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应该拥有什么?(2)
深刻而清澈的女人总是醒目的,然而,在日益物化的年代里却是凤毛麟角,一如画在纸上的一个美丽的梦。她们清醒地保持灵台的明净,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一颗清者自清的心。她们可以素面朝天,粗衣荆裙昂首走在花团锦簇,浓妆艳抹的女人中间,丝毫不觉自卑;她们可以貌不惊人,但是必定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她们身上必定流溢着浓浓的书卷味。这种内在的修为使她们与众不同,使她们有在众人之中被你一眼认出的气质;她们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她们会为一朵花的开谢而感动;她们会像一棵树那样感受清风,和摇曳的树叶一起感慨;她们不会因为一件漂亮的皮草,而无视动物的痛苦;她们本能地拒绝贪婪,内心像埋藏了千年的莲子,历尽沧海桑田,洞察世事烟云。这样的女人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这样的女人似一首诗,清新素净不俗不媚。她们即使不施脂粉也显得神采奕奕、风度翩翩、潇洒自如、风姿绰约。只是这个世界尘土飞扬,不知道是否会将她们湮灭呢?
其实,容貌并不能涵盖一切,在人的一生里容貌也未必就能左右沉浮。在睿智和善良的当中,没有容貌的位置。何况外在的容貌易碎易老,内心的世界却常在常青。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xx和丑女的界限已然不是那么分明了,女人们举手投足,言行举止,也可以在各类培训班恶补速成,因此分辨一个女人是优雅还是粗鄙,光靠眼睛是远远不够的,而唯一与生俱来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副嶙嶙傲骨。有了她,就不会受世俗的困扰;有了她,在时代的长河里,懂得如何让心底的清流在狂风来临之际,保持平静,在无风无浪的时侯,荡起小小的涟漪。
行文至此,不由得深深感佩我们的古人,春秋战国时期,貌可“沉鱼”的西施,为了越国忍辱负重,担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用自己的美貌,助越王完成复国大计;靓丽可使“落雁”的东汉元帝妃王昭君,不在汉宫沉寂悲秋,也没有在毛延寿的笔下沦落,而是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带着一国子民的托负踏上了遥远的茫茫草原之路,踏上了一条连接漠北与江南的友谊之路;美丽可令“闭月”的东汉末年的貂蝉,她虽是王允王司徒家的一名艺妓,但是忧国忧民,一招美人连环计离间了董卓、吕布父子,从而使乱世逐步趋于可掌控之中,也使得曹阿瞒占据先机……纵观这些倾国倾城的女子,她们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民族而殚精竭力,又有哪一个是为了鼻子底下小小的私利而奔波呢?所以她们的流芳百世是当之无愧的。人心不古,再看如今那些只知道追名逐利的“美...人”们,怎不叫人汗颜呢。(哲理句子 www.wenzhangba.com)
不得不承认,较之我们的古人,现代人更注重表象。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黄帝的妻子嫫母,其丑无比,可是她的德行智慧都首屈一指。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试问,咱浩浩的中华大地上的生物,有谁敢嫌弃她老人家丑?贵为齐宣王,她的王后钟离春却相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钟离春无疑是一个睿智的女子,然而,谁又能不敬佩齐宣王的明智呢?有不少人知道东汉“举案齐眉”的典故,却鲜有人清楚那孟光其实也是一个丑女。而大名士梁鸿梁伯鸾,无视于远近有女儿的人家都争着想招他为婿之举,翩翩看中了孟光的品行。事实证明梁鸿眼光独到,结婚后夫妻两个隐居在霸陵山中,后因梁鸿作一首《五噫之歌》触怒了朝庭不得不改名换姓东逃齐鲁。其间孟光从无怨言,做了饭时总是恭恭敬敬端给他,举过眉。典故也就是从此而来。沐浴在孟光温暖的情义里,作为她的夫婿,是多么安慰,多么幸福。诸葛武侯则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他背后的女人,黄硕,虽然却其貌不扬,却有经天纬地之才,奇门遁甲无所不通,行军布阵样样精通。黄硕不愧为一代奇女,协助武侯实现了三足鼎立,分土而治的宏愿……这些女子都有极高的才气,都有超人的贤慧气度,兴国兴家;这些女子都有非凡的自知之明,明白人皆爱美,但当美貌不属于她们,就另辟蹊径,决不坐在那顾影自怜,她们用非常之手段做非常之事;这些非常的女子都有着非常之眼光,非常之魄力,非常之德,非常之爱。她们用自身的言行彰显其心灵的美丽,人格的魅力。