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平常的心》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平常的心》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09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平常的心》经典观后感10篇

  《平常的心》是一部由瑞恩·墨菲执导,马克·鲁弗洛 / 马特·波莫 / 吉姆·帕森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平常的心》观后感(一):实为平常

  英语渣渣的我,在没有中文字陪伴情况下,查了几次有道看完了整部片。好多他们相互争论时说的内容其实都不很懂。

  现在还在脑内漂的,是那句“Men do not naturally not love,they learn not to”,Felix缓缓说出这么句话,我立马泪飚。想到因为害怕受伤而拒绝整个世界自己可悲。算了不说我。

  看同志片,只因为想要了解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与所谓的正常人有什么不同。然而,镜头呈现出的以及时享乐为行为准则的他们应该是很片面的吧。他们其实没什么不同,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是他们会更加敏感些,受到来自外借、出自自身的压力要多一些吧。

  《平常的心》观后感(二):西 安 那 个 医 院 治 疗 雀 斑 好

  西 安 那 个 医 院 治 疗 雀 斑 好 【 ★ 西 安 童 颜 堂 黄 褐 斑 医 学 研 究 院 ★ 电 话 : 0 2 9 - 6 2 2 7 7 8 7 8 Q Q : 4 2 5 6 1 9 0 4 5 微 信 账 号 : h h b 2 0 0 】 金 盏 花 : 金 盏 花 叶 汁 也 有 护 肤 除 斑 的 功 效 . 将 金 盏 花 叶 捣 烂 , 取 汁 擦 涂 脸 部 , 既 可 消 除 雀 斑 , 又 能 清 爽 和 洁 白 皮 肤 .

  西 安 那 个 医 院 治 疗 雀 斑 好 青 菜 汁 : 斑 点 大 多 时 候 就 是 黑 色 素 的 沉 积 , 而 斑 点 肌 一 般 都 偏 酸 性 , 所 以 要 想 祛 斑 , 洗 脸 后 , 可 用 一 些 青 菜 汁 拍 面 部 , 菜 汁 中 所 含 叶 绿 素 被 皮 肤 吸 收 , 使 之 呈 中 性 。

  西 安 那 个 医 院 治 疗 雀 斑 好 西 瓜 中 含 有 黄 、 绿 、 红 三 元 素 成 分 , 是 “ 完 整 ” 的 营 养 品 , 可 以 让 肌 肤 变 得 白 净 透 亮 。

  《平常的心》观后感(三):意料之外

  完全意料之外的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演员阵容也是让我惊了,浩克-马克叔、谢耳朵-吉姆.帕森斯、孔雀-马特.波莫还有不少在美剧或者电影中眼熟的配角

  电影选择了即使在美国也是敏感或者说被歧视话题,LGBT人群故事背景放在了上个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出现的时候,以同性恋人作为破口,讲述了LGBT人群抗争生活,倍受歧视漠视的人生。电影的标题和内容都在向人们讲一个其实显而易见道理,LGBT群体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有他们喜爱事物也为生计忧愁,有着普通的心。在大众眼中的LGBT人群的刻板印象,正是因为他们被社会边缘化,就好像主角ned一样他有一个爱他又有钱的哥哥但是两个人隔阂还是存在曾经也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视频实验一对同性恋恋人去同一家公司面试 用类似简历,一个表明身份,一个不说,最后那个不说的被录取了,而那个表明身份的被委婉的拒绝了。LGBT人群越因为社会边缘化他们,自身就越自卑,希望掩盖自己的身份,这也导致了比如形婚这样的情况,甚至欺骗另一半。

  电影从艾滋病切入,当Emma发现性交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途径时通过Ned告诉同性恋们停止性生活,遭到了所有在场的同性恋的冷嘲热讽。的确LGBT群体有着复杂的性关系,难道其他群体就没有吗,也是有的但是没有被放大。LGBT群体有着一个明显集体感情-孤独,因为他们被孤立生活在少数的一方,渴望交流渴望爱。但是在当今同性恋不被很多国家认可,甚至在部分地区是敏感词的世界他们更加孤独。

  电影中Ned带领他的朋友们为艾滋去街头募捐时人无动于衷,当他去市议厅向市长寻求政府帮助时被保安脱了出去,只是因为他们是少数,大众就这样高高挂起不闻不问,电影里Ned大胆的去发声了,因为他无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计,然而更多的LGBT群体担心自己的生计,担心自己的发声会让自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他们选择苟活,有错吗?没有!谢耳朵扮演的jemmy就是在演自己,现实生活中谢耳朵就是一个gay但是他也是一个成功的演员,所以人们只看到他的好的方面。那些底层的还在为生计拼搏的LGBT才是大多数。

  孔雀扮演的Felix爱上了Ned有着不错工作,最后也因为艾滋去世,把自己的爱和爱的事物都留给了Ned,就这样离开了世界。电影中因为艾滋去世的同性恋数量不断增加,电影的结尾当Tommy接起电话时得知Felix的死讯,从电话联络部中撕下那一张塞入厚厚的一叠卡片中,那些都是因为艾滋死去的同性恋朋友们

  ed一个天生傲气为了平等奋斗,即使因为鲁莽自己人厌恶在所不惜。Emma一个被误以为是犹太人的德裔人,为了研究治疗所谓的同性恋癌症-艾滋病被大众孤立,一直努力的和政府和NGO沟通病人争取治疗经费资源。两个人都是跑在最前线的人,却不被人认可。

  电影的运镜和节奏非常喜欢,经常会有一些对人物面部特写烘托了电影的情绪,让观众自然的代入。

  电影通过讲述艾滋病,更多的是在讲LGBT群体的性解放、歧视、平权、漠视,他们的生活环境。告诉其他人LGBT的现状,呼吁平等。

  最近很是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包括LGBT的权利和女权,都被人忽略和歧视,提到这两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一脸鄙夷,不了解也不愿去了解。我看了不少这方便的电影,喜欢听的电台也曾经做过女权方面的系列,也曾经请到不少LGBT群体参与节目还有一些LGBT的NGO工作人员,更加的去了解他们的世界。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平常心

  《平常的心》观后感(四):No fear no shame

  前天晚上看完的The Normal Heart,昨天深夜码了这篇影评经过一天的平静,起初的那种心塞还是浓郁得化不开,让人难过,让人词穷。

  于我而讲,是第一次面对完整情节,跟基友隔了几个街区的距离同步观看。虽然早先就知晓了这不会是一部例如《再过四年》那样的小甜品,而是与肥田的《北城天街》有几分相似的纪实类,我也没有预料到,一上来,就是突如其来沉重。当我和基友还在对岛上放浪形骸的行为不吐不快时,影片节奏陡然加快——疾病、癫狂、鲜血、死亡、歧视、漠然,屏幕外的我和屏幕里的角色一样措手不及笑容僵在了脸上。如我发过的那条说说所言,从头至尾都令我感到压抑得喘不上来气的电影,目前只有两部,上一部是《不一样的天空》,这是第二部。

  全片泪点不少,几乎被悉数击中。原本以为至少能挨到一半以后,结果却因Ned对市长大喊的那句“This is America”弄得溃不成军。“T.I.A”句式,上一次见是在桔子树的《麒麟》一文中,那里形容的是非洲,这里形容的是美国——哪怕是世界上最为民主自由尊重人权的国家,也曾有过那样一段艰苦岁月,充满了伤痛。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两次联想到《麒麟》,剩下一次是在将近结尾的地方,Tommy一页页翻过的名片夹,上面陈列着一个个油墨印制的名字,一个个逝世者,每一个都曾是一个孩子,一个爱人,一个追求欢愉灵魂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陆臻定下的那个“他们不是数字,他们都有名字”的标题。斗转星移白驹过隙,他们终将会变成科学报告上的统计数字,然而,任何人的归宿不都是死亡吗。死亡并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但不能因为无法避免的结局,就忽视了过程美好鲜活,不是吗?

  全片的矛盾基本点有两个,其一始终围绕在组织的两大巨头Ned和Bruce间——好吧,插上一句,Bruce真情流露那段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腹诽“贵圈真乱”——他们如同生活中常说的鹰派和鸽派,各有各的道理,说不上孰是孰非。基友更赞同Ned的斗争,火一般激烈燎原;我则更支持Bruce的隐忍,水一般循序渐进。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不顾世人眼光,没有柴米油盐担忧的,以己度人前提是以人度己,所以我特别能够理解Ned的哥哥在面对弟弟“Just say it.Say it!”的逼问下迟疑坚定的那个“No”,也特别喜欢后面Mick崩溃的桥段,因为它真实。估计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推选Bruce,不只是因为他相貌帅气,更主要的是,他们知道Bruce跟他们一样,是现实主义者,能带领他们稳扎稳打,而Ned,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很适合他的职业,却不适领导这个位置。这就如现在的社会各个阶层的构造,一个沉稳的现实主义者带领队伍,但如果想要队伍富有生命力,许多看起来不切实际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或缺的。正如那句老话,“弱国无外交”,一个暂且处于弱势的群体,或许应该首先被考虑的,是和,而非变吧。“No fear no shame”,叉男初恋也有类似的一句话,然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世上如侬又能有几人?使一部分遮掩起自己的本来面目,而这本来面目并未触犯任何一条宪法,也未伤及其他人的权利,这难道不是社会的精神缺失吗?爱因斯坦说,不改变思想就无法改变世界。好在,无论如何,我们都看到了,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它在慢慢变得更加合理,更加包容,更加美好。希望总有那么一天,人与人,灵魂与灵魂都是平等的,没有歧视,不管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

  这部影片对于人性讨论是非常值得品味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待到电影播放完毕后还在不断提醒的一句,女医生Emma爆发的那一段,“Just so you can steal a Nobel Prize while something is being passed around that causes death!”配合接下来的那名总统顾问无耻行径食用效果+max。还有卖遗体骨灰那段(这块我都不忍提及了)。这就是所谓的民主,这就是所谓的人权,然而“This is America”,这已经代表了那个年代最为进步的思想观念了。只要不关己就能高高挂起,罔论人命,只有政治,罔论死生,只有利益导演开始安排的“同志政治”于此处遥相呼应,各种滋味不由得五味杂陈。柏崔罗素说过,拯救人类的唯一办法就是相互合作。结尾黑屏白字、触目惊心的三千六百万和每天六千人,不正是被这些政客们纵容的吗?

  沉重的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来一点轻松的。演员就不多提了,每个人,连主角带配角,表演张力都非常打动人引人入胜,我尤其是喜欢那位女医生,还有虽然狂减四十斤但帅气依旧的matt。整部影片格外惊艳到我的是它的音乐,《The man I love》就如同《北京遇上西雅图》片尾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和醉乡民谣版《500 miles》一样,反反复复被单循环,而且歌词之契合,实在是神补刀。以及那些富有时代感的歌曲旋律舒缓,有一种不经意间显露的忧伤,如丝如缕,余音袅袅,使影片细腻唯美,哀戚却不失希望。

  《平常的心》观后感(五):若不是阴道性交也会感染,恐怕男同们已被“顺势”清洗到灭绝。

  HBO出品,必属精品

  《平常的心》是HBO 2014年的杀手作品根据同名戏剧改编。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男同性恋群体集中爆发了新型疾病——艾滋病。以作家Ned和半身瘫痪的女医生Emma领头,呼吁政府和公众重视艾滋病,同时伴随着几名男同性恋争取权益爱情的故事

  戏剧原作者拉里·克莱默亲身经历了80年代的艾滋风暴,他以自己为原型,将纽约同性恋人群以及艾滋病人的生活和感悟写进剧本

  在卡司配置方面,《平常的心》采用了的黄金班底,绿巨人马克·鲁弗洛扮演长期咆哮的男主角Ned,影后朱莉娅·罗伯茨扮演与政府抗争的女医生Emma。除了这两位打前阵,其他配角也咖位不小。同志男神马特·波莫扮演Ned的恋人,美极至死的Felix,谢耳朵吉姆·帕森斯扮演温暖感性的Tommy,美丽的小乔打了一个酱油,这个酱油却在影片前12分钟的时间将影片推向了第一个小高潮

  有意思的,除了马克·鲁弗洛和大嘴影后,上述的几名演员全是公开出柜的同志演员。所以《平常的心》的班底又称出柜班底。

  李澈非常喜欢这张海报

  影片的开头始于男主角Ned赴一个男同狂欢胜地的“彩虹岛”。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镜头,男主Ned登岛后,看到岛上全是八块腹肌的基友,随即撇了一眼自己的小肚腩,立刻将衬衣扣子扣上。

  美丽的小乔登场

  海滩玩耍时,小乔突然由于体力不支,跪倒在地。

  小岛归来后,开始有不断的男同身体出现血斑症状,并且相继离世。

  作家男主觉得事情不妙,于是前来咨询医疗专家。

  大嘴影后罗伯茨登场:高冷的女医生Emma

  小乔是影片中第一正面表演因艾滋病死亡的角色,虽然只有12分钟,但小乔的表演确实很赞,让我想到了《烈日灼心》中邓超最后的死亡面部特写镜头。

  Emma告诉Ned这种疾病目前只是在同志圈传播,性传播可能是重要传播途径之一。Ned将Emma请到男同圈里作相关陈述,Emma要求男同们在性生活上收敛点,却遭到了男同们的强烈排斥。

  谢耳朵登场

  为了让当局和公众关注这种疾病,Ned找到了纽约时报的记者Felix,请求他帮忙;又找到了大牌律师所任职的亲哥哥,请求他给予同志群体法律上的支援。随后成立组织,呼吁当局关注疾病。

  Felix第一次回头,男主Ned也不禁感叹,你真的好帅。

  由此,影片剧情的展开分为两条主线(以及很多分线)。

  主线一,Ned 组建的同志组织呼吁当局援助,这里面还有Ned和组织成员的内部斗争。这条主线大家自己去看,有一幕戏李澈要提起。

  ed上访总统顾问,交谈中顾问起身将门关上,回过头问男主,这种疾病是否直男很难被感染,男女之间一夜情会染上吗?男主的回答也是神来之笔:

  “病毒只是病毒,病毒不懂得歧视!”

  现在想想有些后怕,若不是异性恋阴道性交也感染艾滋病,恐怕同志们早已被当局的不作为政策“顺势”清洗。

  另一条线是Ned和Felix的感情线,从最初的相遇,一起追忆往昔;中途最后两人决定相伴一生;到最后在病床上完婚和生离死别。说实话,还是挺戳泪的。

  整部影片看下来,能感受到无论是导演还是一众演员,都是非常用心地完成影片。但其实就李澈个人的观影体验,这部影片的完成度并不好。

  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但缺少历史沉重感。这可能和光线及布景有关。总感觉镜头上的光线太过柔和,缺乏厚重感。你能感受到这部影片是在认真地还原那段历史,但也就是仅仅停止在“还原”的层面上,而不会让你认为:这就是那段历史。

  私心推一部梅姨的封后之作《铁娘子》,历史还原度很高

  主题把控上,雷声大雨点小。影片前半部织的网太大,后半段收不住,前面的小高潮此起彼伏,我们还在期待结局会如何震撼或发人省醒时,可结局就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插一句,前段时间在电影院看迅哥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如此,莫名其妙地就结局了。

  角色塑造上,主角之外,群像太多。现在很多电影总是喜欢延伸,感觉导演有太多内容想表达,有太多角色需要塑造。枝节太多,而每一个枝节都没有完全展开,需要观众自己去架构枝节。这种让观众耗费脑细胞去主观架构想象的结果,反而冲淡了电影主干的吸引力。

  比如有一场戏是Ned邀请大嘴试着站起来和她共舞。罗伯茨与Ned相拥后,导演给了影后眼神变化的特写镜头,并且在Ned提起男友后,罗伯茨的情绪出现明显的反差。

  我不理解导演是要表达什么,表达罗伯茨饰演的医生也对男主动心吗?包括谢耳朵在舞池看到Ned和男友共舞时落寞眼神的刻意镜头,也是为了表现谢耳朵饰演的Tommy对男主倾心吗?李澈实在不理解这些细枝的感情线和电影主题表达有什么关系?去掉这些完全不影响影片的主旨。

  除此之外,一些角色的情绪跳跃性太强,缺乏连贯性,突出表现在Felix上。一会求爱,一会做爱哭泣,一会又道歉,一会又突然情绪崩溃。

  一些角色的台词有刻意煽情的嫌疑,比如男主和哥哥的几番对话。

  虽然是为同志争取权益,李澈还是认为Ned在用亲情绑架哥哥

  在表演方面,演员们如前文所言,很有诚意,但是一干基友还是败于罗伯茨。

  男主Ned在影片中几乎是全程愤怒,而他愤怒表达方式就是咆哮。和当局咆哮,和男友咆哮,和组织人员咆哮,和哥哥咆哮,和电视台咆哮,和顾问咆哮等等。

  抛开主角,导演几乎给了每个配角一些重头戏,让演员们去发挥,以便冲刺奖项。

  小乔对于死亡的表演虽然不错,但无奈戏份太少,出现在镜头上的时间加起来约5分钟左右。

  孔雀扮演的男主恋人,在表现力上,更多地是借助于外在的变化,而单就凭演技而言,不足以打动人。但不得不说国外演员的敬业精神,据说孔雀为了诠释艾滋后期的形象,一个月的时间减了40斤。手动点赞。

  谢耳朵的几场戏,个人看来完成度也很一般,或者说他可以表现的更好。

  这场谢耳朵在葬礼上的发言戏,表现地就很一般

  上述男同配角们在相关电视节上全被提名男配,但却无一所获。当然,这也和影片后期的剪辑有关。

  但值得一提的是,罗伯茨的表现绝对是本剧的一大看点。李澈之前看大嘴的片子很少,但这部片子里还是有被她震撼的感觉。特别是后期和当局对峙的戏份,影后果然是影后,表现的非常有力量。

  罗伯茨很适合这种爆发性的角色,让我想到在《八月》中她和梅姨在餐桌上的爆发性对撕。

  《平常的心》虽然是讲同性恋和艾滋病,但并不局限于疾病,更多还是表达了时代背景的冷漠和同志权益的争取。特别是表达冷漠的虐点也不少,比如飞行员因为飞机上有患艾滋的男同而拒绝起飞;比如修理工宁愿丢掉工作也不帮患病男同的病房修电视;比如医院不给死于艾滋的男同开死亡证明,导致尸体无法火化被运往垃圾处理厂。

  这个镜头很美,小乔的男友将小乔的骨灰撒入大海

  李澈在想,这么多的同志影片,要么涉及权利斗争,要么涉及疾病死亡,要么涉及自我矛盾,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同志影片,不再歇斯底里,不再生离死别,而是如同志剧《寻》(我想和你一起变成两个坐在门廊上的糟老头 )(同志的爱情里,请别为难自己。)那般,讲同志们的日常生活;或如《极品基老伴》(愿我老态龙钟时,身旁仍有一个傲娇的你)那般,讲同志家们家长里短,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平等。

  最后,放一张图,感谢演员们的认真演出。

  《平常的心》下载地址:

  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2zUIH 密码:r128

  上一篇:我有钱有颜,我自虐十年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平常的心》观后感(六):平常心 平常心

  冲着孔雀去看的,某人美的不像话。想不到吸引我的却是谢耳朵,字正腔圆还内敛的表现,真的算可圈可点。

  绿巨人演的情绪过度饱满,以至于失控,可能想表现出对于一切的无知恐惧和害怕。

  对于一部不是商业的电影来说,个人感觉真的很好看。同时也会反映出很多的社会现象,那些一直不被重视却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还在持续发生吧,但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解决。

  很多人会觉得这电影枯燥无味和冗长,是因为导演剪辑的不好,前面爱到甜腻,后面有点杂乱,最后虐到你哭。

  很喜欢他的海报:To win a war you have to start one.

  《平常的心》观后感(七):平常的心

  冲着谢耳朵看的这部电影,有一丢丢小失望,求增加艾美奖影帝的戏份啊!我这个人其实特别奇怪,口口声声说对谢耳朵情有独钟,却只看过生活大爆炸第一季,典型的口是心非不是吗?

  自从美剧下架,网盘崩溃,想追部火热的剧也不容易。据说央视要引进生活大爆炸 ,汉化版意味着大尺度的戏份统统删除。不是我不爱国,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听原版都对不起自己大学四年的存货啊。之前听了中文版的插曲,各种毁三观,我都不好意思吐槽了。剧中谢耳朵的强迫症深得我心,一直以为我算是重度晚期强迫症患者了,跟他比起来,那都不是事儿啊。跑偏了,说好的影评呢,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被Jim Parsons一个人承包了啊!

  这部电影从性质上来看是一部公益片,集结了好几个真基佬,呼吁大家不应歧视同性恋群体。但当今社会的趋势,有些人对同性恋深恶痛绝,有些人对同性恋拥护过了头,这种两极分化的对立都对同性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希望大众以平常心去接纳他们,就像以看待异性恋的眼光心平气和地点头握手打招呼。真正的同性恋是命中注定的,他们生来携带这种基因,对异性提不起兴趣,唯有在同性身上能找到释放快感的出处,难道他们就活该被我们排挤吗?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为他们正名,不赶尽杀绝,不盲目崇拜,把他们视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并不特殊,他们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只不过恰好喜欢上了一个跟自己性别相同的人而已。

  话虽如此,可当今社会又暴露出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越来越多的影视、小说喜欢与同性恋打上擦边球,靠卖腐获取大众眼球,博取观众笑点,导致价值取向正逐渐走向低谷的深渊。有人说大多数人的性取向取决于后天周围人的性取向,他们通过观察模仿习得自己的性向,如果流行文化再一味地冲击着传统的“男人女人才能在一起”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恐怕新一代的青少年会惨遭荼毒——他们会由于好奇、盲从等一系列原因被迫成为同性恋。违背自然规律的文明能延续多久?最终整个世界会堕入黑暗,无边无际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总之,专家也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我又何必杞人忧天呢!不过还好,历史证明了艾滋病不只在同性恋群体中传播,关于血液流通的一切途径都必须切断。同性恋们,你们迟早会迎来属于你们的明天!

  《平常的心》观后感(八):即便他是阳性,那又怎样。

  大概浏览了一下影评,这算是我对《他是HIV阳性,你还会爱他吗?》的回答。

  没有在后面跟帖而特意单独写一篇,是因为我发现在这篇影评的评论的里,出现了好几个跟作者相同的情况——“阴阳恋”。可见,在同志圈里,这并非个例。事实上,我所了解到的就有十多对这样的恋人。不明就里的人会觉得很恐怖,因此我想借这部电影的机会,传递一些知识。

  在刚出现病例的那个时候,医学界对HIV束手无策,就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医生们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毒引起的,也不了解这个病毒的传播途径。其实到现在,我敢说还是有很多人甚至国内的许多医生也还是不太了解HIV。

  前几天正好在天涯上看到一篇帖子,也是作者讲他和阴性男朋友的生活的。语言平实但是真挚,其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HIV/AIDS的基本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HIV只能通过1、无保护的性接触,2、母婴和3、血液传播。而传播的条件是有足够的病毒数量。所以日常接触是无任何风险的。而在sex期间使用安全套则可以有效阻止HIV传播。成功的抗病毒治疗(ART,体内病毒载量减少到50copies/mL以下时)可以大大降低传播风险。经ART治疗成功的HIV携带者的健康状况及预期寿命可与常人无异(对大部分国人而言,根据现行治疗指南,CD4计数在350以上基本上无太大风险,而达到500以上则可视为正常。当然也有接受治疗后CD4常期保持在300左右但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WHO已把艾滋病视为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现在发达国家有30多种ART药物组成的多种regimen,接受ART治疗后的HIV Carrier寿命与常人无异,但是中国的药物数量和品质都远不能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这需要HIV携带者群体、LGBT社区和普通大众振臂高呼,让国家多引进药物,扩大药物选择面,提高药物质量。呼吁应该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而不是每年121的昙花一现。这样的好处其实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当HIV携带者体内的病毒被控制住了,那么他们再有意或无意传播给其他人的风险就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正如片中所讲,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这样一段血与泪的历史,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这部电影里面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在21世纪的今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

  有人可能会说,HIV是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是同性恋罪有应得。其实不是,HIV不是同性恋的专有病毒,它出现在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同性恋、异性恋等等你按某种特征将人类划分成的任何族群的人的身体里面。它可能是在两个滥交的男女进行无保护的性交之时传播,也可能是一个在外面偷吃的同志将它传播给了家里面忠心耿耿的伴侣,还有可能是多年前迫于生计的农民卖血而受感染。不管是哪一类人,不管是怎么感染上病毒,终究都是不幸的人。在面对这一人类共同的病毒面前,我们都应该将偏见与歧视打包收拾好,不无端指责,不无端恐慌,因为我们不可能用道德去消灭一种病毒。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个病毒,知道它怎么传播,知道怎么去控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所以想必每一对阴阳的恋人都是真正懂得并相信科学知识的人。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用力爱而无惧病毒无惧死亡;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消除其他人无谓的疑虑做出了表率;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为推动艾滋病与道德解绑这一行动贡献了自己不大但有力的力量。而他们又是平凡的,因为他们的爱与其他任何恋人的爱并无二致,他们的爱没有阴阳之分。

  推荐阅读:天涯八卦版《用八卦的口吻说说自己的“阴阳恋”》(作者:人曾风流也少年)。

  《平常的心》观后感(九):我们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

  之前没有看过舞台剧版,只是有看一些关于这个剧的推荐:首先冲着hbo出品就果断期待值爆棚,更何况还有满满的明星阵容。所以网上一有源就立刻下了看。其实说真心的,一开始自己完全不知道这部剧内容,剧情介绍一律没看(我才不会说是因为我光顾着看演职员表在yy了)

  所以,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主观的,不全面的,没有本着马克思bulabula原则的狭隘观点,如看不惯,敬请无视。

  ---------我是有剧透的分割线--------------

  节目刚开始视角便带领我们来到码头,沙滩,满眼肌肉男,裸体趴什么的,搞得我还以为又是hbo一贯的黄暴大作,但思及题目就想应该不至肤浅至此。果然几分钟之后就来个满眼黑屏+奇异的音乐反转剧情。

  于是我知道了这整部剧的剧情- - 好吧,原来你丫是讲艾滋的啊。珍爱生命,远离艾滋,无论弯直,人人有责嘛。搞不好过几年小学生的艾滋教育片也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哦~come on!believe yourself!

  ---------我是进一步剧透的分割线------------

  然后,不出意外的,一切就顺着一个长相路人的有(ji)为(lao)青(da)年(shu)视角展开(mark叔的粉轻喷,我当然知道叔,我仅是代表更多普通青年的视角来说的。- 作死-)。主角有钱,有体面的工作,然后又2句话哄到了一个大眼睛小酒窝明媚漂亮的马子,然后发现以前自己渣过人家,所以人家现在要和你在一起一辈子来补偿,你答不答应啊。完全就是人生赢家好吗!然后王子和大叔搬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全剧终。

  当然如果楼主只是一个这样的豆逼青年,那么我就会推荐你只看到影片的48:45就够了,后面其实全是黑屏。

  但可惜,楼主作为一个本着实事求是虐不死人死不休原则过活的正直青年(?),一定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你什么时候看见过hbo放过任何人!

  “我们不是tv,我们是boss hbo”这话绝对不是唬你的!

  所以,不出意料的,情节再接着直转。片子唯一的治愈系也被堵住了。只剩下满屏的哀伤。

  好吧,是楼主又玻璃心了。看着叔一次又一次的怒吼,看着一名又一名有(ji)为(lao)青年被gay cancer夺去了本该夺目的生命(我想要怒放的生命,穿梭在这辽阔旷野之间~),看着政府的不作为(they just don't like us)!楼主也越来越不好了。

  在Felix临死前都要去找ned的哥哥,确保自己的遗产,保险金能够给到ned的手里。

  连这样一点本该在正常伴侣之间理所应当的权利都无法确保,我们不过是想像正常的爱人一样,享受医疗的保障,享受生存的权利,拥有一段平凡却幸福的婚姻。在我离开人世时,能将我的一切都留给那个他。为何连这样,我所深爱的政府都不能给予我保障!那个我热爱的国家,在我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所做的就是将我拒之千里之外。甚至将我的性取向都看作是一种病态,这就是你所能给我的吗?

  试问如果艾滋病开始发病于所谓的正常的性取向的人之间,我们的政府还会这样,这么迟迟的,5年之后才给予一个这样大规模死亡率的疾病以重视吗?

  看到影片最后,我满脑子都是这些,所以想写点轻松愉快的东西,来补补自己的玻璃心,结果却写了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哎,平等之路,还是很漫长的。希望10年之后,人们看到今天人们对性取向的态度,就像今天的孩子,看dos的系统一样。。。

  《平常的心》观后感(十):the man I love

  其实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这部电影,后面三分之二对于悲怆的描写镜头都被我快进掉了。我害怕直面悲伤而且从小就对艾滋病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来源第一是不了解再加上当时年龄小,第二是提到这种疾病时附加在其上的形容词太可怕:不可治愈,免疫系统崩溃,传染病。。。

  因为妈妈就是医生,我从小养成一种生病不必去医院的习惯,而且在无知的幼年我总觉得我妈就可以治好所有病,至少是我的所有病。直到有一天我妈说艾滋病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当时我极度恐惧,并且把发病症状在自己身上一一对号,觉得自己应该命不久矣。

  现在想想这应该是强迫症加妄想症吧。恐惧加上无知,面对艾滋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近的一次集体迷信行为吧。同性恋群体把艾滋病当作人种毁灭病毒,大量的阴谋论产生,本身就被压抑了几百年才来到性解放的时代,又立刻被投入死亡阴影,大喜大悲后平常心谈何容易。

  置身事外的其他人堂而皇之的在面对这个群体时收起全部的怜悯,友好,温情。似乎逼死这群带着标签的人艾滋病就不会扩散了,或者认为这就是对他们的惩罚。但是当这种疾病真的被政府认可后这些幸运的可以置身事外的人真的有所改变吗?在被科学承认之后,有被人性接纳吗?死亡阴影笼罩下,勇敢的心太少。举一个小例子,在小学时有一个女生得了白血病,学校组织大家捐款帮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大家都捐款了,都表达了善意和爱心,女生班级的同学更是组织到医院慰问看望。但如果有一个同学得了艾滋病呢?学校会不会联名上书强制要求他退学?写着写着好像有些道德审判的意思了,其实我从来没有直面过这种悲怆,太沉重了,不是真正遇到,我并不敢说我一定会怎么做。就像奈德问菲利克斯,如果我得病了你会离开我吗。菲利普斯说,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现在说说我看过的三分之一温和的爱情部分。"Because you are too good to be true,because I have waiting for a lover like you my whole life,you haven't showed up until now,and I am scared shitless that I'm gonna do something to fuck it up. "

  菲利克斯问奈德,我并没有全力支持你你为什么没对我发脾气?奈德说,有个人可以只谈风月不谈政治也是一种放松,但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你太美好了,而我等了你那么久才终于跟你在一起,我害怕的不得了,生怕自己把这一切搞砸了。

  奈德应该是被孔雀的美貌瞬间征服的,第一次看到这里连我都想说这句you are very cute,孔雀的颜极具冲击力。回正题,虽然奈德不记得两人曾经有过一时激情,而且那时他被心理医生摧残的仿佛失去了爱的能力,但他始终都在战斗着,跟别人也跟自己。万幸的是在他又见孔雀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万幸的是孔雀并没有忘记过他。

  第一次约会奈德不会调情的严肃很可爱,明明超想要孔雀还绷着一直说严肃话题。奈德很僵硬,幸好孔雀很流畅,有一个英俊迷人应对自如的对象引导你如何爱人,奈德实在很幸运。

  剧中我喜欢的另一个镜头是两人在沙发上吃冰激凌,奈德对孔雀的表白。也就是上面我复刻的那段台词。简单随意的对白却可以让这个夜晚变的如此深情。这是我向往的爱情,也是我向往的生活,希望这是我的爱人。

  最后,该剧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首男声合唱的the man I love,搜索出很多版本,结论是男声比女声更好听一些。附上这首歌的歌词。

  omeday he'll come along

  The man I love

  And he'll be big and strong

  The man I love

  And when he comes my way

  I'll do my best to make him stay

  He'll look at me and smile

  I'll understand

  And in a little while

  He'll take my hand

  And though it seems absurd

  I know we both won't say a word

  Maybe I shall meet him

  unday, maybe Monday, maybe not

  till I'm sure to meet him one day

  Maybe Tuesday will be my good news day

  He'll build a little home

  Just meant for two

  From which I'd never roam

  Who would, would you?

  And so all else above

  I'm waiting for the man I love

  当我嫁给我爱的男人那天,我愿意踩着这个节拍走向他,这会是我的婚礼进行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