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雅舍谈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4:1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10篇

  《雅舍谈吃》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雅舍谈吃》读后感(一):世间吃相千万种,因人而异开心就好

  论吃,全世界当属中国人最能吃,也最会吃。下到凡夫俗子,上到文人雅士,均不乏“吃货”,也不乏吃出文化来的“吃货”。比如汪曾祺,比如梁实秋。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20世纪语文一代宗师著名散文家、文字评论家学者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就是这么“牛”的一个人,对吃也是深有研究,但对此事他依然谦虚得很。曾有人问他:“为何您对饮食如此特有研究?”梁老先生顿时感觉“好生惶恐”,于是回答道:“可能因我连吃八十多年,没间断。”真是活生生的一位老顽童是也!

  《雅舍谈吃》读后感(二):故乡味道,是真味!

  看完《不复当年模样》,对于梁先生的散文旅程,来到了最后一站,《雅舍谈吃》。《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关饮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就各种菜谱、饮食文化等进行了非常独到分析。读来,一方面阅读这些介绍性的文章,梁先生对于诱人食物描述,令人生津,馋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见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体味,可见匠心。

  也许,一国的吃,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但是,吃者,总是口腹之欲;欲者,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节制”之必要。所以,“格尽人欲”似乎让对于美味追求变得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但是,也许,人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来,“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对于严肃的人而言,这话可能漏洞颇多,玩儿的是小蚊子伎俩;但是,对于饕餮之徒而言,这话,俨然可以成为饕餮客的圣经了!

  虽说梁先生的文章,确实将很多笔墨耗费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狮子头之谓,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对于出生于北平的梁先生,对于北平的小吃珍馐都如数家珍。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糖葫芦,且“实在想念”,而对于所谓“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对于鄙夷北京小吃的我辈而言,发现也找到了“权威论断”。

  说是“怀乡”,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谈到狮子头,心中所思,是客死异乡的萧毅武先生;谈及“冬笋炒肉丝”,那是“无上妙品”,但必须是“妈妈亲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论及父母爱吃之物什,未及供养仍是梁先生之哀伤

  同时,梁先生也在缅怀一个时代。例如东兴楼,日寇盘踞之后,一代名馆,后“名存实亡,不复当年手艺”。致美楼、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经的手艺,“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仅是艺,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谓名坊名斋,手艺不再,却也值得感伤

  食以寄兴,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论及窝头,梁先生有着士人之情怀,仍在追问“那些啃窝头的人,是否还在啃窝头,抑或窝头都没得啃”;论及炸活鱼之野蛮行径,梁先生直呼其未开化,“炸活鱼者,小人哉”;论及吃大菜,梁先生对崇洋媚外之行进行了讥讽,“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以萝卜启示行文之道,“少说废话,便是秘诀,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

  或许,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无高下之分。讲究者,山珍海味仍无处下箸;困苦者,锅盔加上冻豆腐粉丝白菜,吃得稀哩呼噜,也可见其快乐。终是讲究充分享受,或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怡然自得”,才是乐事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别人诧异,何必如此劳神?先生道:“毕竟是个人嘛!”可见,吃者,本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重要体现!精者,可品饮食之艺术;粗者,也可得饮食之乐趣。阅读梁先生的最后一本书居然是馋涎欲滴,不知对先生是敬还是不敬?但遗憾的是,居北京五年,先生所述几乎都没有尝过,真是憾事!

  《雅舍谈吃》读后感(三):I have a fish,l have a ball,Uh~fish ball

  看完整本书只能咽着口水嘴里嚼着毫无味道的口香糖呜呼哀哉标题瞎扯!

  语言平实,有种半文言文半白话文还夹点洋文的时代感,看着看着还发现了不少生字,好生惭愧,有些引用古文的地方也是一知半解食材上我也是五谷不分的那挂,哎,感觉自己就是吃货界中的半文盲……为中华小当家崛起而读书!

  本小透明还是很佩服梁实秋大大的,天南地北国内海外感觉他都吃了个遍(海外稍少),好评差评中评有他自己的评估体系(?),简直就是行走的大众点评,除了写食评还教授简易食谱,当然食材和厨艺也是有高要求哒,同一道食材的不同做法配料辅助啦等等都呈现给你看。

  最馋的是下面几味:

  烧鸭:有皮有油有肉,肥肥嫩嫩,虽然填鸭的过程还是觉得有点不人道(?),还是特想吃。

  瓦块鱼:炸黄了形似瓦片的鱼,上面还浇着糖醋汁。

  蟹:这两个月我几乎每周吃一顿螃蟹,倒是不知道有“七尖八团”这个说法,反正蒸螃蟹就是正义!“以大甲汤为终”好想试试,还有加了蟹酱的阳春面……越想越馋!

  炸丸子:从小吃到大的革命情怀!文中写蘸着花椒盐吃,无上美味,臣附议!

  饺子好吃不过饺子,不接受任何反驳

  最好奇

  豆汁儿:原料是用来喂猪的却是北平人人欢喜的食物。

  佛跳墙:闻名久矣,不曾谋面,应该是神奇的大杂烩。

  还有一些听上去就是“如果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的料理都想尝尝

  有些平实的话也很值得回味

  美味所在,放者自放,吃者自吃。

  吃东西配方,要君臣佐使,搭配平衡

  最喜欢《喝茶》、《馋》、《北平的零食小贩》、《“啤酒”啤酒》、《读<烹调原理>》这几篇。

  喜欢“一膏馋吻”这词,属于爱吃之人的浪漫

  《雅舍谈吃》读后感(四):所“吃”为何

  #雅舍谈吃#一本前前后后看了将近四个月的书……《史记》有言,“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性也。无论是梁实秋先生还是汪曾祺先生,都是热衷于吃并乐于钻研吃的,这种吃想来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感受其中的人生百味。梁老忆豆汁儿时谈思乡,谈鱼丸时感慨“如今高先生早已作古,空余旧事萦绕心头”忆友,谈“大菜”时表一片爱国之心……可见雅舍谈吃,不止是谈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更重要的是这份藏于吃中的人情味。这感觉和我读汪老一句“好想再喝一碗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是一样情感。从细微处谈浮生众相,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辞藻,只是以情动人,简练隽永妙趣横生,这样的一本书,值得我们阅读。

  我怀念那个叫北平的北京。

  《雅舍谈吃》读后感(五):忆美食,忆往昔,一道菜,一段情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粗俗点,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实秋先生的这部《雅舍谈吃》中介绍的各种食物或说菜式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毕竟都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与他的生活,他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用一种轻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他的那个时代,尝到那个社会的味道。

  翻开书,看到目录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虾饼、锅烧鸡、瓦块鱼、烧饼油条,真真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特别是在深夜,看着书,更觉胃里的空虚,真是体会到书里不断强调的“馋”。人有口腹之欲, 其实是一种生活幸福表现,所以做一名吃货,有着对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样,于平淡生活中收获点滴暖和美好,亦不乐哉?

  每一小篇对美食的介绍描述,都让读者跟随作者追忆到他的以前,那是一个个他与亲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关于美食的回忆和故事。有母亲在儿时给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东兴楼吃饭时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会时一桌三十元的酒席,食物因为有了人的联系,而充满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为一道菜而忆起一个人,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是感情纽带,另一端系着的是回忆中的人,也许是不在人世的人,再无机会共食一道菜,共饮一盅酒。

  这样的食物是温暖的,是别有滋味的,纵使再无机会一膏馋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终留香齿颊间。

  《雅舍谈吃》读后感(六):这就是一本雅致的吃货指南吖(更新-ing)

  “对于吃东西不感兴趣的人,趁早儿别看这本书”

  哈哈,作为标准吃货,必须看,看了还得做笔记呢~(每天睡前翻阅,也是够自虐的了)额,争取每天更新两篇,咳咳

  西施舌

  “沙蛤”,仅取其舌状水管部分,高汤汆之

  (想想就要流口水了。。。整理笔记,也是自虐)

  火腿

  金华火腿:台盐腌之,松烟熏之,“滴油”削之。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取其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矗立于盘中,纯由醇酿花雕蒸制熟透----清蒸火腿

  云腿:做叉烧火腿,大厚片烤熟夹面包

  (去过金华也到过云南,对于火腿,没太大爱,以后有机会,不妨再试试)

  醋溜鱼

  青鱼(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汁里加醋,加少许酱油,但都不可多加。汁不要多,不要浓不要油,清清淡淡,微微透明。可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或糖。

  (十年前吃过西湖醋鱼,记忆犹新,东坡肉倒是觉得一般)

  烤羊肉

  特制烤肉支子(等有空去搜一搜,哈哈),不带皮的绵羊肉(这个,有难度啊)

  松塔敷于碳上烤制,或者用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好难啊。。。首先得有个带院子房子不是么。。。露台也行。。。),配以大葱芫荽酱油即可(我还要加孜然,孜然!!!)

  潍县大葱斜切葱白成片佐之(只要是山东大葱应该都可以吧!)

  (小时候在东北混过一段时间,超级爱那里的羊肉,好好吃,对于煎饼卷大葱也是由衷爱,葱白吃起来甜甜的,啊,不行了,好馋!我要回东北!!!)

  烧鸭(即北京烤鸭)

  鸭子产地通州,以纯白为佳。运到北京后填肥(填鸭听起来真的好撑),鸭要肥才嫩。

  片鸭子讲究片得薄,每片要有皮有油有肉,随后一盘瘦肉,最后是鸭头鸭尖(咳咳,用词真雅)。

  滴出来的一碗鸭油可以蒸蛋羹。

  鸭架装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汤打卤。鸭架汤里加上口蘑打卤,卤上再加一勺炸花椒油,吃打卤面。

  (还从未试过鸭架装的打卤面哎,花椒油听着就馋了)

  狮子头(四喜丸子)

  取材:细嫩猪肉一大块,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须筋络纠结于其间。

  切割:“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看到刀工就觉得,我还是放弃吧)

  揉搓:调好芡粉抹在两个手掌上,捏搓肉末成丸。肉里要加葱汁、姜汁和盐,也可以再添加切碎了的海参、虾仁、荸荠、香蕈(xun,第四声,嗯,我是为自己添加注音的,没文化真可怕

  炸:把丸子微微按扁,下油锅炸,以丸子表面紧绷微黄为度

  蒸:碗里先放一层转刀块冬笋垫底(冬笋我喜欢,可刀工是什么鬼!)或横切黄芽白作墩形数个。 把炸过的丸子轻轻放在碗里,大火蒸一个钟头以上,揭开锅盖,撇去浮着满碗的油,务必使碗里不见一滴油

  吃:以汤匙吃之

  (尤记得神医喜来乐里,神医最爱就是美女老板娘做的狮子头了)

  两做鱼

  先列一下各种鱼哈。。。

  黄河鲤,黄河鲂,松花江的白鱼,津沽的银鱼,近海的石首鱼,松江之鲈,长江之鲥,江淮之鮰,远洋之鲳。。。

  两做鱼是指清炸酱汁两做黄河鲤(豫菜):

  清炸鱼----用猪油,鱼剖为两面,取其一面,在表面上斜着纵横细切而不切断。入热油炸,可裹芡粉,炸到微黄,鱼肉一块块的裂开,撒上花椒盐上桌,一定要是活鱼现杀。

  酱汁----整块的鱼嫩熟之后浇上酱汁即可,汁宜稠而不黏,咸而不甜,只洒姜末即可。

  炝青蛤

  春夏之交,黄鱼大头鱼上市,就是吃蛤蜊的旺季。买回之后放水里一昼夜吐沙,可滴上一些香油/麻油。

  炝青蛤----先在沸水中烫过,然后掰开贝壳,仰列于盘中,撒上料酒姜末胡椒粉即可上桌。

  芙蓉青蛤----蒸蛋羹到半熟时把剥好的青蛤肉摆在上面,再蒸片刻,也可带壳蒸

  蛎黄----起味,可放于白肉酸菜火锅中。(牡蛎,即蚝剥出来的肉)

  血蚶----开水烫了掰开加三合油和姜末就可以吃。

  象拔蚌----将象鼻形的肉割下,用沸水一浇,移出表面那层粗皱的松皮,切成薄片。旺火,沸油,爆炒,加进葱姜盐,翻动十来下,熟了,略加玉米粉,使汁稠,趁热上桌。

  (表示,好想吃文中最后提到的醉泥螺啊!黄酒腌制,略带咸甜和酒香,肉质Q弹,美~)

  生炒鳝鱼丝(河南馆子的菜)

  生炒鳝鱼丝----鳝鱼切丝,一两寸长,猪油旺火爆炒,加进少许芫荽,加盐。炒出来肉白,味脆,可口且不失本味

  黄焖鳝鱼段----切成四方块,加一大把整的蒜瓣进去,加酱油,焖烂,汁要浓,做出来酥软

  淮扬馆子的鳝鱼

  炝虎尾----鳝鱼切成四五寸长的宽条,上宽下细。沸汤煮熟后捞起,一条条在碗内排列整齐,浇上预先备好麻油酱油料酒的汤汁,冷却后,撒上大量捣碎了的蒜,宜冷食

  炒鳝糊----煮熟后再炒

  江浙

  爆鳝过桥面----炸过的鳝鱼条,用酱油焖,加相当多的糖,香脆。半碟下酒,另半碟连汁倒在面上

  (黄焖鳝段好吃,尤其是蒜瓣,焖得软烂入味。炒鳝糊,油腻黏糊,不喜欢)

  水晶虾饼

  白虾,七分虾肉加三分猪板油,一起剁碎,但不要剁成泥。加芡粉、葱汁、姜汁,捏成圆球,略略按成厚的小圆饼状,下锅油炸,猪油,温油。

  (猪油,有点难搞啊)

  核桃酪

  取现成核桃仁一捧,沸水泡,剥去皮,捣碎,越碎越好。

  取红枣一大捧,泡到涨大,煮,去皮。

  白米小半碗,用水泡上一天一夜,捞出来捣碎,随捣随加水。碎米渣滓连同汁水倒在一块纱布里,用力拧,拧出来的浓米浆留在碗里待用。

  把米浆、核桃屑、枣泥和在一起在小薄铫里煮,要守在一旁看着,防止溢出。煮好放进一点糖,开吃

  (看起来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我要尝试!)

  铁锅蛋

  在打好的蛋里加上油盐佐料,羼进一些肉末绿豌豆也可,倒在铁锅里连烧带烤,烤到蛋涨到锅口,作焦黄色即可上桌,蛋里可羼上切碎了的美国干奶酪,更加美味,可用电炉烤箱做

  (烤箱还能这么用!新get了一招)

  瓦罐鱼

  选活的鲤鱼鲢鱼,选其中段最精的部分。鱼片厚薄适度,去皮,而且尽可能避免把于此切得过分碎断。裹蛋白芡粉,温油,炸黄,做糖醋汁,用上好藕粉,冰糖,乘热加上一勺热油,浇在炸好的鱼片上,最后撒上姜末即可。

  (看着就难,估计是不会去尝试的一道菜)

  溜黄菜

  黄菜只鸡蛋,鸡蛋有各种雅称:木樨,芙蓉,鸡子儿~

  用猪油,把鸡蛋黄制成糊状,里面加荸荠丁,表面洒一些清酱肉或火腿屑,用调羹舀来吃。

  诀窍在于:蛋黄打过加水再加芡粉,入旺油锅中翻搅之即成。

  (这个好像可以一试,失败了就当炒鸡蛋好了,哈哈)

  核桃腰

  腰子切成长方形小块,要相当厚,表面上纵横划纹,下油锅炸,火候必须适当,油要热而不沸,炸到变黄,取出蘸花椒盐吃,不软不硬,咀嚼中有异感。

  (火候。。。对于只有电磁炉的人来说。。。)

  《雅舍谈吃》读后感(七):孤独的美食家

  在不知道梁实秋《雅舍谈吃》之前,一直认为写吃食写的最好的是汪曾祺。这本书是所有书里面通读时间用的最短的,差不多一个上午就看完了,因为一旦拿起这书,实在是不愿放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作者一直强调的主题,盖因作者生长于书香门第,富贵之家,从小娇生惯养,见惯了山珍海味。抗战期间梁实秋先生任教于国立山东大学,而青岛作为一个自由港,山东又是鲁菜的故乡,给了梁实秋先生更多舌尖上的美味,作者也对鲁菜情有独钟。

  读《雅舍谈吃》,是能深刻感觉到作者是孤独的。小时候我是出名的“馋猫”,两三岁时爹妈带去景区旅游,如果手里不拿上些零食我是绝对不会给好脸配合照相的。小时父母上班忙,把自己锁在家里,当时没有发达的网络与电视节目,十多个台,周二还没有信号,最喜欢的节目是刘仪伟的天天饮食。那时看到一个个美味的菜品在屏幕里出现,恨不得趴在电视上吃一口。馋到身处,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吃这道美味。“意淫”美味,是小时候的一件趣事。联想到梁实秋先生,解放后去了台湾,在东海的孤岛上遥望故乡,身边没有可以解馋的家乡味,心中一定是十分寂寥,这本书,也是在“意淫”美味中,宣泄着自己思念家乡得痛苦吧。文人不比政客,政客只要有权力便可,而文人的生活里,不能缺少的是真真正正的生活。

  《雅舍谈吃》读后感(八):liread 2/39

  饕客。去年过年时读的是《吃饭》,大多是上海菜。而这本偏多北平菜,离得远又是老派小资,几个晚上边读边要辛苦的脑补画面就更饿了。老爷子吃了八十几年,既有顶好的馆子,也有街头的叫卖摊,还有中外对比,就这目录菜单也够品了。不过我觉得对吃,喜好或不爱都是私人的。你说要真正懂吃也没有个顶,吃的多了,自然嘴会刁。倒是每次书里读到宁波就特亲切,虽然这次提到的蛎黄我不爱。还有对那么多老师傅手艺失传真是感到遗憾,如果能尝到书里写的滋味,人生多妙啊。所以,人最馋的时候是想吃却吃不到真对!”“对吃不敢兴趣的人,还是趁早别读这本书了!”最后这一句结尾倒是真可爱~哈哈,和会吃的人在一起,有趣!而我还是先追求吃的开心,吃的满足吧~《雅舍谈吃》liread 2/39

  《雅舍谈吃》读后感(九):民国文人民国吃

  《雅舍谈吃》这本小书完全是慕名而购,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这些都是初中时语文老师极力推荐的语言大师,可惜那个时候年纪小,对散文很不感兴趣,也未尝世事,实在无法品读大师们于文字之中的豁达和幽默。

  这本小书,介绍了民国年间北京城内各大楼肆招牌特色菜品,也有对家常饮食的追忆,大到参鲍翅宴,小到豆浆油条,无不涉猎。正阳楼的烤羊肉,肉片要切得飞薄,烤肉也不能用碳不能用柴,要松塔盈筐,敷在炭上,这样的烤出来的肉才能松香浓郁;蟹要讲究时节,七尖八团,先蓄在大缸里,浇鸡蛋白催肥,吃的时候食客每人一个黄杨木制木槌木垫敲打,免牙咬手剥之劳。东兴楼的爆肚仁,油爆、盐爆、汤爆,各有妙处,妙处全在触觉,雪白的肚仁衬上嫩绿香菜梗,嚼上去不软不硬不韧而脆;芙蓉鸡片,细切细斩鸡胸肉,使之成泥,然后以蛋白搅合,融为一体,成片入油锅,熟而不焦,薄而不碎,以鸡油点之,是为佳妙。致美斋的锅烧鸡,砂锅鱼翅、油炸馄饨;厚德福饭庄的铁锅蛋、瓦块鱼;老便宜坊的吊炉烧鸭;玉华台的水晶虾饼、汤包;还有母亲做的核桃酪、鱼丸、冬笋肉丝;走街串巷叫卖“面筋哟”、豌豆糕;信远斋的酸梅汤;饽饽铺的满汉细点;酪铺的浓香奶酪……作者笔法细腻,言语诙谐,民国情物风俗、饮食文化跃然纸上,害得我每次读完都是垂涎三尺,恨不能生于民国,一品滋味,快意胃腑。

  食材要真,质朴真实。羊肉要口外的肥羊,肥而不膻;螃蟹要天津卫的新蟹,以蛋白蓄养催肥;鸭子要通州白鸭,填鸭数日才够肥够嫩;肚儿要口外剥皮的肚领儿;笋要春笋,细嫩清脆、洁白光润……

  火候要靠经验,冷油、热油、温油,一点差不得;刀法要看功夫:羊肉要刀法利落切得飞薄;烧鸭子要片得有皮有油有肉;汤包提起时包子皮要骤然下坠薄而不漏。

  食客有鸿儒、有白丁。鸿儒斯文,齐聚盛宴酒至微酡,兴之所至击案高歌;白丁畅快,血盆巨口吃得青筋暴露满脸大汗,自食其力心里坦荡,哪管吃相!

  那个时候人很厚道,人情味浓厚。每逢年节饭店会特制一些点心馈赠长年主顾,使顺手的餐具也可代为保管甚至带走而归。信远斋的酸梅汤,味浓而酽,爽口冰凉,酸甜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梁先生就问老板方法,老板回答得很巧妙: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如果在当今,这有窥探秘法的嫌疑估计会被轰出去。

  中华民族自古多难,所以少年老成。对吃的态度也异常严肃。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朱子语录》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但是梁先生说:美味固是人欲,可人欲何曾有悖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那么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这个问题问的实在是妙极。

  时代变迁,我们的饮食比从前更加奢靡,更丰富、更创意,也仅此而已。所见皆是农药激素各种化学物的组合,何处去寻觅如此费工费时的自然馈赠,难怪吃不出个所以然来。当然也不乏专供、特供我等草民不能奢求之物,只更可悲的恐怕是以后连这农药催长的都吃不到,只能吃那基因组合之怪物了吧。

  民国实在是一个很奇妙的时代,那个时候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主权不独关税不主,匪患横行蛊惑人心。可是民间却有一种精神力量,士大夫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贵族式的精神,责任、尊严、教养。那个时候文人是独立的,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丧失自己内心的高贵。突然想到了民国的骂战,作为民族脊梁的鲁迅,骂遍了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文坛大家。鲁迅在日本受了刺激,敏感而尖锐,回到国内难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林语堂和梁实秋在美国虽然不能说是逍遥自在,至少是没有受到什么侮辱,所以他们更宽厚真诚。这就是所谓的时事造人。可谁又能说他们不爱国呢,否则晚年纷纷定居美国的所谓“资本家走狗”的那些文人,为什么要在战乱的民国时代纷纷回国呢?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也是颠沛流离的转战后方,并未弃国而去。

  所以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一旦被有阶级的人所利用就成了有阶级性的了。爱国有很多种,你有你的凌厉刻薄,我有我的宽厚温和。你口诛笔伐勇气可嘉故为一时佳话,可我稳坐后方桃李天下也是长久良策。岂不知水之至柔,天下至强。

  《雅舍谈吃》读后感(十):谈的不是“吃”,是“回忆”

  不太记得这本书是从何而来的了,早些时候读过几篇,搁下了,一直没读完。决定回青岛过国庆后,我就开始在书架上寻摸着给十二君送本什么书。不经意看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哎,那就你了!决定在见她之前读完这本书,也算是完成了它在我手里的使命。

  飞青岛的航班上,先生抱着孩子沉沉入睡,伴着飞机的轰鸣,我读到《汤包》中的一段,差点没笑出声来: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 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把这一段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脑补了一下那个场景,仿佛我就坐在那包子铺的长条板凳上,一边候着堂倌送上我的包子,一边看隔壁桌二位当场吃包子,想到那汤汁喷人一脸的画面,更是笑得停不下来。如果有个说相声的能用天津话再把这一段读一遍,那“笑果”怕是更要让人拍案叫绝了。

  我没有去过天津,自然没有吃过“狗不理”包子。看梁老这描述,似乎去天津若是不吃这狗不理包子,那天津怕是白去了。而吃汤包竟然能烫到后脊梁,这种境界可真是无人能敌啊。不过寥寥数笔,梁老就将一个吃包子的场景勾勒在纸上,鲜活生动,妙趣横生。类似这样的描述,书中还有多处。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雅舍”系列散文之一。全书共四辑,第一辑主要是各地的美食,尤以北平的美食居多;第二辑主要谈与“吃”有关的文化;第三辑主要谈海外的“吃”;第四辑则是谈与“吃”有关的几本书籍。其中,第一辑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

  和今天的各类谈美食的书籍和节目相比,《雅舍谈吃》并不是单纯地写食物,它更是一个个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梁老文笔简洁平实,文风恬淡雅致,嬉笑怒骂谈食论吃的同时,亦将对故土、故人和故时的怀念倾注于笔尖,读来让人惆怅不已。

  尽管梁老出身大家,自幼便跟随父亲出入于北平有名的大罐子,但他在书中所写食物大 多为家常菜,如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炸丸子、豆腐、茄子、八宝饭等,不少都是旧时平民百姓家的日常伙食,连烧饼油条、窝头、锅巴这类小吃都被他悉数记下。当他旅居海外时,美国的“麦当劳”和日本的饮食也被收之笔下。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目录就如同一份家常菜单,即使隔了多年,今天读来仍让人倍感亲切,毫无陌生感。

  从书中的不少段落可以看出,梁老对食物可是爱憎分明,十分坦率。好吃的食物他会反复夸赞,如豆汁,在好几篇中都有提及,喜爱之情溢于纸上;还有爆肚,书中有一段记录他自美国留学归来,下车后直奔煤市街致美斋点了三盘爆肚大吃一通后才回家团聚,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而对于不好吃的食物,即使名气再大,他也决不违心赞美。比如到今天都被称为北京特产的“茯苓饼”,他说“不过是飞薄的两片米粉糊烘成的饼,夹以黑糊糊的一些碎糖渣而已”,简直不能更形象了。几年前有一朋友自北京返粤,带回一盒“茯苓饼”,说是让我尝尝北京特产。拆开塑料袋包装,两片薄得透明的米饼中间夹着类似牛皮软糖的糖饼,入口甜腻而粘牙,让我大失所望,还以为是朋友买得不够正宗。如今在梁老文中看到如此评论,想来那“茯苓饼”本就是名不副实的特产吧。

  梁老不仅爱吃,会吃,甚至还颇有厨艺。书中亦有不少关于食材的选择和处理的段落,比如爆肚的三种做法,烙饼要“热水和面”,狮子头要“多切少斩”,炸鱼要用“猪油”,甚至还有他自己亲自下厨的记录。

  而书中记录更多的,是美食背后的他曾经的生活 ,诸如随父亲出入北平各大馆子,母亲所做的核桃酪,还有与诸文友所食烤羊肉、铁锅蛋等,淡雅的文字中,既有对双亲的敬爱与追忆,亦有对散落各方的友人的牵挂与怀念,更让我们重温了旧时北平餐饮的讲究与辉煌。

  只是,韶光易逝,盛宴难再。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文字里怀念那个郑重地对待食物的年代了。

  本文首发个人公众号“醒时纪”,欢迎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