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逐渐简单的爱(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情感文章 > 爱情文章 >

逐渐简单的爱(2)

2013-12-28 作者:仰望昔日年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到音乐上,正如上文分析的,从《嘻唰唰》《最炫民族风》到《江南Style》,这些“口水神曲”的共同特征是简单、易学、适合恶搞,具有极强的传播度。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背后,正意味着一个“简爱时代”的来临。“简爱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简单的才爱,爱的就是简单,对复杂的事物失去耐心,一切都要精短化、碎片化、傻瓜化、充分娱乐化。而微博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140字,多一字不行,甚至在140字当中,还要做功课,极致到必须第一句就要直奔主题,才能赢得更多的转发。
  
  追溯近几年的世界文化潮流,特别是在中国的青年文化场域里,“简爱时代”的特征已经很明显:喜羊羊与灰太狼、麦兜、机器猫、Hello Kitty,这些童稚化动漫作品与角色成为大量成年人的挚爱;开心农场、连连看、愤怒的小鸟,这些不用过脑的游戏成为全民游戏;微博、推特盛行,对长文失去耐心,简短一句话成为主流,“爸:钱!儿”这种交流,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生态。此外,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上,大量人类幼稚期使用的词汇,也开始大范围流传,特征表现为单音节、词汇重叠、口齿不清,如“华丽丽”“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看”“酱紫”“怕怕”等等,还有大量的“啊”“啦”“哈”等语气助词与在线、短信聊天常用词、聊天表情等;而“3Q”“orz”“囧”“槑”等字母、数字组合与古词新用,就是利用初级语言的谐音或者象形语言特征;转发、转播、收藏成为微博、QQ空间、校内网(人人网)、博客等的主流模式。如果谁还花时间去写一篇长长的博文,那不仅有病,而且病得不轻。这就是“简爱时代”的写真照与千姿百态的文化生态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成为一个时代的全球口号。(哲理句子 www.wenzhangba.com)
  
  当然,还有微博。人们开始反思碎片化的微博生活割裂了自己的世界。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指出,人们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笑了;有别人代替他思考,因为有了百度、谷歌,百度一下,你什么都知道,谷歌一下,你就知道得太多了。个人在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升级、资本运作、政治秀等面前,丧失了清晰的判断与深刻的解读,彻头彻尾地成为海量资讯和肤浅潮流的附庸,成为名副其实的庸众。
  
  其实,在这种“简爱时代”里,文化并没有解构主义所解释的颠覆、反叛、否定、拒绝、抵制、重构等特征,它们表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文化退化。而在这里面狂欢的民众们,在荷尔蒙过多却无处发泄的青春过剩年代,成为一个个文化贫民,只能跳着骑马舞、戏谑着芙蓉姐姐和凤姐、围观着名人的婚变,沉溺于这个肤浅的“愚乐”时代,并乐此不疲,无知无觉地成为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的人”: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现实,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已经没有能力去想象更好的生活了。

  编后语:简爱的时代,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化,不管怎样爱,只要是日你真的就可以认同!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逐渐简单的爱(2)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