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杂忆与杂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杂忆与杂写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6 22:1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杂忆与杂写的读后感10篇

  《杂忆与杂写》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一):《杂忆与杂写》

常觉得没有记忆的一生等同于白过,但人的记忆总是有限,许多难忘的、有意义的事都被丢在时光的罅隙里,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因此能用纸笔写下日记,或是将自己偶的的感悟记录下来,日后回忆时还能找的些许淡薄的影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杨绛先生去年逝世,而我终于在她逝世后才开始看她的作品,始终觉得遗憾,愧对先生——虽然在她生前于茫茫人海中增添一位永不会联系的、仰慕着她的小同学对先生亦无多大好处,但她知道了多多少少有些许欣慰。
        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杂忆与杂写》题签是繁体字,第一次看到时猜测许久仍摸不清头脑,以为是《杂忆与难写》。后来知道是钱钟书先生亲笔题的,觉得自己真是见识浅陋粗鄙不堪。书中收集的多是对故事故人温暖的回忆,后几篇也有前言与序。我看完后最喜爱的莫过于开头几篇小时候上学堂的故事,灵动又骄傲的小杨绛真是让人不得不喜爱。最受感动的则是她记录的保姆邻居的故事,初中课本上出现过的老王,疑神疑鬼的林奶奶自由恋爱的顺姐,还有五妹和她家的老头子, 那样的下层人民心地不坏却固执可怜。还有杨绛先生做翻译的心路历程,读完佩服不已。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二):不平凡的胸襟

为了交作业的读书笔记
---------------------------------------------------------------------------------------------------------------------------------------
在中学课本中出现的这幅插图,出自杨绛作品《老王》一节,一直令我记忆犹新。《老王》讲述了憨厚却命苦的三轮车夫老王的故事,一个小人物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令人唏嘘。
在时隔多年以后,我在杨绛先生的作品《杂忆与杂写》中又与“老王”重逢,还同时认识了杨绛笔下许多栩栩如生的人儿——教会学校里严厉而耐心的姆姆,倔强而聪慧的小妹妹杨必,能干而虚荣的老管家赵佩荣,善良淳厚的方五妹……这大概属于杨绛先生所言的“怀人”部分。
令我惊奇的是,社会地位不低的杨绛先生笔下,多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凡人。他们或许文化低陋,却又不乏善良的闪光点;他们或许虚荣市井,却也有着有趣不俗的故事,津津乐道自己的生活。一如杨绛先生温柔的笔触:“大概浪漫故事总根据民间实事,而最平凡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胸襟。”在阅读中,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杨绛家里的仆人或小工,不少都非常信任她,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存折交给她保管。这也令我感叹杨绛先生之为人正直亲切。如果不是她以平等真诚的热心去与人相待,他人又怎么会以真心信任她呢?
而《杂忆与杂写》的“忆旧”部分,也令人颇为动容。我印象最深的是《闯祸的边缘》一文。当时处于珍珠港事变后租界被日本人控制的时期。经过租界时,中国人必须下车步行过桥,甚至要向日本兵鞠躬。通常杨绛都不愿行这个“礼”,低头匆匆而过,一直侥幸没被发现。有一次她没有鞠躬被日本兵觉察了,日本兵竟用食指在她颔下猛然一抬!“我登时大怒。他还没发话,我倒发话了。我不会骂人,只使劲咬着一字字大声说:‘岂有此理!’”
——好一个硬骨气的女子!但杨绛却不只是为了写文表现自己的英勇形象,后文里,她的后怕、她的担心、她的惊吓也统统写出来了。如此忆旧,真实动人,朴实的字句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心惊。
字里行间,同样也透露出杨绛先生与其丈夫钱锺书的学术造诣之深,做学问之深刻,深感大师遗风。稍摘录数句:
“钱锺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
“我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
“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习西班牙文。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多,也不易遗忘”
……
杨绛先生在自序里引用了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句诗: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当我在新闻中得知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时,距离高考12天,心底一颤。在这之前已断断续续读了小半本《杂忆与杂写》,常常是读书至心烦时便抽两章来看,先生朴素的语言有大道,亦以其平实动人的记叙使人静心。如今终于读完,更深深被先生高尚淡泊的品格与严谨进取的学术态度打动。愿先生一路走好。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三):串门儿

       这次去大理来回要坐近四天的火车,临出门时选了几本易于携带的小本老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杨绛的《杂忆与杂写》。
       未到大理已经读完,把书放回包里,躺在火车狭窄逼匛的上铺任满脑子思绪乱飞。
       杨绛在写给《柯灵选集》的序里评价柯灵的文笔: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帖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但感觉这才真个是她自己文笔的写照,也真的算得上是“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评语。
       对于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大都会被钱老各类层出不穷的精准、幽默刻薄的比喻和形容而倾倒,但在读到杨绛的小文时,才发现她的各种奇思妙喻更是入木三分
       比如在《老王》一文里形容临终前老王最后一次探访留给她的印象----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导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又比如在《听话的艺术》里说到“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必播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又说“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做书面一样拍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看这类比喻就觉得生动而有趣。
       还有一类比喻就是信手拈来的经年学识的沉淀累积。比如在《林奶奶》里提到“林奶奶叙事全按古希腊悲剧的从中间起,用的代名词很省,一个他字,同时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听越糊涂,事情越吻越复杂,只好不求甚解。”再比如《第一次观礼》中她得到别人赠送的最低等层次的绿条观礼票时,不仅未感到沮丧,还非常开心地自嘲道“我自比《红楼梦》里的秋纹,不问人家红条、黄条,‘我只领太太的恩典。’” “游行队伍过完了,高呼万岁的群众像钱塘江上的大潮一般卷向天安门。等我也拥到天安门下,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天安门上已空无一人,群众已四向散去,我犹如溅余的一滴水,又回复自我。。。。。。”这类比喻不是某个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用惯了的成语,非得要读的书点滴不漏地渗入到自身骨髓,使用时也是自然发散开来。
       也有暗含哲理的比喻,比如《花花儿》里的猫。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还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还有《控诉大会》里大智如愚的自我心灵疏导----我只是火气旺盛,像个鼓鼓的皮球,没法按下个凹处来承受这份侮辱,心上也就感觉不到丝毫惭愧。我看了一会儿书就睡觉。明早起来,打扮的喜盈盈的,拿个菜篮子到校内菜市场人最多的地方去招摇,看不敢理我的人怎样逃避我。
       杨绛的小说写的不多,《杂忆与杂写》里收集了几个小短篇,感觉不是特别印象深刻。但她的《洗澡》却是我非常喜欢且读过不下三次的的书。在《杂忆与杂写》里有篇怀念她的小八妹的《记杨必》,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既安静聪慧又坚韧好学和仅在熟人面前才会闪现出俏皮活泼的姚宓的原型----杨必。到百度上去八卦了一下宓的意思,“宓形声。“宀”指“场所”、“所在处”;“必”本义指“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转义为“隐藏”。“宀”与“必”联合起来表示“隐藏处所”。 ”可不可以就断章取义地认为姚宓就是隐藏了真名的杨必的故事的藏身之所呢。虽然我相信故事肯定大多是虚构,但我坚持一定有小八妹的影子。这也是我窃自希望的。这么优秀的天之骄女只可惜红颜薄命,定也是天妒英才,仓促短暂的生命流星般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小八妹走得安静,一觉睡去就没有再醒来。“她让我想起她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落地跑了。” 读完《记杨必》我合上书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才会有心境继续读别的文章
       在《读书苦乐》一文里,杨绛谈到读书的感受: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演,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儿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对我而言,在火车这样封闭的空间里,在摇摇晃晃漫长而孤单的旅途里,有幸得以在杨绛的旧日岁月里串个门儿,实在是这次旅途的一大收获呢。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四):文字如清泉,慢慢的沁入心田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杨绛的书。当初买她的书是因为想了解一下她那个时代的女知识分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再就是,我自己很崇拜杨绛,早些时候在网上看到写她和钱钟书的文章,觉得杨绛特别了不起:在家庭生活中女儿妻子母亲这些角色她都扮演的很好;事业上,她自己的著作、译作也都非常成功。带着对作者本人的好奇和崇敬,读完了这本书。觉得杨绛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的聪慧和灵气,她性格中的正直和洒脱。读她的文章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三毛,另外一个充满灵气的女作家,读三毛的文字时,也常常能感受到她的善良、聪明和可爱。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书中有很多处讲到杨绛、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生活中的琐事,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人羡慕不已。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五):杨绛先生逝去了

最近才开始看的杨绛先生的书,只是偶然间在图书馆邂逅了它,写来平淡而读来愈读愈有味,平淡,先生在高龄时,在亲人都已逝去时写下了这些文章,多少年前那些在我们看来或许轰轰烈烈的大事,或许微不足道的小事,那行大名鼎鼎的学者名人,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佣车夫,先生以同样平淡的笔调,带着历史沉淀的睿智和宽厚,这样缓缓流淌而出。书中,我们看的有些名人学者不为人知的一面,先生他们拜访朋友,一群如雷贯耳的人围在小客厅里吃鸡肉包子,我好像能感受到先生一丝并不浓重却缭绕不去的怀念,朋友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而只剩下自己独活在世上,先生有时难免会感到孤独吧。不仅是那些相交甚笃的朋友们,书中还写了好多萍水相逢的人,还有更多的普通人,五妹,老王,,她们的名字我有好多已经忘记,大多是佣人短工,杨绛先生笔下的他们,每一个都极富个人特色,先生写他们只是把他们和自己接触的日常,他们叙述的自己的故事客观地写下来,基本未带任何个人评价,没有同情,没有鄙夷,有的只是感慨和惋惜。
感觉突然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而今天她就去世了,我想先生或许走得安祥满足,心里还是有点难受,怎么刚刚认识你你就走了呢。
谨以此表示我的哀伤以及,尊敬。
请一路走好。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六):把人生活成历史——读杨绛《杂忆与杂写》

     阴暗的书库里,偶尔翻到这本书。因为知道杨绛其人,也看过她的《我们仨》和《将饮茶》,觉得她写的东西生动而不枯燥,带着一种时间的沉淀和纵观历史的睿智。
    《杂忆与杂写》是杨绛的回忆性的文章,回忆了她与之有交集的人物,也回忆了很多经历过的事情。她的回忆里仿佛没有愁苦,只是叙述一段往昔的历史,却不多感叹曾经生活之不易,哀而不伤。因此文字温情而充满了江南女子的温婉,与她云淡风轻,看淡世事的平和态度一样隽永。
    今日看到几段文字,尤其引人发笑,实在不忍独自偷乐。权将其摘抄,以供大家一起。
    一段是《第一次观礼——旧事拾零》讲述1955年四月作者收到一个绿色的观礼条被邀请去5月1日劳动节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因为绿条儿是末等,而她是第一次去观礼,所以特别高兴。随着观礼条有一张通知,说明哪里上大汽车,哪里下车,以及观礼的种种规矩。但是得绿条儿的只她一人。不认识路,下了汽车,人海里哪里去找观礼台呢。作者发愁了。于是
    我说:“绿条儿一定不少。我上了大汽车,就找一个最丑的戴绿条子的人,死盯着他。”“干吗找最丑的呢?”我说:“免得人家以为我看中他。”家里人都笑说不妥:“越是丑男人,看到女同志死盯着他,就越以为是看中他了。”
    看至此,忍不住发笑。我想我宁愿盯着长得好看的,因为丑的怎么盯得下去?!
    另一篇《第一次下乡》,讲述的是作者去下乡实践时发生的事情。乡里干活的苦,作者没有特别写出,甚至说人家帮他们安排了最轻的活,但是远离丈夫、女儿,同时又担心他们的生活,我想最难过的不过如此。再大再多的苦难,只要亲人们在一起,苦难也就不算什么了。因为家的温暖能弥补一切。但是作者又从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发掘了点点滴滴的快乐。
比如,食堂厨师常在开饭前拣出最软最甜的白薯,堆在灶台上,让作者和女伴儿吃。可是几位老先生吃了白薯,肚里产生了大量气体,又是噫气,又是泄气。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泄的气足有一丈半长,还摇曳多姿,转出几个调子来。
    看到这里,我狂笑,憋都憋不住,难为她能把排气描写得那么形象,仿佛能看到气体形成了一股烟的形状。
    再比如,每晚灯下,我们空谈好吃的东西,叫做“精神会餐”,又解馋,又解闷,“吃”得津津有味。
    我能想象那种画饼充饥的场面。这四个字的妙处,既写出了抽象,即空谈,又写出了大家一起的状态,即会,还写了吃的东西,即餐。
    这篇文章最让我替作者难过的是,作者在下乡的时候,丈夫写给自己的信,因为曾经经历过几次运动,多少有点神经病,担心这些信有问题而焚毁了。 且看这一段:
    默存留在家里的时候,三天来一信,两天来一信,字小行密,总有两三张纸。同伙惟我信多,都取笑我。我贴身衬衣上有两只口袋,丝绵背心上又有两只,每袋至多能容纳四五封信(都是去了信封的,而且只能插入大半,露出小半)。我攒不到二十封信,肚子上边右边尽是硬邦邦的信,虽未形成大肚皮,弯腰很不方便,信纸不肯弯曲,稀里哗啦地响,还有掉出来的危险。其实这些信谁都读得,既不肉麻,政治上也绝无见不得人的话。可是我经过几次运动,多少有点神经病,觉得文字往往像解放前广告上的“百灵机”,有“意想不到之效力”;一旦发生了这种效力,白纸黑字,百口莫辩。因此我只敢揣在贴身的衣袋里。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炬。我记得曾在缝纫室的泥地上当着女伴烧过两三次。这是默存一辈子写得最好的情书。用他自己的话:“以离思而论,行者每不如居者之笃”“惆怅独归”,其‘情’更凄戚于踽凉长往也。”用他翻译洋人的话:“离别之惆怅乃专为居者而设”,“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见《谈艺录》541页)他到昌黎天天捣粪,仍偷空写信,而嘱我不必回信。我常后悔焚毁了那许多宝贵的信。唯一的安慰是:“过得了月半,过不了三十”,即使全璧归家,又怎逃得过丙丁大劫。况且那许多信又不比《曾文正公家书》之类,旨在示范同世,垂训后人,那是专写给我一个人看的。罢了,让火神菩萨为我收藏着吧。
我把这段话打出来,边打边想边眼泪盈眶。如果留着这些信,在今日看来,作者会不会边看边回忆边黯然神伤?
    于我是恨不得将有关的所有东西都留下来的。我是个念旧的人。就像我一度留着我小时候的课本,练习簿,玩过的玩具,因为看着这些,我能记忆起自己曾经的生活,舍不得一点点的丢失。后来因为家里实在塞不下,被妈妈放到了外婆家,外婆因为觉得占地方,又把它们卖掉了。虽然很遗憾,但是没了也就没了。我留着记忆,还能时时回味一下。
    杨绛是个很可爱的女子。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能屈能伸。坚韧。她又是个内心多么强大的女性,也许只有如此从容心境之女子才可堪配钱钟书之孩童般赤诚的男子。也只有如此聪慧之女子才可堪配钱钟书般的才子大师。既有生活中的互相扶持,又有精神上的沟通无碍,还有共同的生活品味,才是最完满的天生一对。
    同时,我又羡慕杨绛。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段历史,经历了那么多历史,能站在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来看待往昔,看待人生,看透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