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知堂”想起
“诗 知 堂” 想 起
一一下午回家,打开电脑QQ,见有验证同意接受的信息,我毫不犹豫的点击了同意,出现了“诗知堂”Q群,我欢喜,但我也不无慷慨一一进入“诗知堂”,这于我虽不是门外汉,但我于此不专,也无此材而趋之若鹜、入室登堂的。
一一话得从头说起,不然有所不清。打开这Q时,见网友“石塘退士{杨寒}”邀请你加入“群诗知”,{注:引号为我添,这文字的确如此。}乍看这名稍觉不雅洁,但从这心里倒还觉得高兴的,因毕竟我还有人相邀,如从这“邀”字出发那必须加入,否则从这将心比心的角度来审视将有点不近人情、对不起人似的。
一一当我即刻点击后,QQ页面上现出一一“诗知堂”三个醒目的大字,由此推知,要想写诗,势必走进这“知堂”,相信在这“知堂”堂奥里必有所获,我也着实巴望走进去的。记得周作人先生笔名叫“知堂”,他还有知堂文集面世的。想来这“诗知堂”命名倒是花了一番苦心的,由这典雅的名声来引人入胜,大踏步地迈进这“诗知堂”里,而成为一名诗人之雅望,想必这名声也挺有气势、很有派头的。
一一我对于这诗,这些年来我也看过这方面的诗作原文不少,如诗经里风雅颂中的少数诗章,四库全书中辑录的诗,这些诗对这诗文字的组成来源都有它的出处的疏引,很好,也很容易理解,除此,这诗或词我还买两套汪永豪编著的书,一共大概十大本,还有曾国藩精选十八家诗,这些诗虽看了点,但对诗的创作想来没大作用的一一因为我于这诗真的写不出“诗”的文字来。
一一诗的创作书也有不少,但是看后不能用到写诗中去啊,如俞平伯老先生的父亲俞陛云著的讲诗书多好,实在难能可得,但于我买了用处不大。另沙鸥谈诗一书着实也好,于我看后于新诗写作也不能用,这叫人不觉也苦恼的。老实说这诗的具象化我很难切实地运用,这平仄声的把握对我是难于上青天的,字在面前,这平仄声的辨别存在问题啊,想到这连一年级学生都能够掌握的事情而于我办不到,想来愧得汗颜难当。而对于这韵我是能掌握的,按韵书择韵,或选择宽窄韵,或欢快或哀愁的诗的择韵我大致是明白一点的。这写诗里的突出问题是“平仄”声不能择字对号入座,这是这起码的问题,而就是这问题摆在面前使我不能战胜而困惑于“平仄”声的脚步下,视此不觉叫我感到悲哀与对作诗填词的绝望。如今真的打算与诗词绝“缘”了,不愿进入这律诗填词写作中,但如是漫步于诗词欣赏里我还是倍感兴趣的。 (关于友情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一一话说这写诗,这“荷衣蕙带”诗词群也有我的网友,如“浩川精灵”,她的诗写得好,在这里顺便说声,如热爱诗词的网友,可走进她的QQ空间去欣赏一下,相信是有裨益的。另这“荷衣蕙带”群里还有“雪莲”网友,这写诗填词都有不少佳作的,我先前曾询过“雪莲”,曾想拜她为师,她脱口而出:她一人表态还不行,看来就好比加入某组织,还要履行申请批准等相关手续的,由此想来,要想经参加“群”体而学习某一知识也很烦琐的,还要花去不少努力呢?
一一据此想来,今天有这“石塘退士”邀我而登这大雅名望“诗知堂”,思想来去,我也挺幸运的,但扪心自问,我不想在这方诗材济济,诗学相当的群体中,走进去写上两个不相贯穿、前后脱节的字眼,一是我与这里的人不熟,存在着某种学识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倘若我被他人厉声呵责甚或不理解,我倒挺尴尬的掉下鸡皮疙瘩来。于是,我应向“石塘退士”解释清楚,我辜负他的对我的好心与诚意,敬请他原谅,使我遂心如愿。
2015年5月5日晚七时整。
注:按理这书名还要查寻,这只是凭记忆所得,如有讹错,敬望给予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