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结局我们等不到(5)
我照办了,果不其然,林校长和大芬生活得消停了许多。是那种心照不宣的谦让,我看出大芬有些不自然,不习惯。
九
我支教结束了。两年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是大山里的民歌滋养了我,让我彻底忘记了那个背信弃义的男人。现在想来,他也该准备毕业论文了吧。
在我离开大山的时候,林校长专门拎着一枚小柳条箱过来。他爽朗地说,这是我帮你搜集的山歌资料,带走吧。我接过来,手上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些民风淳朴的音符,更是一份伴我一生的深情厚意呀。我突发奇想,与其有这些无声的资料,为何不把林校长高亢清越的歌声保留下来呢?
林校长犹豫片刻,没有拒绝我。可他好象又想提出什么条件,但最终张张嘴没有说出来。待他酝酿好了情绪,我摁下了录音键。
晚饭过后,大芬悄悄地跑到我的屋里来,说了几句惜别的话后,问我能不能给她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我的行李箱里根本没有我自己的单人照,只有大学期间跟妈妈的一张合影。两年来,我一直将它摆放在办公桌上,想家时就对着妈妈说说话。可是大芬的请求我怎能推脱,只好拿出来,一再解释说,等我有了单人照片一定再给她专门寄来。大芬手上捧着那张照片,如获至宝似的笑着走了。
在县教育局里召开的表彰总结会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领导,一一发表重要讲话,永远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想躲不躲不掉的。我在人缝中注意到林校长缩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又黑又瘦,象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又象是隔着千山万水似的看不清我。我总是忘了提醒他,就算是对自己负责,也应该到县医院去查查身体。我知道,他能来一趟县城是多么不容易。中午聚餐时,领导们挨桌慰问敬酒,到这时我再找林校长已经没了踪影了。我一打问才知道,他们已在会后各回各地了,午餐没有他们的安排。我非常生气,紧扒了两口饭,招呼不再打,出了大门奔向车站。我将行李托寄回上海,然后一人乘车向祖国的大西南走去。
中国的领导们和婚礼上的亲戚性质一样,平时不走动,到了捧场的时候谁也是不能少的。多么重要的事情都成了一个过场,或是说这样一个过场让整个事情都变了一点味道。我以为有机会向林校长正式道别的,可没想到是……唉,年轻啊!(关于友情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十
半年后我来到了布达拉宫前,站在世界最高的广场上,我突发奇想地给系主任的乘龙快婿拨通了个电话,我大声问他,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吗?想知道吗?我在布达拉,一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说完,我大笑起来。管他在干吗?也不听他的反应,我挂断了。
这半年里我真象是一只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儿,从云贵入川,又沿川藏公路一路来到了拉萨。正在我飘然若仙的时候,忽然想起好长时间没能和妈妈通话了。我知道,现在妈妈经常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来回穿梭,可是这一次无论我拨打哪儿的电话,都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也许是高原反应,也许是对妈妈放心不下,我从拉萨机场直飞上海。闯入家门的那一刻,第一眼便瞅见桌上摊开了的柳条箱,在整整齐齐的乐谱上面,是一封尚未开启的信。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收信人竟然是妈妈的名字——方洁。那真的是林校长的字体,遒劲有力,仅仅是两个字而已,似乎倾尽了他多年的心血。
原来所有的故事他都已明了,甚至结局他也早已写好。
十一
我狂奔进寂静无声的校园,一把推开林校长的家门。没有人,正对着门口的桌子上摆着林校长的大照片,镶在黑色的镜框里,黑边眼镜,人象是又瘦了一圈儿,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小慧,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看到在镜框下边是我专门为他录制的一盘磁带。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没有拒绝我,就是想把他无法说出的话通过歌声留给我和妈妈吧。他欲言又止,就是想让我听完他的故事吧。可是他选择了沉默,没有把故事的结局说破。
在崖畔上的坟墓前,大芬坐在妈妈的身旁,一边拆着那些发黄的信件,一边递到妈妈的手上。妈妈仔细地读着二十年前她写下的每一个字,泪湿了衣襟。大芬搂着妈妈耸动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致歉。大芬说,妹子,我把你和小慧的照片放在他的胸前了,你抄给他的那本小说我给他枕在脑袋下了,是我们家对不起他,对不起你们,我们不敢亏待他,他是笑着走的,他说他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