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此生如树。
《生命树》
主唱:吴雨霏
填词:林若宁丨作曲:杨 淽
编曲:李智胜丨监制:梁荣骏
2012年,吴雨霏曾推出了一张名为《My January》的专辑,该专辑的主题意念为「借一年之始作开端,唱颂爱情的起承转合」,诉说爱情的不同阶段。其中由林夕填词的《人非草木》讲述了主角回顾旧情时的无怨无悔,一曲道破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接着其弟子林若宁又带来了这首象征爱情周而复始的《生命树》,记录失恋者试图挣脱旧情重获新生的心理过程。
「生命树」一词其实是出自《圣经·创世纪》,是伊甸园中的其中一棵树,树上的果实能使人得到永生。在偷吃分辨善恶树果实、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以前,亚当和夏娃二人正因食用了生命树的果实而长生不死。因此,以「生命树」命名歌曲,有着寄望将来的寓意,表达了歌中主角希望用一次又一次的爱情经历来换取未来更美好的结果。
透过歌词不难发现,林若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树喻人。这棵「生命树」曾多次自残自毁仍然屹立不倒,就好比一位失恋者宁愿独自承受痛楚也不要接受别人怜悯,全凭信念坚强活下去。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句「我糟蹋了我你都不会有一丝痛楚」,在我仍在和你的旧情中痛苦挣扎、甚至「想过死」的时候,你这个负心汉竟然头都不回一下,难怪这棵生命树会「悲哀到碎落了黄叶只得堆空壳」。
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今天的我已经痛醒,明白「存在不必为谁」的道理,并尝试重新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里。有时还会幻想:若然未来某一天自己「真的刚巧见你伴侣」,仍能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做到「面容并无畏惧」;而在十年后,「重生的我活得应该比你好」,甚至也「已经找到自己栖息的领土 / 然后开枝散叶」。由此可见,整首歌词都具有清晰可循的时间线,由最初的伤心自毁,经过反思和自我安慰,再到后来逐渐接受,最后决定寄望将来。
然而,当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歌是积极tone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这棵正面的「生命树」在林若宁笔下也并不完全积极正面,在歌词表层意思之下,其实蕴藏着的负面与踌躇。
例如「总可以努力维持自我活得多坚壮 / 至少可抛开束缚」中用了「总可以…至少…」这样的连接词,有退而求其次的意味。又如「明日练到真的刚巧见你伴侣」和「就算痛能挨下去」,这些坚强模样其实是要「练」出来的,并不是有信心能无惧面对;而「放下」也是要「挨」着痛的,换言之,这个「我」是没有能力克服这段已逝的感情。
还有,末句「繁殖出花与蝶」若是如官方所言表达重生的意思,可使用「花与叶」、「果与叶」,同样能表达到一棵树长得茂盛坚壮的模样,词人却选用「花与蝶」。从字面上看,这是个颇具画面感的美好景象,但实际上花和蝶并非完美的结局。试想象花长在树上,蝴蝶被花吸引而飞来,蝶采花,从花身上取得了所需后便离去,花不能随蝴蝶远去,剩下花独自留在原地,似乎又是另一个悲剧而非浪漫、美满的结局。
但无论如何解读,《生命树》从意象、手法抑或用词方面均体现出林若宁深厚的文字功底,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和Kary富有韧性的声线,这无疑是一首能媲美《人非草木》和《吴哥窟》的作品。
*参考资料:杨蔼欣:《论林若宁〈生命树〉隐藏的负面性》,香港歌词研究小组,2015
填词:林若宁丨作曲:杨 淽
编曲:李智胜 | 监制:梁荣骏
在那天 宁愿干旱地死不沾一勺水逃避酿成眼泪在那天 连根都要拔起枯干的脑海期望不想念谁原来就算 摊开伤口要你面对未曾使你挂虑原来就算 依依不舍你也别去未见 有离情别绪
曾将身体发肤 随便北风宰割但是我糟蹋了我你都不会有一丝痛楚悲哀到碎落了黄叶只得堆空壳你都 不知不觉当天想过死 全为今天醒觉活着要公告世界我抛低你也开花结果总可以努力维持自我活得多坚壮至少 可抛开束缚
在这天 阳光将我唤醒新一天到访然後自然进睡在这天 重新工作自己将光阴抱紧存在不必为谁明日练到 真的刚巧见你伴侣面容并无畏惧明日练到 不屈不挠到放下你就算 痛能捱下去
曾将身体发肤 随便北风宰割但是我糟蹋了我你都不会有一丝痛楚悲哀到碎落了黄叶只得堆空壳你都 不知不觉
当天想过死 全为今天醒觉活着要公告世界我抛低你也开花结果总可以努力维持自我活得多坚壮至少 可抛开束缚
十年後 重生的我活得应该比你好怀念恐怕不必十年後 人生找到自己栖息的领土然後开枝散叶 繁殖出花与蝶
制图:Cevi@年粤日
编辑:man仔@年粤日
猜 你 喜 欢
(点击可回顾)
我希望,吴哥窟终有一天无需再埋葬任何心声。
点击这里回顾我们的「去年今日」
长按二维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