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民性》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民性》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1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民性》经典读后感10篇

  《国民性》是一本由李宗泽 / 黄以明 / 寇秀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3-10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民性》读后感(一):光影中的故事

  看到《国民性》这本书的书名,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和揭示成为我们现在一提到“国民性”的最本能反应,正如作者在这本书的编辑手记中所写:国民性原本是个不含褒贬的中性词,但这个词一出现大概就饱受诟病,凡是干不好的,都归罪于百姓的“国民性”。

  虽然国民性曾被鲁迅他们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也因为他的提出让他们使劲挖掘中国人的劣根性,但这似乎也只存在于“学术范围,而我们身边的中国人其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些诸多要素构成的“国民性”依然繁衍生息着,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活动中,存在于一个个具体事件、一个个生动的人身上,正如《国民性》画册中的那一张张普通图片,这些图片基本上没有什么优美风景美丽人物,都是身边普通的事件和人物的客观记录,如果想在这里找到视觉盛宴的读者恐怕会失望了,因为这本画册中的图片并不那么美,就像我们拍摄的照片一样,拉家常似的一张张展示出来,它不再是艺术的再现生活,而是真实客观的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中国人,而不是经过技术加工的“新闻人”。这些图片随性而拍,组成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图景,或许它不像大片那样震撼人心,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它还有点看似普通和平淡,即使没有拍摄技术的人也能拍出这些图片,对一些有着特别期待的读者或许有点小失望,但或许正是这种普通、真实的画面,更能代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国民性”:平淡、普通,由一个个生活碎片组成。这也许是作者在文字说明部分所说的,“本书以图像展现国民性,也是解读国民性的一条捷径。很多个不同时空中的瞬间构成了一条历史长河、每幅图是一滴水、一粒沙,它们不仅还国民性以真实客观,更让国民性生动和感染人”。

  除了图片之外,《国民性》所配的文字非常秒,那一段段或少或多的文字,结合图片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给读者以深刻发人深省的文字解读,既在画面之内,又在画面之外,有的像诗歌、有的像散文、有的像哲理警句……配得恰到好处,又在画面之外。

  《国民性》读后感(二):编辑手记(文/费小琳)

  国民性,也可以被称为民族性格(national character)。一般说来,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成员集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本书以国民性为题,旨在展现对中国人之国民性或民族性格的探索。

  国民性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形成一个高峰期,慢慢地,这个话题冷了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热衷于国民性的话题源始于鲁迅先生,“阿Q精神”被普遍认可为一种几乎人人具备的国民性格。后来经历了文化革命”浩劫的中国人,在百废待兴之时,柏杨先生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又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言必谈国民性、民族劣根性。一时间,“大酱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并每每谈起都会愤愤然。于是,国民性,这个原本中性的概念,带上了贬义,至少在谈论中国之国民性时,带上了极强的贬义,国民性几乎等于民族劣根性。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精神生活也逐步纳入世界主流意识形态系统。打开国门,请进来,走出去。中国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各种文化、思潮、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汇融合,兼收并蓄。国民性,是否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抑或依然有较多的负面性格?“大酱缸”的成分复杂了,甚至人们认为用豆子发酵而成的酱,远比使用大量添加剂的东西来得更健康。总之,国民性重新成为一个中性词,人们不仅发现我们性格中的丑陋,也能发现我们性格中的美好——很多心理励志书提倡“精神胜利法”,人们开始拒绝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评判标准。与此相伴随的是文化思想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人格独立,思想独立;不迷信畏惧权威,也不媚俗。

  本书作者试图用图像展现国民性,这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课题。如果是图解国民性,就难免以偏概全,也难以客观中立。幸好每一个瞬间的定格已经无法用好和坏来定义、解说,尽管你还会猜测、编撰这一瞬间背后的故事,由此联想到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联想到一些关于真善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这是摄影魅力!本书的文字大部分是第一读者的这种联想,而非对图片的揭秘或解读,所以大家可以优先读图。

  本书以图像展现国民性,也是解读国民性的一条捷径。很多个不同时空中的瞬间构成了一条历史长河,每幅图是一滴水、一粒沙,它们不仅还国民性以真实客观,更让国民性生动和感染人。

  然而,我们深知,每个拍摄者、观看者也无不打上国民性的烙印。拍摄者攫取的镜头再怎么客观、不含情绪,也不可能不代表一定的价值取向,同时这种取向也显示了摄影者的“洞察”力和他的立场。所以观看观看者的视角,也是我们探究国民性的一个途径。而为保持其客观性,我们会选取一系列摄影家的作品,还会选取国外摄影家的作品来不断完善我们对国民性的探索。

  对国民性的描摹和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往往是对国民性的改造,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内外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还是如鲁迅、柏杨这样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有一致的共识,即改造国民性必须先改造我们的社会!土壤变了,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必然就会有不同的品质。“改造我们的社会”,以这样一种最平和的方式——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完善!《国民性》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反观出我们自己,更反观出我们的社会!这是一种理性!一种不断进化的文明

  《国民性》读后感(三):影像是无情,文字是温情

  一说国民性,不由就想到鲁迅;一说鲁迅,不由就想到麻木;一谈麻木,不由得就想到今日各种丑恶的事件,接着就要愤怒。愤怒了呢?愤怒之后就没有,这就是国民性。

  李宗泽主编的《国民性》一书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单看图片,或者单看文字似乎都可以,剥离开二者之间的联系来看文本也毫无影响障碍,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字和图片之间没有联系,而是他们的联系若即若离,或深或浅,但若把文字单纯视作图片的解读,就错了,至少是不够准确。影像是什么?影像是最真实地历史。与其看一篇时代的史诗,不如看那个时代人的一幅画,或者一张照片,来得更加真切。相对于一张滔滔不绝嘴巴,一张面孔就够了。嘴巴不论试图怎样掩饰,脸孔早早就把你卖了。书中的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深刻,在挂满了“西凤酒”广告牌的路灯边是一对夫妇男女脸上都挂着摆拍的表情,这表情看似无表情,但眼神有一种自足,是一种冷漠的自足。二人的身体语言和神态是如此的一致,以至于有一种虚假僵硬。与人的干瘪相对应的是城市建设,脚下的方砖那么平整与干净,从环境看旁边应该是商业区或住宅区(因为有停车位),至少不是大主干道,但却不见盲道,你就知道这座城市的底蕴了。

  影像是无情的。

  同样,看民国人物的照片,不论是鲁迅、瞿秋白、萧红、他们的脸上似乎都有一种相同气质,尽管他们的性格、经历命运轨迹完全不同,但那种气质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是时代。同样,看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的戎装照,也能看出一种相同的气质,在装腔作势的神态背后有一股泼剌气味,这也是时代。

  《国民性》这本书里,到处都是残酷,且温厚,温吞的写照,这是真实的,活的中国的写照。相对于照片而言,文字要具体的多。照片尽管是静止不动,甚至不会主动诉说的,但观看的人会看出无数种东西。文字不一样,除非是大手笔,否则不能创造出内涵丰富无穷的文字。这本书里的文字,并非针对性的解读,但好过针对性的解读。因为一有针对性,图片就被“诠释”套死了。

  在一对老夫妻合影前,有一段关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叙述,我不想重复作者的思路。今人往往将这句话视作爱情的见证,但我每听这句话却觉得悲哀。爱情的内核不是是否一起老,而是是否充盈了自己的生命对方生命,否则则不过是占有对方(或抓紧对方)罢了。对大多数人而言,与子偕老不过是维持了一个恒定经济联合体而已。其实,执子之手只是爱情的一个最低限度,至于能否同老,则不免有一股尽力维持的意味。看图片,则只看到生存,看到残墙破壁,看到满眼困苦,找不到精神愉悦的支点,无论怎么,都是悲哀。

  现今讨论国民性,貌似已越过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期许。至少有了公知,大家都开始谈论独立思考。然而,中国人一贯是油滑的,这油滑不但是世俗的对付人的手段,也是不变应万变的生存方式。但生活即思想,什么是不变应万变,不就是给懒于思考找个借口嘛。看那斑驳的门楼底下,两个市井气十足的男人微笑着,旁边坐着一个一本正经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但眼前的一排鸟笼子出卖了他。与那装腔作势,面目如僵尸般的知识分子相比,我更喜欢那傻憨的市井气十足的男人,至少他身上还有一股民间的真气在,尽管那笑容也憋着,也装样子,但那也是民间本色

  一边是建好的楼房,一边的楼房正在建,机器手臂像一个怪物的触手,十分的诡异,但那路却还是土路,路上的人依旧用扁担挑着水。文字中有这么一段解说,公路是结着城市之瓜的藤蔓,那些沿着公路行走的脚步,或熟练,或笨拙,或迟疑,或兴奋地踏着学者城市的节拍,但已经不是田园节奏了。中国人讲求不破不立,这边要建起来,那边就得先拆迁,或者建不起来,但拆迁还是拆了,或者刚建了又拆,总之就是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忘了折腾的目标,人还走在土路上。有没有水喝,不知道。这就是国民性。

  不是急功近利,也不是好大喜功,而是不知道目标。又或者,目标总在换。

  冰面上是一个模糊影子,远处是几个建筑工地上的塔吊。说是北京的玉渊潭公园

  就像滑冰的人,对于某些人来说,远处的塔吊也是游戏区别仅在于对有些人是赚钱的游戏,对有些人是规划游戏,而有些人则是政绩游戏……中国人是善于做戏的。服从于本心,似乎国人从来不会这样,个别人打着服从于本心的幌子,其实只是服从于欲望。中国人善于权衡,擅长遮掩,最擅长的是糊涂。如作者所言,中国人的最高境界在“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上,有真糊涂,也有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明白是那种糊涂。自欺,欺人,久了也就分不清了。

  看外国小说,有萨宾娜式的背叛,有希斯克利夫式的报复,有娜拉的出走,但没有中国式感情的糊涂。中国人涉及到利益,倒也懂得亲兄弟明算账,但涉及到夫妻之情,却糊涂的可怜,多少人一辈子糊糊涂涂过去了。中国式的夫妻关系,两人都是粉刷匠,涂涂抹抹过完了一生,还背了一个“与子偕老”的牌坊。

  没有认真对待过的感情,要么不是感情,要么就是没感情。把感情当游戏,游戏惯了,也就把游戏当了真。糊涂惯了,也当了真。这也是一种国民性。

  影像是无情的,文字虽然可以毫不留情,但有温情。像作者所说的,回家看父母,搓麻将,晒太阳。什么是国民性,这也是国民性。初看觉得这话很冷,甚至很无情,回家看的是父母,行的却是搓麻将,似乎看父母是假,倒是麻将亲,但仔细一想,中国人就是这样,麻将搓了(和父母一起搓),太阳晒了(和家人街坊一起晒),父母也高兴外国人,则看不懂,中国久不相见的父母儿女,见了面,却也是讷讷的无语,没有拥抱,没有亲吻(麻将倒搓得热闹)。但喜气在,这就是中国的国民性。当然,也有例外的,我管它叫做凉薄。人的心,还是凉薄的多,温热的少,可亲的就更少。

  《国民性》读后感(四):透过镜头看国民《国民性》

  透过镜头看国民《国民性》

  这是一本摄影画册,像绘本一样的方形开本,让人感觉视野很大。年轻时候很喜欢摄影,也没少买关于摄影的书籍,摄影画册也买过一些,无论到什么年代,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摄影画册都不便宜。一般都是书市打折的时候才会买的。

  这本画册的题目叫做“国民性”当然是想通过摄影师李宗泽的镜头去窥视中国人的国民性。照片都是黑白的,拍得不错,很可贵的是书里面还配上了文字,一般摄影师都不擅长写作,摄影画册很少有文字的,很多甚至连题目都懒得去起,美其名曰用照片说话,其实仅仅一张图片,可以有无数种解读,可以看到摄影技术,可以看到四季天气,可以看服装,可以看事件,可以看人物表情,可以看历史背景,缺少了解读的照片,其实是很单薄的。的确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莫雷特,可是所有的读者都渴望莎士比亚能够给我们配上一张哈莫雷特的标准像,我们都想知道莎士比亚心中的哈莫雷特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说如果摄影师能够写,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对摄影界了解不多,只知道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的文笔不错,所有的摄影集都带有文字的描写,所以使得他的书变得非常畅销。这本书是请了两位作家配上的文字,老实说文字写得不错,可是就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沟通不到位吧,很多图片内容和文字并不能匹配,而是各说各话,让人弄不明白。

  不过总体上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既可以欣赏摄影的美丽,也可以品味文字的魅力,两者配合好了,真的是相得益彰。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感受。照片中反复出现的那几只小狗,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反复出现使得它们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还有照片都标注了拍摄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别看只有寥寥几个字,但是就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信息,同样一张照片拍摄在重庆和北京就不一样,拍摄在天安门广场和后海的意义也不相同。摄影师的照片往往从照片中很难看到拍摄的具体地点,他们往往不会让那些标志性的东西进入自己的镜头,所以这种拍摄说明就很重要了。

  这本画册里面拍摄的多数是人,拍摄景物的不多,通过这些人,我们看到了中国,看到了中国人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展现出来的的确是我们国民性的一个定格。

  《国民性》读后感(五):李宗泽摄影集(国民性)观后感?——珠海王坚

  我是从一个摄影人的角度去看影集的。首先我观察了他拍摄的时间是2008年-2012年,地点有三个北京、重庆渠县、陕西安康。那么是不是宗泽先生是工作生活在北京的陕西安康人(我知道他在北京工作是陕西人)呵呵,出现了个另外的地点—渠县。让我猜测是否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家乡是渠县。

  摄影集名为“国民性”,和我个人理解的国民性偶写不同。一提到国民性我就觉得是那些国人的种种不文明(相对于西方标准)的行为和顽疾。看了摄影集的黄以明先生的前言才知道自己的偏颇。这本摄影集我觉得与摄影师李宗泽先生生活有关,我想它的书名也应该和三城有关。比如三城记、行居三城等等(我个人瞎想的啊)。

  这三个城在我看来作者拍摄思想是有区别的。安康的鸟笼,发小的家人合影,母亲、病榻上外婆,都是温暖的,柔和的,慢节奏的,是不是作者把那种安逸温情的东西留给了家乡,还是在作者心里故乡就是这样的。作者的北京照片很多虚化晃动的人影,仓皇不安,有着一种紧张感,和不和谐的冲突。重庆渠县反倒是有一种超然的感觉,看着孩子们,手工业者、街巷,平静的记录着。

  我从宗泽先生的照片里读到的是很有趣味的东西。第一是这些照片的从容,就是抛开摄影的一些框框,去寻找真实。没有很强的指向,但有着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第二是我观看时照片会有很多的刺点,时不时的刺痛我的神经。比如:人工弯折盆景和园艺工,北京画面里的狗,合影背景里的在建简陋工地。第三宗泽先生的人物照片拍的很到位,很柔和,有人情味,把握人物个性很准,这可能和他的亲和力有关系。

  宗泽先生的摄影正如他本人说的,摄影应该抛开一些技巧一些传统所倡导的明显的倾向。不用悲天悯人,不用说教。自然温和,真实就在那里,我们只是记录罢了。真实只是我们心中的想法。自然还是自然,所谓天地无仁以众生为刍狗,自然规律和社会变革只会裹挟着我们随时间流转。也就是摄影师不要太多加入自己的东西,尽量的不要去动那些扭曲现实的念头,努力用自己的感知直觉去拍就好了。这样才有可能接近摄影的本质。宗泽先生的照片给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带着中国人的品质摄影师拍摄周遭的事物,安生立命安定温情幽默把生活里一丝乡愁、躁动、友情、不安拍下。过上一些年再看这些照片,就是这几年这个人这几座城这个国家影像验证。

  《国民性》读后感(六):“国民性”是一种悲剧!

  “像是一个影子,很虚,远远的灯光照射过来,可是没有墙。于是影子停在半路,多雾的早晨忽然出现在对面,看不清面目,但他却是一个人,一个男人的侧影。茶缸已经地道了嘴边,,小心地喝了一下,也许很烫,喉咙咕噜滚动一声。让人想起一幅画。地道的夏加尔诗人,中国的男人,若有所思的品味,,又心不在焉的喝水。温和、沉默、有责任感、又疑虑重重,不堪重负。他自喻是五哥。”人大出版社李宗泽老弟给我寄来他刚出版的新书《国民性》,书里收录了08年他给我拍的一张照片,上面那朵是这幅照片的配文。

  用图像来展现中国的国民性虽不是最新鲜的创意,但他镜头下的过敏性却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也是对国民性的探索!“国民性”其实是一种悲剧。

  我想这个时候,李宗泽在大剧院旁一个胡同里正和他收留的那五支流浪狗们纠在一起,,也不知那只患了宫颈炎的狗狗病愈了没有?!

  《国民性》读后感(七):《国民性》的主题是个败笔/甲面/北京

  这书我是文字和图片分着看的,因为文图联系确实很松散,你编辑策划的初衷也是希望从文字和图片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国民性进行解读吧。我理解的国民性不是民族性格方面的特点,比如日本人的执拗和德国人的精确,或者中国人的面子和注重关系。我觉得国民性是与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水准相联系的,在这两方面,国人很不幸地从五四始就断了根脉,文革达到了登峰,并延续至今。无信仰无价值观无畏惧无希望。改革前是可悲的被洗脑的愚民,改革后是庸俗的现实主义者,就像陈丹青所言,现在的老百姓什么都不信,只想着怎么他妈的活下去。

  《国民性》一书中的图文都是针对当下百姓处境和生存状态的有感而发,天地不仁以人为驺狗,努力活下去就是当下国民最普遍的状态,精神上无奈无力的麻木短视,与客观上追求动物般的本能需求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国民性。

  试图用文字和照片去表达这种状态是很困难的,我们透过笔和相机试图揭示别人的生活,就仿佛隔着玻璃在看风景,永远也无法抵达,美是主观的,永远是作者观者个人的内心映射,它与生活本身很难发生真正的关联。你拿拍摄的您的母亲那张,与你在街巷拍摄的其他人对比就能体会了。

  因此我觉得这个画册《国民性》的主题是个败笔。我更喜欢你用“看,中国”这个题目。

  个人生活中90%的时间和事件如流水般,毫无意义地持续着反复着,无意义是生活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底色,我非常喜欢你的这个画册里的照片,那些人物场景平淡不动声色,一如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光阴,在这里我们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社会角色。甚至我们不是国民,我们只是简单普通的常人。因此你不该给他们冠以国民性的标签。平常更有力量,不是吗?

  寇老师的文字是我一直喜欢,质朴流畅又犀利带些诙谐,这本书里也不例外。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我喜欢你的照片和寇老师的文字,都功力深厚,只是我不喜欢以国民性为题。祝愿兄的下一本“看,中国”系列更完美,记录下现在活着的,生活在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普通人的日常状态,远比探讨国民性重要也有趣得多~

  《国民性》读后感(八):国民与非国民都可以读的书

  《国民性》此书,是宗泽大师拍的当代国民性,是国民性的一个横断面。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路走来,其所有的纵向历史也都编码在他现实的DNA中。每一张图片,都沉积着历史的尘埃,泛演着文化的土息,而且也在昭示着未来。

  有人问宗泽先生此书的读者对象谁是,我代答为”国民和非国民“。事实上,眼下的中国,一些本拥有着中国国籍的人,并不将自己视为国民,或者不情愿将自己视为国民。而另一些本不拥有着中国国籍人的,确愿意做一些本是中国国民该做的事儿。其实,无论视自己为国民的人,还是不认自己是国民的人,都可以读读这书图文并茂的《国民性》。

  作为一本摄影图集,这部作品是相当便宜的。而作为非糖水片的摄影图集,其所承载和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厚的。自认为是国民的国民,忘记了自己是国民的国民,本是是国民而并不拥有国民待遇的”低级“国民,本是国民却自以为是对国民指手划脚的”高级“国民……都可以翻读《国民性》。

  本质上,照片的真实跟抓拍摆拍无关。《国民性》中人物众多,事实上每一张拍的都是你——读到这个份儿的人,我认为他才配得起是《国民性》的真实读者,一个对自己真实的读者。

  国民性,国民性,这个”性“本是很简单的事情,忽地因为《国民性》让我们感觉到了国民”性“的复杂,千言万语道不清了。  

  《国民性》读后感(九):没有看到太多的国民性

  对于这本书,我是被“国民性”,这一有点犀利的字眼所吸引。但拜读一遍之后不得不说,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肤浅,也许是我的生活阅历不够,纵览全是百余张图片并看不出其背后太多的东西,难道我现在的感觉是作者所说的,他在七十年代看《中国(1972)》时的那种感觉?也不太准确。

  相机是很适合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用来体现“国民性”的。我想摄影师是可以归为艺术家一类的,作为有水平和有能力出书的人,如何更艺术、更有代表性的展现“国民性”这个主题,读者的期望值高一些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看过之后着实有些失落,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比,平淡的内容着实容易让人产生买椟还珠之感。

  全书全部是黑白图片,看后压抑的很。这一点到恰如序中所说,在当下中国一提“国民性”往往和“劣根性”一类的灰黑色的负面字眼联系到一起。我虽不是五毛党,但总认为中国的文艺圈中,总有一种不提、不展现甚至不暗示社会黑暗面,好像就不够艺术和国际化。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以前的黑白片,如今看别有一番风味正是因为照片不论色调还是记述内容都反映了当时的特色,从而历久弥新。而书中的黑白效果和传统黑白还是有差别的(由于我不是搞专业摄影的也说不太清楚,好像是灰度什么一类的术语),面对当今这个丰富多彩的花花世界,用着当今先进的数码相机却非要调到黑白模式,这种刻意而为的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脱节和混乱。

  看罢此书也我对国民性的了解虽然不多,但对自己的拍照情结却有所回忆感悟:小时候希望有个相机,等有能力拥有后,新鲜过一段时间便束之高阁,时光就这么不经意间匆匆流过,很多值得记忆下的时刻一去不返,只留存于偶尔的回忆之中,有些模糊和失真的东西再难以找回。另外,即便身为八零后的我,在小时候拍照也是有种仪式感的,要穿新衣服、要站好、要笑……而今拍照在生活中已太过方便,各种设备诸如手机、相机、摄像头……不一而足,以致我们记录了太多的东西,而物以稀而贵,返回头来想找其中的珍贵时刻,反而难以找寻了。看过这本影集,突然感觉普通人摄影,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技巧和高昂的设备,镜头中的画面才是最主要的。

  起初看罢此书准备草草拟就一篇文章应付了事,但看到网上一篇篇颇有深度的好评,我又犹豫了,生怕自己的水平不够,贻笑大方是小,枉费了作者的辛劳就有些太不厚道了,于是我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本想恭维着盲从大众,但又有点小小的不甘心,于是认真的瞎扯几句,说点自己的真实看法。

  《国民性》读后感(十):剖面、剖析及延展

  刚一拿到这本书,以为是影集,附了说明;读之后,又觉得是散文集,配了插图。影像与文字,孰轻孰重,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难得的是两者交汇出现在这样一本方方正正的书里,虽并不完全依附对方,却因了对方,各自生发出了许多意味。

  国民性,这个自“五四”以来,就由鲁迅、林语堂、柏杨等许多名人大家阐述无数次,至今也难以说阐述明白的话题,现在用一个平实的镜头,用一种诗性的语言,去表达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这种勇气很让人敬佩。当然,也不无担心。

  如今,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的门槛似乎越来越低。拍照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行为,而非摄影家的专利。本人也趋时潮,购置了单反相机,除了用于游玩时记录行踪、美景,平时不过是讲究些光影、构图,要些所谓的艺术效果,营造一种“美”的意境。李宗泽的片子,颠覆了这些俗成的套路,他就用一种黑白的色调,把一些司空见惯的情境,很突兀地呈现在你面前。看似寻常,细视,却又有种不可言说的诡秘意味。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诠释着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观感。

  书中的文字,不是看图说话,不是单张图解,看似与图片若即若离,却是貌离神和。时常以一张图片为触点,引发开去,道自己心中之“块垒”。文字空灵,深邃,蕴藉,有种诗意美。对于“国民性”这个大题目,没有做理论上的开拓与阐释,而是试图以禅家“顿悟”的方式,让人从寻常事物中,有所思,有所悟,领悟生命的真谛,探寻人性的本质。我甚至感觉,文字受了图片的禁锢,没有能够肆意张扬,畅所欲言。有时,对图片不是不想解读,而是实在不好解读。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说就淡了,就没有意思了,只得王顾左右而言他。所以,还不如放手神游,自成一格,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也许会有另一番气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