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择
我们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句话:“你们90后的孩子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每次听完,都会感觉被戳中痛处。的确,我们很自由,拥有自主选择权,还可以做一些允许范围下的任何事,只要我们想做或者想要,我们都会拥有主动权,尽管可能会被禁止。我们敢爱敢恨敢做,很有想法,还很奇葩,很“脑残”,很“没头没脑”……这都得归根于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我们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其实不然,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被选择。
我们出生于自由开放的90年代,却被这时代选择成为“独生子女”,被选择成为父母乃至家庭的希望,收受万般宠爱的同时,却也承受了来自社会家庭的万般压力,我们在呵护下长大,却也在竞争角逐中成长。我们都拥有梦想的自由,而当中的许多人却不能自由地梦想。也许,很多人也同我一样,曾插上梦想的翅膀想展翅翱翔,却发现羽翼尚未丰满就被现实无情拔下,然后埋头书海,“选择”成为读书的机器,慢慢地,我们不再自由地梦想,我们开始脚踏实地地做着现实的梦,去走父母安排好的光明大道。尽管不少人会选择反抗选择叛逆,但大多数人都不会让父母失望。生活里,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地“被选择”:想上的学校会是重点学校,想看的书会是教科书,想要的课外活动会是辅导班……也许,这些并非我们想要,这样的选择也并非自由,但我们会选择,因为渐渐,自由的我们懂得了怎样更好的“不自由”的去选择,选择大家认可的未来。 (伤感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我们渴望不羁的自由,却做不到不羁地自由。其实,“被选择”对于我们并非坏事。因为太过自由,反而会不懂得如何去选择,会很迷茫,很不知所措,我们需要有人去引导,需要有人教我们怎样去过这一生。尽管“被选择”走什么路并非那么自愿,但好在会有有意义的人生。或许我们发自内心不愿意,却也不会反抗,也不会消极地荒度“被选择”的人生,我们只希望被知道我们的梦想,希望在“被选择”的时候有人倾听我们的声音,不过分逼迫我们做不想做的事情。
我们自由,却不任性,我们不羁,却不放纵,我们会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被选择”,但也需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