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蒙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内蒙行

2015-07-31 作者:彭凌 来源:彭凌原创 阅读:载入中…

内蒙行

  (四)呼和浩特

  25日7时吃完早餐乘车返回呼和浩特,于下午2时抵达呼市。在饭店吃完丰盛的午餐后前往位于呼市的将军衙署游览,26日拜谒了大召寺和五塔寺。

   将军衙署

  25日下午3点30我们一行人前往绥远城将军衙署,该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导游讲该衙署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四年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驻军。绥远城将军衙署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占地3万平方米。

  当我们到达衙署时,跃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额门,侧立石狮1对。进得门内,可见院内厅堂3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大厅后为公廨,后院为将军私邸。第一进为仪门。仪门共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

  该衙署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与韩国济州岛的牧官官衙一样,皆为帅府。此将军府与牧官官衙在格局上大体差不多,皆为3进厅堂,且取暖设施大体相同,牧官官衙是在房间侧边烧火,屋内地炕取暖,烧火烟囱在室外,室内无烟尘污染。将军衙署则是在室内地炕下烧火,也采用地热取暖,烟囱却在室内,是否会有烟尘污染,我不可得知,但二者异曲同工,各有千秋。在房屋规划上,牧官官衙房屋格局比将军衙署要大气些,特别是在练武场上,牧官官衙有3层楼房的阅兵训练场,且二楼上有一个很大军鼓,遥想在古时将军阅兵时,擂响军鼓,检阅士兵时,场面该是何等壮观?!而将军衙署只有一个很小的练兵场,房屋大多是一城楼,估计跟北方风沙大有关系,故感叹其格局未免有点过于低调。

  衙署内有百年老丁香树,据说是移栽于北京颐和园,此树每逢春天盛开,满树白花,香气扑鼻。衙署内有存有清朝官员的服装,帽饰,一至七品官员官袍上的补子(服装刺绣图案),官帽上的猫眼石、珊瑚石等都陈列在玻璃柜里,供游客观赏。还有大量兵器,地图,沙盘,以及清代历朝皇帝、皇后画像,包括奏章等,很值得观看。我在此处拍了大量照片留存。

  大召寺

  26日早8时,我们一行人前往大召寺拜谒。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的阿勒坦汗广场上,玉泉区大召前街著名的玉泉井旁,庙门口正对着“佛照青城”的牌坊,因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希望佛光照耀整个城市之意。

  讲解员告诉我们: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是呼和浩特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最广的寺院之一。大召,藏传佛教寺庙,达赖三世曾在此主持了银佛的“开光法会”。该寺始建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完工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寺门票是35元一人,我们一行35人依次进入寺中拜谒。进得寺来,因寺院座北向南,我们紧跟讲解员沿中轴线前行,陆续参观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九间楼、厢房、乃琼庙、家庙等建筑。因寺中不允许拍照,故我在此地仅拍了大召寺门口照片。我们观摩了被称为大召“三绝”的银佛、龙雕、壁画,银佛即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该佛像供奉在第三殿堂(大雄宝殿中)。此外,大召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在观摩中我不由得从内心真正升起赞叹之心,赞叹喇嘛们的智慧,也赞叹藏传佛法的独特精妙。 (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讲解员告诉我们,该寺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该寺供奉着康熙皇帝的牌位,为其家庙,屋檐上覆盖明黄色琉璃瓦,代表皇权,与北京雍和宫(雍正家庙)庙瓦一致,而其他寺庙庙瓦是不可以用明黄琉璃瓦的。

  拜谒完大召寺,心中法喜充满,更坚定了学佛成佛信念。故拜佛时,一心只愿: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病苦,意不颠倒,蒙佛接引,念佛往生极乐。此时彼时,仿佛看见西方极乐世界八宝池中,那朵莲花已然浮出水面,只等花开见佛了。

   五塔寺

  拜谒完大召寺,向左走大约10分钟,就到了五塔寺。

  进入寺中,讲解员告诉我们该寺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该寺建造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8世纪)。塔以砖石为结构建造,塔高约16米,平面呈长方形,建于约高一公尺的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造型优美,比例严谨,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金刚座上设置5座小塔,中间一座为7层,意为七级浮屠,其余四座为5层。各小塔第一层嵌佛像、菩萨、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设佛龛,全塔共有1680个鎏金小佛,每个像龛有一个佛像坐着,两旁为宝瓶柱,龛上为梵文六个字的真言。座身下部须弥座下面,束腰部分是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字体非常工整,刻工讲究、细致。南面正中开着券门,门旁是四大天王。门上正中间镶嵌着蒙、藏、汉三种文字书写的"金刚舍利宝塔,"石刻匾牌门内设有梁殿,东南角有通往座上的阶梯,塔北面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有“须弥山分布图”,西面是“六道轮回图”。北面嵌有“蒙古天文图石刻”。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纵观整个塔,刻工精巧,塔身外面饰以雕刻涂釉加工预制的琉璃砖,在边缘和转角处镶以白色条石,光彩的琉璃用于受光强烈的桃檐和塔刹,作重点装饰。玲珑秀丽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喇嘛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觉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逊色。 

  其次五塔寺中的唐卡也十分有名。在塔的左右两边偏殿中供奉着很多制作精美的唐卡,解说员告诉我,这些唐卡上的佛像都是开过光的,我在拜谒时,很是小心谨慎,唯恐对佛有所不敬,亵渎心中那份圣洁。

  拜谒完五塔寺,已是中午12点,就在五塔寺附近吃了当地特色食品——莜面。下午2点观摩了蒙古古玩玉器街,见到向往已久的蒙古族巴林独有的巴林鸡血石,该石头因其有红色花纹,其色泽似鲜鸡血而得名。因此石价值连城,一块小小石头印章就价值上万,我与朋友在此赏玩良久,领略了鸡血石独特魅力

  27日中午1:30乘火车返程,于28日下午到家,结束了10天内蒙之旅。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内蒙行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