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桥头风景》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桥头风景》经典观后感集

2018-04-04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桥头风景》经典观后感集

  《桥头风景》是一部由伊沃·冯·霍夫执导,马克·斯特朗 / 菲比·福克斯 / 妮可拉·沃克主演的一部戏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桥头风景》观后感(一):弹性氛围

  1. 男权社会男人各种便利大门洞开,但那种已有的金字塔结构稳稳的在那里。处在不同阶层的男人,都要找到他自己的那块儿领地,在那里做主。中国人说你要给我面子,这个男主,是个码头工人,他要的是respect。

  2。 对于女人来说,能够帮助到别人,就伸去援手,哪有那么多理论套路,如果有,那大概叫做爱。这个男人要各种说法,要世界按照他的规则来运转,当这个寄居在他家里的侄女有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时候,男人觉得他已经无法掌控这个姑娘的人生轨迹了,片子开始她要去工作只是铺垫,直到她要恋爱结婚,这矛盾就凸显出来了。他已经感觉到失去了控制权了,他不愿意失去做主的滋味

  3. 片子的弹性很好,女孩子长大了,又是父母双亡,寄居在姨夫家里,非血缘关系,似有非无的那种男女关系,都说不清楚的,对于两个人都是这样的,唯有姨妈异常清楚的,这就是本片的弹性。处理的非常好。

  4. 片子的情节非常简单,而且场景也没有换过,所以观众会把精力放在氛围上面,这种像是一种空气东西说不清楚,但就是悬在空中,而且有很多细微变化,非常高明

  《桥头风景》观后感(二):NT Live《桥头眺望》:社会悲剧家庭缩影

  T Live的这版《桥头眺望》于今年六月夺得了美国戏剧最高奖项托尼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复排戏剧两项大奖,这意味着它比NT Live其它剧目要承受更多的期待

  阿瑟·米勒的《桥头眺望》探讨的是蓝领阶层的美国新移民困境。位于布鲁克林桥靠海一边的“红沟区”是穷人聚居地,这里居住的艾迪一家来自意大利,艾迪是出卖苦力的码头工人,他和妻子碧翠思共同抚养碧翠思死去姐姐女儿凯瑟琳。他们平淡生活随着碧翠思两位远房亲戚的到来而打破了——马克和鲁道夫是从意大利来的偷渡客,在他们侨居在艾迪家期间,鲁道夫和凯瑟琳爱火四溅,意图拆散两人的艾迪向移民局告发了鲁道夫的偷渡客身份,于是产生的激烈冲突,最终酿成了血案。

  《桥头眺望》的叙述者、律师阿尔费里在剧中充当剧作者化身,旁观着艾迪一家的悲剧。“桥头眺望”富有象征意义,布鲁克林桥就是一条界限泾渭分明地把两个阶层的人分隔开来,而故事就是由桥那边代表上层社会的律师,站在桥上、眺望着桥这边贫穷无助的一家人讲述出来的。

  移民、家庭、伦理法律文化冲突一直都是阿瑟·米勒所热衷于探讨的议题,他自称自己为“道德主义者”,《桥头眺望》这种一分为二视角,注定着这部作品会有明显的二元论特征。原剧本中,阿尔费里出场的时候,被描述为“身材浑圆、富有幽默感、有思想的”,他的富态和教养都和艾迪一家的贫穷和粗鲁形成鲜明对比。但为了让故事的叙述者少点偏见、多点同情,他和艾迪一家一样,也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至少从根源上说,他们是平等的。

  尽管原剧本对于舞台布景有着明确及详细的描述,但这个版本的《桥头眺望》却舍弃了一切布景,只能用“空旷”来形容。这个极简舞台的最主要功能,并非只是为了营造风格化的视觉效果,它更是强调了环境对艾迪人物性格的形成,以及为最终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整个舞台就是一个雪白的长方形,除了舞台后方靠门的那一面,其余三面都被矮矮的玻璃墙包围,除此之外,舞台上一件摆设和家具都没有,惟妙惟肖地呈现了艾迪一家一贫如洗财富状况和封闭的家庭氛围。

  阿尔费里甫一出场就说过,对于这户人家来说,遇到律师和牧师都不是什么吉祥的预兆,这说明对他们来说,法律和信仰形同虚设,生存就是唯一的准则。封闭的环境让他们目光短浅,每当遇到问题,他们不会求助于法律和宗教,只是透支着自己极其有限知识人脉资源自己解决问题。

  关于之前一些评论中将艾迪和凯瑟琳的关系形容成是“不伦之恋”的说法我不太能苟同,原因是面对凯瑟琳已经从一个女孩长成了一个女人,艾迪却未见有任何情欲迹象。当凯瑟琳穿着短裙、叉开大腿跳到艾迪的身上,艾迪并未将手伸往她裙裾之下,也未有其它的挑逗行为,只是他们过分密切互动身体接触,在客观上引起了碧翠思的嫉妒不安。艾迪对于凯瑟琳唯一带有情色意味的动作,是凯瑟琳宣布了和鲁道夫的婚讯后,艾迪试图强吻她,可随后艾迪也强吻了鲁道夫,所以这个动作,更像是一个男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宣誓主权。

  艾迪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说没特色就是他最大的特色,Mark Strong放下他巨星的光环,把艾迪演成一个没有鲜明性格特征、放到人群中很容易被人遗忘、略带几分窝囊气的男人,封闭而狭小的家,是自卑的他唯一可以掌控和发挥作用地方

  艾迪夫妇没有孩子可能是贫穷的家境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而艾迪便把他父性的本能投射到凯瑟琳身上。尽管艾迪和凯瑟琳并未有越轨行为,但是他却对凯瑟琳有着明显的控制欲望。当凯瑟琳和鲁道夫相爱时,艾迪首先担心的是凯瑟琳会受骗,而非凯瑟琳会离开他,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担忧,但他对这段关系的过分介入,终于让碧翠思也看不下去,催着二人赶紧成婚。

  艾迪的无能在阻止凯瑟琳的婚事上,再一次淋漓尽致体现出来,他无法阻止二人结婚,用拒绝出席凯瑟琳的婚礼作为对这段关系的反抗。凯瑟琳则因为女方亲友出席婚礼而将艾迪视为破坏婚礼的罪魁祸首,让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极简舞台所象征的环境,不仅对艾迪的性格和处事作风重要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凯瑟琳。尽管凯瑟琳身材丰满,已然是女人的模样,但是心智却极不成熟,没有伦理的观念,对言行把握也缺乏分寸感。封闭的环境让她想中断学业、早日工作与社会接轨,可是对外界一无所知的她,对危机却毫无防备心理。也是她的这种幼稚,让艾迪对她放心不下,因此僭越地去干涉她的感情生活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剧末因为艾迪告发鲁道夫偷渡客的身份,剧末的终极矛盾大爆发,导演用了一个耐人寻味手法——舞台上方的血浆如倾盆大雨一般泼下来,染红了舞台上的每个人。寓意显而易见——每个人都是凶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不知道是否和导演是比利时人有关,让他看待这个剧本时,能一针见血地抓住外来文化者的痛脚,不做无谓的添油加醋,也不做吹毛求疵细节还原,这样的重现,才是创新性、对当下有参照意义的。

  for《澎湃新闻

  《桥头风景》观后感(三):好人做了坏事,坏事罪不致死

  剧情并不很复杂,生活在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凯迪是个码头装卸工人,与妻子碧翠丝一同抚养亡故妻姐的孩子凯瑟琳,凯瑟琳逐渐长大开始工作,同时两个碧翠丝的表亲非法移民来到美国讨生活,住在凯迪家里。两兄弟中马可沉默、肯干,鲁道夫幽默、爱唱。凯迪模糊喜欢着逐渐出落成人的凯瑟琳、凯瑟琳与鲁道夫的爱情让他愤怒偏执,向移民局举报了表亲兄弟,最终在马可的报复中受刺身亡。

  剧中律师的角色担任着旁白,也穿插在剧情凯迪走投无路无法释放也无法自拔的愤怒与苦闷中,以旁观者角度提点着主角的行为与心态,另一方面,他同为律师与旁白的双重身份也昭示了法律只能对已经发生的事进行规范与制裁,对那些明明知道事情发展趋势,却只能看着一辆汽车冲下悬崖无奈与无力。

  凯迪本质上不能算个坏人,却做了坏事,即便做下坏事,却也罪不致死,可以说是走火入魔了,也叫人怪感慨的。凯瑟琳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他对凯瑟琳的抚养始于幼时而非少女时代节衣缩食辛苦劳作将她养大也不是假的,情感物质上的过度投入可能为他的无法割舍与偏执执念提供了一些解释,即便后来与凯瑟琳反目成仇也不能抹杀。对于偷渡过来的两个素未谋面的远亲,他也没有二话,冒着风险留他们住宿,帮他们找出路,不管后来事态如何发展,凯迪的恶意不是先存的,他也是个生活枯燥,没有盼头,艰难养家讨生活的人。

  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他不希望事态像剧中那样发展,正因为他认为即便自己做出向移民局举报这样背信弃义的事情也是无奈之举,他才分外苦闷,虽然做了错事坚决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才那么顾惜自己作为家长权威尊严,才会在即便众人皆知的举报事件之后还再三重申自己的尊严与名誉

  凯迪对凯瑟琳的意图在剧中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从自家的老婆、养女,到旁观的律师,大家都默认这一事实存在。究竟有没有呢,应该是有的,但在凯迪的心里大概是冲动的、模糊的。这份抚养期盼感情什么时候变了味,自己什么时候不能再与妻子做爱了,凯迪自己心里大概也是知道的,但抚养之情在先,加上一点点对心虚的遮掩,凯迪对自己的清白始终理直气壮。只是在圣诞节醉酒撞见凯瑟琳与鲁道夫亲热激情之下强吻凯瑟琳之后,他这一分清白便可以不再撑下去了。

  移民局对两兄弟的追捕最终造成了凯迪与马可之间的冲突,其实也不意外。虽然表现与性格不同,凯迪与马可都是传统的大男子主义masculine的类型,尊重劳动,崇尚体力甚至暴力,顾惜家庭,也注重自己在家中的权威,对于或者名誉、或者信义、或者家人等一些美德概念有着超乎寻常执着甚至偏执,在此之外话多话少之类的都是这一类型的不同表现。金毛的鲁道夫却基本相反,他幽默、会唱歌、下厨、缝纫,爱文艺热闹,并不注重男子气概那一套,大局之下并不以柔软为耻。因而遭受背叛的马可与凯迪算总账,导致最终的结局也不意外。真是正像剧首剧尾律师所说的,不再较真了,愿望达到一半也就满足了,要真是这样,这些可恨可怜人也不至于如此。

  《桥头风景》观后感(四):桥头那一道严峻的棱光

  血雨倾盆,没有人能平息艾迪的愤怒,混乱中,他腹部中刀,倒在地上。死,于他而言,或许是另一种庄严的存在。

  我们活在世上,一半的满足就够了。极致纯粹只会导向毁灭。

  生活在美国移民区的艾迪是一个普通的码头工人,身为意大利人,他非常明白自己边缘化的处境,或许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获得较为富足的生活,但他勤恳努力着,买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守护着家人。

  侄女洛瑞丝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她希望有一份工作,能够独自生活。可在艾迪眼中,洛瑞丝仍是那个喜欢跳到自己身上,嬉笑无羁的小女孩。他嫌洛瑞丝的裙子太短,走路太过招摇,命令洛瑞丝脱掉高跟鞋。总之,他无法放开手,让洛瑞丝步入社会,经历爱情。

  应该不会错吧!这个强壮中年男人早已在心底爱上了洛瑞丝。一直以来,他都充当着父亲的角色,承担着保护教育洛瑞斯的责任。可他们毕竟不是父女,日复一日亲密相处,彼此之间的依赖竟在不经意间转化成男女的爱恋想想,这也是符合人性逻辑的某种情感走向

  现在,洛瑞丝恋爱了,而对象竟然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会裁剪裙子的“花花公子”。艾迪当然看不上布朗特,认为这个轻浮的男子只是为了获得美国国籍而靠近洛瑞丝。

  面对艾迪的阻挠和不悦,洛瑞丝深陷苦恼,无法自拔。“每天出门前,我看到他,放学回到家,又会看到他。这样的感情,岂是轻易断掉的?”但她已经没有再在这个家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了,她必须出走,依靠另外一个男人。

  怒火中烧的艾迪举报了布朗特非法移民的身份。情急之下,布朗特的哥哥在街坊面前攻讦艾迪的不道德,说他爱上了自己的侄女。

  这样的侮辱,在视名誉为一切的艾迪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他发誓要捍卫尊严,不顾众人的劝阻,与布朗特的哥哥决斗,最终被刺身亡。

  这就是所谓的“性格悲剧”吧!艾迪本可以放开手,只要放开手,不固守执念,他和洛瑞丝或许就都可以获得解脱。洛瑞丝需要的,不过是艾迪真诚的一句祝福,那样,她便可以放心地走。可又偏偏源于深切的爱,艾迪无论如何都不能看着洛瑞丝嫁给一个不成器的男人。过度的保护欲,甚至爱情,紧紧抓握着,导向一个不可挽回的悲剧。

  这是一个破碎的美国梦,桥头的那一端是美国人富足惬意的中产生活,而这一端的各国移民呢,却不得不出着牛马力,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存。

  艾迪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誉感的意大利人,他要在自己狭窄的生活空间中维护尊严,哪怕是付出生命

  太过纯粹的灵魂,在这污浊卑怯世间,注定毁灭!

  就像那位一直旁观着的律师所说:每每想到这样的一个人,我都会禁不住震颤,感慨着非理性力量困惑不解,又不由得肃然起敬

  极简的舞台设计严肃冷峻,透着疏离与寒彻。四方的空间中,唯有一扇小门通往外界,行进到最后一幕的高潮,门被嚯得拉下,联系彻底断开了,预示着艾迪必死的结局。

  桥头的风景并不美好,那是属于执拗灵魂的悲壮哀歌!

  《桥头风景》观后感(五):一帧冷峻的风景

  要不是阿瑟·米勒,我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剧本。要不是奥利弗奖,我可能根本不会对Young Vic的这个复排版本提起兴趣。

  相比米勒的其他剧本,《桥头风景》(A View from the Bridge)是一部更需要反复品味的作品。第一次读到这个剧本,我竟然将其与女性情感电视剧联系起来,那些痛恨男性在思想和行为出轨的女性观众可能会喜欢这个故事:码头工人埃迪靠微薄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表面上如父亲般对侄女凯瑟琳严加管教,内心却迷恋着她。妻子贝特丽丝对丈夫的心事一清二楚,暗中劝导侄女离开这个家庭,去过自己的生活。埃迪一家收留了非法入境的亲戚,侄女却恋上了当中的年轻意大利非法移民卢道夫,酿成了一起家庭悲剧。

  Young Vic版的《桥头风景》除删减一些过场对白外,基本忠实于剧本。而在舞台设计方面,又奉行极简主义,背景一堵墙和墙上的门,三面玻璃框架组成的矮围栏,便是码头工人的家。英国《卫报》的评论甚至认为舞台设计过于“普世”,无法呈现布鲁克林区的生活状况和剧本的时代特征。

  《桥头风景》观后感(六):没法认可这个人,但也没法judge这个人

  看完只有一句大写的“妈!呀!”你说姨夫对孤女的萝莉养成,或者对非法移民穷亲戚的告密,大家都要嗤之以鼻,可马克强先生这位行走的Alpha,加上两个小时全组在线的张力,居然让这个故事不但不讨厌而且悲剧意味溢出屏幕了。到了最后他要的也只是个name,而且不能来自纸娃娃似的blonde,必须是那个一个人能卸一船货的Alpha,呆梨人民骨子里还是很刚烈的,哪怕已经被布鲁克林同化了那么久。律师的话其实解释了——他当然不是纯粹的好人,但他是纯粹的自我。

  开头会觉得有淋浴的岛式舞台莫名,结尾的血雨蒙太奇shock死。就像导演说的,戏剧不是你按个按钮就可以看的电视,你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剧院,应该得到更多的东西。

  《桥头风景》观后感(七):一些碎碎念

  看完之后觉得异常抑郁,于是来评论区缓一缓。基本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什么逻辑_(:з」∠)_

  剧的开头一家人的互动还算温情,但表面欢欣之下的矛盾已经初现端倪。凯瑟琳与鲁道夫初遇时,借着泡咖啡的机会换上高跟鞋走出来,少女的小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艾迪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也就此拉开了悲剧的序幕。故事里律师的旁白始终贯穿其中,加剧了观众作为旁观者的深深不安与无力感。

  艾迪和马可都对法律感到失望。但法律就本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不等同于道德标准。所以马可的处境几乎让所有人心生同情,却不包括法律。艾迪的告密让人们唾弃,却为法律所鼓励。法律可以对危害行为进行惩罚,却无法阻止那些在脑中盘旋的念头。当律师看着艾迪一步步走向命定的结局,却只能做着无力的口头警告。这点于我而言,尤其心有戚戚。

  剧里马可举起椅子的那一幕,神似那尊矗立在纽约港的雕塑。和鲁道夫不同,马可的心中并没有那样美丽的美国梦,这个国家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工作机会。他沉默地在城市里劳作,拼命为家人谋求生计。在知道港口工人可以每周挣几十美元时,他欣喜若狂的表情让人忍不住微笑,但在结局到来之时就显得尤为悲凉。

  好了还是来说说主角。(划掉)我对这个角色的好感度几乎全部来自马强(划掉)。艾迪是个典型的家长式人物。他对侄女和妻子的爱不假,但希望她们对他言听计从。他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几乎听不进旁人的劝言。他极其重视自尊和名声,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极度不满,所以对凯瑟琳的未来寄托了极高的期望。当侄女偏离了他所规划的路线时,他对此的反应之大就可以理解了。至于禁忌之恋,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控制权受到挑战时的绝望反击【摊手】当然剧中不仅一次强调艾迪不愿和妻子【】, 这似乎还是映射了他对侄女的感情暧昧_(:з」∠)_

  最后让我赞美一句,血雨那幕真的太震撼了!但也同时也把这部剧的致郁程度推向了新高度(。)连马强的肉体都没法拯救我QAQ

  《桥头风景》观后感(八):一场由移民引发的血案

  终于,在天府之国也能偶一睹该剧的风采,电影院大荧幕上的《桥头风景》,给这个七月完美地画上了一个句号。看完这部的最大的感觉就是,真的不比《哈姆雷特》难看啊,意外的惊喜,并且感到庆幸自己接住了这个惊喜。

  前面的画面就是一个小女孩对着一个像父亲的老男人撒娇,举止亲昵,老男人的手摩挲着小女孩的腿。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连女癖?后来我的推测真的被证实了一大半,只不过这个不是女儿,是外甥女。

  以下为剧情简介:

  老男人叫艾迪,小女孩刚成人叫凯瑟琳。因为凯瑟琳成绩优秀被老师推荐去工作,每周报酬可观并且离家不远,原本是挺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老男人就是不同意。

  艾迪的妻子名字叫碧,和艾迪感情出现了一些问题。她的两个表兄马克和卢道夫从意大利非法入境,想在美国谋得一份工作维持家庭生计,为了躲避移民局的监视,只得暂时住在家里。

  不久,凯瑟琳和有着一头金发会唱歌的卢道夫相爱了,这引起了艾迪德不满。艾迪想尽办法拆散凯瑟琳,并且告诉凯瑟琳,鲁道夫和她结婚只为成为合法公民永远留在美国。

  碧鼓励凯瑟琳去工作、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努力地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摆脱艾迪的羽翼,她认为没有了凯瑟琳,她和艾迪的感情就可以得到修复。

  艾迪说服不了热恋中的凯瑟琳,去求助律师,最后无奈之下,竟向移民局举报了鲁道夫和马克。

  终于,移民局来敲门拜访,艾迪德这一举动,激怒了老实隐忍的马克,马克当着众多邻居的面对艾迪进行了虚假指控,这让艾迪颜面尽失,他想要挽回尊严就必须让马克当众道歉。

  强壮的马克愤怒地扬言要杀了艾迪……而最终悲没能幸免发生,在凯瑟琳和鲁道夫的婚礼前夕,艾迪倒在了血泊中……

  大概就是这样的剧情,可能说的也不够细致全面。

  以下为细节分析:

  里面的一些细节刻画的很到位,简单地说一下,也可能不太对。

  比如凯瑟琳买了新的裙子,艾迪认为太“荡”了,而对于这个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鲜艳的颜色有些奢侈,而凯瑟琳是个花季少女,她需要美丽的色彩来装点自己的人生,她渴望着工作和爱情。但后来发生的一些变故以后,凯瑟林也换上了跟艾迪、碧一样没有什么颜色的衣服,暗示着一种绝望。

  比如鲁道夫和马克第一次登门,凯瑟琳换上了高跟鞋被艾迪勒令脱下,即便父亲觉得她像麦当娜,好看妖娆,但他的爱是自私的,自私到怕别人夺走凯瑟琳,自私到怕与别人分享她的美丽。

  比如凯瑟琳都已经承认依然像个小女孩一样地跟艾迪撒娇,就已经暗示着这是一种有些病态的感情;

  比如艾迪间接嘲笑鲁道夫缺少男人的力量以后,马克问他能不能举起椅子。而作为剧中少有的道具,椅子能否被举起,便是力量的说明,从而也暗示了后面的结局。

  这些细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激发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以下为人物介绍:

  这部剧中,每个人都有有着极度的固执。

  正是如此,当这几个人在一起,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奉行极简主义,由简单的框架和玻璃搭建的舞台上,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炫目的灯光,不全靠演员的演技撑起。每个人身上都是戏,都有着十足的故事,当有一个矛盾点和另一个矛盾点产生碰撞,会发生小争吵,像是凯瑟琳、碧和艾迪争论凯瑟琳工作的事。而当矛盾的点多了以后,碰撞后容易发生爆炸,像结局那样的悲剧。

  马克在意大利有着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女。他将自己的钱攒下寄回家,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将会是多久,三年,五年,但他终归是要回去的,这是他对家庭的重视。而当卢道夫被艾迪亲吻,宗族被亵渎,自己的工作不保,家庭稳定受到威胁……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可见,马克是很重视宗亲血脉的传统男人。

  凯瑟琳在艾迪呵护的羽翼下,被保护的很好,同时也很优秀。他了解艾迪胜过于碧,理解他的喜怒哀乐。而她长大了,需要工作和生活,当她遇上金发小伙子卢道夫的时候,她陷入爱情的甜蜜中,不可自拔。她知道是时候离开艾迪了,但是她割舍不下,她不能忽略艾迪的感受,使她陷入了极度无助和矛盾中。

  碧是艾迪的妻子。敏感的她能够感受到,艾迪对凯瑟琳的爱胜过对她。他们总有矛盾,总是争吵的不欢而散,甚至艾迪已经对她没了兴趣。但她是深爱着艾迪的,所以她试图让长大的凯瑟琳做自己,勇敢地去追求幸福。

  鲁道夫很单纯、同时也很帅气,一头金发的他心灵手巧、能歌善舞,这样的他本不该在码头出卖体力,但他没有选择,非法入境只能从事这些工作。他爱上了凯瑟琳,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孩,与她结婚,能够使他取得合法的户口,获得永久居住的权利。他向往着诗意美好的生活,并执著地追求着。

  艾迪一手养大了小女孩凯瑟琳,并毫无征兆地爱上了她,这一切都是在凯瑟琳想工作、谈恋爱以后被现实撕破。他想证明,鲁道夫没有他那么爱着凯瑟琳,不会给凯瑟琳好日子,他甚至亲吻卢瑟福,想要证明他不是一个正常男人,有着其他的倾向。

  马克对亲人对家庭的重视、鲁道夫对繁华世界的向往、凯瑟琳对爱情的憧憬、碧对艾迪的深情以及艾迪对凯瑟琳的近乎疯狂的爱这些都是容易产生矛盾的点,一旦被激发,便容易陷入疯狂。

  这部剧中还有着一个律师的角色,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像时间、也像历史,安静地审视着所发生的一切,不动声色。就像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放到大环境下呢?你只是你,渺小的你,微不足道的你,如同蝼蚁的你,你影响的范围太有限了,而范围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球在转,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整部剧的人物就是在矛盾冲突矛盾冲突中一直进行着,直到最后的爆发。几个人扭打成一团,然后画面定格,鲜红的血液从舞台的上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给黑白的画面染上了唯一的色彩。

  血水打湿了每个人的衣服,也洗涤了每个人的灵魂。而这殷红的血,不知是会把绝望重刷到地狱里,浇灌出新的希望;还是会把希望断送掉,让绝望蔓延至每个人灵魂中。

  音乐再次想起,那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篇章,又是怎样的一段轮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