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日歌”说起
从“明日歌”说起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明日歌”。古往今来,像“明日歌”这样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诗歌很多。
如,说给读书人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有说给成人的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教人珍惜一段时光的话,那么孔圣人画的个人生路线图,就是人生目标时间表了。他认为,十五岁时应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应懂得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了七十岁时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能达到这个标准实属不易,可此话却也催人奋进,魅力无穷。为此,人们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孜孜以求。此句名言,还让人顿悟人生短暂,时间紧迫,时间金贵。两千多年前哲人绘制的这张图表,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融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从此,珍惜时间就成了所有志者必不可少的修身。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了,珍惜时间已不再是大问题。人们更注重结果,讲究的是“效率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讲效率,出行坐汽车。讲效率,出差上高速,上高铁,搭飞机。讲效率,网上购物。连吃饭也是麦当劳、肯德基,要不就叫个“宅急送”。电脑上网活动受限制,就满市找wifi,玩“微信”。去银行转账麻烦,兜里揣个pos。
当今社会,多种价值观并存,人生追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人珍惜时间态度虽然没有大变,但已经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时间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古人虽也有“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歌,有“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这样的惜时视角,但从不被社会正视,说是“声色犬马”,不为世人认可。 (经典美文 www.wenzhangba.com)
如今,很多人不再循规蹈矩只秉持单一人生价值观了。他们要主宰时间,主宰生活方式,开始注重个人的幸福体验了。他们在拼事业同时,也在追求旅游度假的身心自由,追求美味佳肴的舌尖快乐,追求享受乐舞笙歌的温馨。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时间成了新时代人生价值组成。人们已把玩琴棋书画,玩花鸟鱼虫,甚至打麻将、玩扑克等消遣类事情也视为了生活方式。说到底,现代人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包含事业价值,也包含个人幸福体验,更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他们追逐着潮流,追逐着人性的实现。
时下,人们对时间态度很现实,喜欢开着车听音乐上班,喜欢在电脑前快速完成工作,喜欢周末到郊野游玩,喜欢到商场推着车购物,喜欢徜徉于大街之上戴着耳塞打电话,喜欢在路边烧烤摊旁驻足。总之,现代人希望工作、享乐双赢。
高科技下的社会运转时间表,把现代人压缩在分分秒秒时间格子里,市场经济的环境膨胀了人的各种愿望,人的多重强烈愿望和相对于人一生又是有限的时间,形成了强烈冲突。人们在拼命与时间挑战,以要实现人生广义价值的极大值。
时间虽宝贵,可也不宜超负荷工作,那样会伤害身体,往往也失去了很多生活情趣。可也不能随意白白浪费时间,一天无所事事,让时间无声无息溜掉,那样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本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