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也是唯一的一部神话巨着。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看,可谓是老少皆宜,尤其小孩子。从似懂非懂的孩提时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是从齐天大圣的故事开启了孩子们对神话故事的无限遐想。近来无事,闲暇时候,捧起了《西游》,发现吴翁在真假美猴王的两回里,给大家打了个哑谜,搬出个六耳猕猴,圆了悟空一个心愿。
且看《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和第五十九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有的版本略有不同),说是“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摸样,伤了唐僧,后又和孙悟空大打出手……这位假孙悟空,实力不用多说了吧,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天、入地、下海。在菩萨、唐僧面前,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个真假;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
关于这段戏,网络里早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此乃如来的一个阴谋,如来假借六耳猕猴,除掉了自己昔日仇家师兄弟的徒弟——孙悟空!然后让自己的爱徒六耳猕猴顶上空缺。演了一场瞒天过海的好戏。其实孩子们都知道,悟空怎么会死呢,要真是和如来有仇,在没有吃仙桃、仙丹之前(如来什么事不知道呀),早就把他灭了,何况是以慈悲为怀的佛家的当家人,不会干出这么卑劣的事来吧。
其实这应该是如来明了的、默许的,孙悟空的一个为自己谋得编内位置的一个小把戏。所谓的六耳猕猴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悟空罢了,不是人家悟空会分身术吗。
在真假美猴王之前,唐僧和悟空的矛盾越积越深,唐僧多次贬走悟空。最近一次是悟空打杀草寇,唐僧因他打死多人,心生怨恨,不分皂白,多次多遍地念《紧箍儿咒》,赶他几次,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才去见菩萨。且看悟空见到菩萨的样子: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吒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再拜道……可怜见的,悟空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者,委屈到了什么地步。为什么这么委屈呢?因为悟空自己心里知道,其他四个人(唐僧、八戒、沙僧、白龙马)人家在仙界都是有编制的,下来取个经也就是个挂职锻炼。而他却是个编外的,但是每次打妖怪都是冲锋在前,打完了,还落个什么都不是,还要受处罚。就这事搁谁身上,谁不委屈呀!再有就是,他和假悟空到神仙面前辨真假的时候,每到一处,悟空总要把最近一次自己如何打杀草寇,唐僧如何因他打死多人,心生怨恨,不分皂白,多次多遍地念《紧箍儿咒》,赶他几次……都详细说一遍。直到他见到如来,这个过程说了五遍。憋到这个境界,可不是一般的委屈了。于是,悟空爆发了。悟空知道,自己再不想个办法,是不行的了。因为没人愿意帮他,要靠就要靠自己。如此便心一横,一个分身,出来一个假悟空。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可以从第五十九回的标题:“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可以看出来。“二心搅乱大乾坤”其中的“二心”说的就是悟空。在真假悟空见到如来之前,如来正在说法,如来知道悟空来了,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此处的“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不正是说的悟空吗。可以理解为一个是正义的悟空,一个是恶念的化身。这其实跟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比如,你看见路上摔倒了一位老人,这时,多半的人心里就会作斗争,一个自己说,赶紧把老人扶起来,另一个自己则说,老人会不会讹我一下呢。这不就是所谓的“二心”吗。(友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再有,真假悟空打至森罗殿下,地藏王菩萨道唤出谛听来听个真假,还别说,这谛听真听出了真假,但是他不敢说。为什么呀,因为地府里最怕的就是大圣了(大闹地府,大闹天宫时已见识过),他要说出来,大圣会叫他永远也不能听了。假如真的是别的妖怪,地府的人没必要怕,因为悟空在呀,有悟空在,起码能和他打个平手。
等闹到如来那里,悟空却说“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这里,悟空不在说真假,之言辨邪正,然后下保证,“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因为悟空知道,这一切瞒不过如来法眼,这是在向如来要个编制名额,顺便表明了,给我名额,我一定好好干,永扬大教。如来是明白人,一听就明白了悟空的意思,并且唐僧取经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索性没有戳穿悟空,还给悟空找了个台阶——六耳猕猴。且看: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如来替悟空圆的这个谎,要是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有不少的漏洞。其一,悟空排第一,一身本事是菩提祖师传授的,然后还要偷仙桃、盗仙丹,再经八卦炉,才有这不灭之身,长生不老之术,还有那火眼金睛。而排在第四的六耳猕猴,什么都不用,生来就有这般本事。何也?其二、这么厉害的人物,只有如来知道,连玉帝、地府和菩萨都不知道。何解?第三、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是一个很大的破绽!既然六耳猕猴知道他的未来将要被如来制服,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他为什么还要和孙悟空到如来处辩真假,那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六耳猕猴本来就是悟空的分身。无所谓生死。
然后,当如来辨出了六耳猕猴,悟空一棒子就把他打死了,太简单了吧!还有,既然六耳猕猴和悟空一样神通广大,怎么会让悟空一棒子就打死了呢。他那不死、不灭之身怎么会死呢?并且当“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为怀的如来却没一点怪罪之意,只是合并双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应该知道,以如来的本领,当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猕猴”的话,如来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而“六耳猕猴”本无太大的罪过,没有伤任何人的性命。也就是和孙悟空大闹了下,一向慈悲的如来何必要让他死呢,想当年孙悟空闹了龙宫,闹了地府,闹了天宫,如来都还没让他死呢,怎么“六耳猕猴”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必须死呢?这里面肯定有隐情。所以那个隐情就是,如来本意就是陪悟空给大家演一场戏看。
等如来帮悟空演完这场戏,悟空还是不走,因为如来还没兑现承诺——给他一个编制。如来心里也明白,悟空费尽心思这么折腾,为的是什么。所以最后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给了大圣编制。由此,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有时候,还闹个小矛盾,导致唐僧只好念紧箍咒,典型的一个叛逆者形象。可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孙悟空前后可判若两人。
以前听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看来不是单单有人的地方,有神的地方也是如此呀。并且编制之说由来已久。编制能激发人的智慧,也可栓死人的一生。你看,悟空落实编制——“斗战胜佛”以后,就守着这个编制,再也没什么动静了!神仙都有编里编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