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7 05: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是一本由沈善书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一):岁月深处藏韶华——看古人如何度过四季

  在下雨的冬日夜晚卧在电烘箱里喝着牛奶优哉优哉地读完,很喜欢这一本精致文艺诗词随笔书,极力推荐这种古典传统诗词的图书。

  这是一个很浮躁时代,有时候,文艺会被说成贬义词。但我依然相信自己喜好文艺与读书的人,始终是与大众一样的,至少不会卷进世俗的涡流中,并且能够把美好东西分享出来,比如沈善书的这本《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之前在作者微博看见当日便买了,卓越发货挺快的。买这本书只是为了对24节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算走马观花的读一读。可是打开这本书便被惊艳了。

  红色封面让凄冷的冬日暖和了,很欢喜颜色。封面上的梅花大概寓意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喜欢书中写春天章节,这个寒冷的冬日读起来便迫不及待的期待着暖和的春日来临,写得很喜庆很热闹呀。而且,超喜欢里面的配图呀,婉约唯美文字配上彩色插画,简直就是相得益彰。而且,还送了一张消寒图的卡片,让原本不是特别文艺青年范儿的我也文艺一回,同学还说这本书读了后收获很多。

  的确,读完这本书后,不得不佩服作者文笔很美,句句都是精雕细琢的,既像唐诗浪漫惬意,又如宋词哀戚幽婉,里面不是单纯个人抒情(如果是单纯的个人抒情我才不看呢,还不如看名家写的,比如林清玄朱自清史铁生他们的散文),作者巧妙的穿插了历史典故,花神故事,引用了些很美的古诗词,也有一些对节气知识介绍,总之是两者搭配在一起的,不会显得单薄,读来别具一格

  很喜欢书中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介绍,又给我们学生党上了一课。另外,读书的时候,不妨细细欣赏里面的插画,体会春、夏两个大章节里那种采菊东篱山水田园句子,饶有韵味。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不怎么关心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了,更多的关心物质上的东西。但鄙人认为,物质要有保证精神更要向前进。灵魂步伐要快过身体奔跑的速度

  其实我对节气之前之前一点都不了解,也看过类似于古诗词解读的书,但那些书都一味的要么个人抒情浓厚,要么引用的历史及诗词多,没有个人抒情也不喜欢。而这本《时光印痕》的作者将两者相溶,很巧妙。

  这本书以“节气”为核心,以“民俗花神典故”为辅助,经作者华丽唯美的笔墨细细写来,一幅光阴的岁时生活图便缓缓展开了。让之前喜欢读青春玄幻读物的我,开始关注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会觉得“咦,原来古人的生活挺文艺优雅的。”

  作者的想象奇特的,把一些美好的成语都拟人化了,比喻句用得十分精妙好玩,也能读到作者生活中悠闲二三事,吃粽子赛龙舟荷花节什么的,我在浙江能感受到那种江南古典的美好。

  总之,这是一本适合在寒冷的冬夜泡茶闲读的好书,一本书便能了解节气知识,传统节日,花神故事,最主要让咱们学生党学习了很多用词的方法以及增强古典文学底蕴

  我很喜欢作者沈善书笔下描写的节气变化,尤其是写春和夏的两章,淡淡的,平稳的,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想象着生活于浮躁都市中另一处采菊东篱的美好,那种美好像一杯茶,慢慢地品,慢慢地回味

  另外,双11买时看作者个人简介里买了2本书(看作者博客半年多了,半个脑残粉),就觉得《素:最美山水田园诗》写得还行,另外一本《世间簪花女》不推荐(说实话觉得过度矫情了)。可能由于作者年轻感觉文字有点点“浮躁”了,不过无可厚非。还是最爱这本《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

  插图也很赞,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张小卡片。

  :

  有些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了身临其境渴望春天快些来去踏春赏花~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二):看取莲华净,应知不染心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已经很久没有安静的坐下来写点什么,每一个晨曦和黄昏都像是被揉碎后重新塞进梦境里,反复的较量、击破,而后亦不期待得到什么。这大概是一种最为平和状态,说起来其实不应该算作契合这个年龄心境,用长辈的话来讲,就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了。然而,我却最是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寻得欢愉成年之后,性子愈加沉静,无论人前多么闹腾,背后永远恬淡无知模样遇见喜欢的、能够与之对谈的人,可以说很多的话,细碎温暖。反之,一个人可以始终不言语亦不觉孤独

  这大概是属于生命中的一个阶段,算不做尘埃落定,却也飘了半缕滑过头顶。就在这半缕的时光里,我能抓住的有限,只好拿渴求的那份来握紧。我想,这世间,定是有一种人和我拥有同样偏颇想法

  闲暇的午后坐在洒满阳光的墙根下读完了《时光印痕》这本书,这种想法却是真的得到了印证,原来真的有这么一种人。

  读书的过程脑海里反复回旋的就是这么一句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世事繁冗杂乱,就想办法求得内心清明人心太过叵测,就保持自身干净单一。就像作者沈善书在书里说到的,若我们以虚寂的眼光看待声色犬马繁华,无非是翻手覆手都为一场竹篮打水的空,是抓不住的,只会让自己的灵魂愈加的浑浊不堪。

  而他,也一直在用这样的准则要求自己。

  算起来,认识善书已经有两年了,那个时候他还在倾力的写着《世间簪花女》,我们偶尔会有一两句对谈,不多,却安生

  转眼之间,他的第四本书出来了,他把书寄给我的时候,我还有丝怔忪。这么一条艰辛的路,他也一步步的跨过来了,想起来,他平时那些闲言碎语抱怨嘴角自觉的弯了弯。

  多好啊,喊过苦,喊过累,却始终没有停下过脚步,为了心底那片对文字的希冀,跌跌撞撞的走了这么久。还要不遗余力的走下去。

  从《时光印痕》这本书里,明显的觉出善书的文字更加的内敛细腻风格也是打磨久了,自成的韵味。古人总说,文字泣血而成。我们现在虽谈不上这样子呕心沥血,却也是珍而重之,用尽心力。像王蒙老师说的,把文字当做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人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倾尽全力。《时光印痕》整体从唐宋诗词入手,选取二十四首诗,从中鉴赏出二十四节气的美。对于作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若搭配的不好,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而善书在这方面凸显了他的天分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用词精准,解读客观公正。时不时融入的一两句个人感情,就像是濯濯月光下的那杯茶,端起来吟了口,喉管里温润触感还在,而你却仿若换了另一种思绪。是月光,还是茶?说到底,林林总总,总归不过是情罢了。有些人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一句话捅到你心坎里,那些隐蔽情绪再不用遮,你还情愿张口说一句痛快

  仅这些,也便罢了,那些诗词,一句句的散在你嘴边,咂摸一遍,像是有了头绪,偏生了千丝万缕的求不得出口。回读一遍,幡然领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都被他说准了,再无高处。暂时求不得一个更高明说辞,只好在此停留,倾听。

  这是一个好作者的素质,能够言人之所想,却不能破之语。收稍的时候,令人不得不给予一声长叹。同样,这是文字的张力,反复锤炼,总能从多角度觅得不一样的视感。

  我时常觉得,一本书,绝对要经得起细读,乃至反复回读,才能称之为好书。《时光印痕》这本书在诗词鉴赏类的书籍中也许不能称之为翘楚,但其中蕴含的情趣,包括对诗词的选择,对历史的品鉴,绝对值得你将其收在掌心,择了时日来读。

  对于善书这样九零后的年轻作者,能这样坐下来沉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实属不易。尤其是这样严肃认真的推敲着诗词中的精华,让你恨不得坐下来,与之对谈,听彼一言。这是文字带来的微妙情感,淡如水,却常在。

  我想,若永生得以在文字这条路上继续扑腾,就让我们以一世的浮华换取半生的清宁,且走且看且珍惜

  即便年华是一篇骈俪词赋,也请你仗着日月这盏灯继续诵读,哪怕灯光熹微,照不太清前方的路,也要默默的走着、走着,说不定哪天灯就亮了,刹那间就能映红天地,撑得起你奔跑的脚步了。

  沐溪

  2013年12月3日晚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三):用古诗喂养一段清简岁月

  “节气”这个词应该有两种意思,第一种就是二十四节气只说了,这是遵照纯阳历来制作的,春夏秋冬一共二十四个节气;而另一个“节气”的意思应该和气节、骨气有关,我觉得在这本《时光印痕》里面我不仅读到了各个节气的美丽,而且读到了写下那些美丽诗词背后的崇高与美。面对着越来越快速的生活节奏,我们丢弃了很多,例如以上两种意思的节气,速度也快到不能细细地去品尝古诗词了。幸好,总有慢下来的人,轻轻地为我们叨念这些美好的时光岁月。正如作者说的:“古人光阴节气就像是一味药,能疗解烟火红尘里的繁喧,让越来越浮躁的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感知节气变迁流年生活。”

  谈到春天,作者选的第一首诗词竟然是伤春的,“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面对着春天,有些人觉得春光冶艳,外出踏春,而有些人却独坐伤春,是因为思念而伤,还是因为岁月无常而伤呢,那些痛苦慢慢地深入我们脉搏作为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我还是喜欢那些温柔的春、有点狂野的春,温柔的春如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狂野的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禅是一缕春风,拂去我们心中的多少哀愁,少一分浮躁,多一丝淡然,感悟生命意义的真正本质吧。

  “瓜棚闲卧读诗书”,夏天在作者挑选的诗歌下,竟然有了几分闲情逸致,“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绿”,就在这个年轻力壮的夏天,我们能够在瓜棚下读书真的是非常满足时刻。“五月榴花妖艳烘”,故事里讲到了江淹的经历,做了两个梦,从华美寻常人生究竟也是如梦,挺羡慕江淹最后能够找到自己清淡自如的生活,而不是在名利场上迷失了自己。可怕的热,于是纳凉以及吃瓜都成了夏天的标志

  而秋高气爽书斋望月吃桂花,不过到了此时,年已经过半,我们总会有些感叹时光过得真快,就在这个丰收的时节,我们有收获也有失去。“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不过也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波澜壮阔,这首诗歌中学时候已经烂熟于心。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挺喜欢秋天的,一个是我生于秋天,另一个是秋天的气候,秋凉爽快,秋天赋予了我有点儿哀愁而又顽强不屈的性格。也让我对时光更加敏感,时时刻刻在追寻人生的最美一面

  至于冬天,我还未阅读的时候,脑海中有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围炉夜话,虽然南方没有北方那般的鹅毛大雪,但是寒冷也算是相同的,最感动的就是身旁有一两个知己,能够聊天直到天亮,饮酒畅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们都是风雪夜归人啊,皑皑白雪,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归宿,而在银装素裹世界里,这种寻找就显得特别地有韵味。

  四季循环,欢喜就是一个轮回啊!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四):仅仅美,是不够

  算是《时光映画》的姊妹篇?侧重点并不相同,然而对近来对二十四节气甚为上心的我来说,这样的书又是以诗词入手谈节气,自然是让我非常上心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先以此书为本聊一些与书的内容并无多大干系的东西吧,觉得无趣的话可以直接右上角。

  无论是之前的《时光映画》还是这本《时光印痕》,装帧都是十分妥帖恰当的,为书籍的内容锦上添花

  考研前一直在读范用老先生的书。作为一名书痴,范老先生的装帧情怀许是所知爱书人中最重。(后附一篇个人十分认同的文章,《范用与书籍装帧》,来自龙美光)

  装帧,大概爱书人对此都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高要求吧;此前在书评群里也有和书友谈及此,私以为装帧是个大学问,需与内容相得益彰;不同题材的书,装帧风格自然不同;一本书的好坏自然是以内容为重,而装帧则算是加减分项。书籍内容主要反映作者才华(当然也有编辑功劳),封面装帧什么的,反映的就是一个出版社和负责这本书的各编辑的品味了。

  闲话到此,接下来我们聊一聊这本书。

  作者针对二十四节气甄选了二十四组相应的诗词,结合着对诗词的赏析,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风俗及其他相关知识,对后者个人觉得读罢之后还是获益匪浅的,也十分认同作者善书在书中所言,"无论岁月如何沧桑,世事如何更替,我们都不要忘却了那些代表古人生活情趣与智慧的旧时节气。要是你把回忆都写烂了,岁月都说穿了,可我仍愿意你当时光的说书人。“

  这也许是我近来偏爱此类书籍的心声吧。

  善书诗词功底很好,这在字里行间可见一般,言语温婉柔美,同时也读的出这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其所持之生活态度,也是与自己十分贴合的。

  然而,仅仅美,是不够的。

  原谅我以此为本评题,并无不满,只是希冀可以更好。

  在之前提到诗词赏析的一篇评中,我说,“近年来,品读诗词的当代散文越来越多,但多是浮于词文表面,文笔美的近乎惊艳,所吸引者也不过你我这样对诗词了解尚浅之人。所谓鉴赏,不过是化用了故人言辞美自身之语罢了。对于想读透诗词之人而言,这样的书是没有什么益处在的。读罢腹中空空,什么都记不得。 ”

  善书的《时光印痕》并非专门的学术性质的诗词赏析,对此本不该有奢求。然而,认真细读的时候,仍觉得会少些什么。嗯,是的,少了些力量。只是如涓涓细流从心上淌过,但是过了就过去了,除了彼时感到的一股舒适的清凉,便再也没有留下其他痕迹了,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书中所反映的生活态度十分清雅,言语描述让人心向往之,但过于飘渺,像是镜中月、水中花,少了份朴实和厚重。清雅与朴实,私以为这原是不相矛盾的。有时候,多一些人间的烟火气息,反而更显端稳。

  总体而言,对于热爱诗词而又对其鉴赏不像我这样偏执者,这是本好书,值得一读。在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之后,素手翻读,确像品一杯茗茶,为生活增添些许书香与情趣,让你在钢筋水泥所筑之城市高台楼阁直接,感受迎面扑来的一股清新之风。

  -------------------------------------------------------------------------------------------

  《范用与书籍装帧》

  http://cul.china.com.cn/book/2010-10/16/content_3774545.htm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五):良辰锦时细细数,时光情思轻轻诉

  近水楼台先得月,机缘巧合读到了《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的文本,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一阕阕华丽唯美的词,经由岁月说书人的口,二十四节气的前尘往事、枝端末节便一一呈现在眼前,让人不得不感叹时光的美好,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不得不对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叹为观止。一幅幅精致唯美的插画,经由时光绘制人的笔墨,又将这一切美好形象化,意境深远,引人遐思。他朝捧读在手,定是诗情满怀,画意萦绕。

  而最让人感叹的是作者穿插期间的情思。

  许是心中有着对某人的牵系,于是从立春,到夏至,到秋分,到小雪、大雪,他叙写着这份情思:“若是春天,我便把思念写在风中、柳絮上,飘到你所在的海角天涯;若是夏天,我便把思念写在水中、山谷里,你踏足时必定能看见我留下的印记;若是秋天,我便把思念写在霜风、残月里,当你举头时,和我望见的是同一个月亮;若是冬天,我便把思念写在大雪覆盖的地上,这一生一世我都会寻着你的足迹前行。”

  又也许是错过,或者是对错过的担忧,他这样怅然道:“我把对你的思念和着樱桃花酿成了酒。这一坛往事,你先好生藏着。我知晓,你若拂袖离去,经年相见,没有归期。所谓流年安好,也只是短暂若烟。我为你倒这最后一杯樱桃酒,你饮了,切莫再逃,因为我没有多少青春可以拿来等待。我也怕,下一个立春节气邂逅时,再不能与你浅酌小饮。”

  许是憧憬,他描画了美丽的生活画卷:“如若可以,请许我一段尘埃落定的静美时光。我想与你,在绿荫如盖的大树下摇扇吃茶,话一段日常趣事;我想与你,去雨后的空山里摘金银花,以花为被、做衣、当枕,装饰一帘幽幽的梦;我想与你,在朴素安静的山村中,看炊烟袅袅,听渔歌号子。我们摘掉在世俗尘世中强颜欢笑的面具,回归最自然的状态,没有纷扰,只有明月清风,花好月圆。”

  “携一卷诗经里的清风,吹拂你柳丝飞扬的长发。掬一捧西湖里的清水,浣洗你尘霜满面的容颜。摘一朵唐诗里的情花,妆扮你倾国艳城的美貌。”

  如此笔触,又是怎样的眷恋?

  终是无缘,只有在时光里追忆:

  老去的时光是一张泛黄相片,封存箱底,待天冷的时候,便饮酒,用回忆暖身。我的瘦弱之笔,描得出你的欢锦良时,描不出你的呜咽幽怨。

  下雨,是我想你时的泪流;

  花开,是你微笑时的温柔;

  风雪,是我们背道而驰的决绝。

  远方的良人,你可知我对你望穿秋水的念念不忘,朝朝又暮暮。如今,我方才知晓,相同的孤独方式很重要,比如流泪、缄默,抑或独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彼此温存宽慰的方式,隔着千山万水拥抱孤独,互相取暖。

  但又知,孤独是生命里的养料,在世味杂陈的汹涌光阴里,我们需要一种让人清醒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我们思考百态人世,省视自我。而这种力量,便是一个人的孤独时光。

  终于领悟:我们,不言时光迟暮,不言韶华苍老,只怨彼此相遇时,没有在恰当的年纪与对的地点。

  于是,似乎看透了一切:

  世人都在做一场叫做红尘的梦,我们在梦中,演绎着彼此的繁华三千,花好月圆。但总有日薄西山,枝头花落的一天。

  回不去了的,都是拿来怀念的。比如青春,比如爱情,比如人事。而他,又似乎告诉读诗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段萍水相逢的缘分,珍惜每一段似水韶光。你要知道,光阴就是一本书,翻得太快,会忽略精彩纷繁的片段。

  红尘戏台,不问来路。

  光阴剧本,不言冷暖。

  人生是一场华丽的梦,梦中剧本的好坏,全由我们心中所想而造。

  这世间,总有一个谜难解,一个人难忘,一份苦难说,一出戏难演。所以,我们要有缘惜缘,不攀缘,勿认命。

  不要去追问生活的答案,也不要忧愁别人的评判。应如豪放落拓的李白那般对月饮酒,写诗抚琴,仰天长啸。生活本是戏台,人人都是戏子,演着红尘这出戏。剧本应由我们自己掌握,无须他人操纵指点。

  这岁月的说书人,他道锦辰良时,他诉缠绵情思,以谦卑的姿态书写着,偶然相遇,触动我的心弦。推荐的话不多说,还是想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来作结:往事一壶酒,我举杯豪饮。不悲过去,不忧将来。我的回忆饮完了,你随意。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六):善将时光书韶华 ——读沈善书《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善书小我几岁,同为舞文弄墨之人,但其文字功底之厚,著文之勤,说来实则犹觉不及,心生惭愧。与善书结识也是缘于自己主编的杂志《矢量年华》曾收录过他的文字,后来渐渐成为朋友。善书的文字骨骼清奇,娓娓道来,不似出自一位90后的男孩子之手,却似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挥就。于是对善书这本新书,自然是细细品读,读后更觉佩服我这位“小”朋友的功力。

  善书喜欢棉麻质地的衣服和鞋子,爱美,有时候也调皮。同时,他也有一颗素心,希望在云的深处,寻一段宠辱不惊的闲淡时光,读书写字,赏花吟词,像隐士那般生活。我想,很多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在这样浮躁的现实生活中,都希望寻找一片心灵的世外桃源,远离纷扰的世俗。于是,从这些美好的诗词中,善书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世界。

  这本书的名字是《时光印痕》,写的是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美,从这样的角度入手,更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岁月的消逝。鸟儿虽已飞过,天空还是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若隐若现的痕迹,便是时光印痕。

  拿到书,没有从开头读起,偏偏先翻到了冬日的节气来读。冬天在善书的笔下与我想的一样,亦是适合围炉夜话,共剪西窗烛,或者花大把时间来思念古人的时节。读到“大雪”节气中的“孤探梅”一节,是李易安的《清平乐》:“年年雪里,常差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看梅花。”这样一首哀怨无比、凄凄惨惨戚戚的女儿词也被善书的妙笔写得栩栩如生:“……我才能与李清照一样,把写作当成一种疗解孤独最为治愈的方式”,这词句,非要看得人落几滴清泪方可罢休,也忘记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警觉。

  不仅这样的哀婉之词,像春夏节气里的欢俏诗词,善书也能够分寸把握,写出玩赏的情趣来。比如“凉夏景”一节,是写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小暑的节气,榴花照眼,格外妍丽,诗人独具匠心,用直白不失清丽的文字描写夏日的幽凉,流露出那种自由自在、心旷神怡的情趣。善书同样用一颗细致素心,轻巧写出小镇光阴里的炊烟人家,鱼米稻香,小镇宁静的光阴温养着善书的岁月静好,也使他变得更加安然、淳朴,只愿守着朝夕,你颂良辰,我吟锦时。

  书中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也不便剧透太多,还是希望有心的读者可以亲自捧起这本书,一字一句地阅读,哪怕读出声,也是掷地有声的温美好。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可以一年四季放在手边的,时刻翻上几页,也不必贪多,只合着节气时令读上一两篇,大约也能感染到时光的美好,岁月的痕迹。另外,书中的插页也十分精致,图画都是细心挑选,充满韵味,弥补了全是文字对眼睛带来的疲劳之弊。这样的排版归功于有一个好的编辑吧,也是善书之幸。

  善书在最后的“跋:岁月深处藏韶华”中说:“我只想做田园深处耕云种月的温润书生,写如清茶般简淡平和的文字,云游在古典书巷中。”读到这里,大概许多不熟悉善书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样的生活恐怕奢侈,不是人人都可企及。因此我要多说一二。善书与我们一样,在现实的生活中亦是为生计忙碌奔波的人,其实,没有任何人有特权可以比他人过更高一层的生活。只是善书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保留一份纯真无邪,这种信念正是仅属于他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他是一个温润书生,读书写字,四处云游,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我们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这份自在,同样要看到一位青年作者的努力与坚持。正如他自己所说:“感恩,谦卑,自省,沉潜,这是我一直在坚持的。”我们大可不必埋怨现实生活的浮躁喧嚣,何不像善书一样,保持一颗谦恭的心,用温柔安静的心,去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想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么多美好,也会觉得,哦,原来我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对了,最后一项,豆瓣打分给四星,另外一星留给年青的善书继续追求进步、追求完美的空间,希望他可继续孜孜不倦,求进步,保持赤子之心。

  夏之桐

  2013年11月24日夜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七):读一卷节气,品一种温雅生活

  读罢沈善书的《时光印痕》,口齿留香,人也变得心灵素静,如同穿越了时光,久久沉浸在旧时韵味里。看作者,九零后的男生,难得文字清雅幽美,句段间含情脉脉。借二十四节气,写尽四十八首诗词背后的唯美故事。

  大雪这个节气里,李清照写下了《清平乐-探孤梅》“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诗里,李清照借自己一生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从沉醉到流泪,再到难言的失落,写尽早年欢乐,中年悲戚,晚年沦落的心路。沈善书,读懂了李清照,在他眼里,“她借梅花来酿造词中的悲辛酸苦,写雪中梅花瘦骨疏枝,叹心中,哀苦无从诉。暮年后,她打破了孤独的盒子,悲伤倾城。以及,她滴落一地的眼泪。”也读懂了李清照心中的伤逝之情,“只因为,我心中有隐疾,难以治愈。也从未想要过治愈。”无尽笔墨,诉尽哀思。尽管作者行文表情有点过多,但这种借诗抒情,借诗词里美好的字眼,又重组一段段精致又细腻的情怀,仍我们也收获一杯诗情画意和一腔传统文化清婉之美。甚至在阅读中,让我们的心境也慢慢变得温润、柔软。这里的时光印痕,是诗,是画,是物,也是情,便是这些也渐渐和那些旧事古物一起刻印到我们的心里。

  在跋中,沈善书言,“我应是陶渊明笔下桃源深处的素心闲人,喂养着一段清简岁月。是春来拿桃花酿酒,夏日烹露水花露,入秋煮枯叶晚茶,冬日烧梅雪烈酒。”在当下忙碌的时节里,有陶公的心境又是多么难得。虽然于作者,这种书写,一是整理,二是赏玩,然而这样的书写,依然唤醒沉睡在我们骨子里那些感性的触角。沈善书今生,“不当唐诗里豪情万丈的剑客,亦不做宋词里流连烟花柳巷的风月男子,只想做田园深处耕云种月的温润书生,写如清茶般简淡平和的字,云游在古典书卷中”,又愿“以无事常照见的寂静姿态拂拭心尘,继续前行于美好的节气光阴路途中。”一愿一切如意,二愿路途之中拾捡到更多美好。

  另,插画不也错。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八):诗是时光的痕迹《时光印痕》

  诗是时光的痕迹《时光印痕》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最近出版了不少这个方面的书,也是国学热的一种吧。

  不过这本书做得很有特色,首先这本书里面的诗是按照时间排列的,首先分成四章,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里面又分成六个小节,一共二十四个小节,每个小节的名字都是用二十四节气来命名的。原来这本书就是把中国古代的诗歌按照描写的内容,按照一年的时间顺序来排列的。

  想一想,这种方法还是挺有道理的,中国过去是农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和农业有关系,对于农民来说,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生活和季节和节气就变得密不可分了。

  的确古诗是和古代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现代社会里面的东西真的无法想象,怎么才能够进入到古诗当中,冰箱、彩电、动车、网络写到古诗里,你会感觉怎么都别扭。古诗里面都是小桥、流水、柳树、桃花、燕子、鲑鱼让你感觉那么美,想一想,这些都是农村生活里面的东西。当然古代也有都市,但是和今天的城市相比,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村子,房子都差不多,就是好一点大一点,吃的也差不多,就是好一点多一点,每年什么季节什么东西上市,每年什么季节该做什么,都差不多,千百年来时光就是这样在轮回。所以古人读古诗感觉很自然,没有隔膜,不像我们今天读古诗,读不出来那种感觉。

  现代社会对应的是现代诗,用现代诗写古代你也会感觉别扭。

  看看这些节气的名字就感觉回到了古代,读读古诗更是感觉心境马上平和了下来。跟着作者的讲述,一起去品味那些诗词,一同去感受那种田园般的生活,时间好像停止了,只有四季交替,而没有前进和变化。这样的日子就是一首古诗吧,在疯狂奔跑的今天,我想会有很多人怀念那个慢慢悠悠的时代。

  书里面还很多很多的水彩画,虽然算不上的大师之作,但是也很漂亮,更为这本书增添了一点美丽的颜色。可是却没有说,这些画是谁画的,如果也是出自作者的手笔,那可真了不起。其实古人就讲究,文人能诗能画,只是现代人把专业分得那么细,无法达到那种全能的境界了。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九):美人泪

  文/明钰阳

  认真执笔已是一年之前的事情了,不擅长书写,但爱好文字,我有时候在想秋去冬来,春归夏回,四季变化莫测,你行走在冷清的街头看稀拉的树叶随风飘散在空中,抑或是在落红愁雨的春日,闻雨水打落新泥的气息,心里便会禁不住的感叹时光的印痕之美。

  记得以前在看《花未眠》时川端康成有说过这样一句话“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节气息息相关于生命,又或者说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它所描绘给我们的乃是生命的意义,是一篇骈俪词赋,需掌着日月这盏灯默默诵读。

  阿善在《时光印痕》中有作如此描述“时光应该这样老去。瓦檐上生出了青苔,窗边角落里结上了蜘蛛网,你缝补的衣裳我舍不得扔。只是,别后的光阴里,那些信誓旦旦的年少时光,是否依然安好。”那些老去的时光和旧照片都鲜活的跳跃在思维上,他的归去,让她如何燃解她的相思之愁,是该拿当归配红豆,还是莲子配薄荷?可这些都无法治愈郁积她内心掏不空的相思之情。

  噢,她明白了,她将他的名字绣在她的内兜里,将对他的思念和着樱桃花酿成了酒。用她少女的光阴和不谙世事的年纪换来蛰伏经年的望眼欲穿。她说“若是春天,我便把思念写在风中、柳絮上,飘到你所在的海角天涯;若是夏天,我便把思念写在水中、山谷里,你踏足时必定能看见我留下的印记;若是秋天,我便把思念写在霜风、残月里,当你举头时,和我望见的是同一个月亮;若是冬天,我便把思念写在大雪覆盖的地上,这一生一世我都会寻着你的足迹前行。”用节气之美来刻录她对他的思念至深。

  她一蹙眉,春便老了,她也老了。他的归期不定,于是“懒梳妆,倚栏望,落花飘,薄雨愁,残絮飞,莺莺啼,烛火阑……”美人落泪,相思人不归。满苑春光,竟落得一树樱桃带雨红,惆怅墙东。最终她似乎明白了时光迟暮,不言韶华苍老,只怨彼此相遇时,没有在恰当的年纪与对的地点。

  那么她呢?拥有“东邻女”的绰约风姿,“蛾眉皓齿,香肌胜白雪。柳腰贝齿,顾盼生辉”沦变成明日黄花,又该如何消去咽在心中无法言喻的情愁,是像“孟姜女用悲伤砌长城,还是像南海鲛人用眼泪哭成沧海”,不,她诚然没有这样做。“佛家有言,说万事为幻象,万物皆空。若以虚寂的眼光看待声色犬马的繁华,无非是翻手覆手都为一场竹篮打水的空,是抓不住的,只会让她的灵魂愈加浑浊不堪,在红尘之中不断地迷失自己”。她将情感隐退,淡化心中感情,自然节气,身边美好事物一一浮现,就像一个维度空间,第一维度空间原来只不是虚幻的镜花水月,是颠倒浮生的一场梦境,她轻揉惺忪的睡眼原来陪伴自己的是春光冶艳,夏日香气,秋之细语,冬的素广。

  阿善在《时光印痕》中有描述过一首词《美人春》,个人特别喜欢,他借用这首词如此描述孤独的意义“辛弃疾似乎在告诉赏词人,孤独并不是存活于几天、几个月或是几年,孤独是存活于一辈子的。想来也如辛弃疾所言,于内心孤弱的人而言,有些哀恸与悲辛一生只要有一次就够了。多了,怕清愁长如发丝,剪不断,理更乱。”

  如是有人问我,你会处理孤独吗,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似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然后该用什么方式去回答。这样对于自己是异常沉重的。如果我以为随着年纪的变老,谜底便会愈加清晰,那么我想这个答案还是无法得到,因为“时光未曾告诉过我们春日多久绽放与凋落,就像我们的生命被既定安排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预知”。又或者“我们这一生,兴许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处理内心郁积的孤独。却从未有任何人,来教我们认识孤独的存在。我们唯有慢慢学会吸收孤独,学会分解孤独。也只有孤独与人融为一体后,方知,这是一种砥砺省觉的行为方式,静默,又微小。”

  书中多是以诗词传达对二十四节气的美好寓意,上升至生活的哲理,或是对人生的意义,他的文字让你在繁华都市冷冽寒冬遇到丝丝暖意,将你在原本麻木了的感官也调动了起来。这不仅是真的“调动”而是带你穿梭在春醒夏觉秋暮冬归里,骑马踏青,看美人迟暮,摄取豆蔻年华里的暖煦,伶俜听雨。

  他在自我介绍中这样说他是岁月的说书人,外表沉静,内心热烈。是钓字为乐,捣字为药的书生,以谦卑的姿态行走于弱冠年华里写字修行。当你捧着这本书时,浏览那些文字,你会发现它会间接性的让你的感官复活。美好字句串成紧密的珠链填满每一条本被平庸占据的缝隙。而词藻之丰富已经超出了你的感官敏感度,不停的浮现在你的意识之中。我不禁深深佩服作者赏玩文字的能力。对于《时光印痕》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所以我想对它说一句:你好,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读后感(十):读《时光印痕》,品节气之美

  读《时光印痕》,品节气之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凝聚着我国古时农人智慧的农事补充历法,它追随着太阳的脚步轮转,反映着季节的递嬗,指引着农事活动,与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古人尊重节气时辰,以精炼并且极富诗意的二十四个词语概括了春之美、夏之幽、秋之凉、冬之寂,并以二十四节气为生活的参照进行春耕秋收,夏盈冬藏。从春暖花开、花事繁媚的立春时节,到霜风凛冽、冰雪压松的大寒节气,一年的辰光稍纵即逝。在这匆匆的光阴里,我们遗落的太多,有多少人还能熟悉地吟诵起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呢?

  那种春来拿桃花酿酒,夏日烹露水花露,入秋煮枯叶晚茶,冬日烧梅雪烈酒的生活,听起来近似梦话,却并不虚幻。渐行渐远的,其实是生活在浮躁都市里那颗浮躁的心。正如《时光印痕》的作者沈善书所言,古人的节气光阴静然美好,就好似是一味药,能疗解烟火红尘里的繁喧,让越来越浮躁的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感知节气变迁的流年生活。

  写《时光印痕》,沈善书通过那些与节气相关的诗词,以小见大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幽微美、清婉美、素丽美,旨在让更多人知道与节气相关的民俗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典美。书中,不单单只是节气的介绍,还有与之相近的节日民俗的日常掌故、花神典故,以及生活的薄物细故。

  沈善书品诗词极精到,他将自己细细赏读后最直接最温柔的感触化为清雅文辞,一一呈现给读者。一行诗一阙词,其中情景和心意,细细密密,最需要懂它的人来开解。诗词,要用温柔的心慢慢去融化字里行间缱绻的情意。沈善书将这掩藏在深仄光明里的婉美悠情一一采撷出来, 纵便是琐碎凉薄,也是岁月深处的点点印痕,桑田沧海,不思量,自难忘。

  冬至已过,一年将末。回望这一岁,多半虚度。掀动仅剩的几页日历,唯余小寒和大寒,冬之将远,春在临近。期盼来年,春日读诗赏花,夏日摇扇纳凉,秋日登高望月,冬日围炉拉家常,在时光的缝隙里挖掘悠然素净的节气生活,直至老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