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度的青春
今天,4月24日,很平常不过的日子,却因为一场电影的首映而变得充满波澜。由于工作加班的缘故,没能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到《左耳》的首映,好在昨天看到了充满创意和纯真的非主流首映发布会,苏有朋在一群年轻演员中间显得有些腼腆,不得不让人想起那时候我们一起看过的小虎队,一起看过的还珠和雨蒙蒙。对于已经离开校园三年的自己来说,对这部影片身后的感受远远大于他本身所呈现的荧幕故事。印象很深刻的应该是那句宣传语,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苏有朋在发布会上曾这样解释过,对已影片的宣传语改动过很多次,从“17岁,可以爱了”到现在这样,我想每一个主语背后,都有着不可多说的秘密,一如我们看过的《那些年》、《致青春》、《匆匆那年》一般,明知道故事情节发展,还是经不住校园风的迷离,可能这真的就是青春的颜色吧。
很早之前就听说这部影片上映的消息,没有太在意,直到看到宣传海报,看到那句话,那个数字,才开始在时间的书签中翻找着自己曾经17岁的样子。17岁那年,应该在上高二,17岁那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两块一毛钱。高二,已经明显能感觉到高考的压力,开始分文理科、开始做各种模拟题,学霸们甚至早早报了培训班,开始应对高三。我则是如大多数平常生一样,平常的不能太平常。晚自习下课后,会跑到话吧,挂一个长途电话,讲着自己也不知道讲的一些什么话。如今电话那头的人,已经是一个三岁女孩的妈妈,如今的我们也会偶尔的说一说话。日自己,可能真的就是这样,并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讲,也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无时无刻不再发生,过好每一天、过好当下的每一刻,珍惜该珍惜的,这样的青春也许波澜不惊,没有海枯石烂,但却历经弥新,值得回味。
《左耳》应该说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饶雪漫的老非主流笔法,堪称良好。里面或许不是你的故事,但却能让你能看到曾经自己青春的色彩和选择。里面的好孩子,坏孩子,由好变坏的孩子,痞子从良还有爱情的酸甜苦辣,这都是那年发生在那一年你周边的青春纪念册。那些是你所回避不了的事实,不论你是曾经年轻或者曾经年轻,就好像是今天做的产品文案那般,不管曾经怎样,青春永不打烊。 (情感故事 www.wenzhangba.com)
校服、高中、劈腿、堕胎、成长、残酷青春,现在这个时间看来不足为奇,将时间拉回到自己曾经的17岁,更多的是青涩、更多的是懵懂,这些感天动地的事情,我们也许真的不曾经历过,电影艺术的手法将真实无限放大。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已经不再不在乎这一切是真是假了,感受了、经历了、感动了、流泪了、心塞了, 足以。
回归到文章的标题,36度的青春,36度,比人体正常温度略低,我将其定义为自己青春的温度,这个温度如同稍微凉一点的初秋,有一些清醒的味道。这个温度,达不到人体正常值,如同三寸天堂,永远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差那么一点点遇见、差那么一点点成功、差那么一点点勇气、差那么一点点自信。这个温度,最怕的就是低温发烧的症状,治愈期太长,长的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可现实真的就是这样,低温感冒永远最难好。
“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当时流行于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而今现在看来总觉得有些心里麻麻的,是过了那个年纪,是过了那份心情。不论是风也好,树也好,叶子的归宿终究是大地,落叶归根,日落行云。只要我们的青春不廉价,离不离开都靠造化。
如今,面对眼前的生活、工作,没有青春剧演绎的那么唯美,踏实的做好自己,不随波逐流,不放浪形骸,不负时光、更不负青春,如此这般,无悔无怨。
你我36度的青春不催泪但精彩、不做作但平凡、不落泪但骄傲。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有不变的颜色,红色的分数、蓝色的圆珠笔、黑色的板报、黄黄的那个,总之,充满不同的色彩,也知道,可能每个人心里也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个人、一段文字,这一切不足为外人说,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的听,不管对与错。就像反复提及的那句话,爱对了是爱情 爱错了是青春 虽然不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