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搜集者(2)
她还采访到了心仪已久的旅行作家石田裕辅,交换彼此做沙发客时听说的故事。
“我听说过一对怀孕的夫妻出门当沙发客,结果孩子却提前出生,就直接在沙发主人家把孩子生下来了。”石田四十多岁了,但心态不老。
“你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搜梦者发问了。
“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写小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自己的故事,但是我已越发感到自己的经历已不再能表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石田回答。
在挪威,余莹去“觐见”事先约好的该国公主,“她就像一个普通的白领”,在门口等候客人。
公主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天使,而她的梦想就是通过开办学校,让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那个守护天使,并与其交流。
每个人的故事和梦想都对余莹这个故事的挖掘和记录者产生大大小小的冲击。有时也会有分歧。
比如尼克 胡哲,“他所谓的梦想是没有梦想的。”
这个“海豹人”(即患有“海豹肢症”之人,四肢天生极小,近似于无)尼克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使者,使命是传递的是上帝的声音。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上帝选择了他,让他给别人带来希望。
“但我觉得世界上像他这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只有你成为了你呢?所以你才是自己的上帝。”余莹跟那位励志演讲家辩论,并不一定要得到一个确定的共识。余莹希望透过她的采访和展示,让大众听到“不同的声音”。
“听不听我的不重要,至少不同的价值观不要只听到一种声音。”余莹会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自己的梦想
出发去欧洲前,余莹觉得自己很多事情没有准备好,但时间已到。她在半夜的机场抱着好友痛哭后上了飞机。前10天压力是很大,大到坐到电脑前写不出一个字儿。她发觉自己的状态不对。 www.wenzhangba.com
“我已经活在梦想里了,现在我是在做我梦想要做的事情,所有的东西都是我最初预想的东西,为什么我不快乐?”那是她第一次这么严肃地“思考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她的结论是:“我们一直试图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边”,因此不快乐。
好胜心和超出别人期望带来的满足,很容易就消失了。
“一瞬间的,过了之后你就会有更大的压力和更大的期许,就像一块石头压在你身上,你永远都搬不开。”
她劝服自己放下活在别人期望里的习惯,不管是好的期望,还是坏的。
在美国时的一个沙发客主人介绍给她一位截肢了的小姑娘蕾西--她今年要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短跑比赛。蕾西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她在截掉腿后还跟爸妈宣布自己要参加学校运动队的拉拉队--要知道,那是所有美国在校女孩的梦想。蕾西还跟爸爸打赌跳撑杆跳,后者不相信她能跳过2英尺,但她第一跳成绩为6英尺。
蕾西告诉余莹:永远不要听那些跟你讲不行的人。
“人要顺应自然顺应内心。我有时候有一种感觉,这个事要是做对了你内心会有感觉,错了,内心也会不舒服。”
这趟探讨世界与梦想的宏大的旅行,最终,改变了她自己。
编后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真正的梦想也在随着时间而改变着,她是一个搜梦的人,同样也有自己的梦。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