰吃了上学以外,都是刘巧兰自己起身煮好早饭吃了去上学,而且在锅里留下足够多的粥让刘巧英睡醒了或者下班回来吃。当然,轮到上中班,刘巧英就能烧好午饭,轮到上夜班,刘巧英则能烧好中饭和晚饭。其他时间,差不多都需要刘巧兰做饭,而且也是差不多独自一人吃。
学习是靠天分和主观努力的,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家境关系不大,与花费的时间也不成正比例。
好学生甚至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通常情况之下,往往不是老师成就了学生,而偏偏是学生成就着老师。一个学生遇到一个好老师可以终身受益,一个老师碰上一个好学生也同样能够庆幸一辈子。
刘巧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学生,她的学习天分文科不输她的姐姐刘巧英的小学时期,理科不输她的老师高中时代的韦仁富。刘巧兰终究要成为韦仁富的解放者。
那一次以后,韦仁富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来刘巧兰家一两趟,要么是陪着刘巧英晚上10点后下中班回来,要么是刘巧英上早班,整夜在家的时候,韦仁富夜里10点左右独自走过来。
刘巧英与韦仁富都不再对刘巧兰说是老师过来家访看望学生了,刘巧英也不再等刘巧兰先开口让她的老师留下来过宿,就忙着整理好堂间她的床铺,安顿韦仁富先睡下了。(友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除了二妹刘巧凤周末回家,刘巧凤都已经习惯了空着客堂家神柜东边靠隔墙的自己那张床,到西房间与小妹刘巧兰同脚睡了。
韦仁富在刘巧英家留宿过几次之后,只有两姐妹在家的时候,刘巧兰曾经神秘兮兮地问过刘巧英:
“大姐,韦老师会成为我的姐夫吗?”
“你怎么这样问?我们还只是同学。”
刘巧英很警觉,连忙要堵刘巧兰的嘴。
“ 我觉得韦老师除了嘴太大,其他也还都不错。”
刘巧兰接上来的一句话却把刘巧英逗笑了,原来妹妹只是在和她交流对自己老师的看法。
“你们同学都怎么评价韦老师?”
刘巧英也有些好奇地问起了刘巧兰。
“ 韦老师数学解题能力特别强,课讲得好,课间常到教室巡视,还能指导我们解理化难题呢。”
“ 韦老师很能说,他告诉我们,我们这个班级期中考试有些学科比三角圩中学都好,我们的尖子生一点不比他们的差。韦老师认为我就能上个好高中。”
“ 但是韦老师不饶人,许多男生背地里都叫他韦大嘴。”
“ 说真的,他的嘴也太大了。他嘴一咧,嘴角就拉到耳根子了。”
“是吗?”
刘巧英咯咯咯地笑着,差点笑弯了柳腰。
“ 论长相,他还真配不上我的大姐。不过,人家毕竟是大学生。姐姐能嫁给他,也亏不了多少。”
“ 大姐,你就嫁给我们的韦老师嘛。”
看到刘巧英难得这样开心,刘巧兰一本正经地给姐姐提建议了。
“别净瞎说,你小女孩懂什么。”
刘巧英也止住了笑,有些怏怏然。
“人家是国家户口,有皇粮过好日子,吃干的拿实的。你大姐是农村户口,没有这个福分的。”
这下子轮到刘巧兰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了。
刘巧兰也怏怏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