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结局我们等不到(4)
在上海郊县她一路询问着来到了恋人的家。带她走来的邻居告诉她,老太太早在半年前去世了,想儿子想得成了病,儿子从知青点上成家不回来了,急火攻心,一口气儿没上来,真是太可怜了。出殡的时候儿子回来了,披麻戴孝,痛哭流涕,但是乡亲们没一个留他吃口饭的,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的忙。若不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估计他家的丧事是办不妥当的。事后,他挨家挨户地谢了孝,灰溜溜地走人了。她最后的一个希望破灭了,那个接受她奉献出身体的男人就这样消失了,把海誓山盟统统地丢在了身后,一个人过日子去了。她无助地站在颓圯的废园里,把泪水向肚里咽了又咽。
她只在我身边停留了一小段日子,便不顾表姐的阻拦,撇下我只身一人回上海了。第二年她参加了高考,读了大学。从那时起,我不自觉地会向表姨喊妈妈,直到小学毕业时她突然回来将我转到徐家汇的中学去。
我总在想,爱情是不是就象橡皮筋一样,一头抻得紧了,另外一头早晚会松手的。林校长没有错,妈妈也没有错,我更是没有错嘛,可我们得到的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
七
利用周末的机会,我偷偷下山找到了大芬的家,见到了她的父亲,当年的队长。
是我害了我的闺女,更害了小林啊!没想到,老人家第一句话就把眼泪说了出来,看来是有些东西憋在心里太久了。
自从有了返城这件事,我发现小林回回都关心一个女孩儿,而令我惊讶的是只要女孩儿没拿到表格,他都会悄无声息地把表格让给别人。当然这一切都瞒不了我,因为他得到我这儿来征得我的同意。而我并不是不想帮他,只是因为那个女孩子的背景太复杂了,上级根本不可能给予考虑。小林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最后,知青点上就剩下了他们两个人。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个女孩儿走不了,小林也会心甘情愿留下来陪她一辈子的。那时大芬被婆家休了回来,天天在家里憋屈哭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小林,心情渐渐开朗起来,每天她都到知青点上跟他俩一块玩耍。我一个当爹的,还能看不出来,大芬喜欢上了人家。可我这个当爹的怎么才能说出口啊。小林那么优秀,大芬又是二婚头,放到谁的眼里也不般配不是?但我作为当爹的,哪有不希望自己闺女幸福的呢?我想如果无休止地等下去,小林一辈子呆在山里也是必定无疑的了,与其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为什么我不能为大芬争取一下呢?我认为那个女孩子在小林心里应该是个不错的筹码,让女孩子返城,不正是小林梦寐以求的吗?其实到了后两年,返城的指标有些松动了,只是没有人为女孩子尽心尽力,她已经被所有人都遗忘了。(感人的爱情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我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的表情说不上是悔恨还是自责。但我相信他的心地是善良的,至少我可以理解他当年为了女儿的急迫心情。也许在他想来,林校长并没有失去太多,无论如何他都是会留在山里过一生的,只不过是身边的人换了换而已。他开出的条件应当是公平的,不然林校长怎么会答应呢?
这大概是山里人最朴素的想法了。不过现在,他可能有所体会了,爱情是什么,他很难说得明白,但只有婚姻没有爱情,肯定是不能幸福的。那么只有爱情没有婚姻呢?
八
在我升入高中的那一年,妈妈突然接到了美国姥姥姥爷的电话。果然是他们偷渡到了香港,又辗转去了美国,接手了祖上的生意。这些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自己的女儿,那个在时局逼迫之下与他们断绝了关系的女儿。他们是无辜的,女儿是无奈的,他们怎么能不理解呢?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他们唯一的举目无亲的女儿啊!
因为我选择了学习民族音乐,妈妈在征得我的同意后,一个人飞去了美国,远离了这一片伤心之地。黄莲泡在泪水里,妈妈的青春就是这么度过的。她没有婚姻,可她拥有过令她持守一生的爱情,尽管这一份感情最后只会无疾而终。我记得有很多年轻的叔叔追求她,可都在她的冷若冰霜面前败下阵来。我不明白是这份情给她的记忆太深,还是给她的伤口太狠,注定就这样纠结在一起,向着未知的方向前行。
在我离开大芬家的时候,老人用颤抖的手从柜子里摸出了一个暗淡的布包儿,他象是一个承认错误的孩子,一层层把布包揭开。我看到了二十多个泛黄的信封,写着大大的“林卫宁”的名字。老人低下头说,是我扣留了那个女孩儿的信,我害怕小林接到信会后悔,会辞了大芬,会在这穷山沟里待不下去。我太自私了,我不仅要把他和大芬绑在一起,还要把他们和大山绑在一起,只有这样,他一辈子才不会逃出我的手掌心。麻烦你把这些信带给他,告诉他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别再跟大芬过不去了,岁数都不小了,塌下心来跟我闺女好好过日子吧。把信交给他的时候,把我这话也原封不动地说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